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趙地風雲(一)


    說到石虎發瘋原因,除了和石勒失蹤之間的隱隱約約聯係,還有擺在明麵的最佳答案。絕聖門通過間諜搜集的資料顯示,石虎344年在兗州伏擊石勒時,疑似得到誅侯門的傾力支持。


    石虎嫡係親兵蓄意坑殺七州青壯男丁時,有西討劉備和南征司馬懿等戰爭旗幟,大家的反對聲音較少,無須思想工作安撫。待石虎開始肆無忌憚屠戮七州百姓,或許為了堅定嫡係親兵的信念,或許為了吸引新鮮血液加入,石虎忽又舉起“血祭”新旗幟。與嫡係親兵內部交流時,石虎屢屢提及血祭概念:“天命無情,眷顧晉則司馬氏大興,眷顧趙則我石氏大興。可惜,趙國命數隻剩下三四年時間,石氏已經沒有將來可言。七州賤民都在渴盼新龍出世,彼輩既然不忠不孝,我又何必心懷憐憫?索性以七州百姓之血,鑄就我們的萬世基業。”


    絕聖門八巨頭都傾向於血祭解釋說,並認為石勒血祭是誅侯門的陰謀。


    話說,魏東生當年勘破陸有餘的宗教崛起路線,說服劉備、司馬懿、孫權等勢力共同圍剿誅侯門的宗教據點,有效打擊了誅侯門肆無忌憚捕獵長生者的囂張氣焰。但是,或許天命有所庇護,或許陸有餘特別精明,他一次又一次逃脫追殺。直至今日,陸有餘還在率領誅侯門的核心成員東躲西藏,九州大地時不時傳來某長生者世家被誅侯門屠戮全族的壞消息。


    誅侯門這片陰雲,一直徘徊在九州內外。


    誅侯門肆無忌憚狩獵長生者,中立秩序陣營的長生者對他們人人厭棄。誅侯門的惡劣本質,再加上長生者當權者的輿論引導,誅侯門的輿論名聲可謂差到極點,世間有了甚麽壞事,大家往往首先聯想到誅侯門身上。這次石虎發瘋也不例外,絕聖門八巨頭得到間諜的秘密情報,就下意識地相信了血祭解釋說,並推測誅侯門與石虎暗中勾結一起。


    到底是誅侯門陰謀呢,還是石勒失蹤引起了漣漪呢?


    魏東生覺得後者最可疑。


    可此事查無可查,石勒已經失蹤數年,魏東生短時間內很難抓住他質問。


    而且,與追蹤石勒的去向相比,石虎在羯胡趙國境內的瘋狂殺戮更迫在眉睫。魏東生作為一名實踐補全信仰的理想主義者,容忍石勒式恐怖統治已經是他不能再後退的底限。魏東生絕不會為了苟活到1930年,就對冀、青、兗、豫、司、並、雍等七州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即使妥協天命能夠換來劣品明日環的幼兒園入學資格,那也絕不是魏東生想要的結果。


    有時候,原因並不重要。


    不管石虎緣何發瘋,魏東生必須盡己所能地阻止他的瘋狂殺戮。


    統一高層思想完畢,絕聖門這架戰爭機器緩緩啟動。


    十世轉生世界裏,魏東生學習掌握了許多熱兵器軍事戰術,他對火藥的開發利用遠超同時代豪傑。但是,千年殺戮世界另有一套陌生的長生種子體係,即使火銃威力依舊,軍事戰術也得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改。例如為了遏製敵對長生者的機動騷擾,吳武卒方陣必須配備一定的長生者保持警戒。


    如果沒有長生者增強吳武卒方陣的抗騷擾的能力,即使吳武卒方陣能夠橫掃羯胡趙國一切非長生者部隊,吳武卒方陣也將大概率因為後勤斷絕而潰敗。而若直麵紫色龍氣護體的石虎,石虎甚至能夠無視火銃齊射衝擊密集方陣,正麵擊潰吳武卒方陣。


    不知不覺間,長生者精銳已經成為軍事對抗的中流砥柱。


    魏東生非但無法忽視長生者,絕聖門的軍事行動也得圍繞高等級長生者部署。


    慕容皝和拓跋什翼犍的龍氣轉移實驗進展順利,但陸遜和唐學光兩名實驗者始終未能突破5級門檻。5級以上的長生者,絕聖門仍然僅有10級長生者魏東生和7級長生者冉閔兩人而已。因此,製裁石虎的軍事行動,簡單切割為魏東生和冉閔兩部分。


    考慮冉閔未來應兆冉魏,魏東生命令他督率三十餘名5級長生者潛入兗州和青州,聚攏當地義軍抵抗石虎嫡係親兵的殺戮。


    魏東生本人則督率吳武卒方陣,自保幽郡殺向常山郡。盡管天命在趙,冀州世族百姓卻渴望絕聖門早日恢複秩序。保幽郡到常山郡郡府真定城,沿途各地縣衙望風而降,無須絕聖門大開殺戒,少數忠誠石虎的鐵杆紛紛被世族豪強砍殺。平幽軍走到哪裏,哪裏就掛起絕聖門的旗幟。


