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五)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周瑜現在僅能做到不知彼而知己。


    僅此而已。


    麵對陌生的絕聖門,任何想當然的策略都是在懸崖邊上行走。周瑜可以不怕內力震折寶劍的匹夫之勇,卻不能不畏懼匹夫之勇背後的未知力量。一念至此,周瑜立刻止損心態停止說降事宜,三言兩語結束這一輪會談。


    臨別前,魏東生再次向周瑜重審:“聽調不聽宣,這是我的底線。”


    周瑜這次沒有妄自非議,慎重表示:“我會轉告孫伯符。”


    周瑜背影剛剛淡去,陸遜施展輕功快速靠近魏東生:“周氏乃廬江郡望族,士民歸心,難以掣肘。老師,要不要趁機殺了周瑜?”


    魏東生笑著搖頭:“不必。”


    陸遜沒有堅持:“是。”


    魏東生目視周瑜離去方向,悠然問起孫策的情報:“孫策現在在哪裏?”


    陸遜即時答說:“平妖堂已經確認,孫策月前離開了廬江郡;立命堂潛伏在外郡的間諜報告,孫策順江而下迴到吳郡,而今在曲阿、丹徒等地整頓水陸戰兵,時刻有可能越江北攻徐州廣陵郡。但咱們絕聖門的資源集中在廬江郡,外郡間諜組織建設落後,暫時不能斷定孫策治兵備戰這條消息的準確性。”


    魏東生:“既然如此,繼續監視吧。”


    群雄逐鹿之際,風雲變幻莫測。


    周瑜剛剛離別黑石城,又有曹操陣營的使者趕赴黑石城合縱連橫。


    卻說,揚州刺史嚴象敗亡之後,曹cao又任命劉馥為揚州刺史。


    劉馥早年間避難揚州,待袁術露出井中枯骨頹勢,他又說服袁術部將戚寄和秦翊投奔曹cao。而今,袁術嘔血而死,劉勳倉皇敗逃,揚州各方勢力重新洗牌,劉馥遂被曹cao丟到揚州遏製孫策鋒銳。


    時間來到200年4月,曹cao無視袁紹正麵威脅,親自率領精兵東征,劉備出乎意料地快速全軍潰敗。但是,盡管擊敗劉備之後後方暫時有所安穩,可袁紹前鋒已經慢慢逼近中原腹地,曹cao此時根本沒有心思顧及南方各州郡。曹cao給劉馥的命令,也是盡己所能遏製孫策從南方發起攻擊。


    目的不同,手段自然也有所不同。


    孫策高瞻遠矚把揚州當作基業所在,不允許廬江郡存在黑石城絕聖門這樣的隱患;而揚州刺史劉馥卻把揚州當作烽火邊疆,積極拉攏黑石城絕聖門等獨立勢力。無論袁術殘黨,還是劉勳餘部,抑或水賊山匪,隻要不願意稱臣孫策,劉馥都不吝嗇名爵積極拉攏。因此,與周瑜的恩威並施試圖吞並黑石城絕聖門截然不同,劉馥不僅允許黑石城絕聖門等勢力繼續獨立,還鼓勵各路兵將積極向南拓展勢力範圍。


    如果隻考慮眼前的自由度,投靠代表曹cao的劉馥比直接投靠孫策強多了。


    雖然曹cao絕不比孫策仁慈,可曹cao此時的戰略重心畢竟在北方而非揚州,黑石城絕聖門完全可以視作名義站隊曹cao陣營的地方軍閥。至於曹cao會不會像孫策這般強勢,那都是未來的事兒,不必現在憂心。再者,待曹cao想拿黑石城絕聖門開刀,魏東生重新站隊就是。


    淮南小勢力糾結選劉馥還是選孫策之際,忽然間風雲再起。


    吳郡突然傳來一條既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驚訊,卻是現實世界曆史再演,孫策整軍備戰期間突然遇刺而亡。說意料之中,是因為這是現實世界曆史的事實;說出乎意料,是因為有了黑石城絕聖門種種外部因素幹涉,孫策竟然依舊遇刺而亡。


    魏東生歎了口氣。


    孫策,死的太早了。孫策短短數年時間橫掃揚州各郡,若非英年早逝,徐州廣陵郡也很難遏製他的步伐。想想吧,曹cao和袁紹的官渡之戰正打的激烈,孫策突然攜江淮銳卒北上徐州,那將是何等場麵?縱然孫策沒有能力再造九州,他也將大幅度改變三國曆史走向。


    可惜,死了就是死了。


    孫策英年早逝,孫權倉促繼任,單是如何安撫各地兵將,就非常考究孫權的智慧。譬如現實世界曆史裏,孫策任命李術為廬江太守,待孫權繼位,李術不久就豎起反旗。倉促繼位的孫權,根本沒有精力率軍北伐,亦不可能參與曹cao和袁紹的中原大戰。


    話說,這也是魏東生的底氣之一。


    江東孫氏這樣的封建割據政權,崛起希望脆弱地寄托在孫策身上。如果魏東生和孫策撕破臉皮鬥起來,一次性刺殺孫策、孫權、孫翊、孫匡等兄弟,孫氏政權必然瞬間陷入殘酷內亂,哪有心思耗費精力深入大別山腹地討伐黑石城絕聖門啊。


