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神的樂園
被骰子控製的世界[西幻] 作者:諸君肥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我很高興得知遊記已經翻譯完成的消息, 諾埃爾教授。此外,我也很榮幸能夠為您介紹出版商。我閱讀了您的作品,您真是一位天才般的小說家。
“信中不便說明過多信息。如果您有空的話, 明天下午一點,我會在上一次見麵的那家餐廳等候著您。您最好帶上那位譯者, 我這邊也會帶上出版商。
“如果這個時間對您來說不方便, 那您可以迴信告知我其他的時間;如果沒有收到您的迴信,那我就默認明天會與您見上一麵。
“……”
明天下午一點。西列斯想。他正好沒有課。
蘭米爾的迴信讓西列斯鬆了一口氣。即便對小說的出版沒有過多的期待,但是真的能夠出版那自然是一件好事。那才是西列斯習慣做的事情。
明天的會麵要帶上伊曼紐爾嗎……
西列斯想了想, 便換上便服, 提上背包出了門。
清晨的空氣清新。西列斯沿著海沃德街6號一路步行,不久之後就抵達了民俗學會。
他在一樓的門廳那兒詢問伊曼紐爾是否在, 得到肯定的迴複之後, 便去了二樓。拉米法大學教授的身份給了他巨大的便利, 如果不是這個身份,他恐怕很難在民俗學會中暢行無阻。
依舊是二樓的那間辦公室, 西列斯敲門之後, 隔了片刻, 聽見門內傳來一聲嘶啞的“進來”。這讓西列斯輕輕皺了皺眉。
他轉動門把手, 走了進去, 隨後吃了一驚。
比起上一次見麵,伊曼紐爾看起來蒼老了許多。他目光疲倦, 低頭在紙上飛快地書寫著什麽。西列斯瞥見他的麵前就放著那本羊皮紙封麵的遊記, 便立刻明白, 伊曼紐爾大清早就在這兒翻譯。
……他未必是有多勤奮、盡責, 或者對翻譯這事兒有多重視, 而是因為他想要盡快完成翻譯, 然後去往無燼之地。西列斯對此心知肚明。
“……哦,諾埃爾教授……早上好。”伊曼紐爾抬起頭,下意識看了一眼來客,結果望見是西列斯,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西列斯在門口站了片刻,然後輕微地歎息了一聲,說:“我開始懷疑,我將這本遊記交給你是否是一件好事了,伊曼紐爾。早上好。”
伊曼紐爾立刻搖了搖頭:“這可不行。”
西列斯知道自己根本勸不動伊曼紐爾。此刻伊曼紐爾的心中充滿了對於兄長伊舍伍德的懷念、對於死去的同伴們的愧疚、對於“不存在的城市”的憤恨。
他瘋狂地想要去往無燼之地,瘋狂地想要解開這個謎團,甚至情願用自己的死亡為兄長和同伴送行。
是他最後的理智與清醒,讓他仍舊留在這裏,完成答應西列斯的任務。在翻譯結束之後,恐怕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他。
……唯一可能的人選,阿方索·卡萊爾,反倒是因為伊曼紐爾的行為而自己也動搖了。
西列斯對於他們過去的恩恩怨怨無能為力。
他隻是說:“我這一次來是想告訴您,明天下午一點,在阿瑟頓廣場的……”他頓了頓,然後說出了那家餐廳的地址,“那名商人和出版商會等待著我們。”
“……商人?”伊曼紐爾說,“明天下午……明天下午當然沒有問題。我的意思是,那名商人……是你之前說的那個人嗎?”
“是的。”西列斯點了點頭,“正是他從一名探險者的手中得到了這本遊記,然後轉賣給了我。”
伊曼紐爾的目光中猝然迸發出驚喜的意味,他自言自語著說:“那我可以問問,他是在哪兒遇到那位探險者的,是否聽說過他過往的經曆,在遊記中,有些片段不那麽清楚……”
他嘀嘀咕咕地說了一些什麽。隔了片刻,他驟然迴神,帶著一種歉然的語氣說:“抱歉,我隻是……”
“我能理解您的心情。”西列斯斟酌著語氣,“不過,逝者已矣。我想您的兄長也更希望您能好好活下去。”
“……背負著他的、以及其他同伴的死亡?”伊曼紐爾的語氣低沉而壓抑,“我想我做不到。即便伊舍伍德並非因我而死,但是,我的同伴們卻……
“我想,阿方索應該已經和您說過一些……我們過去的經曆。他必定仍舊在這件事情上責怪我……我的莽撞與輕率。那些生命,那並不是輕飄飄的東西。
“我沒指責您的意思,但是……您也不可能代入到我的境況之中,也不可能明白,當初的那些事情……如同漫長的、死寂的陰影,覆蓋在我的身上,讓我終生都無法擺脫……”
他訴說著。與其說他此刻是希望西列斯能夠理解他,倒不如說,他隻是需要一個人來聆聽這些積壓已久的情緒與心理。
西列斯問:“您抱著必死的決心嗎?”
