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節
仙朝(作者:平生未知寒) 作者:平生未知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遠處的江岸邊,不知道何時,已經來了一個人。
那人一身鬼氣,陰氣森森,一看便是鬼修,而且依著這鬼氣的濃鬱程度來看,必定是境界不低。
那鬼修在岸邊抽了抽鼻子,然後望向顧泯,桀桀笑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你這個雲遊境的小子,神魂離體遇上我,算是你倒黴,老夫正差一味魂魄煉製老夫心愛的招魂符,你這小子出現的正是時候。”
說話間,這個歪打正著的鬼修袖裏一道黑色符籙就這樣掠了出來,帶著陰森鬼氣,衝著顧泯便要鎮壓而去。
顧泯下意識伸手入懷,但卻沒能摸到那柄燭遊。
這才想到自己如今隻是神魂,哪裏還有劍。
心神一凝,既然如此,顧泯也沒了打架的心思,整個人瞬間遠遁而去,不願意和這鬼修交手。
對方至少都是一個雲遊境以上的修行者,真要打起來,不太好打。
那鬼修在身後笑道:“這麽年輕的雲遊境,神魂一定美妙無比,小子,不如留下來被我練成鬼將,說不定依著你的資質,還能練成鬼王,就連鬼帝,也不是沒有機會。”
顧泯才不理會這個人的話,隻是身形一動,整個人速度再提,朝著遠方而去。
他本來就是劍修,劍修的速度本來就要比其他修行者快上一大截。
鬼修駕雲在後麵緊追不舍,數道黑色符籙更是不停的掠向顧泯,其中一道來到顧泯身前的時候,顧泯屈指為劍,一道劍氣從指間迸發,劍氣落到黑色符籙上,一道黑氣生出,符籙搖晃片刻,竟然是被這道劍氣留下了一個兩指大小的洞口。
那鬼修驚怒道:“還是個劍修,那就更是碰上冤家了!”
這些年鬼修和劍修之間的仇怨不淺,絕大部分是因為有姚劍仙在這些年裏,不留餘力的斬殺鬼修,鬼修本就修行不易,個中高手本來就不多,這還動輒就被姚錯一劍給斬了,鬼修當然對姚錯抱有恨意,這一連帶著,就恨上了所有的劍修。
“小子,別跑了,你知道我是誰嗎?被我煉化,不丟人。”
顧泯頭也不轉的說道:“你知道我是誰嗎,你也敢煉化我?”
那鬼修神色猙獰,“老夫管你是誰,難不成你是姚錯那天殺的徒弟,要真是,今天你更得死,要不是,也得死。”
顧泯氣笑道:“得,還是你先死吧。”
他身形猛然在半空停下,然後轉身,一道精純劍氣,瞬間湧來。
那鬼修冷冷一笑,並不在意。
他大袖一揮,就要將這道劍氣毀去。
電光火石之間。
顧泯趁著他攔下這一道劍氣的當口,另外一道血紅劍氣跟在之後,也是噴湧而出!
那道劍氣,威勢要比之前那道,強大太多。
那鬼修看了一眼血色劍氣,不以為意,就要揮袖蕩開,卻不曾想,那道劍氣則是直接將他的袍子刺穿一個大洞!
剩餘劍氣,差點便傷到了他的身軀。
鬼修麵露痛苦之色,身形微緩。
顧泯再不猶豫,轉頭便走。
一瞬間,便已經消失。
隻有一句話在天際緩緩傳來,“今日的事情,我顧泯記住了,來日方長,以後再見,再來理一理今日的事情。”
鬼修看著茫茫天空,聽著顧泯兩字,眉頭緊皺。
這他娘的,招惹的是些什麽人?
怎麽這就把這個貨招惹到了?
他臉色難看,倒也知道再也追不上,轉身便消失在這裏。
片刻之後,顧泯去而複返。
他微笑道:“真笨。”
說完這句話之後,他便選了截然相反的一條路去走,沒有生出再去郢都的心思。
過了小半個時辰,他從天空落下。
正好落到一處農田裏。
此刻已經是秋收時節,金黃的麥子一片一片的,看著便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遠處有好些農夫都在麥田裏。
顧泯在田坎上漂浮,此刻隻是神魂,根本無法站定。
看著這一幅秋收圖,顧泯微笑不語。
忽然間,一個顆虎頭虎腦的小家夥從麥田裏探出頭來,看著顧泯,有些奇怪的問道:“大哥哥你怎麽會飛?”
