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何必為了多而去多


    百度的股份,也就罷了。搜索領域是魏東生執意踏足其間的台階。與其與百度創始團隊羅哩羅嗦說不清楚,魏東生索性推出春秋瞧一瞧搜索引擎幹挺百度,野蠻搶奪原本屬於百度的市場。待百度被春秋瞧一瞧幹挺,idg擁有的百度股份分文不值,魏東生要來也沒有用。


    騰訊的股份,則有所不同。


    前麵說過,魏東生不崇拜騰訊,也不羨慕騰訊,更懶得耗費精力與騰訊打擂台搶奪即時通訊市場。然而,即時通訊市場畢竟是即時通訊市場,魏東生無意經營即時通訊市場,卻不會忽視它的存在。既然如此,持有騰訊一定的股份,或許是不錯的合作方式。


    當此時,idg尚持有騰訊的7.2%股份。


    趁著idg看賤騰訊的價值,魏東生低價獲取其持有的7.2%股份,肯定是一筆成功投資。凡此種種,楊飛去年八月表示願意投資春秋網絡時,魏東生給予肯定迴複:“idg想投資春秋網絡,可以,拿騰訊的股份來換。”


    魏東生喊價時間,卡的非常巧妙。


    2003年8月,騰訊調整股權結構,向idg提出以約457.9萬美元迴購7.2%dg看衰騰訊的盈利能力,原則上已經同意這筆交易,豈料半路殺出來了魏東生。


    追漲殺跌是人本性。


    就像《魔獸世界》販賣代理權是為了賺錢,風險投資轉讓股份更是為了盈利。有了魏東生的喊價,dg詢問春秋網絡報價,魏東生給出兩份方案:“第一份方案,春秋網絡溢價31%,600萬美元購買騰訊的7.2%股權;第二份方案,idg以騰訊的7.2%股權置換春秋網絡或春秋軟件的股權。”


    idg非常滿意600萬美元的估價,卻又奇貨待沽心態不同意現金轉讓,選擇第二份方案。然而,雙方對春秋網絡和春秋軟件的價值持有不同的態度,idg駭然獅子大開口希望以騰訊7.2%股權和400萬美元獲得春秋網絡30%股權或者春秋軟件25%的股權。


    魏東生當場予以否決。


    開玩笑,區區一千萬美元就想索要春秋網絡的30%股權,這是把《十國春秋》當成什麽了!


    《十國春秋》上線次月,七月份銷售額就有3291萬元,約等於400萬美元。隨後,春秋網絡召開新聞發布會起訴3721和百度時,也順便打臉idg,公布《十國春秋》八月份的總銷售為4478萬人民幣。6月16日上線到8月底,短短兩月時間,《十國春秋》就賣出1000萬美元成績,蠢貨才會以1000萬美元售賣它的30%股權。


    idg重啟談判,要價由30%股權降低到20%。


    春秋網絡實時監控不斷刷新的銷售額記錄,怎會同意這樣的不合理要求,自然再次予以拒絕。


    9月到10月,11月到12月,雷家飛、常明霞、魏東生、景民強陸續率隊與idg展開數輪談判,雙方總是不能就春秋網絡的估值達成共識。魏東生因為並不急迫渴望騰訊的股份,隻把此項投資視作普通戰略級別談判,樂哉悠哉和idg拖時間。拖到2004年初,統計數據顯示,《十國春秋》的運營數據再度刷新記錄,達到華國市場前所未有的1.33億之巨。


    時局越來越清晰,《十國春秋》已經成了搖錢樹。


    春秋網絡哪怕放棄騰訊的7.2%股份,也絕不可能廉價轉讓20%的股份。


    便是10%股權的要求,亦是idg白日做夢。


    與此同時,騰訊也在催促idg給出明確態度,詢問idg繼續持有7.2%股權,dg覺得無法再繼續拖延時間,這才由楊飛出麵邀請景民強和魏東生進行最後一次談判,盡量在春節前徹底搞定此事。


    決定結果的最終談判,並沒有選在莊重場合。春秋方麵,魏東生、景民強、雷家飛;idg方麵,楊飛、周全、熊曉鴿,六人躲在一家會館裏聊天式交流各自的態度。


    燈光略有昏暗,杯盞之間偶爾反光折射,idg在中國團隊的最高領導者熊曉鴿,簡單直白詢問春秋方麵的底線:“如果idg出資一千萬美元,春秋網絡最多給我們多少股份?”


