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吳天龍化妝進津城
吳老太太在黃花兒家住下了。
黃花兒家雖然不寬敞,可是好歹也是一個院兒、三間連在一起向陽的小屋子,好好收拾一下,還算過得去。
吳老太太是個明白人,知道此一時、彼一時,特殊時期能投奔到幹閨女家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已經是不錯了,因此也不奢求過去的奢華,有幹閨女整天陪伴著她,有黃花兒媽閑著沒事兒就跟她嘮嘮家常、說說心裏話兒,再有個討人喜歡的小月孩兒能讓她沒事兒就抱一會兒,倒也覺得滿開心。吳老太太挺滿足,覺得又換了一種活法兒......
水生依舊每天出海,雖然吳老太太帶來的木匣裏有不少值錢的東西,可水生知道,那些東西再值錢也是死物件兒,去了一樣兒就少一樣兒。所以,盡管吳老太太怎麽說,水生也絕不會放棄下海捕魚的營生。
水生每次打來魚蝦都精心挑選,黃花兒媽做飯的手藝也還過得去,整天挑著樣兒的給吳老太太做吃的。吳老太太心裏感激,又插不上手做家務,就每天抱著幹閨女生的那個小外甥女,比親姥姥還親呢……
一晃,孩子要出滿月了。
這天晚上,吳老太太聽說明天有個集,就坐不住了,提前說好,明天一早一定讓水生領著她到集上去,她要親自為外甥女扯上幾尺洋布,給孩子做兩身兒新衣服,親自為孩子帶上那個長命鎖。水生答應了,決定明天不出海了,一定讓吳老太太滿足了這個心願。
水生剛答應了老太太的要求,就聽到有人敲門。水生以為又是哪個鄰舍來串門子的,就答應了一聲:“還敲門幹嘛,進屋坐吧!”說著就走上前去伸手把門打開。
水生看見一個也是漁民打扮的中年人站在門前,雖然天黑了,一下子不能看得十分清楚,但也覺得麵前這個身影有些熟悉,不由得仔細看了看。
水生吃了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站在門外邊的人,竟然是吳天龍吳大哥!趕緊喊了一聲:“吳大哥”,上去拉住吳天龍的手,把吳天龍向屋裏讓。
吳天龍站著沒動,搖搖頭說:“不,不進去啦。孩子太小,我別豁騰了......”
“天龍?天龍啊!”吳老太太聽出了兒子的聲音,幾步迎到門前,一把抓住吳天龍的手,頓時兩眼濕潤,說不出話了......
吳天龍連著喊了兩聲媽,趕緊把吳老太太架住,替老母親擦了擦眼淚說:“媽,您老別難過......”再往下,一時也想不起再說什麽好了。吳天龍心裏十分清楚:母親已經老了,按說應該有個安穩的晚年生活。可是,事到如今,老娘還要受到自己兒子的連累,背井離鄉,告別安穩富足的日子,跑到海邊兒上重新開始一種陌生而又艱苦的生活......吳天龍想到這裏,心裏也十分沉重,在恨著吳老二的同時,也對自己產生了一種深深地自責......
水生見吳老太太母子倆站在門口,趕緊往屋裏讓。這時,黃花兒和她媽媽也已經來到了門前,於是幾個人容不得吳天龍再推辭,一起把吳天龍領進屋來。
吳天龍進了屋,吳老太太就問吳天龍是不是還要走。吳天龍點點頭,說是馬上就要走。他到這裏也是借路來看看老母親的,如今見到了老母親能夠跟黃花兒一家人住在一起,也就放了心。所以,他要抓緊時間趕快執行任務去了。
吳老太太深明大義,知道兒子幹的是對得起民族、對得起中國人的轟轟烈烈的大事,心裏再擔心也不會拖兒子的後腿,咬著嘴唇點點頭,故意把話頭岔開了:“天龍啊,你怎麽知道媽在這裏呢?”
