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雲汐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那腰酸背疼的感覺讓她心裏狠狠地咒康熙好幾句。好在今天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否則真要雲汐在這個關頭去請安,雲汐覺得依她現在的這個狀態肯定會吃不消,至於不去想折不去慈寧宮請安,她可不認為太皇太後會給她這麽大的臉!


    康熙一般隻要留宿永和宮超過兩次,太皇太後看雲汐的眼神不好了,更何況是承寵之後不請安。即便真有內情,可這行為落在太皇太後的眼裏,那就是雲汐對她的挑釁。


    雖然雲汐從來都是秉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在做人做事,但是並非她不犯人,人就不犯她,可以說隻要有利益,不管她是否以誠待人,或者寬厚以待,別人都不會覺得感激,甚至有那麽一些人,總是見不得別人好,不管是自己能不能做到的或者得到的,隻要他們想而不得,那必定會想法從中破壞。若是自己的辦法不成,那必定會教唆挑撥別人去破壞,可能這些都不一定能成功,但是隻要能惡心到別人,她們也覺得高興,所以雲汐向來不理會這些人,一旦對上這些人,她也絲毫不懼,大耳刮子抽上去,隻要理由正當,即便是太皇太後又能把她怎麽樣?最多還不是斥責幾句,便將此事給揭過了。


    再說了,雲汐早就被太皇太後敲打慣了,口頭上即便再多說幾句她也不會當迴事。畢竟對上太皇太後,她受氣,隻是因為她實力不夠,所以她隻能忍著,可是那些同位份或者低位份的嬪妃憑什麽給她氣受,又不是沒有能力,為了一些虛名受氣,最後還不是什麽都得不到。


    反正雲汐沒想過自己能當皇後,所以名聲這種東西對她其實沒多大的用處,而且就雲汐的了解,皇上似乎很滿意她這直來直去的脾氣,對於她當眾煽人耳光的事,他在意的不是被打的人,而是她的手會不會痛,甚至兩人獨處時他還會嘀咕著是不是要給她安排一個會武的宮女,供她對付那些惹她生氣的人。


    對於這種事情,雲汐雖然一笑而過,但她心裏清楚,康熙要的從來都不是所謂完美無缺的皇後,他要的隻是一個能站在他身邊為他考慮的女人,所以她會算計和對付別人,卻不會用這些去對付康熙。


    可能有人會覺得雲汐太過想當然,但是雲汐並不認為自己是想多了,自打康熙表明有暗衛在暗處保護她和福寶後,雲汐就知道她或許不是康熙心中的唯一,但是她絕對已經在康熙心裏占據了一席之地。隻是在地位不算穩固之前,她行事要加備小心了,不然某些事情若是同康熙的意見產生分歧,也許最先吃虧的人就是她自己。許嬤嬤等人雖然不懂雲汐的用意,但是見她謹慎小心的模樣,也不由地更小心幾分,如此,倒真讓她們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躲過了好幾次龍衛的探查。


    隻是讓雲汐沒有想到的是她的小心謹慎躲過了康熙安排的龍衛的探查,卻躲不過太皇太後的算計。


    太皇太後此人從來都不是一個能輕易放棄自己想法的人,她一旦確定自己的目標後,不管用什麽辦法她都會達成目的的。


    後宮之中,蒙八旗示弱,科爾沁再無從前的風光,皇帝的意思她明白,可是她卻不想放棄。雖說如今後宮七位阿哥,太子貴為正統,又與她十分親近,再有五阿哥養在皇太後身邊,按說已經占了上風,但她內心還是希望有一個阿哥,不,應該說下一任帝王的身體裏能留著他們科爾沁的血。無奈她的算盤打得再精,皇帝那邊也不接招,甚至宗室那邊隱隱地也讚同皇帝不納蒙八旗秀女入宮,但她還是想博上一博。


    既然皇帝這邊暫時走不通,那也不妨礙她另辟蹊徑,從皇帝的寵妃下手。


    太皇太後對於不是蒙八旗的寵妃有著天生的敵意,可以說她的野心容不得別人來擋道,甚至因著先帝的死,她開始忘了曾經她也是一個向往丈夫寵愛的女人,而是執著地開始認為百花齊放是常態,利益權勢才永恆。


    百花齊放之姿既然難以達成,那她便向往利益永恆,後宮這一塊,從她坐上太後的寶座開始,她便已經容不得再有人過得比她更風光,再加上讓她一再看走眼的安親王福晉和戴佳氏的攪局,太皇太後發現僅僅隻是扶持宮裏的嬪妃是沒用的,不是親近的血緣,最終還是不能太過信任。


    為了能在下一屆選秀裏順利留幾個蒙八旗的秀女,她觀察了康熙的幾個寵妃,然後針對她們安排不同的計劃,不管是威脅也好,施恩也罷,隻要對方能為她所用,她並不在乎給這些人好臉色,畢竟最終的結果才是最關鍵的存在。


    這不,等到了日子,雲汐等人再去慈寧宮請安時,太皇太後的態度完全不一樣了,這種不一樣並非是指太皇太後放下了身架,其實與其說是舉止變化,還不如說是太皇太後的態度比起以往來得溫和不少。


    對,就是態度溫和,不再像之前那般事事都找她們這些所謂寵妃的茬。


    雲汐其實都已經做好了被太皇太後點名敲打的心理準備,現在太皇太後突然不再敲打她,亦不在冷眼無視衛常在以及烏雅貴人等人,雲汐是真被嚇了一大跳,好在麵上終是兜住了,否則就她這一驚一乍的表現,恐怕又要惹得太皇太後不喜了。可就算是這樣,雲汐心裏還是毛毛的,她總覺得自己還沒躲過安親王的算計,好像就又落進了太皇太後擺在麵前的這個陷阱?


