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第一時間被收入進了國際醫院!


    茶素的國際醫院,在當地爭議比較大。這玩意很多地方都有,但茶素的爭議比較大。


    因為茶素的國際醫院比其他地方的國際醫院更火爆。


    比如西北,國際醫院大多數都是樣子貨,估計是當年領導為了蓋樓而蓋樓。碩大的樓宇中,一年看不了幾個病號,不過樓是蓋了,至於什麽時候能把這個樓錢賺迴來。


    或許蓋樓的領導都退休,或者已經死了。


    這玩意就很奇怪了,不賺錢的,放著當擺設的,大多數都不會被人看在眼裏,都會有一種覺得是應該的。


    可一旦賺錢,然後很多人就出來指指點點,開始指點江山了。


    說什麽的有,說張黑子貪汙的,說張黑子嫌貧愛富的,說張黑子是有錢人走狗的,反正什麽都有。


    其實,這玩意怎麽說呢,醫療這個行業,公立的退一步,私立的就能進兩三步。


    比如早些年的婦產科、性病科、皮膚科,當時的公立醫院都沒有退,隻不過是原地踏步,就讓很多很多人在這個行當吃到了第一桶金。


    然後眼科、手足外科,跟著醫美,唿啦啦的讓很多很多昧著良心的最後賺了大錢,竟然都開始上市,然後轉頭過來,收購一些公立醫院。


    以前的時候,張凡不明白,為啥公立醫院不能前進一兩步,把這些空擋都給填補了呢?


    如果能填補了,還有什麽田的什麽事情嗎?


    後來,張凡略微有點明白。


    最簡單的,比如醫美,華國最牛的不是什麽這個美容醫院,那個美容中心,而是魔都老六。


    但也就剩下個魔都老六,其他醫院都起不來,為啥起不來?


    就像是茶素的國際醫院一樣,很多人覺得這個玩意脫離了醫院非盈利的本質。


    但,如果能保證平常就診的條件下,弄出個國際醫院,賺的少,卻能補貼醫院醫生,如果賺的多,就能補貼普通患者,何樂而不為呢。


    總比虧錢蓋大樓來的好吧。


    當然了,這個事情,茶素人罵歸罵,倒也沒什麽能影響張凡的。


    茶素的這個國際醫院,是真國際醫院。而且,醫院的錢也沒裝進張凡的口袋。


    而且,這裏麵的補貼,能讓張凡和醫院其他領導問心無愧。


    比如茶素的專家門診,萬年不變的兩塊錢,普通門診一塊錢。


    專家還是很高興的每天希望多看幾個患者,這玩意靠的不是情懷,而是因為茶素醫院有補貼,一個兩塊錢能去醫院換兩百塊錢,這就是國際醫院的補貼。


    要是沒有國際醫院的補貼……


    可惜,有茶素醫院這個本事的,往往補貼力度跟不上。沒有茶素醫院這個本事的,又心太大,早些年都覺得醫院最是穩當的單位。


    可現在,竟然有醫院都要破產了,發不出工資了?


    ……


    醫院裏開完研討會,張凡帶著何欣怡她們勉為其難的使用了一下菊花的模擬手術平台。


    因為穿戴設備的緣故,張凡以為菊花著急了,其實人家對於這一塊並沒有張凡想的那麽急迫。


    專業數據的非專業化轉變,是一個非常係統且細致的工作。而且,茶素醫院並不是人家唯一的一個合作夥伴。


    這玩意,華國的生意就是有點比便宜。


    一旦一個市場進入三家以後,這尼瑪,這一塊別人就別想再繼續了。


    茶素醫院對於科研的壓力不大,但有壓力大的。


    比如中庸,菊花廠邀請的時候,略微還要撐著一點自己的身份,結果一聽,茶素醫院也參與這個項目了,目前還是主要研發者之一。


    這話一聽,中庸這邊倒貼都要參與,還要成為重要研發者。


    這尼瑪,菊花這邊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所以,張凡覺得菊花要著急了,可惜人家就不著急!


    人心不古啊,菊花廠的工程師裝著好像說漏嘴了一樣,還很掩飾的說,中庸這邊隻是有意向。


    哎,張凡隻能心裏罵句娘了。以前的時候,全國醫院學中庸,現在是中庸和茶素較勁。


    張凡真希望和大家能好好相處,有什麽了不起啊,不就挖了你幾個人嗎,太小氣了!