吳天龍說:“我來之前,組織上已經幫我都打聽好了,而且派人從海上把我送過來,緊要時刻,組織上這麽關心我,我不能耽誤執行任務呀!”
吳老太太對兒子充滿了理解,說:“天龍,我這裏挺好的,黃花兒生了,我也正好幫著照看照看孩子。你放心吧,媽不會拖你的後腿,你去吧,好好幹,別讓組織上失望。”
吳天龍點點頭:“媽,您老就先住在這兒,等我完成任務,再抽時間來看你。今天的事,暫時不要讓外人知道,我得趕快走了......”說完站起來,看了看老媽媽,轉身就要走。
水生連忙站起身說:“大哥,我送送你......”
“不!”吳天龍一邊往外走,一邊說:“不要送,水生,我悄悄來,悄悄走,千萬不要聲張。隻是,我老娘住在這裏,肯定要給你們添麻煩,你多辛苦吧......”
“嗐,大哥!你怎麽還這麽說呢?”水生打斷了吳天龍的話,認真地說:“放心吧,老娘是咱們的老娘,有我們呢!就是有一點,你自己可要多留神,千萬多注意著點兒!”
吳天龍拍了拍水生的肩膀說:“放心吧,兄弟!我走了......”吳天龍說完,轉身向海邊走去。
吳老太太眼巴巴地望著兒子的身影,半天也沒離開屋門口。當水生扶著吳老太太向裏屋走的時候,水生發覺老太太的手冰涼,整個身子都在微微地顫抖......水生知道,老太太是在為兒子擔心,就安慰吳老太太幾句,攙扶著吳老太太進了裏間屋……
吳天龍跟著小船,沿著海邊兒進了海河,連夜向天津城裏劃過去。他們選擇走水路,一方麵是為了避開陸上日本人的崗哨,另一方麵也是為了了解一下水路上的情況,看看沿途到底有多少鬼子的軍事部署......
天剛亮,吳天龍帶著兩個人直接來到劉振武家。見到劉振武之後,就把這次專程到天津為部隊籌集藥品的事說了一遍,劉振武知道吳天龍是為八路軍部隊上做事,滿心支持,也不多問,滿口答應著,備好了茶水準備細談。
吳天龍剛坐在桌子前,劉振武就問了:“吳大哥,說吧,部隊上需要哪種藥品,要多少,我趕緊想辦法弄去。部隊上打鬼子,每天都有弟兄們受傷,這藥品的事兒耽誤不得……”
吳天龍拿出了一張紙,那是一張藥品的清單。
當劉振武接過吳天龍遞過來的藥品清單時,不由得緊鎖雙眉。吳天龍看出劉振武似有難處,就說:“振武老弟,錢我帶來了一些,如果不夠,先解決一部分,隨後我再向組織上申請……”劉振武打斷了吳天龍的話:“不是那個事兒,吳大哥,錢不算個事兒。關鍵是,這事兒實在是難辦,你得讓我好好琢磨琢磨……”
吳天龍說:“我知道,這件事肯定有難度。隻是,部隊上實在是太需要這些藥品了。天津是大城市,藥店多,所以組織上才派我來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在這裏多籌集一些……”
劉振武搖了搖頭說:“你看啊,大哥!你要的這些藥品,除了消炎止血的,就是麻醉止疼的,還要那麽多,一看就不是一般老百姓的事兒,想一下子都弄齊,難啊!我們跤場的人經常需要跌打損傷和外傷的藥,因此,我倒是認識幾個藥店的掌櫃。我聽他們說過,最近,不知為嘛,日本人對外傷藥控製的挺嚴,一般的藥店不可能有那麽多存貨,就是有,他也不敢賣給你那麽多。現在小日本兒眼線多,沒事兒就查,藥店掌櫃誰也不敢找那麻煩呀。”
吳天龍沉思了一下說:“能不能想辦法分頭去搞呢……”
劉振武擺擺手說:“大哥,你先別急,讓我想想……如果分頭去買,一個是太耗時間,也容易引起懷疑。再說了,就是能分頭把藥品買來,那些做手術用的器械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要買的東西,這事兒……我看,咱能不能這麽辦!”