    時局暫且說到這裏。


    孫策遇刺身亡,江東銳氣猛然一滯。


    綜合考慮孫權和劉馥的優缺點,魏東生果斷選擇站隊劉馥。再考慮孫權忙著安撫孫策遺部和曹cao忙著與袁紹決戰中原,淮南權力真空現狀最少能夠延續數年時間。未來數年時間裏,廬江郡不僅沒有曹cao、孫權等大軍閥虎視眈眈,也不會有袁術、劉勳等本土小軍閥遏製黑石城絕聖門。既然如此,魏東生不如趁機攫取廬江郡權柄。


    考慮半晌,魏東生準備請陸康出山就職廬江太守。


    陸康是前前任廬江太守,他與袁術、孫策有仇,應該能夠取信曹cao和劉馥。隻要曹cao和劉馥願意默許陸康就職廬江太守,魏東生就能憑借黑石城絕聖門數年時間的苦心經營,把陸康扶為真正的廬江太守。而且,有了北方後勤支援和北廬江郡各縣兵糧,魏東生也能從容利用廬江郡的人口規模擴軍絕聖門平妖堂,牢牢壓製廬江太守周瑜組建的異寶營。


    魏東生想到就做,隔天就和陸康商談此事。


    可惜,陸康有些不情願。


    陸康今年74周歲,他人老了,心也老了。自190年融合長生種子,陸康細胞更替就停滯在63歲,既沒有繼續衰老趨向,也沒有返老還童趨向。或許63歲肉軀已經足夠老邁,陸康致仕之後喜靜不喜動,除了少數人來人往交際,他一半時間傾注在典冊書籍之間,一半精力用來感悟內力氣感妙用。一年兩年,陸康慢慢習慣了這樣的慢節奏生活。


    陸康不想再出仕廬江太守。


    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條原因,陸康清醒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都不適合亂世。尋常山賊土匪,陸康有信心討定剿滅,而若驟然麵對孫策這樣的豪傑,他惟能束手無策。甚至,許多弱於孫策的當世豪傑,例如劉勳,例如劉繇,例如太史慈,例如陳登,陸康都沒有足夠信心與他們爭雄。如果陸康貿然出仕廬江太守,等待他的極大概率又是一場舒縣慘敗。


    再者,陸康也曉得他在魏東生心中的地位。


    陸康沒有信心和孫策爭雄,更知道魏東生也不相信他能夠與孫策爭雄。簡單和魏東生談兩句,陸康迅速明白魏東生的真正意思,魏東生不是真心真意敬他這位前廬江太守,而是想借陸康名望統治廬江郡諸縣。簡單來說,魏東生想要陸康做傀儡,將來陸康徒有太守虛名,而軍政民事實權都掌握在魏東生手中。


    誰願意做傀儡啊!


    陸康甚至有些惱羞成怒:“在你眼中,我陸康隻是傀儡之材嗎?”


    但是,陸康也沒有幹脆果斷婉拒魏東生。


    因為陸康有陸康的弱點,且魏東生握住了陸康的弱點。


    陸康的弱點有二,一則怕死,二則顧家。


    少年往往輕視生死,而隨著年齡增長,距離死亡越近,人卻越來越怕死。陸康之前自謂心性修養極佳,最初甚至秉著“人固有一死”想法,願意與廬江郡共存亡。可當一絲長壽希望放在他麵前時,陸康卻驟然沒了心平氣和念頭,如果能夠長壽一百五十年乃至五百年,誰願意“人固有一死”呢?


    沒有長壽希望時,陸康可以從容麵對死亡;有了長壽希望,陸康就不願意再失去長壽希望。


    話說,隨著天地異寶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越來越多長生者和非長生者意識到“煉化異寶能夠提升修為”(殺戮升級)的驚喜事實。想最快速度提升修為,必須有序融合異寶。可惜,廬江郡的異寶分配權力卻由絕聖門掌握,準確說它掌握在魏東生手中。


    自陸康來到黑石城,他自恃兩千石太守資曆,根本不願意屈居魏東生之下做事。陸康近些年以致仕高官自居,精心培養幼子陸續,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這樣的生活方式肯定非常自由,卻別想融入絕聖門秩序,更別想累積貢獻獲得魏東生的異寶賞賜。待陸康遲遲得知“煉化異寶能夠提升修為”勁爆消息,他已經距離絕聖門核心很遠了。


    所幸,陸康已經布置了陸遜這一招棋。


    陸康遊離絕聖門邊緣,卻能通過陸遜獲知許多非機密等級較低的資訊。通過陸遜,陸康曉得煉化異寶的細節非常繁瑣,動物型異寶最好煉化,植物型異寶較難煉化,非生命類型異寶最難煉化。


    題外話,插播一句。


    之所以有此區別,卻是因為陸遜等長生者不能像魏東生那樣見心明性清楚長生種子的底細。魏東生能夠輕鬆“殺死”一切形式的長生者,而陸遜等土著長生者卻很難殺死生命特征不明顯的頑石長生者、金屬長生者等異類,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徹底“殺死”頑石長生者和金屬長生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走未來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木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木春並收藏重走未來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