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粉絲


    2012年以來,魏東生又是忙著黑材料坑白閣老,又是忙著關注烏有共和國聯盟的建國,沒有閑暇時間帶領春秋搜索拋出新概念、新噱頭。


    互聯網企業的營業收入向來很低,虛高市值賣點大抵來自於高利潤、高增長。以春秋搜索為例,2011年度,春秋搜索以278.03億元營業收入,在華國五百強榜單排第141名;2012年度,春秋搜索以416.38億元營業收入,在華國五百強榜單排第123名;2013年度,春秋搜索以558.55億元營業收入,在華國五百強榜單排第96名。正是有著這樣可觀的增長速度,股市才瘋狂追捧春秋搜索。


    但是,除了眼前的增長速度,新概念和新噱頭亦不可或缺。


    以春秋搜索和春秋網絡為例,2012年度春秋搜索營業收入558.55億元,與508.8億元營業收入的春秋網絡幾乎處於同一檔次。可反饋到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春秋網絡市值約496億美元,而春秋搜索在2012年度一路下滑了六百餘億美元之後,至今仍有約1700億美元的市值。


    如果理智分析春秋搜索現在的營收和利潤,它根本不配擁有1700億美元市值。


    但,大家在乎的是將來。


    資本市場之所以異常看好春秋搜索,完全是因為魏東生積年累月塑造的高科技形象,從做空華爾街的大數據概念到爛柯圍棋引發的人工智能熱潮,春秋集團持之以恆地引導世人走向未知領域。反觀春秋網絡,它再賺錢也隻是網絡遊戲行業罷了,網絡遊戲公司再厲害也不可能醞釀出改變世界的大變革。資本市場對春秋網絡的期待有限,對春秋搜索則懷抱無限希望。


    這也是時間積累的優勢。


    經過十年急速發展之後,春秋搜索和春秋網絡都已是值得信任的老牌名企。


    然而,越是名牌老企越需要利好休息不斷刺激。如果長時間沒有動作,資本市場難免質疑春秋搜索是否陷入體製僵化泥潭,淪落為ibm那樣的沒有驚也沒有喜的穩定企業。這便是春秋搜索市值小步慢跑爆炸到2300億美元之後又跌落迴1700億美元的深層次原因。同樣的春秋搜索25.3%股權,福布斯2012時願意估值591.5億美元,2013年再估值時,已經縮水到431億美元。


    除了春秋搜索市值縮水,魏東生以個人名義持有的騰訊股權也降低一半。


    說到騰訊,它前兩年的日子非常煎熬。


    騰訊的身家命脈在即時通訊。


    魏東生以智慧手機掀起移動互聯網革命,原foxmail團隊推出的微信,很快彎道超車壟斷了移動端即時通訊,在極短時間內把騰訊逼到絕路。智慧手機銷售量越高,微信普及程度越高,騰訊的未來越慘淡。微信開始發力之後,騰訊市值無法阻擋地持續下滑,越來越沒有希望可言,輿論已然開始討論是否應該把騰訊開除cat三巨頭行列。


    如果是十年前,騰訊遇到這樣的危機,肯定紅著眼睛孤注一擲和春秋係進行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可2013年的世界已經不是2003年的世界,智宇集團推出的智慧操作係統,槍挑蘋果,棍掃安卓,以絕對的優勢製霸華國智慧手機市場。騰訊想和春秋係鬥爭絕對是死路一條,因為智宇集團隻須在智慧操作係統層次悄悄做手腳,就能抵消騰訊的數百億元推廣經費。


    再者,經過一係列複雜的股權置換,魏東生利用思維掌控把春秋係企業構建成隱蔽的康采恩式超大型壟斷組織。表麵的股權機構而言,哪怕由智宇集團分拆出來的智宇電子、智宇電信、智星等企業,他們的法律形式聯係也都非常鬆散。可鬆散的股權結構背後,卻存在一個不需要文字協定也能穩定運行的中樞,那才是真正掌控春秋係企業的核心單元。


    春秋係區區一家子公司春秋搜索,已是騰訊無法望其項背的存在。


    騰訊哪敢和整個春秋係對抗啊!


    再者,騰訊也不必孤注一擲。


    為了避免徹底敗亡的命運,騰訊的創始人團隊和第二大股東mih積極尋求和解。與此同時,魏東生也懶得控股兩家即時通訊行業,遂出麵說服騰訊以股權縮水一半的代價與春秋係這邊兒的微信運營團隊合並為一。


    騰訊增發股票與微信合並之後,忽略股東們的已經變現的股票,簡單化闡述它的股權變遷:交易所流通股比例降低到10%,春秋係持股67.5%,mih持股12.5%,騰訊創始人團隊及舊管理層持股5%,原微信運營團隊持股5%。除了股權結構的大動蕩,騰訊創始人團隊的權力相應的也被大幅度削弱,從而令合並之後的騰訊徹底淪落為一家由春秋係絕對控股的互聯網企業。