吳天龍見劉振武這麽一說,心裏有點兒譜了,衝著劉振武點頭一笑:“振武兄弟有嘛主意,說出來大家聽聽!”
劉振武一隻手撚著下巴說:“要說起來呀,大哥!這事兒,你找我還真就找對了!這事兒還真就巧了!這幾天,小日本兒把田莊兒碼頭給封了,不停地裝船、卸船。我大哥的生意也讓他媽的小日本兒給攪和停了。聽河壩上扛大個的兄弟們說,河壩上就有藥品在那兒碼放著,那天摔了一箱子,都是打針的藥水兒。”
吳天龍聽了心中不由得一震,連忙問:“藥水兒?是什麽藥水兒?”
劉振武說:“那天,小柱子跟小盛子在河壩上玩兒,撿了幾個漂在海河裏的藥瓶兒,我二哥認得日本字兒,看了看,說是消炎藥……我對藥沒嘛研究兒,沒記住藥品的名字。”
吳天龍又問:“碼頭上的就是那種藥水兒嗎?”
劉振武搖搖頭說:“不!碼頭上的藥品有好幾種,這兩天鬼子來的貨多,占著碼頭,我大哥的鮮貨站不能開張了,有幾個弟兄就到河壩上給日本人扛大個兒去,一天能掙點兒,也算是個額外的收入。他們親眼見到了鬼子們的貨,說是至少也有六七種,碼了好幾堆。看管得可嚴了!”
吳天龍想了想問:“鬼子有多少兵力?”
劉振武一聽心裏明白了什麽,急忙說:“最近幾天,我讓小柱子和小盛子在河邊玩兒的時候,注意了一下碼頭上的動靜。倆孩子都說,碼頭上鬼子兵挺多的。今兒早起,我溜達到河壩上遠遠地看了看,碼頭上到處都是日本鬼子,海河裏也有鬼子的小火輪兒……讓我看,硬打不是辦法。特別是最近幾天,碼頭上又安裝了不少探照燈,看起來跟這批藥品有關係。”
吳天龍聽了劉振武的話,立刻站起身說:“這是小日本兒滅亡前的垂死掙紮,前兩天德國最高統帥部的代表在《德國軍事投降書》上簽了字,德國法西斯投降了!我們分析,小日本兒也長不了。現在他們在碼頭上增加布防,很可能是準備運輸武器彈藥和藥品,在末日到來之前,再掙紮一下。我們要盡量拖住他,爭取把東西留下!”
“對,這是好主意”劉振武說:“如果是藥品,幹脆就都拿過來算啦!也省的東拚西湊的耽誤工夫……不過……這事兒也不是個容易事兒,咱們還得好好想想法子!”劉振武想了想又說:“這樣吧,我去見見我大哥,了解一下碼頭那邊的情況,再跟幾個碼頭上熟的弟兄核計一下看看有沒有空子可鑽。”
吳天龍見狀,心裏並不踏實,剛要說什麽,劉三爺笑了笑說:“吳大哥不用說,我知道您啦心裏想的是嘛!不用擔心,我找的都是過命的弟兄,絕對是自己人,都是為了咱中國人自己的事兒,放心吧!走不了風聲。我去去就來!”
