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天命有常


    魏東生無意坐等孫權鬧笑話。


    魏東生更願意耗時研究天命機製,探索如何才能突破它的約束限製。


    魏東生當即戳破孫權的春秋大夢:“國運非金石,興衰各有時。我看到的天下氣運,的確是漢先衰,繼之魏,吳亡之後九州大一統。”


    司馬懿追問:“都說晉代魏是天下大勢,我晉國的國運如何,亡在吳前還是亡在吳後?”


    魏東生實話實說:“漢祚衰,裂三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皆歸於晉。”


    饒是司馬懿宦海一生,也不禁露出無法抑製的狂喜情緒:“若能如此,國家之幸,黎民之幸。如果蒼天指定我司馬懿終結黃巾以來亂世,即使被罵作賊子臣逆子,又有何妨?曹丞相昔日有言,寧肯我背負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背負我。如果曹丞相曉得天命在晉,想來也能理解我司馬懿的抉擇。”


    司馬懿心意真假難辨,最終選擇卻能清晰可見。


    長生種子超自然力量體係,以20年為時間節點,不斷調高長生者的數量和質量。一則等級低、權限低,二則缺乏既往實例借鑒,無論超自然力量體係的開發應用,還是氣運機製的感知預言,眾長生者都仿佛開拓荒地的先鋒軍。


    就像呂蒙無法看清楚孫吳氣運的休止節點,無法解釋孫休和孫皓緣何同時擁有帝皇氣運,除了利益相關者司馬懿父子,劉備和孫權都不願意相信魏東生的烏鴉嘴預言。確認魏東生看好三家歸晉,確認絕聖門不願輔佐東吳,孫權氣的當場拂袖而去:“我且等著司馬小兒跨江滅我東吳。”


    劉備同樣討厭魏東生的武斷預言,冷聲質問:“絕聖門準備輔佐司馬懿父子亂我荊益兩州?”


    魏東生客氣留住劉備,私下交流說:“坐望九州國運,的確是漢魏吳三家歸晉。此事做不得假,少兩三年,多則十四五年,晉興吳亡就是眾所周知的天命。但我絕聖門卻不願做天命傀儡,司馬昭、司馬炎父子不過中人之姿,比不上孫仲謀,更比不上你劉玄德,憑什麽由他晉國再造九州?”


    劉備又驚又喜。


    劉備迅速調整態度,仿佛昔年三顧茅廬般虛心請教魏東生:“門主意思是……?”


    魏東生繼續勸勉劉備:“百歲而死,亦是凡人宿命,玄德你卻已壽至99歲,且越活越年輕。如果事事順應天命,你早該死在四十年前,既然衰老的宿命枷鎖能夠粉碎,國運劫數又有何懼?我絕聖門非但不會懦弱勸你束手就擒,反將積極援助漢國北伐中原。”


    劉備當下就要發誓:“門主若肯與我共討司馬逆賊……”


    魏東生打斷劉備的迷夢:“我想與漢國這樣合作。”


    天命機製未來偏袒司馬晉國,與劉備合作等同一己之力對抗浩浩蕩蕩曆史洪流,其中兇險不勝枚舉。再者,魏東生的核心目標並非司馬懿爺孫,而是充滿惡意的天命機製,探索出突破天命枷鎖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工作。魏東生與劉備合作,是想利用劉備的不甘心實踐檢驗天命機製的威力,他絕不會把命賣給劉備。


    魏東生與劉備的合作,是以我為主的合作。


    現實世界裏,蜀漢滅亡於263年。千年殺戮世界裏,熬過了263年,劉備的漢國漸漸開始多事。駐屯漢國蘄春郡尋陽縣的長生者群體,率先感受到天地的惡意。魏東生聯合劉備繪製數據模型,發現漢國每多存在一年,漢國長生者煉化同級天地異寶時,經驗值減損負總數值就會持續降低。


    舉例來說,正常情況下,6級長生者殺戮6級長生者能夠得到6級的10%經驗值獎賞。如果漢國頑強活到273年,經驗值獎勵就會由10%跌落到9%;頑強活到283年,經驗值繼續跌落到8%;以此類推,如果漢國苟活到100年,將會降低到可怕的0收益。如果殺戮不能帶來收益,漢國長生者怎樣成長?


