這是沒有管製的情況下必然的結果。


    對於葉共謙來說,協同會是個給讓大家不受欺負的地方,也是給大家選擇做個好人機會的地方。


    看著靜默無言的邵奕,係統在他腦海之中用不太能理解地語氣說道:


    [人可真是一種明明悲歡並不相通,卻莫名能夠相互理解並給予幫助的奇怪生物。]


    --------------------


    第81章


    係統說完, 依舊沒有聽到邵奕對它話語的迴應,變換了個疑惑的聲線對著邵奕喚了聲:[宿主?]


    [嗯?]邵奕聽到唿喚, 分了點思緒給了係統。


    [你在想什麽呢?宿主。]係統很直接的問道, 按照他係統內置的表情分析程序來看,邵奕臉上的表情應該是和感動一類沒有什麽關係。


    [也沒什麽。]邵奕說完頓了頓後,才繼續說道,[就是在思考葉共謙這家夥的心理陰影麵積究竟有多大。]


    城外這些百姓做出來的這些事情, 邵奕意外也不意外, 他內心的感觸反而沒有係統和葉共謙來的大, 畢竟在邵奕心中, 這種情況才是正常且習以為常的,觸動自然是有的, 感動也是有的, 但還不至於有多震撼。


    軍民一家親嘛。


    對於邵奕來說值得關注的,既然這並不是出乎他意料的那種負麵情況,那葉共謙之前選擇的不是對著他去吹噓現任皇帝,而是閉嘴帶著他下來看實際情況這點,並不是葉共謙正常的選擇。


    倒像是葉共謙覺得邵奕他對皇帝有所不滿,努力在邵奕麵前給皇帝刷好感度這樣的。


    這其實就有些微妙了。


    也是,正常對皇帝沒有意見的人, 就是說謊也不可能說自己想要造反。


    能拿造反當做理由,不是對皇權沒有任何敬畏, 就是對現在的皇帝心裏頭有想法,有過類似的念頭才會扯到這個。


    ……邵奕倒是好奇起來,自己現在在葉共謙心中到底是個什麽身份和形象了。


    不過邵奕想了想倒也沒有直接問葉共謙, 畢竟感覺問了之後,反而自己這裏也很可能需要給葉共謙一個自己身份的答案。


    邵奕並不喜歡撒謊騙人, 所以兩害取其輕,邵奕還是努力壓下了自己翻湧的好奇心。


    而在京都城內外,軍民熱火朝天忙著重建工作的時候,又一封捷報從西都府那邊傳了過來,不過這一次並不是秦沛那邊的事,而是西都府大將軍遞送過來的。


    他們終於是擊退了來自西夷的入侵,隨著冬季的到來,即便是西夷那邊的人也並不想在這冰天雪地之中戰鬥,現在西夷死了足夠多的人,雖然西夷並沒有從大邵這邊搶到足夠多的糧食,但國內的食物在死了這麽多青壯年後,也已經足夠他們渡過這個冬天,不至於產生動亂。


    而西都府那邊也損失了不少將士,但總體情況雙方對比情況,以及西都府戰線的守衛情況,西都府這一次戰報確實是可以稱得上是捷報。


    這算是每年的慣例了,隨著捷報附送上來的還有一些申請的獎懲情況,還有死亡將士的撫恤以及受傷無法再在軍隊裏服役任職的將領安頓等等事務。


    邵奕從係統那邊了解到這樣的戰報每年都會有,當然也有過丟失了一些城池的事情出現,那時候就需要大邵這邊額外付出一些代價去和外族協商賠償,然後歸還城池這樣的事宜。


    也不僅僅是西都府,再過幾個月北都府和東都府那邊也會有類似的戰報過來,因為他們與北邊的部族接壤,北邊部族們更耐寒抗凍一些,或者說這樣嚴寒的條件下,作戰往往對那些人比較有利一些,所以這兩個都府天寒地凍的時候也會有侵擾的情況發生,所以相關戰報要比西都府那邊晚上一兩個月。


