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柳梢梅萼漸分明(1)
“嫻貴妃娘娘萬福永安!”
朱宜修忙扶起萬明昱,笑若春風:“如妹妹趕緊起來吧。”
萬明昱微笑合度、姿態合宜:“娘娘召嬪妾來章德宮,是有什麽事要吩咐嬪妾嗎?”
朱宜修寧和一笑,伸手挽過萬明昱的手,微微搖一搖頭:“日日抄錄經文,連繭都寫出來了,皇上看到,可不知得有多心疼了。”
萬明昱微微麵紅:“娘娘知道了?”
朱宜修接過剪秋奉上的一盞鹿苑毛尖,遞到萬明昱手中,推心置腹道:“你就這麽疼愛澤兒?怎的連自己的身子都不顧了?日日跪在通明殿中祝禱,晚上又要抄錄經文,很傷身子的。”
萬明昱低低道:“稚子無辜,可憐常常身子虛弱,嬪妾由己及人,深知娘娘心裏有多疼愛大殿下,想為娘娘多盡一份心意。況且,大殿下就是未來的太子……”
朱宜修握著蹙金繡如意雲紋帕子一點萬明昱的唇心,凝眸於她姣好的麵龐,壓低了聲音如閑敘家常:“這話可是能亂說的?皇後娘娘還年輕,你怎知她來日不會生出嫡子?”
萬明昱噙著一縷淺淺的笑意相對:“皇後娘娘自從入宮以來,可謂是寵冠六宮,為何遲遲沒有動靜?娘娘可不能忘了,鳳儀宮在整飭之前,皇後娘娘用那九勻千步香,隻怕有了小半年之久,身子已經受損,不知何時何日能恢複呢?”
朱宜修心底微微一凜,麵上卻是如常的寧和神色:“是了,如貴嬪對很多事情,都是了如指掌的。”
萬明昱覆手於膝,儀態嫻靜:“娘娘難不成懷疑嬪妾對您的忠心?雖然娘娘與嬪妾之間有過嫌隙,但冰雪尚有消融的一日,隔閡自然也有開解的一天。”
朱宜修溫然一笑,隻徐徐撥弄著小手指上戴著的琺琅彩嵌鴿血紅寶石護甲:“本宮也有一些事情不甚明白,例如,當日太後娘娘詢問如貴嬪你,她小產之事究竟是何人所為,如貴嬪口風如此之緊,時至今日,本宮都不能得知。(..tw好看的小說)”
“娘娘素來睿智,自從乾元二年以來,太後娘娘對皇後娘娘的態度如何,娘娘細細一想,自然能夠明白,又何須嬪妾多費唇舌呢?”
朱宜修抿一抿唇,卻見繪春掀了簾子匆匆進殿,福一福身道:“嫻貴妃娘娘,如貴嬪娘娘,承明宮的良貴嬪娘娘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朱宜修一怔,且驚且疑:“本宮前兩日看過彤史,良貴嬪自從去年除夕解除禁足、恢複貴嬪的待遇以來,隻在正月初九左右侍寢過一迴,居然就有了身孕?”
萬明昱瞥一眼朱宜修,心裏細細一算,已是了然:“兩個月的身孕,看來是那個時候懷上的。”
繪春道:“皇後娘娘正在頤寧宮與太後娘娘敘話,隻是皇上還在上書房。得知消息後,太後娘娘吩咐了,先不用將消息報與皇上知曉,以免擾了皇上的功課。”
萬明昱點一點頭,徐徐道:“素來嬪妃有孕,循例是該晉一級的,雖然良貴嬪眼下失寵,但是若不能晉位,隻怕不能利於安胎。”
朱宜修眸光輕揚,語調雖平和,卻有一絲寒意若隱若現:“消息是皇後身邊的人先得知的還是太後身邊的人先知情的?”
“是簡尚宮通傳的。”
朱宜修淡淡哦了一聲,仿佛並不十分在意,又問道:“早就過了請安時分了,皇後怎麽還在頤寧宮?”