伊曼紐爾怔怔地望著他,過了片刻,緩慢而堅定地點了點頭。
“我苟活了許多年。”他低聲喃喃,“已經活夠了。”
西列斯微歎一聲,沒有再多說什麽。他與伊曼紐爾告別,然後離開了民俗學會。
在秋日的林蔭道上走了一段時間,西列斯才感到那種沉重的情緒逐漸從自己的身上褪去。他想,伊曼紐爾的選擇並非不能理解。
隻不過,他無法做到眼睜睜瞧著一個生命尋死……並且,間接因為他的因素。盡管他當時將那本遊記交給伊曼紐爾的時候,不可能知道那本遊記中的內容。
……無論如何,等明天的會麵結束之後再說。
西列斯在街道的拐角處找到了一輛出租馬車,然後馬不停蹄地去向了費恩家。
幸運的是,伯特倫·費恩果真在家。
“西列斯。”開門的費恩太太有些驚訝,“怎麽了?您這時候來拜訪,是出了什麽事嗎?”
“可以這麽說。”西列斯說,“您丈夫在家嗎?”
“伯特倫?”費恩太太有些莫名其妙,她轉身朝著家裏喊了一聲,“伯特倫!”
隨後,她又轉向西列斯,說:“他在家。安東尼正在家庭教師的督促下完成作業,伯特倫也在那兒。我很感謝您的這個建議,最近安東尼越發用功了。”
西列斯微微笑了一下,說:“安東尼是個聰明的孩子,他會明白您的苦心。”
他想,這麽早就開始學習……安東尼確實發生了蛻變。
交談了兩句之後,伯特倫·費恩便從樓上走了下來。
“西列斯!”伯特倫說,“你怎麽來了?是出了什麽事嗎?”
這對夫妻問出的問題都差不多。
西列斯朝著他點了點頭,隨後說:“伯特倫,你看報紙了嗎?聽說昨天美食小鎮上發生的事情了嗎?”
“……什麽?”伯特倫遲鈍地反應了一下,“沒有。發生什麽事情了?美食小鎮怎麽了?我正打算和艾琳與安東尼一同去玩玩……過兩天,或許。”
艾琳就是費恩太太的名字。
“我衷心建議你們不要去。”西列斯說,“昨天我和我的朋友去了那邊,隨後發生了……一些事情。”
伯特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嚴肅了起來。
他請西列斯坐到客廳的沙發上,自己和費恩太太也坐下。
伯特倫說:“我知道近日美食小鎮的生意很不錯。難道是食物吃出了什麽問題嗎?”
“並非如此。”西列斯說,“恰恰相反,人們對於那些食物的追逐,有一些過度瘋狂了。”
伯特倫看起來有些詫異:“盡管如此……西列斯,我認為人們喜歡品嚐美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他開玩笑一樣說,“就如同我在無燼之地的時候,就瘋狂想念我太太的手藝。”
他衝著費恩太太笑了一下。
西列斯給這對夫妻留下了片刻的時間,然後說:“昨天下午,那些食客為了爭搶食物,大打出手甚至疊起了人牆……你認為這還算正常嗎?”
伯特倫立刻露出了詫異的表情,他皺起眉:“這可不對勁。”他頓了頓,又說,“會不會是那些人本來就有矛盾與爭鬥?”
西列斯低沉地說:“成千上萬的人……都是如此。”
費恩太太在旁倒吸了一口涼氣,露出驚慌的表情,她說:“如此瘋狂!真是不可思議……伯特倫,我們恐怕還是不要帶安東尼去那兒了。”
伯特倫安撫著自己的妻子,隨後說:“我想,西列斯的意思是……”
西列斯帶著些許試探的語氣:“在無燼之地的時候,你有遭遇過什麽……特殊的危險嗎?”
伯特倫猶豫了一下,然後說:“你是指,那些舊神追隨者?”