    菊花這次來是因為有了新的項目,需要和茶素醫院合作。


    手術三維模擬平台。


    其實就是依托掃描,能更清晰的在術前就能預估出術中的各種意外。


    張凡覺得,這玩意如果真研發下去,或許就是自己係統。


    看著菊花廠的工程師各種的大型設備,各種的投影。


    結果,上了手術台,尼瑪張凡就想罵人。


    別說什麽和自己的係統比了,甚至這個所謂的智能都把這兩個字給虧了。


    太智障了,根本就達不到所謂的能讓醫生熟練。


    對於成熟醫生幾乎一點用沒有,反而是對於一些醫學初學者略微有點幫助,但幫助也不大。


    看著張凡興趣寥寥的樣子,菊花這邊的工程師也是一臉的不好意思。


    一群工程師本來覺得模擬完畢以後,張凡會震驚一下,就算不會趕緊來和自己套近乎,最起碼也要掏錢買個幾十套吧。


    反正他們也知道,論土豪,華國的醫院有一個算一個,都沒麵前這位有錢。


    可,看到張凡用一種看智障的眼光看著自己的產品和自己的團隊。


    他們心裏想的是,“張院這是要壓價啊?不是說,張院沒啥生意頭腦嗎?現在竟然學會壓價格了?”


    “張院,這套係統暫時隻收成本價格,茶素醫院和我們又是戰略夥伴,一百萬一套,這個價格是需要簽訂保密合同的,不能……”


    “什麽?一百萬?”工程師的話都還沒說完,張凡就炸毛了。


    “就這麽個玩意就一百萬?這尼瑪,這錢也太好賺了吧?你瞅瞅,動靜脈血管,別說毛細血管了,大血管的位置都是錯的,這麽大的動脈,出血就這麽點速度?


    你們這個也太糊弄人了,賺錢無所謂,伱用這個培訓完學生,出來的不是醫生,是殺手啊!


    還有,胃粘膜是這樣的?還一百萬,給我一百萬,我都不要你們這個玩意。


    什麽是模擬係統?


    首先要有一個巨量的數據,肺主動脈的走形,有多少種,你們係統裏有嗎?不是吹毛求疵,醫療本來就是精益求精的行當。


    ……”


    張凡給一群菊花廠的工程師們上了一課!


    “感覺張院好像對這人生物工程特別在行啊。他不是骨科醫生嗎?”


    “一通百通的,在一個行業內幹到頂尖,其實對相關領域也有一點的認知,看來咱們的產品還真不行啊。”


    帶隊的工程師都開始給張凡腦補了。


    國際醫療部裏,一米六五的何欣怡放在女性隊伍裏,不算矮小了。


    可惜放在一群大漢的泌尿科裏,就有點感覺是豆豆了。


    但,這個豆豆不是挨打的,而是打人的。


    一米六五的何欣怡走在隊伍的最前麵,後麵跟著一群一米八都不少見的西北大漢。


    “主任,透析後,患者的腎功已經達標了。”


    “主任,尿蛋白也達標了!”


    “主任,血壓和心內科會診後,調整了治療方案,可以手術了。”


    一群大漢微微彎腰,低著腦袋湊在豆丁麵前。


    “這台手術難度不小,今天迴去以後都早點休息,別明天掉鏈子。”何欣怡看完病例,做完體檢後,嚴肅的看了一圈手底下的醫生。


    對於新任命的幾個年輕主任,張凡心裏是相當滿意的。


    就算王亞男,這個硬嘴嘴,張凡也是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


    相對於以前的老主任,新任的主任們絕對是合格的。


    以前的時候,各個科室科研本來就不多,出了成果,還要掛上主任的名字。


    可現在,各個科室的主任都是車頭。


    而且,因為這群主任的豎立,現在茶素醫院才可以算是正兒八經的硬三甲了。


    而不是軟三甲。


    清晨,張凡推開門,就看到外麵茫茫然的一片,月光反射在大雪上,晶晶發亮,就像是鋪了一院子的鑽石一樣。


    沒辦法跑步了,車軲轆都埋起來了,估計這一晚上少說半米的厚度是有了。


    剛想著是不是迴去再躺一會的時候,老鄒已經從車裏麵下來了。


    “張院!”


    “這麽大雪就過來了,路上不好走吧。”


    工具車就是工具車,換了雪地胎的工具車,還是相當穩當的,老鄒開的相當的平穩。


    “今天有大手術,我就來的早了一點。”


    老鄒笑嗬嗬的給張凡解釋著。


    已經熱過的車,盡可能的讓張凡覺得不會太冷。


    進了醫院,何欣怡已經到了病房。


    “怎麽樣?”


    “生命體征各方麵都很平穩,今天可以手術。”


    “好,問問手術室準備好了沒有。”


    不光手術室已經準備好了,相關合作科室該到位的人員已經都到位了。


    在家屬忐忑的眼神下,患者被推進了手術室。


    側臥位,幾秒鍾的時間,患者就被麻翻了。


    “開始!”


    手術開始,張凡第二手術的主刀,何欣怡第一手術的主刀。


    兩個手術台幾乎同時進行手術。


    大爺們,最近家裏有小孩的一定一定注意


    太遭罪了


    現在支原體肺炎爭論不小


    讓老臧這個非內科的,都看不懂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路坦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臧福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臧福生並收藏醫路坦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