“聽聞皇後娘娘親自繡了一幅‘壽’字給太後娘娘,故而太後娘娘才留了皇後娘娘敘話。”
萬明昱不動聲色地一笑,閑閑撥一撥耳垂上的明珠:“眼下,娘娘還是先去一趟頤寧宮為好,隻怕太後娘娘與皇後娘娘都有幾分為難,不知道應該如何對皇上說,更拿不準皇上到底會不會晉封這位失寵多時的良貴嬪。其實,從二品九嬪若真要立一位,隻要不是九嬪之首的昭儀,就不會真正威脅到娘娘的地位。”
朱宜修冷冷一哼:“昭儀又如何?來日生子封妃,那才是真正的榮耀。”
萬明昱的笑意如風輕雲淡:“是皇子還是帝姬,其實言之過早了,更何況,子以母為榮,即便良貴嬪真有福氣熬成了良妃,不受寵又有何用?太子之位照樣不會垂青於她的兒子。”
“太後娘娘萬福金安!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朱成璧徐徐抬一抬手:“嫻貴妃,如貴嬪,你們都坐吧。”
朱宜修笑意盈盈:“聽聞良貴嬪有了身孕,嬪妾方才遣了身邊的繪春去承明宮恭賀,然後立即過來頤寧宮恭喜母後。”
朱成璧笑著點一點頭:“宮裏有一年不曾聞到如此喜事,哀家也很高興,來日予澤有弟弟相伴,想必也會很高興的。”
萬明昱心思一轉,已然含了極溫煦的笑意道:“太後娘娘最是高興,又有一位皇孫可以承歡膝下。李太白曰‘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隻是呢,天倫之樂固然好,隻怕到時候大殿下與二殿下圍在太後娘娘身邊,吵著要抱,太後娘娘會避之不及了。”
朱成璧撲哧一樂,佯裝怒道:“整天油嘴滑舌的,偏皇帝還那樣寵著你,一點都沒有賢德嬪妃的樣子!”
朱宜修莞爾笑道:“皇上還就偏偏喜歡如貴嬪這樣,對兒臣就不冷不熱的,兒臣可委屈得緊,母後可不能再偏心啊。”
朱成璧連連搖頭:“原先嫻貴妃最是沉穩莊重,如今跟如貴嬪處得久了,也成了這副樣子。”一語未必,朱成璧又低低一歎,“良貴嬪這孩子福氣好,開過年來隻侍寢了一迴就有了孩子,你們三人寵愛多,卻總也沒有消息。嫻貴妃便也罷了,好歹有個皇長子,皇後與如貴嬪可得好好抓緊。說到底,沒有子嗣,深宮寂寥,也很難熬。”
朱柔則與萬明昱忙道:“兒臣(嬪妾)遵旨。”
朱成璧握著翡翠玉輪,緩緩按著臉頰:“按照宮裏頭的規矩,嬪妃有孕,循例是該晉一級的,隻是哀家擔心,皇上對良貴嬪淡淡的,隻怕並不情願晉封,這樣的話,良貴嬪可如何能夠安胎呢?”
朱宜修沉吟片刻,望一眼萬明昱道:“兒臣倒是有個法子,如貴嬪也有一年沒有晉封了,她素來循規蹈矩、知禮曉事,不如晉為昭儀,另外,再從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中擇選一個給良貴嬪如何?”
朱柔則聞言讚道:“是了,即便皇上如今再不喜歡良貴嬪,但是,既然皇上早已有意封如貴嬪為昭儀,也就沒有理由讓懷有身孕的良貴嬪不得晉封。”
萬明昱覷一眼朱柔則,極力壓住唇角即將湧起的冷笑,俯身下跪,誠懇道:“嬪妾惶恐,不敢居於九嬪之首,其實,容貴嬪與恂貴嬪同為貴嬪之位……”
“容貴嬪甫一進宮便是貴嬪,並不適合過快晉封,而恂貴嬪……”朱成璧低低歎息,“先放著吧。”
朱宜修伸手扶起萬明昱,揚唇淺笑:“恭喜如妹妹,這算起來,妹妹是乾元朝第一位得封昭儀的呢!”