顧泯低頭看向他,沒有給出答案,隻是微笑。
小家夥也不怕人,反倒是很是驚奇,他捂著小嘴,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大哥哥你是神仙吧?是土地神嗎?不過我聽娘親說,土地爺爺都長得很老的……”
顧泯沒說話,隻是轉身,身形飄蕩,帶起一陣清風,吹動整個麥田裏的麥子。
小家夥看著顧泯離去的背影,一個人嘟囔道:“神仙都沒有腳的嗎?”
第271章 雲遊(下)
雲遊境的修行者,在修行界裏,其實也不太多。
眾所周知,修行到了後麵便越來越困難,雲遊便是其中的分水嶺。
如果如果跨過去了,就會被那些修行大派和前輩高人所認可,以至於在修行界獲得立足之地。如果沒有跨過去,百年之後,塵歸塵土歸土,不會有任何一個人記得!
這正是因為雲遊境和前麵其他五境的不同之處造就的。
雲遊境之前,其他的修行境界都是按部就班,隻要能夠達到門檻,就能跨過去。但是雲遊境即便是已經達到了境界的門檻,想要跨過去,也沒有那麽容易。
神魂出遊隻是破境的開始。如果想要真正的進入雲遊境,那麽還要等到之後的神魂迴到身體裏。
神魂在離開身體的時候會遭遇到很多變數,就像之前顧泯遇到的那個鬼修一樣,但這隻是外在,真正想要神魂迴到體內,那需要修行者自己本身的努力。
曆史上有很多修行者已經來了這一步,但卻沒有跨過這道最終的門檻。原因就是因為,當他們的神魂離體之後,沒有能夠及時迴到自己的體內,反倒是迷失在了天地之間。
在這一點上,不管不管是多麽強大的修行者,都無法相幫。
所以,當顧泯的神魂離體的時候,不管是師父常遺真人,還是大師姐阿桑。都並沒有做出什麽舉動。
……
……
離開了農田的顧泯飄蕩在天地之間,感受著縷縷清風。
他此刻無比放鬆,但又有著玄妙的感覺。
仿佛真正與天地融為了一體。
其實修行裏一直有一個爭論的便是修行到底是逆天而為,還是順天而行?
有著這兩種觀點的修行者數量差不多相當,因此這個問題。在修行界裏爭論了很多年,一直沒有答案。
認為修行是逆天而行的修行者所持觀點無非就是一個,如果修行不是逆天而行,那麽為什麽有修行者境界高下之分?在他們看來,如果收錢不是逆天而行,那麽天地對所有修行者都應該一視同仁。所以修行者全部都應該能夠修到最高境界。
而持反對觀點的修行者恰恰就是抓住這個說法,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天地對於修行者一視同仁,所以說才有了修行高低之分,天地給予人的都是一樣的,至於抓得住多少。那就是自己的本事。
正是有了天地的默許,所以說他們才能修行。
兩邊對此爭論不休,至今也沒有結果。
顧泯之前也聽過這麽個說法,隻是沒有上心,隻是如今才忽然想起。
在天地之間飄蕩,顧泯此刻除去不能迴柢山之外,實際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去,但一時之間又想不到究竟要去什麽地方。
幹脆不再去想,任由這陣清風將他吹到什麽地方,便是什麽地方。
隨著清風而行,穿過名山大川。經過平原高穀,最後,顧泯落到了一條官道前。
利於官道一側,看著前麵悠悠而來的牛車,顧泯沒有在這裏感受到什麽修行者的氣息,但想著某件事情,他還是身形一頓便飄蕩到了牛車的頂上。
駕車的是一個窮酸書生打扮的中年男人,看著有些瘦弱。
老牛已經年邁,走的並不快。
書生一邊駕車一邊拿著手上的書讀了起來。
顧泯坐在車頂上,聽著這些平日裏沒有聽過的聖賢道理,覺得有些意思,也就不著急離去了。
忽然間,車廂裏傳來老人的咳嗽聲。
書生趕緊去合上書,轉頭問道:“先生是走的太快了嗎?這條道確實有些顛簸。”
那道蒼老的聲音有些不悅的說道:“是誰告訴你世上有簡單易行的道路的?”