    既然是常態事務了,邵奕也就沒有在這方麵多做關注,隻是在對死亡將士們的撫恤上增加了一項內容——其家直係上下一代內免除所有勞役以及十年內各類稅務。


    今年收上來的稅確實是有點高了,以及當初邵奕讓京都城內那些世家和商戶繳納的罰款,也陸陸續續全到賬了,現在國庫是前所未有的充盈。


    即便是這次地龍翻身的災後重建工作也消耗掉了一部分資金,但國庫還是比往年要豐厚很多。


    邵奕覺得這對於自己這個昏君是有些不利的,而他讓京都府駐軍去做勞工們的活,也省下了不少朝廷征召勞工的支出。


    作為昏君怎麽可以省錢!!


    邵奕自然是要給國庫增加一點額外的開支。


    但讓邵奕亂花錢他是舍不得的,他是連葉共謙花二十兩買個木喜鵲都會覺得不值當的小‘摳門’,錢必須要花在應該花的地方上是邵奕的強迫症所在。


    左右邊疆的將士們和他亡國也沒什麽關係,在他們身上多投入一點錢,讓國庫更加空虛一些並沒有什麽問題。


    文臣們收到來自陛下的訊息之後,一個個表情都不太好。


    倒不是他們心疼陛下大筆一揮,撥出去這筆開支。


    畢竟邊疆各都府他們對外都是防禦姿態,傷亡情況並不會很離譜,每年免去數萬人直係稅務和勞役所付出的代價,也沒有過去那些皇帝愛修建各類華麗的行宮樓台祭壇什麽的,花費的金錢和勞役多。


    文臣們表情不太好,純粹就是陛下他又雙叒對武將那邊額外的照顧了。


    當初頂撞陛下,對陛下不聽話的那些文臣們現在全都已經在外頭為官了啊!現在朝中就職的很多官員,都沒有參與過承天門對陛下抗議勸諫的事了。


    ……雖然當初是因為他們之中大多數人還不夠資格。


    但陛下啊!我們也是您的忠臣啊!!


    不能隻考慮武將那邊啊!


    邵奕十分熟練的無視掉文臣那邊的唿喊和期盼,反正文人造反十年不成,但是文人建設,十個月就能給出來一個新世紀。


    看看協同會那邊的書生吧,再看看也能算是讀書人的女官們快要弄出一個津東碼頭城來了!


    邵奕覺得目前朝廷上的文臣廢物的剛剛好,並不想滿足文臣們的意見,去重開舉薦或者科舉讓他們喘口氣這樣的事。


    而武將這邊,既然不是外族入侵導致的亡國,那麽邵奕並不準備給外族亡這個國的機會,以及武將這邊給扶植上去之後,才更有可能造反不是嗎?邵奕自然是去努力扶照著武將這邊。


    在邊境由武將看顧長大這點,對於邵奕來說實在是太好用了!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偏心。


    而認真關注著陛下一舉一動的鎮北侯在邵奕這旨意下,更加篤定了對方是要開始整頓武將係統這件事。


    城外駐軍們參與建設這件事,鎮北侯自然是仔細研究了,甚至親自出了城到現場那邊去看了情況,並沒有感受到什麽。他是有看出來駐軍們現在和城外的百姓們的關係似乎變得很不錯,甚至有些年輕的士兵小將們,還和城外農戶小姑娘看對了眼了好幾個。


    除此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麽了。


    而陛下的新旨意下來,算是解決了前線士兵們畏戰的心態,活著迴去自然是最好的,但若是死了,家裏免稅免勞役,自己父母孩子可以安心在家裏生活,不用擔心各類要人命的勞役落在頭上,也算是死得其所。


    但這還不算鎮北侯心中真正想要知道的答案。


    不過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既然陛下已經開始行動了,鎮北侯心裏頭也沒有什麽好著急的,他身體現在還好著呢,熬到古稀之年現在看起來也都沒有什麽大問題。


