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絕聖棄智


    魏東生默默點頭。


    魏東生冒險結識陸康、周瑜等名人,原因之一就是觀察長生種子的衍生力量。周瑜和孫策剛剛弱冠之年,除了內力氣感的勇武加成,他們尚未覺察到長生不老被動特性;而陸康已經七老八十,身體越衰老越能體會到長生不老被動特性的妙用。不過,長生種子僅僅停止了衰老,並沒有幫助陸康返老還童,導致陸康在外人眼裏依然是耄耋老翁。


    青城四秀級別勇武乃至早期令狐衝級別勇武,在現實世界裏強則強也,卻難擋數百名戰兵刺殺,價值非常有限。


    長生……嗯,陸康暫時不敢奢望長生。


    隻說長壽,即使長生種子的被動特性僅能長壽,它的價值也將頓時豪貴十倍。強如秦始皇帝,尚且渴盼長生不老藥,何況陸康這樣的耄耋老翁?覺察內力氣感能夠停止或者說延緩衰老,陸康的重視程度立刻提到極限。


    區區郡太守官職,哪有長壽可貴?


    長生者彼此能夠相互感應,陸遜融合長生種子不久,就被陸康發覺。環顧舒縣,此前覺醒內力氣感者皆是孫策、周瑜這樣的俊傑,陸康自覺不弱於孫策、周瑜,間接得出推論:唯有一時俊傑,才能匹配廬江郡的鍾靈敏秀。既然陸康、孫策、周瑜等長生者都是人傑,魏炅(魏東生)和陸遜肯定也是潛在人傑。


    陸康一邊愈加尊重魏東生,一邊囑咐陸遜低調保住他的內力氣感。


    孫策離開廬江郡就喪失內力氣感的故事,陸康已然間接得知,他怎舍得令陸遜離開鍾靈敏秀的廬江郡?可是,讓陸遜陪陸康留在廬江郡,也不妥。考慮陸遜覺醒時間和孫策返鄉時間無比接近,或許正是孫策的不在乎成就了陸遜的機緣。如果孫策得知內力氣感的長壽價值,會不會惱羞成怒針對陸遜呢?


    或許會,或許不會。


    陸康卻不敢把陸遜的活命希望寄托在孫策的良心。


    另外,昔年因為討董與否等政治理念衝突,陸康和孫策常常話不投機半句多。陸康當時依仗廬江郡太守現管常常埋汰孫策,而今孫策投靠袁術得勢,會不會報複迴來呢?


    陸康想想就心裏沒譜。


    陸康想來想去,已知的長生者裏,唯有魏東生值得信賴。


    陸康誠心誠意懇請魏東生伸出援手:“氣感神秘不可揣摩,玄妙或許不止於長壽。古人雲,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吾輩既得蒼天眷顧,怎可不珍惜?而今廬江戰亂在即,煩請東生賢弟幫我照顧遜兒。”


    魏東生稍作沉吟。


    於情來說,無論情感真假,陸康待魏東生尚可。


    魏東生深知團隊數量優勢,他一人徒步尋找非人類長生者,肯定不如建立組織監視各縣動靜更有效率。恰是有了陸康照拂,魏東生輕而易舉涉足壟斷商業和土地經營,短短十餘月時間就招聘數百名遊俠兒為他效力。為了令廬江郡各縣配合魏東生,陸康甚至又以自家聲望擔保魏東生,盡管曉得魏東生無意仕途且仕途根基淺博,前年設置郡都尉組織郡國兵時,依然第一時間提名魏東生。


    魏東生固然沒有就任騎都尉官職,但“辟而不就”卻是東漢末年眾所周知的名士風範,有了陸康的信譽背書,郡都尉舉薦瞬間就成了魏東生的牌坊。魏東生而後行走各縣,各縣縣令都不敢怠慢他這位“辟而不就”名士,大都在職權範圍內盡力配合魏東生,間接提高魏東生收集非人類長生者的效率。


    於理來說,魏東生絲毫不怕孫策或者說袁術的威脅。


    不怕的原因,並非曉得袁術井中枯骨和孫策早亡的曆史結局,而是魏東生有信心與九州群雄掰手腕。十世轉生世界裏,哪怕有禁止傳播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限製,魏東生依然兩度製霸中國,坐擁這樣的底氣,他怎會害怕與曹操、孫策、孫權、劉備等人逐鹿中原?


    來到千年殺戮世界,少了禁止傳播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限製,魏東生的優勢更加鮮明。隨隨便便搞出原始火銃,再用十年時間定向培訓工匠,魏東生完全可以提前千年時間堆出少數火繩槍精銳部隊,強勢碾壓當代一切梟雄。魏東生暫時沒有種田攀科技,主要是為了低調適應並調研長生種子引來的劇烈變革罷了。


    當然,無論有無爭霸意願,團隊建設都不可或缺。


    千年殺戮世界剛剛解鎖到4級長生者,1級類如青城四秀,2級類似初出茅廬的令狐衝,3級和4級呢?考慮考試時間從190年延續到1930年,長生種子未來附加的超自然力量極大概率不會低於武俠世界觀。如果個人武力強到一人滅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傳統國家體製必將如封建製度那般慘遭新興生產關係淘汰。為了應對有可能到來的一人滅國新型生產關係,魏東生提前準備了一套武俠、仙俠風格的門派體係,即利用時間優勢率先招錄一批長生者,組建純正的長生者勢力。


