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來浮生一場夢(1)
這一日,朱成璧攜了玄淩和真寧去關雎宮,看著三個孩子在園子裏嬉戲,舒貴妃興致頗高:“清兒在宮裏長日無聊,若不是有淩兒與真寧,怕隻會整日裏都粘著他父皇呢。”
朱成璧輕輕笑道:“皇上最喜歡清兒,隻是最近一段時間政事繁忙不得空罷了。”
舒貴妃聞言忙道:“皇上也是很喜歡淩兒的。”
朱成璧似笑非笑地看著舒貴妃,右手有意無意地劃過長長的裙裾:“宮裏現在隻有這三個孩子承歡膝下,待到韓婕妤與陳小媛誕下皇嗣,皇上慈父之心也能多勻出一些給長信宮與月影台,到時候娘娘總不會吃心吧?”
舒貴妃尷尬地笑了笑:“怎會。”語畢,她看著琳妃發鬢上那支碧玉紅寶石蓮花簪,日光輝映,有淺淺的光暈似嫵媚的眼波橫流,不覺讚道,“姐姐這支簪子倒是極好的。”
朱成璧淡淡一笑:“是皇後娘娘前幾日賞下來的。”
思緒飄飛,那一日朱成璧早早去了鳳儀宮請安,正殿昭陽殿中唯有皇後一人。
朱成璧請安後,喚過竹息奉上一隻填漆的紅酸枝木盒,皇後打開一瞧,卻見一隻碧玉紅寶石蓮花簪豎著放在盒子當中,已然含了極暖的笑意:“看來妹妹已經想清楚了。”
朱成璧笑道:“能博得娘娘垂愛,是嬪妾幾輩子修得的福分,嬪妾自然唯娘娘馬首是瞻。”
皇後輕輕合上盒子,端起紫筍茶輕輕啜了一口,悠悠道:“那麽舒貴妃呢?”
朱成璧靜靜道:“之前嬪妾與舒貴妃交好,不過看她備受孤立、心生憐憫而已,如今嬪妾既與娘娘聯手,舒貴妃便是娘娘與嬪妾共同的敵人,除了做好表麵功夫以外,嬪妾自然不會再顧惜她分毫。”
皇後頷首道:“是了,如今本宮與妹妹聯手,並不是擺上台麵的事情,你要與舒貴妃做好表麵文章,本宮自然也是。”語畢,皇後吩咐淩薇道,“這支簪子,你便給玉厄夫人送去,幾日來本宮都沒有見她,送她這支簪子是告訴她安心便是。”
朱成璧盈然起身:“今後嬪妾會時時帶著淩兒與真寧過來請安,隻要玉厄夫人不要疑心便也罷了。”
皇後嗤的一笑:“玉厄夫人心思簡單,你不必擔心。”
朱成璧正微微出神,卻是竹語快步走了進來,微微一福,臉上明顯帶著惶恐,道:“兩位娘娘,大事不好了,博陵侯叛變了。”
舒貴妃與琳妃具是大驚失色,原來,昨日深夜,博陵侯的部下發生嘩變,控製了安州城,如今,博陵侯十萬大軍正浩浩蕩蕩往京城而來。若隻是博陵侯叛變那便也罷了,憑著京城的守備,撐個半個月也沒什麽問題,隻要各地勤王之師盡早趕往剿滅叛軍便也可以了,但是博陵侯前幾日幾乎榨幹了京城的防備,諸位親王、大臣具是恐慌不已。
朱成璧心裏止不住的冷笑,趙全心一案撕開了博陵侯龐大勢力的口子,能在京城裏為所欲為,皇帝必然早晚會將此事繼續追查下去,就算博陵侯能凱旋歸來,也一定逃不了諸臣的彈劾與皇帝的審查了,既然如此,倒不如拚個魚死破,看來博陵侯的打算是能攻入京城、扶持玄濟登基為帝吧。
竹語急道:“安州離京城不過半日的路程,博陵侯大軍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怕是午後就會趕到京城腳下了。”
朱成璧問道:“皇上此刻呢?”
竹語道:“皇上緊急召見了幾位大臣正在議事。”
“玉厄夫人呢?”
“玉厄夫人剛剛聽聞此事,便暈了過去,此刻宓秀宮正亂作一團。”竹語還未說完,卻是朱祈禎匆匆闖了進來:“兩位娘娘萬安!”