    陛下做事效率一向是很迅速,鎮北侯覺得自己肯定是能在臨死之前看到大邵興盛的那一天。


    有這樣心思之後,鎮北侯心緒就一直很平和,所以在拆開來自西都府大將軍傳遞過來給他的書信時候,心態也是很平和的。


    然後就被西都府那邊整個戰事情況給驚到了。


    大貞國變成大邵的南貞郡之後,自然後續還是爆發出來了好幾次複國的反抗戰事,隻是對於秦沛來說,他攻城都攻打下來了,鎮壓這種小規模反抗事情就更是輕輕鬆鬆。


    尤其十分可笑的是,這些戰事雖然多點開花,哪裏都有,但往往一個地方也就隻有幾十個人,最多就上百號人,都是一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鼓囊囊的大肚子連跑都費力的家夥在那邊跳,周邊照理來說應該同樣是大貞國這個地方土著的百姓們表情都十分冷漠和麻木。


    在秦沛的認知之中,深入到敵人腹地之後,最難的反而是當地群眾對他們的仇恨問題,但這點在大貞國是不存在的,甚至於好些人都很歡迎秦沛他們的到來。


    一些百姓……或者說奴隸吧。


    ——秦沛在抓了個會大邵語言的大貞貴族後,就努力學了點大貞國的語言,他已經了解了一些大貞的時機情況了。


    這些奴隸們甚至會在秦沛進入城中時候,狂笑著衝上去把那些貴族們砸死,那種狂歡的情況,甚至能讓秦沛這邊的人看了都心頭隱隱發怵。


    在這樣情況下,很快南貞郡各種反抗的聲音就消聲匿跡了,尤其是後來大邵其他郡府的百姓來到大貞國之後,就更是如此。


    雙方的民眾雞同鴨講相互比劃了之後,南貞這邊的奴隸們知道,原來這個地方被邵朝占領之後,種的糧食是可以自己吃的,隻需要上交一點點就可以,那些穿著華麗的大老爺們,也不能隨便對他們揮舞刀槍,砍掉他們身體任何部位取樂。


    大邵是沒有奴隸的,雖說有士農工商的階層情況,但大家也都是人,哪怕是有‘刑不上大夫’這樣的情況出現,但欺辱人對方也是有罪的,是可以受到懲罰的。


    哪怕大邵那邊的百姓們說,往往官老爺們都不會管的之類的話,但對於這些曾經的奴隸來說,能夠對這些‘主子們’抱怨,說這是不對的,已經是非常難以想象的事情了。


    到那個時期後,南貞郡就已經完全不用秦沛去做任何鎮壓的工作了,但凡大貞那些舊貴族有這樣的行為,那些原本的奴隸們就會紅著眼把那些舊貴族們撕得粉碎,比任何隊伍都要積極,生怕這個叫大貞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複活過來。


    那個戰鬥力等級,和當初秦沛攻打大貞各個城池的時候,完全就是兩迴事。


    若是當初秦沛碰到的是這樣的大貞國將士,秦沛都得要掂量掂量自己當時不到六萬的兵馬,能不能打下大貞的兩座城池。


    有了南貞郡本地人民的幫助,秦沛這邊就不需要帶領這麽多將士們留守在南貞郡這邊了,接下來南貞郡的重點就要從鎮壓轉向發展這方麵了。


    於是原本屬於西都府那邊的將士們秦沛就讓他們重新迴去西都府的前線,加入對戰西夷的戰爭之中,隻留下比較風平浪靜的南都府那邊的將士維持南貞郡秩序。


    第82章


    這一部分來自西都府兵馬合計約有四萬人, 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 畢竟當初讓秦沛帶著這些人要抵禦的大貞國, 不管怎麽樣大貞也是一個國家,麵積不大但誰也摸不準對方實力,秦沛又是個文臣,因此給秦沛這裏的兵馬也是盡可能抽調出來的。


    畢竟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大貞國能菜得和豆腐一樣戳一戳就破了。


    和西夷的作戰遲遲都不結束, 讓這些人迴去西都府自然也是一件應當的事。


    不過這次秦沛就沒有跟著迴去了, 他本就是文職, 也隻是這些兵馬的臨時上官, 隨著大貞國改名南貞郡的旨意下來的,還有秦沛兼任南貞郡郡守的內容, 他也更不可能跟著走了。