朱柔則亦起身相賀:“恭喜如妹妹。”
午膳的時候,玄淩到頤寧宮用膳,聞得良貴嬪有孕,雖有幾分驚喜,但也不過爾爾,思慮片刻後,擇選了修容一位給良貴嬪,並賞下綾羅綢緞、珍異古玩給承明宮。
乾元三年三月十六日,六辰值日,大吉,行冊封嘉禮,和煦堂萬氏明昱晉為昭儀,承明宮李氏婉墨晉為修容,另外封賞萬氏族人與李氏族人,沉寂許久的後宮如被投入石塊的湖麵,漣漪頓起,一時間頗為熱鬧。其中,自是當屬和煦堂與承明宮風頭最盛,被眾人捧得幾可與鳳儀宮、章德宮相較。
章德宮,瑤光殿,朱宜修看著在一旁與乳娘嬉戲的予澤,修長的手指緩緩撫過膝上平展展放著的一方蹙金繡如意雲紋帕子,靜靜道:“皇上對李修容,依然是心存芥蒂啊。”
剪秋的眉眼間閃過一絲幸災樂禍的神色:“是呢,不然也不會擇選九嬪之末給她,實在是尷尬。奴婢聽聞,李修容雖然有孕晉封,但是一直怏怏不樂。”
“無用!順利產子,遲早能封為良妃,宮中唯有澤兒一個皇子,即便皇上不寵她,太後也不會放任不管。”
剪秋溫順道:“娘娘說的是。說到底,還是李修容目光短淺。”
朱宜修微微沉吟,卻搖一搖頭:“不對,並非是目光短淺。對於李修容,腹中之子並非意味著無上榮耀與指日可待的封妃,而是自己與心愛男子的孩兒。如今皇上並不看重她,循例晉封,也不過隻是看腹中子的麵子罷了,對於李修容,又如何能不傷心絕望?”
剪秋沉默片刻,似有幾分觸動心腸,然而,終究是冷寂下去:“奴婢想起,萬昭儀、李修容與恂貴嬪是乾元元年六月初四一同進宮的,彼時,恂貴嬪為從四品婉儀,萬昭儀與李修容都是嬪位,如今,卻是恂貴嬪落在了後頭,可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朱宜修以手支頤,目光卻隻柔柔落在予澤身上:“她不得寵,能封為貴嬪也是照看母家的情麵,如今陸氏一族敗落徹底,她自然再難翻身的。”
柳梢梅萼漸分明(1)
“嫻貴妃娘娘萬福永安!”
朱宜修忙扶起萬明昱,笑若春風:“如妹妹趕緊起來吧。”
萬明昱微笑合度、姿態合宜:“娘娘召嬪妾來章德宮,是有什麽事要吩咐嬪妾嗎?”
朱宜修寧和一笑,伸手挽過萬明昱的手,微微搖一搖頭:“日日抄錄經文,連繭都寫出來了,皇上看到,可不知得有多心疼了。”
萬明昱微微麵紅:“娘娘知道了?”
朱宜修接過剪秋奉上的一盞鹿苑毛尖,遞到萬明昱手中,推心置腹道:“你就這麽疼愛澤兒?怎的連自己的身子都不顧了?日日跪在通明殿中祝禱,晚上又要抄錄經文,很傷身子的。”
萬明昱低低道:“稚子無辜,可憐常常身子虛弱,嬪妾由己及人,深知娘娘心裏有多疼愛大殿下,想為娘娘多盡一份心意。況且,大殿下就是未來的太子……”
朱宜修握著蹙金繡如意雲紋帕子一點萬明昱的唇心,凝眸於她姣好的麵龐,壓低了聲音如閑敘家常:“這話可是能亂說的?皇後娘娘還年輕,你怎知她來日不會生出嫡子?”
萬明昱噙著一縷淺淺的笑意相對:“皇後娘娘自從入宮以來,可謂是寵冠六宮,為何遲遲沒有動靜?娘娘可不能忘了,鳳儀宮在整飭之前,皇後娘娘用那九勻千步香,隻怕有了小半年之久,身子已經受損,不知何時何日能恢複呢?”