    想是這樣想,但雲汐表麵上的態度一如既往,讓誰都挑不出錯來,這倒是讓想要施恩的太皇太後難得地對她高看一眼,至於一臉誠惶誠恐的衛常在和烏雅貴人,太皇太後表麵沒有為難,心裏卻是著實看不上她們的作派,特別是有雲汐在一旁對比,她突然覺得除了科爾沁的黃金血脈,這宮裏的嬪妃到底還是出身高貴才拿得出手,否則連這點場子都震不住,等站出去,那還不是讓人看了皇家的笑話!


    想到這裏,太皇太後難得地對雲汐露了一個笑臉,甚至還當場賞了她一套紅寶石頭麵,惹得周邊的嬪妃紛紛側目,心裏更是琢磨著是不是繼宜嬪之後,昭嬪也投靠了太皇太後。


    好在該相信雲汐的依舊相信雲汐,而不相信雲汐的,任由她們去猜測,對她並沒有什麽壞處,特別是注意到宜嬪焦躁不安的模樣之後,雲汐覺得也許像這種不知實情的壓力才是對宜嬪最好的懲罰也說不定。


    請安過後,雲汐從慈寧宮裏出來便直接迴了永和宮,隻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一進內殿入眼的便是康熙抱著福寶倚在炕上讀書的情景,而此時的福寶乖巧地窩在康熙懷裏,不吵不鬧的,小眉頭微微皺著,一臉認真的模樣就好似康熙讀得那些他都知道一般,讓人看了莫名地覺得喜氣。


    康熙一見雲汐進來,抬手對她招了招,等她行完禮靠過來,他才發現她的臉色並不算好,隱隱有些發白,就好似遇到了什麽難題一般,不由地握著她的手問道:“這是怎麽了?臉色竟這般蒼白,可是遇到什麽難事了?”


    雲汐想著太皇太後今天那反常的舉動,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抬頭的瞬間,水潤潤杏眼直愣愣地望著康熙,語氣更是帶著一絲驚惶和不解:“今兒個臣妾去慈寧宮請安,太皇太後突然一改往日見了臣妾就敲打的習慣,對臣妾也好,對衛常在她們也罷,竟是相當地和氣,最後甚至還賜了臣妾一套紅寶石頭麵,臣妾內心惶恐,總覺得這東西拿著燙手?”


    雲汐雖然不能猜透太皇太後的用意,但是她心裏清楚太皇太後定然是有什麽地方用得上她,否則依太皇太後高傲的性子,如何願意給她一個小小的嬪妾笑臉。要知道在今天之前,她那天要是去請安沒被太皇太後敲打,那肯定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又或者是太皇太後手頭上的事情多,暫時顧不上她,而不是她突然就入了太皇太後的眼。


    另外,她心裏比誰都清楚太皇太後和康熙之間的關係早已不比從前,即便現在表麵和諧,可暗地裏祖孫倆矛頭重重,就拿康熙所說的再次清洗,她就不信康熙著手清洗隻針對安親王的勢力。但她並不覺得太皇太後借機施恩就可能利用她來改變康熙的想法,我心裏相當清楚,康熙的帝王之誌定然不會因為她而改變。


    可要說不是因為這件事情,太皇太後又打著什麽主意呢?


    既然她想不出答案,那就趁著康熙在這裏,從他這裏得到一個答案,畢竟她從未想過越過康熙去得到什麽?因為有著上一世記憶的她比誰都清楚,康熙才是這個紫禁城最大的主宰,即便這一切讓他付出良多,但他就是最後的贏家,雲汐不想因為這種無意識的隱瞞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而且她並不認為這樣的隱瞞有用,也許康熙會過來也是接到了消息,又或者沒接到消息,但出了這永和宮,他必然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與其如此,還不如她自己把事情說清楚。


    康熙聽了雲汐的話,下意識地皺了皺眉,然後所有的想法就是太皇太後又在算計什麽?


    太皇太後不喜昭嬪,那是全宮皆知的事,一如太皇太後從來都不把衛氏當成嬪妃,而是當成奴才看一樣,都是深入人心的。現在太皇太後突然轉變態度,對昭嬪和氣,對衛氏也有了幾分好臉色,那所圖肯定不小。


    康熙想到這裏不由地變了變臉色,他才剛準備要再次清洗後宮的眼線和暗樁,太皇太後便把手伸向昭嬪等人,難不成是看穿了他的打算,還是說他身邊有太皇太後的眼線還不自知?


    不管是那種情況,這對康熙而言都不是什麽好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寵妃打臉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微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微塵並收藏寵妃打臉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