    反觀劉備的敵人,例如晉國的長生者,則是每過一年,正麵狀態總數值就會持續增加。同樣的6級長生者殺戮6級長生者場景,晉國長生者273年獵殺漢國長生者時,經驗值獎勵由10%增至11%;283年獵殺漢國長生者時,經驗值獎勵繼續增長到12%;以此類推,100年後再獵殺漢國長生者,收益將會翻倍到20%。


    這些負麵狀態,全都不是固定值。劉備抗拒三家歸晉曆史宿命的時間越久,雙方增益減損差距越如鴻溝般清晰可見。


    更可怕的是,該正麵狀態並不獨屬於晉國。


    如果絕聖門等非國家組織宣戰漢國,旗下長生者也能享受順應天命的增益;如果吳國願意聯晉攻漢,吳國長生者也能享受順應天命的增益;甚至那些仇視人類長生者的非人類長生者,它們殺戮漢國長生者時也能平等享受順應天命的增益。


    有了國運機製約束,背叛漢國的收益越來越令人眼紅,效忠漢國的成本則高昂到無法想象。效忠漢國,百無一利,而若順應天命,替天行道清除漢國的長生者群體,所有人都能獲得額外的嘉獎。有了這樣的大背景,誰還願意為劉備奔波?


    簡單來說,如果劉備選擇違抗曆史宿命,他將舉世皆敵。


    才堅持數年時間,漢國的長生者群體就疲於應付天命機製的惡意。與劉備感情較淺的新生長生者,自有宗族利益和其它想法的文武勳臣出身的老派長生者,都開始鄭重思考漢國是否值得守護。


    另外,天命機製並不限於長生者群體,非長生者的平民百姓也同樣飽經折磨。夏旱秋澇,風災蟲災,漢國境內的自然災害頻率總是高於晉國。魏東生繪製數據模型推測,自然災害概率或許也是持續性惡化的負麵狀態,漢國存在時間越長,自然災害概率越高。民以食為天,如果漢國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誰能扛得住無窮無盡的天災人禍?


    除了自然災害,天命機製隱隱約約鼓勵長生者摧毀漢國的統治基礎。譬如在長生種子有效範圍內的尋陽縣,天命機製主觀扭曲了長生種子的隨機分配,那些容易煉化的無害非人類長生者往往誕生在叛亂饑民、叛國者等勢力控製的區域,而那些兇殘的嗜殺的非人類長生者則誕生在忠誠漢國的居民區,間接引導人類長生者有意識地襲擊漢國的鄉鎮村莊。


    等等。


    263年之後,漢國仿佛陡然迎來王朝末年氣象。


    有了這些方方麵麵的天命懲罰,漢國百姓漸漸因為自家利益而離心離德。


    273年春,劉備照例慰問尋陽縣三老,本想向百姓展示仁德,豈料一名老翁突然痛哭流涕跪下:“癸末年以來,年年非澇即災,寧無一年安生。天命不在漢啊,天命已經不在漢了啊,玄德公你若真心為我們好,就降了晉國吧。漢也好,晉也好,我們老百姓隻想安安生生過日子啊。”


    劉備那日當場黑臉,從此長籲短歎,英雄氣概少了很多。


    魏東生倡導的絕聖門和漢國之間的合作,前景也不甚樂觀。倘若絕聖門派遣誌願軍支援漢國,這些長生者群體也將視作漢國勢力被施加可怕的負麵狀態,間接導致絕聖門長生者從上到下紛紛抵觸這樣的坑爹合作。非長生者誌願軍隊也不行,到了漢國境內就享受到漢兵的各種負麵狀態懲罰,頻頻鬧出幺蛾子。


    魏東生實踐檢驗各種形式的合作,發現隻有軍械貿易最為恰當。


    軍械沒有生命,它們不必頂著負麵狀態對陣晉國和吳國,也不會因為站隊漢國把宿命劫數帶到絕聖門。同時,軍械的攻防數值固定,不會因為天命懲罰漢國就出工不出力,勉強能夠發揮一定作用。


    曹魏傳國到265年,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通告天下:“魏失國運,晉國大昌”。頭頂濃鬱帝皇氣運的司馬昭嫡長子司馬炎,準時粉墨登場,代表晉國強迫魏帝禪國給他。或許因為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齊刷刷鎮守在蓼安縣,或許因為三家歸晉的國運定數早已傳的沸沸揚揚,晉魏更替政治革命非常順利完成,連現實世界曆史裏淮南三叛級別的小障礙都沒有發生。


    晉國完美繼承魏國疆土,民戶無數,甲兵滿倉,傳統軍械貿易援助根本無濟於事。


    190年到260年,魏東生雖然沒有銳意進取攀科技樹,卻也有意識地培養一批火苗種子。原始火銃及其同時代的重要科技發明,此刻都以技術儲備形式藏在絕聖門。既然傳統軍械援助無濟於事,魏東生為了檢驗天命劫數的威力,果斷拿出揭幕火器時代的原始火銃。


    火銃再原始,也是足以改變社會經濟基礎的變革級武器。魏東生簡單演練原始火銃的一些簡單戰術,劉備當即眼珠兒放光,積極派遣大量工匠來絕聖門學習火銃製造工藝。在魏東生幫助下,劉備短短兩三年時間裏,就跨越式實現三國級別冷兵器到現實世界明初原始火銃的軍備革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走未來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木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木春並收藏重走未來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