書生一怔,倒也沒有立刻認錯,反而問道:“先生是認為這世上所有的道路都是難行的嗎?”
“那你說一說有哪一條道路是簡單易行的?”
老人聲音不大,但中正平和,讓人一聽了,就覺得有些安心。
書生沉吟不語,很顯然是在思索。
實際上,這一路行來這樣的場景已經不止發生過一次。自家先生的脾氣一直如此。不管學生提供怎樣的問題,他就算給予解答也不會全盤否認,隻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
所以對錯隻在無數的討論之中,並不是一家之言。
書生微笑道:“的確如同先生所說,世上沒有任何一條道路是簡單易行的。學生受教了。”
老人庸懶道:“老夫還以為你能夠拿出在學宮裏的勁頭,和老夫說上三天三夜的大道理。”
書生搖頭道:“既然先生有道理,學生何必再講?”
外人不知道,但是如果學宮裏的讀書人要是看見這兩位這麽平和的交流,隻怕是下巴都要驚掉。
在那座不為外人道的學宮裏,這兩位都是其中的風雲人物,老先生就不用多說,被人稱為輩分大,道理大,脾氣也大。
被公認為學問最高,不管是哪一個,遇上老先生,幾乎就沒有全身而退的。雖然老先生也偶有敗績,但是那次數真是屈指可數。
與之對應的。那個窮酸書生就不一樣了,被認為是學宮裏的大器晚成的代表,早些年一直不受人待見,甚至是一度被人認為不適合做個讀書人。
那一年。也是寒冬的第一場大雪,學宮裏正準備把這個窮酸讀書人趕出學宮。哪知道這個讀書人站在廣場上就隻說了一句話讓整個學宮都汗顏。
那個時候已經不惑之年的窮酸書生,站在大雪中微笑道:“我倒是從沒有想過,連做讀書人居然都有合適與不合適的說法。”
那人一身鬼氣,陰氣森森,一看便是鬼修,而且依著這鬼氣的濃鬱程度來看,必定是境界不低。
那鬼修在岸邊抽了抽鼻子,然後望向顧泯,桀桀笑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你這個雲遊境的小子,神魂離體遇上我,算是你倒黴,老夫正差一味魂魄煉製老夫心愛的招魂符,你這小子出現的正是時候。”
說話間,這個歪打正著的鬼修袖裏一道黑色符籙就這樣掠了出來,帶著陰森鬼氣,衝著顧泯便要鎮壓而去。
顧泯下意識伸手入懷,但卻沒能摸到那柄燭遊。
這才想到自己如今隻是神魂,哪裏還有劍。
心神一凝,既然如此,顧泯也沒了打架的心思,整個人瞬間遠遁而去,不願意和這鬼修交手。
對方至少都是一個雲遊境以上的修行者,真要打起來,不太好打。
那鬼修在身後笑道:“這麽年輕的雲遊境,神魂一定美妙無比,小子,不如留下來被我練成鬼將,說不定依著你的資質,還能練成鬼王,就連鬼帝,也不是沒有機會。”
顧泯才不理會這個人的話,隻是身形一動,整個人速度再提,朝著遠方而去。
他本來就是劍修,劍修的速度本來就要比其他修行者快上一大截。
鬼修駕雲在後麵緊追不舍,數道黑色符籙更是不停的掠向顧泯,其中一道來到顧泯身前的時候,顧泯屈指為劍,一道劍氣從指間迸發,劍氣落到黑色符籙上,一道黑氣生出,符籙搖晃片刻,竟然是被這道劍氣留下了一個兩指大小的洞口。
那鬼修驚怒道:“還是個劍修,那就更是碰上冤家了!”