    春秋係2011年時遭遇白閣老的打擊,為了緩解輿論層次的壟斷非議,魏東生果斷繼續分拆營業收入最高的智宇集團:智宇電子未來專門負責智慧手機業務為主的電子工業;智宇電信負責以3g標準、4g標準、5g標準為代表的通訊設備等;智宇集團僅僅保留了以智慧操作係統為代表的軟件係統等。


    微信團隊原來掛名在智宇集團。


    經過一係列股權置換,智宇集團總共溢價接收騰訊的60%股權,一舉令騰訊成為智宇集團附庸管轄的子公司。基於某些想法,魏東生在這次整合過程中以舊騰訊原股東身份降低一半股權,繼續以個人名義持有騰訊7.5%股權。


    就這樣,智宇集團以資本開疆辟土,鳩占鵲巢成為騰訊的新東家。


    一則智宇集團的及時接盤,二則微信和騰訊的合並帶來移動互聯網的利好消息刺激,騰訊的股價隨後迅速上揚。2012年3月,福布斯為騰訊15%股權估值41.6億美元;到了2013年3月,福布斯為騰訊7.5%股權估值59.6億美元,形象地描繪了騰訊的浴火重生。


    騰訊不戰而降,以鐵的事實襯托了春秋係的強大。


    具體到新興互聯網行業,更是沒有誰願意拒絕春秋係的入股。無論智慧手機操作係統的封閉壟斷,還是騰訊的渠道、春秋搜索的流量、碾壓新浪微博的四維空間社交網站,任何一家都能夠實質影響一家新興企業生死存亡,更何況它們全部泛屬於春秋係同一陣營呢?


    麵對魏東生的既往成就,無論吳敬忠還是吳靜怡,都沒有底氣。


    此處的底氣,特指自我的否定。當自己的判斷與魏東生的判斷有衝突時,吳敬忠和吳靜怡往往下意識地否定自己,改而讚同或研究魏東生的觀點。當吳靜怡抬出魏東生為盤陽師範學院撐腰,吳敬忠再質疑吳靜怡的同班同學虞月怡,再質疑春秋搜索和祝為集團淘汰表妹師夢嫻的朋友,頓時成為“我比國家主席更聰明”“我比魏東生更睿智”式笑話。


    吳敬忠沒有比國家主席更聰明的自信。


    吳敬忠也沒有比魏東生更懂商業運營的自信。


    於是,吳敬忠和吳靜怡的交談虎頭蛇尾結束。


    說起了魏東生,吳靜怡忽又好奇詢問吳敬忠:“哥,你一直在坦桑尼亞?”


    吳敬忠善意隱瞞自己的行蹤,欺騙家人說:“納尼亞內戰前我在津巴布韋工作,後來南部非洲越來越混亂,公司就把我們調到比較安全的坦桑尼亞。”


    吳靜怡:“坦桑尼亞距離烏聯也很近吧?”


    吳靜怡真正感興趣的顯然是烏有共和國聯盟。


    吳敬忠心髒猛地咯噔一跳,又驚又疑:“難道妹妹已經知道我曾經戰鬥在納尼亞革命前線?”


    吳敬忠並不怕吳靜怡知道他的底細。


    吳敬忠真正擔心的是吳爸吳媽。如果吳爸吳媽曉得吳敬忠這些年都在刀尖上跳舞,今年好不容易盼來了革命勝利,吳敬忠又奇葩的因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糾結成了逃兵,他們肯定又驚又怒,進而極端頑固到以自己的性命逼迫吳敬忠妥協。


    這是吳敬忠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吳敬忠寧願不負責任的躲在角落裏悄然無息死去,也不肯與父母發生激烈的爭吵。


    吳敬忠瞥了一眼父母,小聲迴應吳靜怡的詢問:“烏有共和國聯盟距離坦桑尼亞不算很近,但也不遠。”


    吳靜怡:“你見過烏聯的聯盟黨嗎?”


    作為一名不遠萬裏趕赴納尼亞的誌願者,吳敬忠身邊的軍官戰友全部都是聯盟黨黨員,熟到不能再熟;作為一名非專業出身的間諜,吳敬忠曾刻意收集聯盟黨的情報資料,曉得聯盟黨非常善於滲透南部非洲各國,坦桑尼亞也有很多聯盟黨的秘密據點。如果此刻否認的太幹脆,吳爸吳媽未來偶然看到相關新聞報道,他們或將懷疑吳敬忠在說假話。


    吳敬忠含糊迴答吳靜怡的好奇:“知道一點兒。”


    吳靜怡意料之中地來了興趣:“聯盟黨真是我們春秋集團的粉絲?”


    吳敬忠愣住。


    什麽意思?


    聯盟黨是春秋集團的粉絲?


    簡直是在開玩笑,聯盟黨什麽時候和春秋集團扯上關係了?


    就吳敬忠所知,非要說聯盟黨和春秋搜索存在某種聯係,也僅僅是華國決定軍事援助聯盟黨之後,聯盟黨遣人向祝為集團貸款訂購一批機甲部件、引進幾條初級加工流水線。聯盟黨與祝為集團的合作都非常有限,何況八竿子打不著的春秋集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走未來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木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木春並收藏重走未來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