劉振武說幹就幹,坐上膠皮車就走了……
劉振武往大哥劉振山那兒去了一趟,就把基本情況都掌握了。
劉振山是幹鮮貨棧的,平日裏整船整船地進鮮貨,因此,跟碼頭上熟得很,想打聽點兒什麽消息那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自打日本人占著碼頭不讓別人靠近以來,劉振山的鮮貨買賣基本上就算停了,劉振山心裏有氣也沒有辦法,於是就天天留意著碼頭上的動靜。同時也經常跟碼頭上的那些苦力們打聽一些情況。
劉振山聽扛大個的夥計們說,日本人這兩天都是白天來船往碼頭上卸貨,半夜裏再從碼頭分別從水路或者是陸路運走。碼頭上有不少東西堆放著,有的是從船上卸下來的,有的是準備裝船或者裝車運走的。其中凡是標注著紅十字的都是藥品和醫療器械。不過,碼頭上日本人也不少,荷槍實彈的,根本就無法靠近。
劉振山還告訴劉振武,前一天,小柱子跟小盛子小哥兒倆到海河邊兒放風箏,小日本看見了愣是端著槍,把兩個孩子趕跑了。為這兒,小柱子迴來就找他的彈弓子,說是晚上要貓在黑地方非得射瞎幾個日本兵不可。要不是小盛子知道了告訴給大人,說不定小柱子又得闖禍不可......
劉振武把打聽來的消息告訴給吳天龍。吳天龍聽了之後,心裏盤算了老半天。
劉振武也想了幾個辦法,但是都覺得不牢靠——搶吧,那麽多日本人,又都有槍,不但得不了手,有可能還要犧牲幾個弟兄。劉振武舍不得拿弟兄們的生命冒險;吳天龍也認為那是蠻幹,堅決不同意!
劉振武又想到派一批弟兄混進搬運的人群,趁亂,能扛出他幾箱就是幾箱,可一琢磨那日本人也不是瞎子,能讓你隨便扛著一箱藥品往外走?
吳天龍也在想,他知道,碼頭上存放著軍用物資肯定是要戒備森嚴的,想在碼頭上動手,一個是要有周密的計劃,另一個必須得有一定的軍事力量作為保障。不然的話,一切都是空想!就目前情況看,現有的人員和現有的幾隻手槍,與小日本兒的軍事力量相比,懸殊太大,根本就沒有取勝的可能!
那麽還有兩個環節就是水路和陸路。
按說,水路是長線,如果抓住時機在日本人的貨輪到達碼頭之前,在海河沿線打打伏擊比較容易。但是,日本人的貨輪什麽時間來?就是來了,船上裝的是不是藥品和醫療器械、船上日本人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備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況都是未知的,一旦交火,能不能在敵人增援之前盡快解決戰鬥?這些都是不能不考慮的問題!再有,水路上經常有日本人的巡邏船隻來往巡邏,即便是出其不意地截獲了敵人的貨船,又如何盡快將到手的物資從水路轉移到陸地上運走?這些都沒有把握……
剩下的就隻有陸路了——說是陸路,其實也就是從田莊兒碼頭到日本租界地的這一段路,滿打滿算也就十幾裏地,日本人的汽車隻要開起來,沒有多大功夫就能打個來迴兒。因此要想在陸路動手,不但一定要快,還要看得準。也就是說,要截必須截運藥品的汽車,否則,一旦截錯了就沒有再截第二次的可能!
吳天龍把自己分析的情況說了一遍,劉振武覺得有道理,就說:“行!吳大哥,我趕緊找幾個可靠的弟兄,提前分分工,一點兒差錯都不能出!不然的話,這大老遠的,吳大哥白跑了不說,耽誤了隊伍上的事兒那可就麻煩啦!”
吳天龍點點頭兒,對劉振武說:“振武老弟,你看,這事兒得需要幾個人?”
劉振武想了想說:“我看,人不用多,隻要都頂戧,我看,有四五個就行!太多了目標大,容易引起敵人的注意......”
吳天龍也想了想說:“那好,咱們先研究一下,把該想到的都想到了,看看有沒有絕對的把握。”
吳天龍、劉振武和幾個在場的人認真分析了情況以後,立刻分工,有的到碼頭附近再觀察一下藥品;有的在路上尋找便於動手的地段;有的沿途去數每輛日本汽車上究竟有幾個押車的小日本兒......無論是吳天龍帶來的人,還是劉振武找來的人,沒有兩下子的,也不會在這種關頭出現。每個人領到了自己的任務都不耽擱,抓緊去辦去了。
轉天,當大夥兒把各自掌握的情況匯總到一起之後,基本上也就有了一些眉目兒。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形成了!