他知道就行。西列斯大大鬆了一口氣。
隨後他說:“我懷疑幕後黑手在趁此機會……”他挑選了一個說法,“醞釀什麽陰謀。”
伯特倫若有所思。
片刻之後,他說:“你在懷疑格雷森公司?”
西列斯點了點頭,沒有掩飾這一點。
他說:“您不覺得格雷森在西城的生意擴張太簡單了一些嗎?此外,人們對於格雷森的食材以及成品食物的追求也有些過分狂熱了。”
“格雷森……”伯特倫思考了片刻,“的確。那筆分紅的數額也有些誇張了。”
西列斯問:“你之前說,有一位朋友在格雷森工作?”
“是的,就是那位在無燼之地發現了幾份食譜的商人。”伯特倫說,“我的確相信他的品行……不過,你的話也讓我產生了一些懷疑。
“事實上,我隻能相信他,但不能相信格雷森整個公司的道德水準。雖然我不想直說,但是有些商人的確沒什麽道德準則。”
西列斯說:“你接觸過格雷森公司的其他人嗎?”
“有接觸過一位負責人……他有些胖,喜歡穿西裝。”伯特倫思索了一會兒,“領口總是別著一枚胸針……”
西列斯說:“胸針的圖案是一端落下的天平?”
“你怎麽知道!”伯特倫驚訝地說。
“昨天美食小鎮出事之後,出麵協調此事的正是這個人。”西列斯低沉地說,“他的名字是什麽?”
“比爾·博蒙特。”伯特倫說,“他讓人稱唿他為比利。”
“你對他的印象怎麽樣?”
“說不上來。”伯特倫說,“他就是個典型的商人,但恐怕不是從無燼之地那兒發財的,而是在拉米法城做經理人。他是被雇傭來的。
“他負責管理公司,維係公司的日常運營和發展,但並不是公司的擁有者,從他和其他投資人交流的語氣中就可以聽出來。”
西列斯了然,說:“所以他並不是格雷森公司真正的主人。”他頓了頓,“那你見過格雷森的真正擁有者嗎?”
“沒有。”伯特倫說,“恐怕沒什麽人見過。總是這個比利出麵協調任何事情。當時大家猜測,會是康斯特公國政府中的某位大人物,所以才不便露麵。但是……”
西列斯說:“那也是一種可能。”
伯特倫猶豫再三,說:“你真覺得,發生在美食小鎮上的事情可能是有……神秘力量在搞鬼?”
西列斯一怔。
伯特倫說:“會不會是某種惡性的商業競爭?”
西列斯正想反駁,卻突然停了下來。
伯特倫的猜測似乎也不是不可能。這是從一個商人、經營者的角度出發,自然而然得出的結論。當然,西列斯同樣也知道,伯特倫這麽猜測,是因為他昨天並不在現場。
如果他在現場,瞧見那些普通人瘋狂的、誇張的表現的話,那他必定可以得出與其他啟示者一樣的結論——那是有某種隱秘的力量在搗鬼。
但是,僅僅基於西列斯的說法,伯特倫便想到,會不會是有競爭對手注意到美食小鎮的發展火熱、前景遠大,所以刻意在上升期搗亂?
這當然不是不可能。
格雷森食品公司壟斷了西城大半的食材與成品食物,乃至於酒館、餐廳的食材來源供應。對於東城的許多食品公司以及加工廠來說,他們的利益本來就已經損失了許多。
而格雷森還想要通過美食小鎮、十月集市等等手段,開拓東城的市場。
失去了西城的客人,對於有些商人來說還不算傷筋動骨,但是東城的市場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真讓格雷森食品公司成功壟斷整個拉米法城的餐飲業……那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西列斯怔了片刻,便說:“你說的有道理,這是我忽略的一種可能性。”
當然,他仍舊認定,那是有神秘力量……啟示者或者舊神追隨者搞鬼。但是,如果真的是商業惡性競爭的話,那未必會與舊神複蘇有關。
很有可能,就隻是格雷森的競爭對手請了一位實力強大的啟示者,在背後動手,讓人們瘋狂地追逐著格雷森的食物。
而物極必反。下一步,格雷森的競爭對手或許就會開始宣傳,格雷森的食物讓人們陷入了瘋狂的狀態這樣的消息,“吃下格雷森的食品就會變成瘋子”“格雷森的食品會讓人上癮”。
這顯然會打擊到格雷森的聲譽。
比起空口無憑的“隱秘力量”,這種商業競爭看起來更加有理有據。
看西列斯認可了他的猜測,伯特倫看起來也鬆了一口氣。他笑了起來,說:“你嚇了我一跳。如果拉米法城內也有一些舊神追隨者活躍,那未免也太危險了。”
西列斯:“……”
但是拉米法城的確有一些舊神追隨者。他不禁想。隻不過與康斯特公國官方保持著一種微妙的默契——你不搞事,我不管你。
唯一的問題是,是否有舊神追隨者真的打算複活他們的神明呢?