朱宜修心底微微一凜,麵上卻是如常的寧和神色:“是了,如貴嬪對很多事情,都是了如指掌的。”
萬明昱覆手於膝,儀態嫻靜:“娘娘難不成懷疑嬪妾對您的忠心?雖然娘娘與嬪妾之間有過嫌隙,但冰雪尚有消融的一日,隔閡自然也有開解的一天。”
朱宜修溫然一笑,隻徐徐撥弄著小手指上戴著的琺琅彩嵌鴿血紅寶石護甲:“本宮也有一些事情不甚明白,例如,當日太後娘娘詢問如貴嬪你,她小產之事究竟是何人所為,如貴嬪口風如此之緊,時至今日,本宮都不能得知。(..tw好看的小說)”
“娘娘素來睿智,自從乾元二年以來,太後娘娘對皇後娘娘的態度如何,娘娘細細一想,自然能夠明白,又何須嬪妾多費唇舌呢?”
朱宜修抿一抿唇,卻見繪春掀了簾子匆匆進殿,福一福身道:“嫻貴妃娘娘,如貴嬪娘娘,承明宮的良貴嬪娘娘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朱宜修一怔,且驚且疑:“本宮前兩日看過彤史,良貴嬪自從去年除夕解除禁足、恢複貴嬪的待遇以來,隻在正月初九左右侍寢過一迴,居然就有了身孕?”
萬明昱瞥一眼朱宜修,心裏細細一算,已是了然:“兩個月的身孕,看來是那個時候懷上的。”
繪春道:“皇後娘娘正在頤寧宮與太後娘娘敘話,隻是皇上還在上書房。得知消息後,太後娘娘吩咐了,先不用將消息報與皇上知曉,以免擾了皇上的功課。”
萬明昱點一點頭,徐徐道:“素來嬪妃有孕,循例是該晉一級的,雖然良貴嬪眼下失寵,但是若不能晉位,隻怕不能利於安胎。”
朱宜修眸光輕揚,語調雖平和,卻有一絲寒意若隱若現:“消息是皇後身邊的人先得知的還是太後身邊的人先知情的?”
“是簡尚宮通傳的。”
朱宜修淡淡哦了一聲,仿佛並不十分在意,又問道:“早就過了請安時分了,皇後怎麽還在頤寧宮?”
“聽聞皇後娘娘親自繡了一幅‘壽’字給太後娘娘,故而太後娘娘才留了皇後娘娘敘話。”
萬明昱不動聲色地一笑,閑閑撥一撥耳垂上的明珠:“眼下,娘娘還是先去一趟頤寧宮為好,隻怕太後娘娘與皇後娘娘都有幾分為難,不知道應該如何對皇上說,更拿不準皇上到底會不會晉封這位失寵多時的良貴嬪。其實,從二品九嬪若真要立一位,隻要不是九嬪之首的昭儀,就不會真正威脅到娘娘的地位。”
朱宜修冷冷一哼:“昭儀又如何?來日生子封妃,那才是真正的榮耀。”
萬明昱的笑意如風輕雲淡:“是皇子還是帝姬,其實言之過早了,更何況,子以母為榮,即便良貴嬪真有福氣熬成了良妃,不受寵又有何用?太子之位照樣不會垂青於她的兒子。”
“太後娘娘萬福金安!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朱成璧徐徐抬一抬手:“嫻貴妃,如貴嬪,你們都坐吧。”
朱宜修笑意盈盈:“聽聞良貴嬪有了身孕,嬪妾方才遣了身邊的繪春去承明宮恭賀,然後立即過來頤寧宮恭喜母後。”
朱成璧笑著點一點頭:“宮裏有一年不曾聞到如此喜事,哀家也很高興,來日予澤有弟弟相伴,想必也會很高興的。”
萬明昱心思一轉,已然含了極溫煦的笑意道:“太後娘娘最是高興,又有一位皇孫可以承歡膝下。李太白曰‘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隻是呢,天倫之樂固然好,隻怕到時候大殿下與二殿下圍在太後娘娘身邊,吵著要抱,太後娘娘會避之不及了。”
朱成璧撲哧一樂,佯裝怒道:“整天油嘴滑舌的,偏皇帝還那樣寵著你,一點都沒有賢德嬪妃的樣子!”