吳老太太在黃花兒家住下了。
黃花兒家雖然不寬敞,可是好歹也是一個院兒、三間連在一起向陽的小屋子,好好收拾一下,還算過得去。
吳老太太是個明白人,知道此一時、彼一時,特殊時期能投奔到幹閨女家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已經是不錯了,因此也不奢求過去的奢華,有幹閨女整天陪伴著她,有黃花兒媽閑著沒事兒就跟她嘮嘮家常、說說心裏話兒,再有個討人喜歡的小月孩兒能讓她沒事兒就抱一會兒,倒也覺得滿開心。吳老太太挺滿足,覺得又換了一種活法兒......
水生依舊每天出海,雖然吳老太太帶來的木匣裏有不少值錢的東西,可水生知道,那些東西再值錢也是死物件兒,去了一樣兒就少一樣兒。所以,盡管吳老太太怎麽說,水生也絕不會放棄下海捕魚的營生。
水生每次打來魚蝦都精心挑選,黃花兒媽做飯的手藝也還過得去,整天挑著樣兒的給吳老太太做吃的。吳老太太心裏感激,又插不上手做家務,就每天抱著幹閨女生的那個小外甥女,比親姥姥還親呢……
一晃,孩子要出滿月了。
這天晚上,吳老太太聽說明天有個集,就坐不住了,提前說好,明天一早一定讓水生領著她到集上去,她要親自為外甥女扯上幾尺洋布,給孩子做兩身兒新衣服,親自為孩子帶上那個長命鎖。水生答應了,決定明天不出海了,一定讓吳老太太滿足了這個心願。
水生剛答應了老太太的要求,就聽到有人敲門。水生以為又是哪個鄰舍來串門子的,就答應了一聲:“還敲門幹嘛,進屋坐吧!”說著就走上前去伸手把門打開。
水生看見一個也是漁民打扮的中年人站在門前,雖然天黑了,一下子不能看得十分清楚,但也覺得麵前這個身影有些熟悉,不由得仔細看了看。
水生吃了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站在門外邊的人,竟然是吳天龍吳大哥!趕緊喊了一聲:“吳大哥”,上去拉住吳天龍的手,把吳天龍向屋裏讓。
吳天龍站著沒動,搖搖頭說:“不,不進去啦。孩子太小,我別豁騰了......”
“天龍?天龍啊!”吳老太太聽出了兒子的聲音,幾步迎到門前,一把抓住吳天龍的手,頓時兩眼濕潤,說不出話了......
吳天龍連著喊了兩聲媽,趕緊把吳老太太架住,替老母親擦了擦眼淚說:“媽,您老別難過......”再往下,一時也想不起再說什麽好了。吳天龍心裏十分清楚:母親已經老了,按說應該有個安穩的晚年生活。可是,事到如今,老娘還要受到自己兒子的連累,背井離鄉,告別安穩富足的日子,跑到海邊兒上重新開始一種陌生而又艱苦的生活......吳天龍想到這裏,心裏也十分沉重,在恨著吳老二的同時,也對自己產生了一種深深地自責......
水生見吳老太太母子倆站在門口,趕緊往屋裏讓。這時,黃花兒和她媽媽也已經來到了門前,於是幾個人容不得吳天龍再推辭,一起把吳天龍領進屋來。
吳天龍進了屋,吳老太太就問吳天龍是不是還要走。吳天龍點點頭,說是馬上就要走。他到這裏也是借路來看看老母親的,如今見到了老母親能夠跟黃花兒一家人住在一起,也就放了心。所以,他要抓緊時間趕快執行任務去了。
吳老太太深明大義,知道兒子幹的是對得起民族、對得起中國人的轟轟烈烈的大事,心裏再擔心也不會拖兒子的後腿,咬著嘴唇點點頭,故意把話頭岔開了:“天龍啊,你怎麽知道媽在這裏呢?”
吳天龍說:“我來之前,組織上已經幫我都打聽好了,而且派人從海上把我送過來,緊要時刻,組織上這麽關心我,我不能耽誤執行任務呀!”