這些年鬼修和劍修之間的仇怨不淺,絕大部分是因為有姚劍仙在這些年裏,不留餘力的斬殺鬼修,鬼修本就修行不易,個中高手本來就不多,這還動輒就被姚錯一劍給斬了,鬼修當然對姚錯抱有恨意,這一連帶著,就恨上了所有的劍修。
“小子,別跑了,你知道我是誰嗎?被我煉化,不丟人。”
顧泯頭也不轉的說道:“你知道我是誰嗎,你也敢煉化我?”
那鬼修神色猙獰,“老夫管你是誰,難不成你是姚錯那天殺的徒弟,要真是,今天你更得死,要不是,也得死。”
顧泯氣笑道:“得,還是你先死吧。”
他身形猛然在半空停下,然後轉身,一道精純劍氣,瞬間湧來。
那鬼修冷冷一笑,並不在意。
他大袖一揮,就要將這道劍氣毀去。
電光火石之間。
顧泯趁著他攔下這一道劍氣的當口,另外一道血紅劍氣跟在之後,也是噴湧而出!
那道劍氣,威勢要比之前那道,強大太多。
那鬼修看了一眼血色劍氣,不以為意,就要揮袖蕩開,卻不曾想,那道劍氣則是直接將他的袍子刺穿一個大洞!
剩餘劍氣,差點便傷到了他的身軀。
鬼修麵露痛苦之色,身形微緩。
顧泯再不猶豫,轉頭便走。
一瞬間,便已經消失。
隻有一句話在天際緩緩傳來,“今日的事情,我顧泯記住了,來日方長,以後再見,再來理一理今日的事情。”
鬼修看著茫茫天空,聽著顧泯兩字,眉頭緊皺。
這他娘的,招惹的是些什麽人?
怎麽這就把這個貨招惹到了?
他臉色難看,倒也知道再也追不上,轉身便消失在這裏。
片刻之後,顧泯去而複返。
他微笑道:“真笨。”
說完這句話之後,他便選了截然相反的一條路去走,沒有生出再去郢都的心思。
過了小半個時辰,他從天空落下。
正好落到一處農田裏。
此刻已經是秋收時節,金黃的麥子一片一片的,看著便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遠處有好些農夫都在麥田裏。
顧泯在田坎上漂浮,此刻隻是神魂,根本無法站定。
看著這一幅秋收圖,顧泯微笑不語。
忽然間,一個顆虎頭虎腦的小家夥從麥田裏探出頭來,看著顧泯,有些奇怪的問道:“大哥哥你怎麽會飛?”
顧泯低頭看向他,沒有給出答案,隻是微笑。
小家夥也不怕人,反倒是很是驚奇,他捂著小嘴,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大哥哥你是神仙吧?是土地神嗎?不過我聽娘親說,土地爺爺都長得很老的……”
顧泯沒說話,隻是轉身,身形飄蕩,帶起一陣清風,吹動整個麥田裏的麥子。
小家夥看著顧泯離去的背影,一個人嘟囔道:“神仙都沒有腳的嗎?”
第271章 雲遊(下)
雲遊境的修行者,在修行界裏,其實也不太多。
眾所周知,修行到了後麵便越來越困難,雲遊便是其中的分水嶺。
如果如果跨過去了,就會被那些修行大派和前輩高人所認可,以至於在修行界獲得立足之地。如果沒有跨過去,百年之後,塵歸塵土歸土,不會有任何一個人記得!
這正是因為雲遊境和前麵其他五境的不同之處造就的。
雲遊境之前,其他的修行境界都是按部就班,隻要能夠達到門檻,就能跨過去。但是雲遊境即便是已經達到了境界的門檻,想要跨過去,也沒有那麽容易。
神魂出遊隻是破境的開始。如果想要真正的進入雲遊境,那麽還要等到之後的神魂迴到身體裏。
神魂在離開身體的時候會遭遇到很多變數,就像之前顧泯遇到的那個鬼修一樣,但這隻是外在,真正想要神魂迴到體內,那需要修行者自己本身的努力。
曆史上有很多修行者已經來了這一步,但卻沒有跨過這道最終的門檻。原因就是因為,當他們的神魂離體之後,沒有能夠及時迴到自己的體內,反倒是迷失在了天地之間。
在這一點上,不管不管是多麽強大的修行者,都無法相幫。
所以,當顧泯的神魂離體的時候,不管是師父常遺真人,還是大師姐阿桑。都並沒有做出什麽舉動。
……
……
離開了農田的顧泯飄蕩在天地之間,感受著縷縷清風。
他此刻無比放鬆,但又有著玄妙的感覺。
仿佛真正與天地融為了一體。
其實修行裏一直有一個爭論的便是修行到底是逆天而為,還是順天而行?