朱宜修莞爾笑道:“皇上還就偏偏喜歡如貴嬪這樣,對兒臣就不冷不熱的,兒臣可委屈得緊,母後可不能再偏心啊。”
朱成璧連連搖頭:“原先嫻貴妃最是沉穩莊重,如今跟如貴嬪處得久了,也成了這副樣子。”一語未必,朱成璧又低低一歎,“良貴嬪這孩子福氣好,開過年來隻侍寢了一迴就有了孩子,你們三人寵愛多,卻總也沒有消息。嫻貴妃便也罷了,好歹有個皇長子,皇後與如貴嬪可得好好抓緊。說到底,沒有子嗣,深宮寂寥,也很難熬。”
朱柔則與萬明昱忙道:“兒臣(嬪妾)遵旨。”
朱成璧握著翡翠玉輪,緩緩按著臉頰:“按照宮裏頭的規矩,嬪妃有孕,循例是該晉一級的,隻是哀家擔心,皇上對良貴嬪淡淡的,隻怕並不情願晉封,這樣的話,良貴嬪可如何能夠安胎呢?”
朱宜修沉吟片刻,望一眼萬明昱道:“兒臣倒是有個法子,如貴嬪也有一年沒有晉封了,她素來循規蹈矩、知禮曉事,不如晉為昭儀,另外,再從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中擇選一個給良貴嬪如何?”
朱柔則聞言讚道:“是了,即便皇上如今再不喜歡良貴嬪,但是,既然皇上早已有意封如貴嬪為昭儀,也就沒有理由讓懷有身孕的良貴嬪不得晉封。”
萬明昱覷一眼朱柔則,極力壓住唇角即將湧起的冷笑,俯身下跪,誠懇道:“嬪妾惶恐,不敢居於九嬪之首,其實,容貴嬪與恂貴嬪同為貴嬪之位……”
“容貴嬪甫一進宮便是貴嬪,並不適合過快晉封,而恂貴嬪……”朱成璧低低歎息,“先放著吧。”
朱宜修伸手扶起萬明昱,揚唇淺笑:“恭喜如妹妹,這算起來,妹妹是乾元朝第一位得封昭儀的呢!”
朱柔則亦起身相賀:“恭喜如妹妹。”
午膳的時候,玄淩到頤寧宮用膳,聞得良貴嬪有孕,雖有幾分驚喜,但也不過爾爾,思慮片刻後,擇選了修容一位給良貴嬪,並賞下綾羅綢緞、珍異古玩給承明宮。
乾元三年三月十六日,六辰值日,大吉,行冊封嘉禮,和煦堂萬氏明昱晉為昭儀,承明宮李氏婉墨晉為修容,另外封賞萬氏族人與李氏族人,沉寂許久的後宮如被投入石塊的湖麵,漣漪頓起,一時間頗為熱鬧。其中,自是當屬和煦堂與承明宮風頭最盛,被眾人捧得幾可與鳳儀宮、章德宮相較。
章德宮,瑤光殿,朱宜修看著在一旁與乳娘嬉戲的予澤,修長的手指緩緩撫過膝上平展展放著的一方蹙金繡如意雲紋帕子,靜靜道:“皇上對李修容,依然是心存芥蒂啊。”
剪秋的眉眼間閃過一絲幸災樂禍的神色:“是呢,不然也不會擇選九嬪之末給她,實在是尷尬。奴婢聽聞,李修容雖然有孕晉封,但是一直怏怏不樂。”
“無用!順利產子,遲早能封為良妃,宮中唯有澤兒一個皇子,即便皇上不寵她,太後也不會放任不管。”
剪秋溫順道:“娘娘說的是。說到底,還是李修容目光短淺。”
朱宜修微微沉吟,卻搖一搖頭:“不對,並非是目光短淺。對於李修容,腹中之子並非意味著無上榮耀與指日可待的封妃,而是自己與心愛男子的孩兒。如今皇上並不看重她,循例晉封,也不過隻是看腹中子的麵子罷了,對於李修容,又如何能不傷心絕望?”
剪秋沉默片刻,似有幾分觸動心腸,然而,終究是冷寂下去:“奴婢想起,萬昭儀、李修容與恂貴嬪是乾元元年六月初四一同進宮的,彼時,恂貴嬪為從四品婉儀,萬昭儀與李修容都是嬪位,如今,卻是恂貴嬪落在了後頭,可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朱宜修以手支頤,目光卻隻柔柔落在予澤身上:“她不得寵,能封為貴嬪也是照看母家的情麵,如今陸氏一族敗落徹底,她自然再難翻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