吳老太太對兒子充滿了理解,說:“天龍,我這裏挺好的,黃花兒生了,我也正好幫著照看照看孩子。你放心吧,媽不會拖你的後腿,你去吧,好好幹,別讓組織上失望。”
吳天龍點點頭:“媽,您老就先住在這兒,等我完成任務,再抽時間來看你。今天的事,暫時不要讓外人知道,我得趕快走了......”說完站起來,看了看老媽媽,轉身就要走。
水生連忙站起身說:“大哥,我送送你......”
“不!”吳天龍一邊往外走,一邊說:“不要送,水生,我悄悄來,悄悄走,千萬不要聲張。隻是,我老娘住在這裏,肯定要給你們添麻煩,你多辛苦吧......”
“嗐,大哥!你怎麽還這麽說呢?”水生打斷了吳天龍的話,認真地說:“放心吧,老娘是咱們的老娘,有我們呢!就是有一點,你自己可要多留神,千萬多注意著點兒!”
吳天龍拍了拍水生的肩膀說:“放心吧,兄弟!我走了......”吳天龍說完,轉身向海邊走去。
吳老太太眼巴巴地望著兒子的身影,半天也沒離開屋門口。當水生扶著吳老太太向裏屋走的時候,水生發覺老太太的手冰涼,整個身子都在微微地顫抖......水生知道,老太太是在為兒子擔心,就安慰吳老太太幾句,攙扶著吳老太太進了裏間屋……
吳天龍跟著小船,沿著海邊兒進了海河,連夜向天津城裏劃過去。他們選擇走水路,一方麵是為了避開陸上日本人的崗哨,另一方麵也是為了了解一下水路上的情況,看看沿途到底有多少鬼子的軍事部署......
天剛亮,吳天龍帶著兩個人直接來到劉振武家。見到劉振武之後,就把這次專程到天津為部隊籌集藥品的事說了一遍,劉振武知道吳天龍是為八路軍部隊上做事,滿心支持,也不多問,滿口答應著,備好了茶水準備細談。
吳天龍剛坐在桌子前,劉振武就問了:“吳大哥,說吧,部隊上需要哪種藥品,要多少,我趕緊想辦法弄去。部隊上打鬼子,每天都有弟兄們受傷,這藥品的事兒耽誤不得……”
吳天龍拿出了一張紙,那是一張藥品的清單。
當劉振武接過吳天龍遞過來的藥品清單時,不由得緊鎖雙眉。吳天龍看出劉振武似有難處,就說:“振武老弟,錢我帶來了一些,如果不夠,先解決一部分,隨後我再向組織上申請……”劉振武打斷了吳天龍的話:“不是那個事兒,吳大哥,錢不算個事兒。關鍵是,這事兒實在是難辦,你得讓我好好琢磨琢磨……”
吳天龍說:“我知道,這件事肯定有難度。隻是,部隊上實在是太需要這些藥品了。天津是大城市,藥店多,所以組織上才派我來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在這裏多籌集一些……”
劉振武搖了搖頭說:“你看啊,大哥!你要的這些藥品,除了消炎止血的,就是麻醉止疼的,還要那麽多,一看就不是一般老百姓的事兒,想一下子都弄齊,難啊!我們跤場的人經常需要跌打損傷和外傷的藥,因此,我倒是認識幾個藥店的掌櫃。我聽他們說過,最近,不知為嘛,日本人對外傷藥控製的挺嚴,一般的藥店不可能有那麽多存貨,就是有,他也不敢賣給你那麽多。現在小日本兒眼線多,沒事兒就查,藥店掌櫃誰也不敢找那麻煩呀。”
吳天龍沉思了一下說:“能不能想辦法分頭去搞呢……”
劉振武擺擺手說:“大哥,你先別急,讓我想想……如果分頭去買,一個是太耗時間,也容易引起懷疑。再說了,就是能分頭把藥品買來,那些做手術用的器械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要買的東西,這事兒……我看,咱能不能這麽辦!”