朱成璧看朱祈禎一身鎧甲,料到此時驍騎營必定整裝完畢,將要去戍守城門,忙道:“朱大人為何來了關雎宮?”
朱祈禎道:“微臣奉皇上之命,來知會兩位娘娘一聲,博陵侯謀逆,午後將攻至京城,為防止宮闈動亂,兩位娘娘千萬照顧好幾位皇子、帝姬。”
朱成璧道:“知道了,你且下去吧,萬事小心為上。”
言畢,朱成璧轉首見舒貴妃驚慌不已,忙勸慰道,“娘娘不必緊張,嬪妾便在這裏陪著娘娘。”見舒貴妃稍稍安心,又轉首吩咐道,“竹息,好好看著清兒、淩兒和真寧;竹語,含章宮中上下此刻便交予你打點,萬萬不可出了差錯,另外,叫木棉時刻留意宓秀宮,有什麽消息第一時間稟報本宮。”
舒貴妃略略遲疑道:“玉厄夫人,莫不會與博陵侯……”
朱成璧溫言安慰道:“謀逆乃是誅滅九族之大罪,玉厄夫人不會如此,必是博陵侯狼子野心罷了。”一壁說著,一壁心中已然泛起了沉思,皇上既然說到宮闈之亂,必然已經深深懷疑玉厄夫人了,隻怕現在的宓秀宮和襄城王府,連一隻蒼蠅也飛不出來。
隻是,無論玉厄夫人到底有沒有參與博陵侯謀逆一事,必須得讓皇上相信,玉厄夫人與博陵侯早已裏應外合,如此,方可徹底斷了玄濟的太子之路!
城頭,一片肅穆,朱祈禎遠遠望去,隻見十萬大軍黑壓壓地排布在外,圍了個水泄不通,杜廣生苦笑一聲道:“博陵侯來勢洶洶,隻怕我們連一旬的時間都撐不下來。”
朱祈禎點點頭:“如今已經集結了京城的所有兵力,但是驍騎營、神機營精銳之師總數不過八千人,神機營內衛京師、外備征戰,自是頗具實力的,但是先進的火槍火銃幾乎一大半都給了博陵侯,而驍騎營素來守衛紫奧城,實力上較之神機營是差遠了。”
此時,驍騎營中軍武臣孫傳宗匆匆上了城樓,道:“兩位大人,連珠大炮已經全部從武庫運來了。”
朱祈禎轉身看著不遠處一台台新研製的連珠大炮,多管火銃的炮口黝黑發亮,在日光下閃爍著耀光,搖一搖頭,道:“連珠大炮雖是威力無窮,但研製至今,卻有二成的可能是啞炮,一成的可能是炸膛。”
杜廣生道:“啞炮也便罷了,炸膛的話搞得不好連城樓都會受損,豈不是給了博陵侯可乘之機?”
孫傳宗道:“火槍火銃對敵軍構不成大的威脅,除了霹靂炮、盞口將軍外,便隻剩下連珠大炮,如今之計,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用便罷了。”
朱祈禎沉思片刻,指著城樓道:“南城門和北城門具是凹字型,敵軍從此進攻,如入凹口,便會受到左中右三個方向的攻擊,相當困難,博陵侯素擅征戰,必然知曉這一點,那麽,便將大多數盞口將軍、連珠大炮布置於東城門和西城門,至於南北城門,多用滾石、火箭、弓弩壓製。”
杜廣生點頭讚成,道:“便先這麽辦,朱祈禎先隨我去神機營。”說罷,轉身便走,朱祈禎卻深深看了孫傳庭一眼,見他微微點頭,便也往神機營去了。
此刻,禦書房一片寂靜,朱成璧早早得了高千英的傳旨來到此地,卻見弈澹隻是望著窗外的帝錦金竹沉思不已。
“博陵侯十萬大軍駐紮在京城下,目前還無甚動作。”弈澹一臉疲倦,轉身坐在窗下,右手揉著眉心,左手在窗台上漫無目的地敲著,“不過,朕剛剛得知消息,此次兵變,並非博陵侯授意,而是其部下嘩變,一路挾製博陵侯而來。”
朱成璧漫步上前,輕輕為皇帝揉著肩頭:“皇上信嗎?”
弈澹嗤的一笑:“能控製十萬兵馬,難道真會是幾個部下所為嗎?”
