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欄應在,舊夢未休,遙望故國正晚秋。門掩殘宮,斑牆駁樓,已是鴉滿螭頭。


    三公六相,黎民九流,已是熙熙滿汴州,何人曾憶宮牆柳,坊間餘談笑,狎傳小周後。


    眼看元宵佳節將至,各命婦循慣例都得入宮恭賀,被封為鄭國夫人的雨薇也不例外地進宮慶賀,誰知自從元宵入宮,一直就沒了音訊。


    李煜多次想去宮門詢問情況,卻因被禁足和禁止與外人交往的嚴旨,哪怕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也隻能在府裏眼巴巴的幹等。


    好在院中有樹梅花與之相伴,讓李煜不至於靈魂也枯竭,至少他還可以作詞。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直到正月末,雨薇才從宮中被放出來,見到形容憔悴,精神萎靡的雨薇終於迴來了,李煜如獲至寶又心疼萬分,賠著笑臉將她迎入房中,問道:“薇兒,你怎麽成這樣子了?為何去了這麽久?是他們不讓你迴府嗎?”


    誰知雨薇一聲不響地撲倒在床上,竟然掩麵飲泣起來。李煜不由心中一緊,料定必然發生了什麽,也不敢再多問。直到晚上就寢時,李煜將雨薇摟在懷裏愛撫著,輕聲問她到底怎麽了。


    雨薇突然放聲痛哭叫罵道:“你當初隻圖享樂,不懂治國,害我跟著你做了亡國奴,如今受此羞辱,你還好意思問?”


    罵聲之大,隔著牆外麵都能聽見。李煜受著夾板氣卻大氣都不敢出,隻能婉轉避開,默默忍受。


    原來趙光義自從趙匡胤死後,表麵對李煜好似有些優待,實則早就看上花容月貌的雨薇,在眾命婦朝賀完相繼離去時,趙光義卻假傳皇後口諭,讓雨薇留下磋商女紅。


    而雨薇不知是計,滿心歡喜的在內宮候著皇後召見,等來的卻是,卑鄙無恥的趙光義逼她跳舞助興,酌酒侍宴後又侍寢。


    身無縛雞之力的雨薇,也反抗過,誓死不從,差點咬掉趙光義的舌頭,滿臉是血的趙光義,為了得到垂涎已久的美人,居然不知廉恥的讓多名宮女強行按住雨薇,霸王硬上弓,終於得逞。更可恥的是,趙光義居然厚顏無恥的還命畫師將這恥辱的一幕畫了下來。可憐的雨薇除了含淚順從別無他法。在這長達半個多月的時間裏,雨薇夜夜受盡非人的折磨。


    自逼幸以來,趙光義天天粘著雨薇,哪裏還舍得讓她出宮,但長留下去,又怕招來群臣非議,隻得先放她迴去,再另尋他策。


    人算不如天算,雨薇在當初進宮奪後位時,怎麽也沒想到會有今日之下場,悔不當初。


    “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李煜的精神被摧殘得痛不欲生,心裏整日憤然不平,自己曾經擁有萬裏江山,如今,隻剩下唯一一個心愛的女人了,還要被趙光義奪走,他的心再次被撕碎。曾經是九五之尊的帝王,如今竟然連心愛之人都無法保護,這之間的落差又讓人如何承受?


    自從嚐到甜頭的趙光義,時常以要眾命婦陪皇後磋商女紅或賞花為名,強召雨薇及眾命婦一起入宮供他享樂。於是,聞名於天下的絕色美人雨薇,每次入宮“參拜皇後”後,趙光義都拿李煜的人身安全來要挾,以達到將她留在宮中尋歡的目的,一去便是多日,李煜除了強忍心靈深處創傷的劇痛,隻能強壓怒火,盡量迴避,用寫詞來發泄心中的痛楚。


    極度痛苦的俘虜生涯,每當雨薇被迫入宮後,李煜就作詞,使的詞的造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被俘前的詞不過是些男歡女愛、風花雪月,難登大雅之堂。而被俘後創作了大量以思念故國為主,抒發亡國之痛的詞,感情真摯,意境深遠。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鳥夜啼》。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鳥夜啼》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


    好詞一篇接一篇的作,靈魂卻在一天天枯竭。


    半夜驚醒,聽見窗外的雨聲,他才意識到,被軟禁失去自由,想重迴故國隻不過是一場夢境。雨薇在看到這些詞後讓他趕緊燒掉,免得招來殺身之禍,可是李煜不但不毀詞,還非要雨薇陪他吟唱出來,結果可想而知,詞很快傳到趙光義耳朵裏。