吳天龍見劉振武這麽一說,心裏有點兒譜了,衝著劉振武點頭一笑:“振武兄弟有嘛主意,說出來大家聽聽!”
劉振武一隻手撚著下巴說:“要說起來呀,大哥!這事兒,你找我還真就找對了!這事兒還真就巧了!這幾天,小日本兒把田莊兒碼頭給封了,不停地裝船、卸船。我大哥的生意也讓他媽的小日本兒給攪和停了。聽河壩上扛大個的兄弟們說,河壩上就有藥品在那兒碼放著,那天摔了一箱子,都是打針的藥水兒。”
吳天龍聽了心中不由得一震,連忙問:“藥水兒?是什麽藥水兒?”
劉振武說:“那天,小柱子跟小盛子在河壩上玩兒,撿了幾個漂在海河裏的藥瓶兒,我二哥認得日本字兒,看了看,說是消炎藥……我對藥沒嘛研究兒,沒記住藥品的名字。”
吳天龍又問:“碼頭上的就是那種藥水兒嗎?”
劉振武搖搖頭說:“不!碼頭上的藥品有好幾種,這兩天鬼子來的貨多,占著碼頭,我大哥的鮮貨站不能開張了,有幾個弟兄就到河壩上給日本人扛大個兒去,一天能掙點兒,也算是個額外的收入。他們親眼見到了鬼子們的貨,說是至少也有六七種,碼了好幾堆。看管得可嚴了!”
吳天龍想了想問:“鬼子有多少兵力?”
劉振武一聽心裏明白了什麽,急忙說:“最近幾天,我讓小柱子和小盛子在河邊玩兒的時候,注意了一下碼頭上的動靜。倆孩子都說,碼頭上鬼子兵挺多的。今兒早起,我溜達到河壩上遠遠地看了看,碼頭上到處都是日本鬼子,海河裏也有鬼子的小火輪兒……讓我看,硬打不是辦法。特別是最近幾天,碼頭上又安裝了不少探照燈,看起來跟這批藥品有關係。”
吳天龍聽了劉振武的話,立刻站起身說:“這是小日本兒滅亡前的垂死掙紮,前兩天德國最高統帥部的代表在《德國軍事投降書》上簽了字,德國法西斯投降了!我們分析,小日本兒也長不了。現在他們在碼頭上增加布防,很可能是準備運輸武器彈藥和藥品,在末日到來之前,再掙紮一下。我們要盡量拖住他,爭取把東西留下!”
“對,這是好主意”劉振武說:“如果是藥品,幹脆就都拿過來算啦!也省的東拚西湊的耽誤工夫……不過……這事兒也不是個容易事兒,咱們還得好好想想法子!”劉振武想了想又說:“這樣吧,我去見見我大哥,了解一下碼頭那邊的情況,再跟幾個碼頭上熟的弟兄核計一下看看有沒有空子可鑽。”
吳天龍見狀,心裏並不踏實,剛要說什麽,劉三爺笑了笑說:“吳大哥不用說,我知道您啦心裏想的是嘛!不用擔心,我找的都是過命的弟兄,絕對是自己人,都是為了咱中國人自己的事兒,放心吧!走不了風聲。我去去就來!”
劉振武說幹就幹,坐上膠皮車就走了……
劉振武往大哥劉振山那兒去了一趟,就把基本情況都掌握了。
劉振山是幹鮮貨棧的,平日裏整船整船地進鮮貨,因此,跟碼頭上熟得很,想打聽點兒什麽消息那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自打日本人占著碼頭不讓別人靠近以來,劉振山的鮮貨買賣基本上就算停了,劉振山心裏有氣也沒有辦法,於是就天天留意著碼頭上的動靜。同時也經常跟碼頭上的那些苦力們打聽一些情況。
劉振山聽扛大個的夥計們說,日本人這兩天都是白天來船往碼頭上卸貨,半夜裏再從碼頭分別從水路或者是陸路運走。碼頭上有不少東西堆放著,有的是從船上卸下來的,有的是準備裝船或者裝車運走的。其中凡是標注著紅十字的都是藥品和醫療器械。不過,碼頭上日本人也不少,荷槍實彈的,根本就無法靠近。
劉振山還告訴劉振武,前一天,小柱子跟小盛子小哥兒倆到海河邊兒放風箏,小日本看見了愣是端著槍,把兩個孩子趕跑了。為這兒,小柱子迴來就找他的彈弓子,說是晚上要貓在黑地方非得射瞎幾個日本兵不可。要不是小盛子知道了告訴給大人,說不定小柱子又得闖禍不可......