朱成璧道:“那麽,皇上便應該明白博陵侯的顧忌了。”見弈澹用探詢的目光看向自己,朱成璧斂裙跪下,靜靜道,“博陵侯之所以要放出消息稱自己為部下挾持,便是要極力撇清‘謀逆’一詞,如此看來,他對自己尚在京城的家人、包括玉厄夫人和三殿下都頗為顧忌,倘若兵敗被擒,隻要一口咬定是部下挾持了自己便可逃過罪責,倘若僥幸攻至城內……”
朱成璧一語完畢,深深看住弈澹的雙眸,沉聲道:“對於此等亂臣賊子,便是梟雄霸業、可堪圖之。”
弈澹的右手緊緊攢住:“勤王之師正在趕往京城,隻是最近的乃是赫赫邊境吉州陳恪的駐軍,趕來尚有五六日的路程。眼下,朝臣的意思是堅守城門不出,另外派人勸服博陵侯投降。”
朱成璧心中一動,陳恪的駐軍擔著赫赫邊境的安危,如果陳恪趕來,那赫赫又會不會趁機進攻?
弈澹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道:“雖然赫赫亦是十分危險,但眼下也隻能如此。”
朱成璧沉默片刻,小心翼翼道:“既然是勸降,皇上應該許給博陵侯一些好處才是,而且,不能隻是一般的好處。”
弈澹咦了一聲道:“什麽好處?”
朱成璧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許諾封博陵侯為異姓王,另外加封博陵侯二子及重要的部將世襲侯爵之位,並賜予博陵侯及其二子免死金券!”
見弈澹微微驚愕,朱成璧心中一橫,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許諾等到襄城王妃誕下世子後封襄城王為太子,同時進封玉厄夫人為正一品淑妃!”
昔年,太後便是從淑妃之位登臨太後寶座,此番舉動,幾乎是認定襄城王便是日後的皇帝,於博陵侯而言,一個是以謀逆之舉逼迫皇帝傳位於襄城王、自己退居太上皇之位,一個是皇帝自己承諾千秋之後立襄城王為帝,雖然殊途同歸,但是在史書上的記載全然不同,一個是謀逆之臣、一個是周公之臣,博陵侯必然會心動。
見弈澹的麵龐微微抽搐,朱成璧又誠懇道:“自然,口說無憑,皇上應該下詔才是,並且需要玉厄夫人的親筆信知會博陵侯,如此方可使其安心交出十萬大軍。”朱成璧說完,再度深深叩首,言辭懇切,“嬪妾死罪!其罪一妄論國政,其罪二幹預太子人選,其罪三違反太祖聖諭,條條皆是死罪,請皇上賜罪!”
太祖一生戎馬,封了數十位異姓王,可惜卻少有善終者,不是結黨營私、意圖謀逆,便是居功自傲、藐視朝規,在一一解決諸位異姓王之後,太祖立下聖諭,曆代子孫帝王不得再封異姓王,從太宗皇帝到當今聖上,皆是謹遵這一聖諭,如今自己卻勸說皇帝封異姓王,豈非叫他來日不得與太祖地下相見?
朱成璧以額觸地,隻感到地磚上一陣一陣的寒涼,跪得久了、雙腿也微微發麻起來,此次豪賭,更是賭上自己甚至是朱氏全族的性命,倘若博陵侯封異姓王,必然是弈澹的心頭大恨,更是絕對容忍不下,那麽博陵侯便是遲早一死、無一份苟存的可能了,對於失了博陵侯又被弈澹顧忌的襄城王,也不會再有登臨太子之位的可能,玉厄夫人的淑妃之位也成了水月鏡花,更何況,博陵侯一倒,朝臣必然被肅清一番,等到徹底剪清博陵侯與襄城王的黨羽,奕渮便能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淩兒的道路也就可以更加順暢。
但是,對於博陵侯,封異姓王卻是一份致命的誘惑,對於他而言,必會接受這一無上的榮耀,但是,倘使博陵侯真的孤注一擲、撕破臉來不惜一戰,那麽所有人的命運都將於一朝之間徹底傾覆。
良久,弈澹輕歎一聲,伸手扶起朱成璧,道:“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朱成璧心中的一塊大石落了地,低眉道:“謝皇上不罪。”
弈澹緩緩搖一搖頭,道:“整個後宮,唯有你跟移光肯跟朕推心置腹地說話,隻是移光不懂這些罷了。”
朱成璧愈加恭順:“臣妾自然不敢與貴妃娘娘相較。”
弈澹撫一撫琳妃柔軟的發鬢:“那麽,你便替朕走一趟宓秀宮罷。”
!!