    門派名字,魏東生都想好了。


    絕聖門。


    絕聖門的理念是絕聖棄智,破除舊權威教條約束,勇於闖出一條新路。


    受限於長生種子數量規模,絕聖門暫時還沒有正式開張。適逢陸康托孤,魏東生忽然覺得或許可以趁機招錄陸遜為絕聖門大弟子,先發優勢積累長生者群體的厚度。


    想到這裏,魏東生緩聲和陸康談起條件:“袁術雄踞淮河南北,非是廬江郡一郡所能相抗,縱然僥幸擊退孫策,袁術還會派來新將。此戰,戰則必敗,老哥非要與孫策對壘嗎?”


    陸康遙望西北方向:“陸某蒙受皇恩七十年,焉能不戰而逃把廬江郡拱手送給袁術?”


    魏東生追問說:“即使有可能戰死沙場?”


    陸康長笑而起:“陸某今年六十有九,何必再貪生苟活?”


    魏東生:“有可長壽的內力氣感,老哥未必不能再活七十年。”


    陸康哈哈笑著搖頭:“再活七十年就一百四十咯,縱然內力氣感有些長壽妙用,我輩焉敢奢望比肩彭祖。不瞞賢弟說,我的確有些遲疑。倘若沒有內力氣感,我肯定毫不猶豫守城守到城破,食君之祿,盡臣之忠;而今有了內力氣感長壽希望,我這赴死之心頓時散去泰半,泛起苟活心思。說句心裏話,內力氣感的長壽妙用再強悍一些,我絕對優先考慮活命。可惜,內力氣感可以長壽卻又不夠長壽,我也因此在活命與盡忠之間不斷徘徊猶豫。當然,如果有可能,我還是希望能夠避過此次兵災。”


    魏東生明白了陸康的想法:“既然如此,你囑咐我照顧陸遜,僅僅隻是照拂數十日時間?”


    陸康老來狡猾,敏銳意識到魏東生還有其它意思:“此番兵災,我九成幾率死,一成幾率活。我當然希望東生賢弟能夠照顧遜兒一生。”


    魏東生侃侃而談:“月餘有月餘的照顧方法,一生有一生的照顧方法。如果老哥想把陸遜徹底托付給我,我準備收他做學生,竭盡所能傳授我的所思所想。”


    陸康有些遲疑。


    陸家世代官宦,無論陸康這一脈,還是哥哥陸紆到陸遜這一脈,都在士林有所建樹。作為陸家子孫兼嫡長子,陸遜未來肯定要踏步官場,努力上進,焉能效仿魏東生閑雲野鶴過一輩子?不過,想想“辟而不就”的社會風氣,想想魏東生深不見底的底蘊,陸康覺得讓陸遜拜師魏東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心中有了決定,陸康立刻喊來陸遜,令跪拜魏東生為師。


    拜師之前,魏東生笑問陸康:“老哥不問我準備教陸遜什麽嗎?”


    陸康答說:“遜兒拜你為師,即是你家門徒,何須我來置喙。”


    要麽不相信你,要麽徹底相信你,這就是陸康的心胸。


    於是,陸遜成為魏東生的絕聖門大弟子。


    孫策沒有選擇奇襲突擊,穩穩當當率軍挺進廬江郡舒縣;陸康也放棄了野戰退敵心思,老老實實圍繞舒縣構建防禦體係。廬江郡歸屬戰爭打響之前,魏東生攜陸遜離開舒縣,悠閑腳步駛向西南方向。


    升到2級長生者之後,魏東生漸漸具備早期令狐衝級別戰鬥力,身體素質大幅度加強。或許偉力歸於自身心思,魏東生近些年慢慢放棄了馬車等安逸交通工具,改為更便捷的騎馬快走。陸遜今年才11周歲,原本不適合騎馬快行,但考慮1級長生者附帶的青城四秀級別身體素質潛力,魏東生也強迫陸遜高負荷騎馬行路。


    行路間,魏東生與陸遜耐心交流:“你可知道你名字怎麽來的?”


    陸遜拘謹迴答說:“祖爺爺說,學生覺醒內力氣感不久,先生偶然說遜字比議字更好。祖爺爺考慮數日,勸我改名為陸遜,如此,我名卻是由師父所賜。”


    說起此事,魏東生頗有一些尷尬。


    魏東生前世今生已有數百歲,閑暇時間仔細閱讀古今中外曆史,越來越熟悉名人軌跡。魏東生當然知道陸遜本名陸議,窺得陸議融合長生種子,就明白世界意誌相中了陸遜的曆史聲名。不過,魏東生讀史時習慣讀作陸遜,某一次和陸康偶然相聚,笑著提議陸康為陸遜改名。魏東生沒想到他在陸康心中頗有地位,十餘日之後,陸議竟然提前若幹年成了陸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走未來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木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木春並收藏重走未來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