    魏東生開誠布公說出自己的底線:“2003年12月,《十國春秋》月銷售額為1.33億元,乘12月,來年銷售額最低為15.96億元;再乘3年,我對春秋網絡的估值為47.88億元。以8.2768現價折算為美元,即是5.78億美元。如果idg隻願意出資1000萬美元,春秋網絡最多隻能給你們1.73%股權。”


    熊曉鴿立即搖頭:“這不可能。”


    idg決策模式,每項投資必須有機會獲得10倍以上的迴報。魏東生為春秋網絡估值5.78億美元,這意味著春秋網絡必須瘋漲到57.8億美元,idg才能獲得足夠的報酬。


    然而,春秋網絡能夠成長到57.8億美元麽?


    熊曉鴿不覺得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熊曉鴿雖然震驚《十國春秋》月銷售額1.33億的奇跡,卻不認為它能火爆三年之久:“網絡遊戲市場瞬息萬變,2001有《熱血傳奇》,2002年有《奇跡mu》,2003年有《十國春秋》,誰也不敢肯定2004年不會出現新的挑戰者。”


    魏東生不以為然:“《熱血傳奇》於2001年9月28日公測,即使遇到泛濫私服的嚴峻挑戰,即使遇到《奇跡mu》《十國春秋》的衝擊,即使遇到版權事件的毀滅性打擊,它的銷售額仍然處於上升趨勢。我並不認為《十國春秋》比《熱血傳奇》差,《熱血傳奇》能活三年時間,《十國春秋》肯定也能活三年時間。”


    熊曉鴿沒有直接攻訐《十國春秋》的品質,側麵委婉談起增長率:“《十國春秋》的11月銷售額為1.07億,12月銷售額為1.33億,乍一看增長了3000萬之多,前景非常非常的輝煌。然而,據我所知,12月相對於11月的環比增長率,更多依賴於11月的日增長率延遲。11月底,日銷售額約為420萬元;12月底,日銷售額約為430萬,這樣的增長速度與12月之前截然不同。”


    熊曉鴿蓄意貶低春秋網絡的價值,總結語氣說:“《十國春秋》已經到極限了。”


    魏東生沒有否認。


    經過半年瘋漲,《十國春秋》的確觸碰到天花板。由於增長率的延遲效應,簡單對比月度銷售額數字,或許不能一眼發現其中貓膩,可若細化到每日,就可顯著發現增長率日趨平緩。


    然而,魏東生並不認為這是遊戲品質問題。


    每一名網絡遊戲用戶前提都是一名互聯網用戶,互聯網用戶總數量與網絡遊戲用戶數量應該成正比例聯係。第十二次華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3年7月21日,華國網民總數為6800萬。輿論預測說,即將公布的第十三次華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透露,截至2004年1月,華國網民總數接近8000萬。網絡遊戲用戶隻能從這8000萬網民裏誕生,《十國春秋》免費增值模式再氪金,消費也有一定上限。《十國春秋》現在的極限,是網絡遊戲玩家總數的限製,是電信基礎的限製,是互聯網網民總數的限製,是時代的限製。


    魏東生平和心態闡述自己的觀點:“《十國春秋》的增長放緩,是受限於互聯網發展的結果,這是硬件基礎,我們隻能等待網民數量由6800萬增至8000萬,由8000萬增到一億八千萬。當然,春秋網絡不會機械麵對增長停滯,十國春秋團隊其實已經準備在春節假期推出新版本‘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版本,取材秦國商鞅變法舊事,增設軍功爵位機製,適度一步一步增加玩家之間對抗烈度,穩固玩家的粘合度。”


    熊曉鴿了然。


    熊曉鴿對“商鞅變法”的軍功爵位機製不以為然,卻能聽懂魏東生言語間的自信,明白無法以之壓低春秋網絡的報價。強行批判軍功爵位機製無用,隻會影響雙方的感情,因此熊曉鴿直接詰問第二條問題:“春秋網絡隻運營《十國春秋》一款遊戲,財務結構太危險。且8.3億簽約《魔獸世界》也是一筆風險極大的投資,《十國春秋》的收益極有可能虧損在《魔獸世界》項目。我非常好奇,春秋網絡為何不像盛大網絡、第九城市、光通通信那樣多運營幾款遊戲呢?”


    魏東生微笑否決了熊曉鴿的建議:“春秋網絡的人力資源有限,何必為了多而去多,浪費大家有限的精力呢。”


    熊曉鴿不讚同魏東生的觀點,繼續說:“不能這樣說吧。網絡遊戲運營風險極高,依賴一款網絡遊戲就像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遇到危機就無法挽迴。好似網易,雖然專注運營大話西遊係列,卻又在2003年年底,於大話西遊係列基礎上,別出心裁推出了《夢幻西遊》。據說,市場反響非常好。相比於《十國春秋》推出新版本‘商鞅變法’,我更看好網易的《大話西遊2》到《夢幻西遊》的分散風險模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走未來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木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木春並收藏重走未來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