    趙光義深知李煜才華實在過人,隨著那些動人心弦的詞四處流傳,有他李煜在一天,南唐故地的人心就不安穩一天,於是,趙光義起了殺機。


    雨薇每次歸來,都要撲在李煜的懷中,向他哭訴趙光義對她的無恥威逼和野蠻摧殘。麵對雨薇那充滿痛苦和屈辱的淚眼,李煜懦弱的除了唉聲歎氣,便隻有和雨薇抱頭飲泣,對於這種難以啟齒的*無能為力。時常在想,在金陵城破之時,他就該隨著唐一起死去,卻又痛恨自己沒有死的勇氣與決心,如今苟活給他帶來的,隻有千百倍的痛苦和屈辱。


    這日,趙光義讓唐舊臣徐鉉去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話裏有話,責怪當年徐鉉排擠同僚,造成棟梁損失,哀歎道:“當初我錯殺潘佑,悔之不已。”


    徐鉉明知趙光義會暗中派人盯梢,於是偷偷對李煜擠眉弄眼,意思是阻止李煜的言論,可是李煜卻單純的不予理會。他哪裏知道,大禍即將臨頭了。


    果然,徐鉉辭別李煜迴去後,趙光義便立即召他問話,徐鉉不敢隱瞞,據實相告。趙光義深為嫉恨,認為他有迴歸故土、卷土重來的誌向,頓時殺機重重。


    而趙光義依然沒有停止召雨薇入宮,李煜就失魂落魄,坐臥不寧,徹夜難眠,望眼欲穿。雨薇巧笑顧盼的可愛形象,總是如夢似幻般地縈繞在他的眼前。尤其是暮春之夜,他惆悵無言,倚枕遙望宮殿。常常似乎聽見雨薇夜歸的腳步聲,於是他趕緊起身,憑窗環顧深院,除了滿地落紅,哪有佳人身影。隨手拈筆,即成一首《喜遷鶯》 。


    “曉月墜,宿雲微,無語枕頻倚。夢迴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鶯啼散,餘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這年七夕,恰好也是李煜的四十二歲誕辰。趙光義讓李煜的舊臣為他賀壽,李煜見庭院中張燈結彩,幾案香燭,酒食瓜果看似熱鬧,比起自己的金陵城,唉!往事不堪迴首!


    月色朦朧,酒過三巡,淪落在異鄉受人*到幾乎麻木的李煜,踉踉蹌蹌和舊臣迴憶當年,群臣祝賀,賜酒賜宴,歌舞歡飲。現在整日孤零零的夫妻二人,隻比囚犯少了一副腳鐐手銬,好生傷感,觸動愁腸,舊臣看得忍不住淚眼婆娑,感到無比淒涼。


    文人有個臭毛病,一喝酒就醉,一醉就吟詩誦詞,李煜先填一闋憶江南的小令。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記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填完這闋詞,李煜感覺沒能盡情發泄心中悲憤,看著被囚禁日漸老去的自己,還有身邊跟著自己受盡羞辱的雨薇,想起曾經的帝王才子風花雪月的生活,想起曾經給予自己無限快樂的慕容凝煙,想到如今故國江山早已改姓,巨大的失落感就使得他心力交瘁,無窮無盡的愁恨,就像泛著春潮的滔滔江水,在他心中翻滾激蕩。


    整日閑居在賜邸裏,連服侍的宮女都隻剩兩三個,往日那些心愛的嬪妃,死的死,去的去,所有痛苦和快樂的迴憶匯到一起,義憤填膺,決定再填一闋感舊詞,終於用這首詞道出了自己無限的心酸和一生的愁緒,由此也誕生了詞史上最感人的作品《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雨薇卻對李煜說:“別又在這裏愁思悲吟了,如今越是時運不濟,越要懂得掩飾自己的情緒,不可如此悲怨!況且隔牆有耳,你不過是懷思感舊。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聽了,又生出事端。從古至今,以詩詞罹禍的,不知多少!你我處在荊天棘地之中,萬再不可以筆墨招災惹禍了。”


    “山河破碎,背井離鄉,忍受屈辱,就連吟詩填詞都不能,活著還有何意義?”


    “你越說越不對了,時勢如此,也隻能得過且過,隨遇而安,以度餘生。過去的事情,不想也罷!不如借著小菜幾樣,薄酒一壺,且去痛飲三杯,借澆塊壘。”


    雨薇不由分說,拖了李煜直入房內。李煜見桌上擺著幾樣肴饌,倒還精致,便舉起杯來,一飲而盡道:“今日有酒今日醉,遑顧明朝是與非,我自來汴京之後,將卿的歌喉也忘記了,今日偶然填了兩闋詞,卿何不按譜尋聲歌唱一迴呢?”


    然而這一唱,還真成了千古絕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若凝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溪浣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溪浣花並收藏夢若凝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