有著這兩種觀點的修行者數量差不多相當,因此這個問題。在修行界裏爭論了很多年,一直沒有答案。
認為修行是逆天而行的修行者所持觀點無非就是一個,如果修行不是逆天而行,那麽為什麽有修行者境界高下之分?在他們看來,如果收錢不是逆天而行,那麽天地對所有修行者都應該一視同仁。所以修行者全部都應該能夠修到最高境界。
而持反對觀點的修行者恰恰就是抓住這個說法,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天地對於修行者一視同仁,所以說才有了修行高低之分,天地給予人的都是一樣的,至於抓得住多少。那就是自己的本事。
正是有了天地的默許,所以說他們才能修行。
兩邊對此爭論不休,至今也沒有結果。
顧泯之前也聽過這麽個說法,隻是沒有上心,隻是如今才忽然想起。
在天地之間飄蕩,顧泯此刻除去不能迴柢山之外,實際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去,但一時之間又想不到究竟要去什麽地方。
幹脆不再去想,任由這陣清風將他吹到什麽地方,便是什麽地方。
隨著清風而行,穿過名山大川。經過平原高穀,最後,顧泯落到了一條官道前。
利於官道一側,看著前麵悠悠而來的牛車,顧泯沒有在這裏感受到什麽修行者的氣息,但想著某件事情,他還是身形一頓便飄蕩到了牛車的頂上。
駕車的是一個窮酸書生打扮的中年男人,看著有些瘦弱。
老牛已經年邁,走的並不快。
書生一邊駕車一邊拿著手上的書讀了起來。
顧泯坐在車頂上,聽著這些平日裏沒有聽過的聖賢道理,覺得有些意思,也就不著急離去了。
忽然間,車廂裏傳來老人的咳嗽聲。
書生趕緊去合上書,轉頭問道:“先生是走的太快了嗎?這條道確實有些顛簸。”
那道蒼老的聲音有些不悅的說道:“是誰告訴你世上有簡單易行的道路的?”
書生一怔,倒也沒有立刻認錯,反而問道:“先生是認為這世上所有的道路都是難行的嗎?”
“那你說一說有哪一條道路是簡單易行的?”
老人聲音不大,但中正平和,讓人一聽了,就覺得有些安心。
書生沉吟不語,很顯然是在思索。
實際上,這一路行來這樣的場景已經不止發生過一次。自家先生的脾氣一直如此。不管學生提供怎樣的問題,他就算給予解答也不會全盤否認,隻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
所以對錯隻在無數的討論之中,並不是一家之言。
書生微笑道:“的確如同先生所說,世上沒有任何一條道路是簡單易行的。學生受教了。”
老人庸懶道:“老夫還以為你能夠拿出在學宮裏的勁頭,和老夫說上三天三夜的大道理。”
書生搖頭道:“既然先生有道理,學生何必再講?”
外人不知道,但是如果學宮裏的讀書人要是看見這兩位這麽平和的交流,隻怕是下巴都要驚掉。
在那座不為外人道的學宮裏,這兩位都是其中的風雲人物,老先生就不用多說,被人稱為輩分大,道理大,脾氣也大。
被公認為學問最高,不管是哪一個,遇上老先生,幾乎就沒有全身而退的。雖然老先生也偶有敗績,但是那次數真是屈指可數。
與之對應的。那個窮酸書生就不一樣了,被認為是學宮裏的大器晚成的代表,早些年一直不受人待見,甚至是一度被人認為不適合做個讀書人。
那一年。也是寒冬的第一場大雪,學宮裏正準備把這個窮酸讀書人趕出學宮。哪知道這個讀書人站在廣場上就隻說了一句話讓整個學宮都汗顏。
那個時候已經不惑之年的窮酸書生,站在大雪中微笑道:“我倒是從沒有想過,連做讀書人居然都有合適與不合適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