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看著”董舒魔君的動作,如今作為商國的天帝、又擁有大羅金霞中期的修為,李賢的元神可以輕易的籠罩到“三號生產廠區”,看到董舒魔君的一舉一動。


    李賢內心深處浮現一縷淡淡的微笑,雖然過程曲折,但所有的計劃總算是順利完成了。


    說起來,麵對仙界這惡劣的生存環境,李賢和商國難道就真的是逆來順受嗎?怎麽可能!答案和真像隻有一個,那就是……商國早就在挖坑了!


    有句話說得好,預想取之必先與之,商國之前看似被動,但被動中也蘊含了主動。當大家都向商國索取物品、技術的時候,無形中就已經綁到了商國的戰車上。


    碧霞元君的病毒從哪來的?商國!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碧霞元君病毒用完了,還想要怎麽辦?隻有一個辦法,再來商國這裏要。這個天界很大很大,商國之前的那些病毒,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典型的釣魚的誘餌;而碧霞元君就是那條大魚。


    但你一個準聖,還是頂尖準聖,你好意思這樣一直索要嗎?準聖呢,混得就是一個麵皮!商國都明確表示投靠你了,你總要表示一下吧。


    而對於董舒魔君來說,拿走那些技術啊、設備啊,就更是一個坑了。


    假設現在有一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國家,搶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工業時代)國家的一條尖端生產線,會是什麽情況呢?答案隻有一個,幹瞪眼!哪怕把說明書砸在他們麵前也還是幹瞪眼。僅僅電力能源一項技術,就卡的死死的。


    同樣的道理,放在董舒魔君這裏也一樣。董舒魔君不懂技術,就算是準聖也還是不懂技術。所以,董舒魔君隻能向紫陽帝國求救。但紫陽帝國發展的雖然不錯,可是距離商國的技術水平,還是有些差距。


    實際上,當商國開始研究第七代技術的時候,紫陽帝國還在為第五代技術而沾沾自喜,而也就在這時候,紫陽帝國“被”搬家了,搬到了魔界。此後,紫陽帝國就再也沒有太大技術上的進步。


    失去了商國的作為參考,紫陽帝國的弊病就開始爆發了——根基不全、因為過分抄襲商國而導致自身研發能力的衰弱。甚至可以說,連生產線的原材料,紫陽帝國都無法提供!


    而商國用來生產病毒的生產線,卻有相當一部分涉及到了第七代技術。若沒有第七代技術打底,這些病毒如何能威脅到金仙、乃至太乙金仙。


    如果沒有第七代技術打底,這樣的病毒怎麽能引起天道的注意、並補全天道的空白呢。


    就是,這個空白好淡疼~~~


    總之當董舒魔君發現他無法使用生產線的時候,甚至連原材料都無法提供的時候,表情一定很精彩。然後,還是隻能迴頭向商國求助。那時候,價格就商國隨便開了。而那個時候,碧霞元君也反應過來了,董舒魔君再想做無本買賣,隻怕也不行了。


    科技體係和一般的修行體係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修行的法寶拿到手就能用,大不了條件苛刻點罷了。但科技物品不同,它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董舒魔君拿走的生產線,是打包好了的。那麽,你會展開、組裝嗎?會調整數據嗎?能提供合適的能量嗎?有原材料嗎?有熟練的工人嗎……不好意思,什麽都沒有。那麽,就隻能對著打包好的生產線幹瞪眼。


    李賢早就挖了一個大坑,給準聖準備好了。


    當董舒魔君離開、當氣氛漸漸緩和了,李賢才終於對‘堅強而威嚴’的蘇易準聖說道:“真君,我們可以繼續了嗎?”


