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落南國誤紅塵,怨盡蕭郎怨李生。


    蓬萊此去三千裏,未若削發入空門。


    “好好的怎麽就看破紅塵了?”


    “說來話長,不瞞師太,小女子本是外鄉人,無奈夫君不僅生性風流,沾花惹草,還是個薄情寡義之人,可以不顧父子之情,用自己孩子的生命作代價,換取他想要的東西。。”凝煙已泣不成聲,內心其實並不想說這些,但為了讓師太收留又不得不這樣說。


    “天下竟有這等無情之人?罪過!”師太頓了頓又道:“施主別傷心,在貧寺休養幾日就迴去,你還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啊!”


    “師太有所不知,前幾年發大水,也不知父母和兄妹們如今搬到哪裏去了。小女子真是走投無路,還請師太大發慈悲留下小女子吧!”慕容凝煙聲淚俱下,說完就給師太磕起頭來。


    “快快起來說,身子本來就弱,快別磕了,貧尼答應你就是了,阿彌陀佛!”


    “多謝師太大恩大德!”


    “你若真心向佛,跳出三界,脫離六道。首先就得剃度,頭發代表著人間的無數和煩惱和錯誤習氣,削掉了頭發就等於去除了煩惱和錯誤習氣,除去掉人間的驕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親情,愛情,友情牽掛,一心一意修行。你舍得而心甘情願剃度嗎?”


    “我舍得也願意!”


    “貧尼給你三天時間考慮吧!”


    “不用考慮,我心已決,請師太現在就為徒兒剃度吧!”


    “出家有諸多的戒律清規,當尼姑很苦,瞧你細皮嫩肉,應是大戶人家出身,怕是吃不了苦。”


    “小女子一心向佛,吃什麽苦都不怕。”


    師太見慕容凝煙心意已決,一副虔誠的樣子,便答應了她的請求:“既然你這麽堅決,貧尼就成全你,你去沐浴更衣,明日一早貧尼親自給你舉行剃度儀式。”


    “多謝師太!”


    第二日一早,敬慈師太先用淨瓶裏的甘露水,在慕容凝煙的頭頂上連續灑了三次,然後拿過戒刀,嘴裏念道:“第一刀,斷除一切惡;第二刀,願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眾生。”


    隨後,眾尼合唱:“金刀剃下娘生發,除卻塵勞不淨身,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大丈夫。”


    慕容凝煙剃去了三千煩惱絲,隨著根根發絲落下,心裏的牽掛也好似一件一件隨之放下,心開始慢慢枯竭。


    一朝入佛門,青絲不複還。


    大唐當時因朝廷命官的昏庸腐敗,秋闈時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有成績顯著者甚至被人冒名頂替,使得一些進士怨聲載道,因此經常出現人才外流的現象。在池州有個叫樊若水的人,本來考中進士,卻沒有被錄用,心生怨恨,聽說大宋要攻唐,便暗生歸降大宋之意。


    於是,他在采石磯江上借釣魚為名,暗暗計算江麵的寬窄。等到聽說宋軍已經出師,就偷偷上疏汴京,請求在采石磯上建造浮橋來支援大軍。趙匡胤聽聞他與自己有同樣的遭遇,明明是棟梁之材,卻不為國所用,不怪人家叛國,於是立即召見他。


    樊若水呈上長江地圖,趙匡胤見險要地方都已經詳細標明,對於采石磯一帶,更是詳細注明了水麵的寬度。


    “有這麽詳細的地圖,敵人就在我的掌握之中了。”趙匡胤開懷大笑,對樊若水大加讚賞,隨後任命樊若水為右參讚大夫,讓他趕赴軍中效力。接著命他在荊、湖二州造下龍船數千艘,然後用船裝載著竹木,從荊江東下。


    在那裏屯守的*士兵看到船隻駛來,以為是沿江巡邏的小兵,就掉以輕心,根本沒有阻攔也沒察看。宋軍就這樣輕而易舉順流而下,直達池州。


    池州守將戈產派人探察,才知道宋軍已經兵臨城下,急得手足無措,棄城而逃了。宋軍就這樣輕而易舉占據池地,然後繼續進軍到銅陵時,才有*士兵前來抵禦,卻根本不是對手,不大會兒功夫就丟盔棄甲逃得無影無蹤。


    宋軍又前進到石牌口,由樊若水規劃建造浮橋,三日即成。曹彬令潘美帶著步兵先行渡江,如履平地。


    此時,有探子來報,說宋軍在采石磯上造浮橋,江南國主李煜趕緊召集群臣商議,有個叫張洎的大臣說:“臣讀遍古書,也沒見誰能在江上造浮橋的,定是軍中訛傳。”


    李煜也笑著說:“朕也覺得此事不足為信。”


    於是召來“小長老”問他的意思。“小長老”說:“他們的力量還能大過佛祖嗎?別說不可能,就是造成了橋,佛祖也不能讓他們過江,陛下您就放心吧!”