這一日,朱成璧攜了玄淩和真寧去關雎宮,看著三個孩子在園子裏嬉戲,舒貴妃興致頗高:“清兒在宮裏長日無聊,若不是有淩兒與真寧,怕隻會整日裏都粘著他父皇呢。”
朱成璧輕輕笑道:“皇上最喜歡清兒,隻是最近一段時間政事繁忙不得空罷了。”
舒貴妃聞言忙道:“皇上也是很喜歡淩兒的。”
朱成璧似笑非笑地看著舒貴妃,右手有意無意地劃過長長的裙裾:“宮裏現在隻有這三個孩子承歡膝下,待到韓婕妤與陳小媛誕下皇嗣,皇上慈父之心也能多勻出一些給長信宮與月影台,到時候娘娘總不會吃心吧?”
舒貴妃尷尬地笑了笑:“怎會。”語畢,她看著琳妃發鬢上那支碧玉紅寶石蓮花簪,日光輝映,有淺淺的光暈似嫵媚的眼波橫流,不覺讚道,“姐姐這支簪子倒是極好的。”
朱成璧淡淡一笑:“是皇後娘娘前幾日賞下來的。”
思緒飄飛,那一日朱成璧早早去了鳳儀宮請安,正殿昭陽殿中唯有皇後一人。
朱成璧請安後,喚過竹息奉上一隻填漆的紅酸枝木盒,皇後打開一瞧,卻見一隻碧玉紅寶石蓮花簪豎著放在盒子當中,已然含了極暖的笑意:“看來妹妹已經想清楚了。”
朱成璧笑道:“能博得娘娘垂愛,是嬪妾幾輩子修得的福分,嬪妾自然唯娘娘馬首是瞻。”
皇後輕輕合上盒子,端起紫筍茶輕輕啜了一口,悠悠道:“那麽舒貴妃呢?”
朱成璧靜靜道:“之前嬪妾與舒貴妃交好,不過看她備受孤立、心生憐憫而已,如今嬪妾既與娘娘聯手,舒貴妃便是娘娘與嬪妾共同的敵人,除了做好表麵功夫以外,嬪妾自然不會再顧惜她分毫。”
皇後頷首道:“是了,如今本宮與妹妹聯手,並不是擺上台麵的事情,你要與舒貴妃做好表麵文章,本宮自然也是。”語畢,皇後吩咐淩薇道,“這支簪子,你便給玉厄夫人送去,幾日來本宮都沒有見她,送她這支簪子是告訴她安心便是。”
朱成璧盈然起身:“今後嬪妾會時時帶著淩兒與真寧過來請安,隻要玉厄夫人不要疑心便也罷了。”
皇後嗤的一笑:“玉厄夫人心思簡單,你不必擔心。”
朱成璧正微微出神,卻是竹語快步走了進來,微微一福,臉上明顯帶著惶恐,道:“兩位娘娘,大事不好了,博陵侯叛變了。”
舒貴妃與琳妃具是大驚失色,原來,昨日深夜,博陵侯的部下發生嘩變,控製了安州城,如今,博陵侯十萬大軍正浩浩蕩蕩往京城而來。若隻是博陵侯叛變那便也罷了,憑著京城的守備,撐個半個月也沒什麽問題,隻要各地勤王之師盡早趕往剿滅叛軍便也可以了,但是博陵侯前幾日幾乎榨幹了京城的防備,諸位親王、大臣具是恐慌不已。
朱成璧心裏止不住的冷笑,趙全心一案撕開了博陵侯龐大勢力的口子,能在京城裏為所欲為,皇帝必然早晚會將此事繼續追查下去,就算博陵侯能凱旋歸來,也一定逃不了諸臣的彈劾與皇帝的審查了,既然如此,倒不如拚個魚死破,看來博陵侯的打算是能攻入京城、扶持玄濟登基為帝吧。
竹語急道:“安州離京城不過半日的路程,博陵侯大軍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怕是午後就會趕到京城腳下了。”
朱成璧問道:“皇上此刻呢?”
竹語道:“皇上緊急召見了幾位大臣正在議事。”
“玉厄夫人呢?”
“玉厄夫人剛剛聽聞此事,便暈了過去,此刻宓秀宮正亂作一團。”竹語還未說完,卻是朱祈禎匆匆闖了進來:“兩位娘娘萬安!”