    蘇易準聖板著臉、緩緩點頭。實際上,此時蘇易準聖很想哭,頭痛欲裂、準聖的意誌受損,一口逆血不斷上湧、又不斷壓下。準聖的意誌,是元神的天道升華版本,是元神、準聖的感悟等的結合體,意誌受損、等於根基受損,這種痛苦無法形容。


    但眼下為了準聖的尊嚴,蘇易準聖卻不得不做一個堅強哥,哪怕體內已經痛的翻滾,卻依舊冷靜的坐著。就是,好辛苦啊有沒有。


    蘇易準聖恨不得會議快點結束,然而似乎事與願違,因為三個國家的太子的加入,談判更加複雜,進度很是緩慢。


    最後,蘇易準聖索性閉目養神,進入一種半修行的狀態;總算是董舒魔君並沒有下重手,所以蘇易準聖緩緩壓製了傷勢;但意誌受損、也就是根基受到影響,想要完全恢複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大量的氣運等。


    這個時間,至少是十年、甚至上百年。而這個時間,足夠商國站穩跟腳。應該說是,董舒魔君這次敲打,差不多也剛好支付商國的報酬了。隻是可惜,董舒魔君不知道這世界上有一種叫做“售後坑”的巨坑存在。


    受了傷、又無法獲取功德,那麽蘇易準聖就隻能在氣運上想辦法平如此,也隻能配合商國行動了。


    談判是在一個月之後結束的,五個仙國共同簽字蓋章,最後蘇易準聖背書,一個名為“臨仙峰區域經濟聯盟”的機構成立了。


    臨仙峰,是蘇易準聖的洞府所在,以臨仙峰為名,也是考慮如果五國之間的經濟聯盟沒有問題,下一步將擴展到蘇易準聖控製的全部範圍。


    聯盟總部基地建立在商國、漢武仙國、搖光仙國中間,占地麵積十萬裏。初期建設麵積五百公裏。以商國的傳送陣為主要的交通手段。


    聯盟的總負責人,是蘇易準聖;總監督人,是蘇易準聖弟子、白飛雲;


    實際執行人、也就是執行總裁,是商國的蘭寶林、以及四國太子。


    其中蘭寶林是總裁、其餘四位太子是副總裁;但如果有三位太子聯合起來反對,蘭寶林的策略就必須要改變,這也是一種製衡。


    聯盟的大概架構就是:五國相互之間建立三條以上的自有通道,關稅統一在十分之一;三年後根據實際情況,看看是降低關稅、還是徹底取消關稅。


    商國負責提供技術、投資建設等;但其餘四國必須提供等價值的土地、資源等。具體價值參考標準,以‘商國新幣’為標準。


    其次就是商國新幣的發行標準了,一元新幣,等於一兩高純度的精金;商國提供的這種純度高達六個九的精金,是新幣價值的唯一衡量標準。無論何時何地何人,都可以用新幣在商國的銀行係統內,兌換等值的精金。


    還有就是建立‘聯盟銀行’——屬於商國銀行係統一部分,由五國共同監督。但因為聯盟銀行的所有投入、人員、結構設計等都需要商國來完成,所以其餘國家、包括蘇易準聖想要獲得銀行的股份,都必須‘購買’。


    整個聯盟銀行第一期投資為500萬噸精金,也就是500億兩精金,也就是五百億新幣。商國以一新幣一塊中品仙石的價格,對四國、以及蘇易準聖轉移股份。


    最終,商國保留聯盟銀行30%的股份,蘇易準聖獲得20%的股份;漢武仙國獲得14%股份,剩下三國分別獲得12%的股份。


    僅僅是聯盟銀行一下,商國就利用工業化的精金套現了350億塊中級仙石,也就是3500億普通仙石。足以讓商國所有仙級以上修為的公民,每人分到200塊仙石。這是一筆巨額財富。


    而聯盟銀行成立後,第一批采購物資,就是大量的手持終端,也就是虛擬貨幣機器,這些機器比較簡單,成本價大約在10元舊幣的樣子。商國新幣和舊幣的比例,是一比一萬。


    聯盟銀行一口氣采購5億台手持終端,消費50萬新幣。而後采購網絡、采購各種辦公設備、計算機、租用商國剛剛搭建起來、勉強運行的衛星信號係統,一不小心就是一億新幣。


    還有傳送陣的價格是大頭,一對傳送陣價格至少千萬,安裝費等另算;僅傳送陣一向,聯盟就消費10億。其餘的建設費用等,加起來差不多4億。


    也就是說,這個經濟聯盟還沒有正式開始運作,就已經為商國帶來了365億新幣的財富。所有投入,已經加倍賺迴來了,商國的財政赤字瞬間消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域科技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試劍天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試劍天涯並收藏仙域科技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