劉振武把打聽來的消息告訴給吳天龍。吳天龍聽了之後,心裏盤算了老半天。
劉振武也想了幾個辦法,但是都覺得不牢靠——搶吧,那麽多日本人,又都有槍,不但得不了手,有可能還要犧牲幾個弟兄。劉振武舍不得拿弟兄們的生命冒險;吳天龍也認為那是蠻幹,堅決不同意!
劉振武又想到派一批弟兄混進搬運的人群,趁亂,能扛出他幾箱就是幾箱,可一琢磨那日本人也不是瞎子,能讓你隨便扛著一箱藥品往外走?
吳天龍也在想,他知道,碼頭上存放著軍用物資肯定是要戒備森嚴的,想在碼頭上動手,一個是要有周密的計劃,另一個必須得有一定的軍事力量作為保障。不然的話,一切都是空想!就目前情況看,現有的人員和現有的幾隻手槍,與小日本兒的軍事力量相比,懸殊太大,根本就沒有取勝的可能!
那麽還有兩個環節就是水路和陸路。
按說,水路是長線,如果抓住時機在日本人的貨輪到達碼頭之前,在海河沿線打打伏擊比較容易。但是,日本人的貨輪什麽時間來?就是來了,船上裝的是不是藥品和醫療器械、船上日本人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備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況都是未知的,一旦交火,能不能在敵人增援之前盡快解決戰鬥?這些都是不能不考慮的問題!再有,水路上經常有日本人的巡邏船隻來往巡邏,即便是出其不意地截獲了敵人的貨船,又如何盡快將到手的物資從水路轉移到陸地上運走?這些都沒有把握……
剩下的就隻有陸路了——說是陸路,其實也就是從田莊兒碼頭到日本租界地的這一段路,滿打滿算也就十幾裏地,日本人的汽車隻要開起來,沒有多大功夫就能打個來迴兒。因此要想在陸路動手,不但一定要快,還要看得準。也就是說,要截必須截運藥品的汽車,否則,一旦截錯了就沒有再截第二次的可能!
吳天龍把自己分析的情況說了一遍,劉振武覺得有道理,就說:“行!吳大哥,我趕緊找幾個可靠的弟兄,提前分分工,一點兒差錯都不能出!不然的話,這大老遠的,吳大哥白跑了不說,耽誤了隊伍上的事兒那可就麻煩啦!”
吳天龍點點頭兒,對劉振武說:“振武老弟,你看,這事兒得需要幾個人?”
劉振武想了想說:“我看,人不用多,隻要都頂戧,我看,有四五個就行!太多了目標大,容易引起敵人的注意......”
吳天龍也想了想說:“那好,咱們先研究一下,把該想到的都想到了,看看有沒有絕對的把握。”
吳天龍、劉振武和幾個在場的人認真分析了情況以後,立刻分工,有的到碼頭附近再觀察一下藥品;有的在路上尋找便於動手的地段;有的沿途去數每輛日本汽車上究竟有幾個押車的小日本兒......無論是吳天龍帶來的人,還是劉振武找來的人,沒有兩下子的,也不會在這種關頭出現。每個人領到了自己的任務都不耽擱,抓緊去辦去了。
轉天,當大夥兒把各自掌握的情況匯總到一起之後,基本上也就有了一些眉目兒。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