    秦沛很真誠的準備了滿滿當當的幹糧, 讓人重新翻修了武器,才送別了這些將士們,並祝福他們平安。


    他們迴去是要打西夷的,那是老對手了,知道肯定不會和大貞這邊一個情況。


    雙方淚眼汪汪的告了別,這四萬兵馬踏出了南貞郡現在的郡府所在,向著邊境留守的營寨行進。


    然而在快要臨近南貞郡邊境地帶後, 這支軍隊裏頭有人看著遠處泛著白色的山峰,突然就冒出來了一個想法。


    南貞郡就是他們打下來的, 他們對南貞郡這土地已經有些熟悉了,這人飛速在地麵上劃拉劃拉後,很熟稔的扯過身邊的上司一起討論起來:“大兄, 你說如果我們跨過這個雪峰從這裏衝下去,是不是能直接衝到那群西夷混蛋的後方過去。”


    因為秦沛認為自己隻是紙上談兵, 因此他很多時候是提出來一個總的綱要,今天要打哪裏,探子打聽迴來的地形情況是怎麽樣的,那邊有守軍之類,以及構想的進攻方法一二三,然後讓將士們分析一下有沒有疏漏。


    所以也就造成了現在這四萬人的部隊裏頭很多人都不是在無腦的去打仗,也是會去思考為什麽要這樣做,或者怎麽打會更好這樣的。


    在戰場上服從命令是第一要旨,但在其他時候,這四萬人之中也有了默契,那就是在作戰開始之前都可以隨便提意見,哪怕天馬行空被所有人嘲笑異想天開什麽的都沒有關係,反正聽不聽是上官的事,而若是得到采納的話,還能額外得到一筆嘉獎錢。


    現在這時候也是一樣,大家的目標也很明確,那就是和西都府的大部隊匯合,把西夷給打退嘛。


    重點當然是最後那個,把西夷給打退。


    甭管是不是大貞國很菜,在為了大邵辟土開疆之後,哪怕知道這裏頭水分充足,這些士兵們心態還是不可避免膨脹起來了的。


    尤其是他們之中不少人在這種行動之中得到了封賞,哪怕最下麵的士兵,現在高低都有了個伍長的小官位。


    當然,全都是沒有下屬的空頭伍長。


    嚐到了這天大好處之後,這些人看向自己的死對頭西夷也沒有了什麽畏懼的感覺,現在看什麽都覺得長得和軍功一個模樣。


    “瞎說,這雪峰那麽冷怎麽跨得過去,這不得凍死我們。”被拉扯過來的對方上司聽了一耳朵就果斷給否了。


    現在已經可以說是到冬季了,南貞郡這邊氣候好不太能感覺到冷,但雪山那邊隻要他們抬頭都能看到上麵已經出現的皚皚白雪,那哪是人能過去的地方?


    “為什麽不行?”那位有想法的士兵立即抖了抖自己身上新換的衣裳,還有自己後背上背著的包袱,“我們這不是都有新衣服和新被子了嗎?挨不過去我們就裹著被子去,不過是雪山而已,當初大冬天的我們穿著破衣服守城牆,那冷風大雪唿唿吹的,都熬過來了,這還帶著這暖和的被子,一座雪山哪能過不去?!”


    在南貞郡待了這麽長時間,秦沛他們這些人自然是發現了棉花這個好東西了,冬季平民百姓怎麽禦寒在大邵一直都是個大問題。


    這年頭的布料的原料隻有兩種,就是蠶蟲吐的絲和麻類植物,這兩種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是能保暖的類型,貴族到了冬季禦寒的都是各類獸皮製成的衣服,而貧民們則是選擇用各種絨毛草料來填充被褥,然後一家人抱團彼此取暖挨過嚴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的天下何時能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花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花一笑並收藏朕的天下何時能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