朱成璧看朱祈禎一身鎧甲,料到此時驍騎營必定整裝完畢,將要去戍守城門,忙道:“朱大人為何來了關雎宮?”
朱祈禎道:“微臣奉皇上之命,來知會兩位娘娘一聲,博陵侯謀逆,午後將攻至京城,為防止宮闈動亂,兩位娘娘千萬照顧好幾位皇子、帝姬。”
朱成璧道:“知道了,你且下去吧,萬事小心為上。”
言畢,朱成璧轉首見舒貴妃驚慌不已,忙勸慰道,“娘娘不必緊張,嬪妾便在這裏陪著娘娘。”見舒貴妃稍稍安心,又轉首吩咐道,“竹息,好好看著清兒、淩兒和真寧;竹語,含章宮中上下此刻便交予你打點,萬萬不可出了差錯,另外,叫木棉時刻留意宓秀宮,有什麽消息第一時間稟報本宮。”
舒貴妃略略遲疑道:“玉厄夫人,莫不會與博陵侯……”
朱成璧溫言安慰道:“謀逆乃是誅滅九族之大罪,玉厄夫人不會如此,必是博陵侯狼子野心罷了。”一壁說著,一壁心中已然泛起了沉思,皇上既然說到宮闈之亂,必然已經深深懷疑玉厄夫人了,隻怕現在的宓秀宮和襄城王府,連一隻蒼蠅也飛不出來。
隻是,無論玉厄夫人到底有沒有參與博陵侯謀逆一事,必須得讓皇上相信,玉厄夫人與博陵侯早已裏應外合,如此,方可徹底斷了玄濟的太子之路!
城頭,一片肅穆,朱祈禎遠遠望去,隻見十萬大軍黑壓壓地排布在外,圍了個水泄不通,杜廣生苦笑一聲道:“博陵侯來勢洶洶,隻怕我們連一旬的時間都撐不下來。”
朱祈禎點點頭:“如今已經集結了京城的所有兵力,但是驍騎營、神機營精銳之師總數不過八千人,神機營內衛京師、外備征戰,自是頗具實力的,但是先進的火槍火銃幾乎一大半都給了博陵侯,而驍騎營素來守衛紫奧城,實力上較之神機營是差遠了。”
此時,驍騎營中軍武臣孫傳宗匆匆上了城樓,道:“兩位大人,連珠大炮已經全部從武庫運來了。”
朱祈禎轉身看著不遠處一台台新研製的連珠大炮,多管火銃的炮口黝黑發亮,在日光下閃爍著耀光,搖一搖頭,道:“連珠大炮雖是威力無窮,但研製至今,卻有二成的可能是啞炮,一成的可能是炸膛。”
杜廣生道:“啞炮也便罷了,炸膛的話搞得不好連城樓都會受損,豈不是給了博陵侯可乘之機?”
孫傳宗道:“火槍火銃對敵軍構不成大的威脅,除了霹靂炮、盞口將軍外,便隻剩下連珠大炮,如今之計,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用便罷了。”
朱祈禎沉思片刻,指著城樓道:“南城門和北城門具是凹字型,敵軍從此進攻,如入凹口,便會受到左中右三個方向的攻擊,相當困難,博陵侯素擅征戰,必然知曉這一點,那麽,便將大多數盞口將軍、連珠大炮布置於東城門和西城門,至於南北城門,多用滾石、火箭、弓弩壓製。”
杜廣生點頭讚成,道:“便先這麽辦,朱祈禎先隨我去神機營。”說罷,轉身便走,朱祈禎卻深深看了孫傳庭一眼,見他微微點頭,便也往神機營去了。
此刻,禦書房一片寂靜,朱成璧早早得了高千英的傳旨來到此地,卻見弈澹隻是望著窗外的帝錦金竹沉思不已。
“博陵侯十萬大軍駐紮在京城下,目前還無甚動作。”弈澹一臉疲倦,轉身坐在窗下,右手揉著眉心,左手在窗台上漫無目的地敲著,“不過,朕剛剛得知消息,此次兵變,並非博陵侯授意,而是其部下嘩變,一路挾製博陵侯而來。”
朱成璧漫步上前,輕輕為皇帝揉著肩頭:“皇上信嗎?”
弈澹嗤的一笑:“能控製十萬兵馬,難道真會是幾個部下所為嗎?”