    從來就不理國事的李煜更別提派兵打仗,聽“小長老”這樣說,好似吃了定心丸,於是又和雨薇,還有眾妃們紙醉金迷,歌舞升平去了。


    朝廷內由陳喬和張洎二人掌握軍務,二人力主死戰,但他們卻是一介書生,對軍務根本一竅不通,實際掌握軍務的是皇甫繼勳。


    而皇甫繼勳身為南唐主帥,卻與戰功赫赫的父親皇甫暉有著天壤之別,相去甚遠。他貪生怕死,隻圖一時安逸,根本就不願與宋軍開戰,常常把“宋強唐弱,想要太平,唯有降宋”掛在嘴上。而李煜卻采用陳喬、張洎二人的防禦之策,堅壁清野、固守城池,以達到拖垮宋軍長途奔襲的目的。


    這使掌握兵力的皇甫繼勳很不高興,每當聽說*打了敗仗,便喜怒形於色,如果他的手下有人獻策破敵或請求出戰者,卻往往遭其鞭打、囚禁,以致將士激憤,百姓痛恨。


    金陵城守將中,要數盧絳有才最有威望,當宋軍抵達秦淮河之際,盧絳依憑水寨,奮力抗戰,多次擊退宋兵的渡河企圖。


    然而,盧絳的戰功,不僅沒有得到不懂戰略的李煜的賞賜,反倒引起皇甫繼勳忌恨,他借口潤州危急,說服李煜委派盧絳率軍增援。而此時金陵外圍的唐守軍已基本被宋軍消滅幹淨,據點被奪占,金陵已成一座孤城。


    當與宋軍生死決戰時,皇甫繼勳卻無意為戰,導致戰力不足,闕城失守,金陵形勢日益惡化。皇甫繼勳為掩飾敗跡,扣押各地告急文書,又經常借口軍務繁忙,拒絕皇上召見。身為國君,李煜對戰局竟蒙在鼓裏。


    話說李煜當日有了雨薇,不是如獲至寶嗎?為何又沒像寵慕容凝煙那樣獨寵她,還會搭理其他嬪妃呢?


    其實和雨薇相處久了,李煜就發現她除了比慕容凝煙年輕有活力些之外,精神層麵完全無法和文化底蘊深厚的慕容凝煙相比。和她吟詩作賦,她對不上來,和她談詩詞書畫,她驢唇不對馬嘴,和她探討音律,她心不在焉。幸好還會下棋,便常常陪她下棋消磨時間,棋下厭了時自然就會有其他嬪妃排著隊的獻技。


    這日李煜正在和雨薇下棋,探子突然來報,說宋軍正在過江,李煜著急忙慌的趕緊求助小長老。


    小長老說:“北兵雖強,豈能當我佛力。”於是登上城樓擺上香案,焚香禱告,拿隻銅鈴搖得叮噹作響,嘴裏念念有詞,裝模作樣一番揮衣舞袖,最後還大吼一聲。


    神奇的是不一會兒探子突然又報,渡江的宋軍果然停下來了,皇上信以為真,以為是小長老作法靈驗,佛力強大,馬上雙掌合攏一番祈禱,並下令軍民皆誦救苦菩薩,聲如江濤,為此又給小長老賞賜一番。


    而小長老卻暗自偷笑,自己不過是和宋帝玩一個小伎倆,讓宋軍配合自己演出戲,竟把李煜耍的團團轉。


    沒過多時,探子又報說宋軍已經渡江。李煜這才慌神,就讓鄭彥華督領一萬名水軍,杜真帶領一萬名步兵,共同抵抗宋軍。鄭彥華帶領戰船,臨江鳴鼓,直逼浮梁。


    宋將潘美聽說鄭彥華到了,就選出弓弩手五千人,並排候在岸邊。潘美一聲令下,萬箭齊發,箭如雨下,瞬間唐艦檣折帆摧,隻好退去。


    不一會兒,杜真所領的步兵又從岸上攻來,潘美立即殺了過去,唐兵哪是身經百戰宋軍的對手,沒幾下就敗下陣來。


    皇上聽到敗報,一麵征募百姓充兵,一麵讓他們獻出糧食財物。怎奈他的子民大多已成僧侶,剩下的也素來文弱,一聽到“充軍”腿都軟了,誰還肯去效命?就算家中存著糧食,他們寧肯藏在窖中,也不願幫助國家。因此,告示接連貼出來,卻無人應命。


    而此時的宋軍雖然捷報頻傳,其實前線的將士們經過長途跋涉和連續作戰,也已經人困馬乏,更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很不適應南方的潮濕和悶熱,好不容易熬到秋天了,天氣並沒有如願涼爽下來,反而又遇上了兇猛的秋老虎。由於地理位置和氣候原因,許多士兵水土不服,染上可怕的瘟疫。


    眼看瘟疫有擴散勢態,於是曹彬急忙向趙匡胤稟報實情,並懇請道:“啟奏陛下,由於前方局勢實在對我方不利,還望陛下批準大軍暫時撤迴修整。”


    從來不把李煜放在眼裏的趙匡胤,此時急的抓耳撓腮,眼看李煜就成了甕中之鱉,沒想到在這節骨眼上,被南方這鬼天氣和瘟疫,將我戰無不勝的大宋將領折磨成如此境地。


    到底此時是該撤軍?還是奮起直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若凝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溪浣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溪浣花並收藏夢若凝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