    或許石虎曉得他已失盡人心,他主動放棄了平原地理的郡縣,把冀州主力陸續收縮到襄國城和鄴城兩大聚點。


    自劉備的季漢崩潰起始,天命機製漸漸成為群雄揮之不去的陰影。石虎的龍氣還未逸散,趙國的國運尚未斷絕,絕聖門倘若貿然吞並其國,蒼天必然降臨天災人禍等懲罰。若想規避天命懲罰,魏東生必須效仿劉備竊取匈奴漢國的舊例,名義承認趙國的實際統治。


    踏步羯胡趙國疆土之後,魏東生令平幽軍懸掛靖難旗幟,虛偽表示絕聖門隻是應羯胡趙國世族百姓邀請而來的援軍。類如常山郡南部諸縣,魏東生全都留住羯胡趙國任命的縣令、太守等主官的性命,傀儡控製之後,假借羯胡趙國的政令革除弊政。


    歸根結底,此次南征並非為了滅亡羯胡趙國,而是純粹為了遏製石虎的瘋狂殺戮。


    魏東生把石虎的嫡係親信逼到襄國、鄴城等據點,各郡各縣的義軍就能減少壓力緩口氣,進而向石虎遺留當地的少數武裝發起反擊。熬到羯胡趙國徹底斷絕天命,冀、青、兗、豫、司、並、雍等州的百姓就能逃過這場劫數。


    凡此種種規避措施,天命懲戒的烈度降低了許多。


    但魏東生曉得天命機製最善於剝奪運氣,他以最壞結果做預算,繼續穩穩當當向襄國推進兵鋒。


    467年12月,平幽軍攻克常山郡。


    467年2月,平幽軍進逼到襄國城下。


    與常山郡等地不同,襄國城聚集了許多長生者,攻拔難度驟然提高。


    襄國城外,戰爭正在進行。


    平幽軍兵卒豎舉刺刀火銃,根據軍事戰術形成若幹密集方陣,遙遙對陣襄國城守卒;藏在密集方陣後方的炮兵陣地,不厭其煩地炮轟襄國城城樓和城門前的營寨,次序解除對麵的火力;五人一隊的長生者精銳穿插隱藏在密集方陣和炮兵陣地的關鍵地帶,一旦發現敵對長生者依仗超自然力量出擊,這些五人隊長生者精銳就會迅速定向狙擊,配合吳武卒方陣完成火力輸出。


    這些五人一隊的長生者精銳,便是本世界軍事戰術和現實世界軍事戰術的最大不同。


    如何把長生者的超自然力量和傳統吳武卒方陣軍事戰術融合為一,深深考驗絕聖門的智慧。魏東生對此缺乏經驗,也沒有什麽實例可以參考,隻能實踐總結規律,星星點點推進具有長生種子特色的軍事戰術。


    陸遜和唐學光留在薊都繼續龍氣轉移實驗,今日隨同魏東生出征的是陸抗、丁奉、蕭群奇等絕聖門巨頭。


    陸抗是陸遜的次子,自小跟隨魏東生學習,百餘年來漸漸被魏東生思想改造成同誌同好。與現實世界曆史裏的陸抗相比,他的價值觀和理想追求都截然不同。魏東生而後舉賢不避親,也把陸抗捧為絕聖門九巨頭之一。


    戰爭間隙,魏東生適時與陸抗、丁奉、蕭群奇等交流意見。


    魏東生遙望襄國高空:“龍氣直衝襄國郡雲霄,石虎極大概率藏身襄國城內。石虎親自鎮守襄國,又集結無數長生者部屬,顯然有意在襄國與我們分出勝負。石虎眼下死守不出,你們覺得他有什麽想法?”


    陸抗推測說:“間諜反饋消息說,石虎抽調300長生者增援襄國,並無任何非長生者步騎襄助。自石虎親自鎮戍襄國以來,襄國郡郡太守集結城內的一萬郡國兵,被他零零散散驅逐七千餘人;襄國城本地居民,除了少數勞役,也被石虎驅逐殆盡。襄國此時最多還有五千人,餘糧最少可以支撐半年之久,莫非石勒想耗盡我們的糧草,靜等我們主動退兵?”


    的確有這樣可能。


    或許因為長生種子總數的指數冪增長跟不上有效範圍的指數冪增長,自廬江郡揭幕長生種子體係擴張序幕以來,單位麵積的長生者誕生密度越來越來低。長生種子體係急速擴張全球這些年,九州本土的新生人類長生者和新生非人類長生者的數目,屢屢刷新曆史最低記錄。又因為各種緣由的戰爭,有些地區的長生者數量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盡管如此,扣除曆史底蘊積累,各勢力的長生者數量依然與他們的統治疆域掛鉤。


    自石勒創建羯胡趙國,鼎盛時期有八百餘長生者向石虎效忠,號曰八百騎。當然,其中許多長生者都是牆頭草,他們之所以投靠羯胡趙國,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家族和他們的基業都在羯胡趙國境內。當石虎開始瘋狂殺戮,這些牆頭草又恨又懼,紛紛尋找新的效忠對象。時至今日,肯真心實意為石虎效忠的長生者,絕不會超過四百眾。


    石虎駭然在襄國集結300名長生者,足可昭顯他的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走未來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木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木春並收藏重走未來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