朱成璧道:“那麽,皇上便應該明白博陵侯的顧忌了。”見弈澹用探詢的目光看向自己,朱成璧斂裙跪下,靜靜道,“博陵侯之所以要放出消息稱自己為部下挾持,便是要極力撇清‘謀逆’一詞,如此看來,他對自己尚在京城的家人、包括玉厄夫人和三殿下都頗為顧忌,倘若兵敗被擒,隻要一口咬定是部下挾持了自己便可逃過罪責,倘若僥幸攻至城內……”
朱成璧一語完畢,深深看住弈澹的雙眸,沉聲道:“對於此等亂臣賊子,便是梟雄霸業、可堪圖之。”
弈澹的右手緊緊攢住:“勤王之師正在趕往京城,隻是最近的乃是赫赫邊境吉州陳恪的駐軍,趕來尚有五六日的路程。眼下,朝臣的意思是堅守城門不出,另外派人勸服博陵侯投降。”
朱成璧心中一動,陳恪的駐軍擔著赫赫邊境的安危,如果陳恪趕來,那赫赫又會不會趁機進攻?
弈澹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道:“雖然赫赫亦是十分危險,但眼下也隻能如此。”
朱成璧沉默片刻,小心翼翼道:“既然是勸降,皇上應該許給博陵侯一些好處才是,而且,不能隻是一般的好處。”
弈澹咦了一聲道:“什麽好處?”
朱成璧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許諾封博陵侯為異姓王,另外加封博陵侯二子及重要的部將世襲侯爵之位,並賜予博陵侯及其二子免死金券!”
見弈澹微微驚愕,朱成璧心中一橫,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許諾等到襄城王妃誕下世子後封襄城王為太子,同時進封玉厄夫人為正一品淑妃!”
昔年,太後便是從淑妃之位登臨太後寶座,此番舉動,幾乎是認定襄城王便是日後的皇帝,於博陵侯而言,一個是以謀逆之舉逼迫皇帝傳位於襄城王、自己退居太上皇之位,一個是皇帝自己承諾千秋之後立襄城王為帝,雖然殊途同歸,但是在史書上的記載全然不同,一個是謀逆之臣、一個是周公之臣,博陵侯必然會心動。
見弈澹的麵龐微微抽搐,朱成璧又誠懇道:“自然,口說無憑,皇上應該下詔才是,並且需要玉厄夫人的親筆信知會博陵侯,如此方可使其安心交出十萬大軍。”朱成璧說完,再度深深叩首,言辭懇切,“嬪妾死罪!其罪一妄論國政,其罪二幹預太子人選,其罪三違反太祖聖諭,條條皆是死罪,請皇上賜罪!”
太祖一生戎馬,封了數十位異姓王,可惜卻少有善終者,不是結黨營私、意圖謀逆,便是居功自傲、藐視朝規,在一一解決諸位異姓王之後,太祖立下聖諭,曆代子孫帝王不得再封異姓王,從太宗皇帝到當今聖上,皆是謹遵這一聖諭,如今自己卻勸說皇帝封異姓王,豈非叫他來日不得與太祖地下相見?
朱成璧以額觸地,隻感到地磚上一陣一陣的寒涼,跪得久了、雙腿也微微發麻起來,此次豪賭,更是賭上自己甚至是朱氏全族的性命,倘若博陵侯封異姓王,必然是弈澹的心頭大恨,更是絕對容忍不下,那麽博陵侯便是遲早一死、無一份苟存的可能了,對於失了博陵侯又被弈澹顧忌的襄城王,也不會再有登臨太子之位的可能,玉厄夫人的淑妃之位也成了水月鏡花,更何況,博陵侯一倒,朝臣必然被肅清一番,等到徹底剪清博陵侯與襄城王的黨羽,奕渮便能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淩兒的道路也就可以更加順暢。
但是,對於博陵侯,封異姓王卻是一份致命的誘惑,對於他而言,必會接受這一無上的榮耀,但是,倘使博陵侯真的孤注一擲、撕破臉來不惜一戰,那麽所有人的命運都將於一朝之間徹底傾覆。
良久,弈澹輕歎一聲,伸手扶起朱成璧,道:“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朱成璧心中的一塊大石落了地,低眉道:“謝皇上不罪。”
弈澹緩緩搖一搖頭,道:“整個後宮,唯有你跟移光肯跟朕推心置腹地說話,隻是移光不懂這些罷了。”
朱成璧愈加恭順:“臣妾自然不敢與貴妃娘娘相較。”
弈澹撫一撫琳妃柔軟的發鬢:“那麽,你便替朕走一趟宓秀宮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