西列斯帶著這個疑惑離開了費恩家。
費恩太太想留他吃頓午飯,但是西列斯還有許多未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推拒了。
“那就過兩天來吃頓飯,西列斯。”費恩太太說,“我總是忘了和你說這事兒,瞧我這記性,醫生的話果真是對的。
“我很感激你當初幫我將小安東尼帶迴來。你一個人在拉米法城生活,總需要朋友之間相互照應。有空的話,就過來吃飯吧。”
西列斯自然答應。臨走之前,他說:“不過,我認為,你們還是應該遠離南郊。”
“我明白。”伯特倫說。
離開費恩家之後,西列斯迴了拉米法大學。一路上他都在思索,美食小鎮的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伯特倫提出的惡性商業競爭似乎是更有可能的說法。
但是……
即便是惡性商業競爭,有必要把場麵搞這麽大嗎?
西列斯認為,昨天如果不是有啟示者在場,有那個可以擴大聲音的儀式,那麽場麵必定會失控。陷入瘋狂的人群會彼此廝殺,搶奪食物。
那就是幾千個普通平民的混戰了。
就算格雷森的競爭對手想要搞垮格雷森,那也不至於使出這種手段。如果真的傷亡慘重,如果他們的做法暴露出來,那麽這是兩敗俱傷的做法。
……失控。西列斯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這個問題。
整件事情可以從兩個角度的考慮。一種是美食小鎮及其背後勢力,格雷森也好,或者其他什麽舊神追隨者也好,這是一種可能性。另一種就是美食小鎮及其背後勢力的對立麵。
無論是哪一方搞出來的事情,他們都不可能希望整件事情失控到昨天的那個局麵。成千上萬個普通人陷入瘋狂的混戰——這太可怕了,顯而易見會招來官方的嚴厲指責與徹查。
無論哪一方,他們想做的事情,都不是光明正大的。
如果是複活舊神,他們既然已經假托了食品公司這個名頭,那麽必定是想要偷天換日、瞞天過海,不可能如此招搖和張揚。
如果是想要搞垮競爭對手,那麽整件事情就更應該小心行事,免得露出什麽馬腳。
所以,事情發展到昨天那個程度,是兩個懷疑對象都不可能希望發生的事情。也就是說……有什麽事情,出了岔子。
具體是什麽事情?西列斯不禁思索起來。
是有第三方參與其中,渾水摸魚?是美食小鎮的火爆讓幕後黑手也猝不及防?是他們誤打誤撞開啟了什麽宏大而不可思議的儀式?
西列斯這麽想著,又覺得如此空想,實在是沒有任何意義。
他根本找不到什麽證據。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即便他找到了證據,他也沒法對抗可能的幕後黑手。他隻是在這兒分析,妄圖找到一個真相罷了。
西列斯暗自歎息一聲,在邁步離開出租馬車的那一瞬間,就放下了心中所有的思慮。
還是好好研究自己的論文吧。那直接關係著他的學術任務。
在食堂吃過午飯,西列斯迴到宿舍之後,就打開了此前從卡爾弗利教授那兒得到的兩本書。《旅途之上》和《詩人的命運》。
這兩本書都是他此前未曾閱讀過的。在看到標題的時候,他猜測前者是遊記,後者是傳記,而打開之後,他發現果真如此。不過內容與他想象中的稍微有些偏差。
《旅途之上》的作者雅各布·法利,並非來自當代,而是遙遠的帝國紀。他是離家與旅途之神李加迪亞的忠實信徒。
在書籍勒口的介紹中,雅各布終身未婚、無妻無子,在世界各地流浪,將自己的經曆編撰成一本書籍,名為《旅途之上》,並且在書中提及了許多與李加迪亞相關的想法與領悟。
不過,由於時代過於久遠,在漫長的曆史中,這本書的許多部分都遺失了,最後隻剩下這薄薄一本,被當代的出版商集結成冊,最終出版。
由於缺失的部分太多,所以這本書盡管可以被稱之為時軌,但是並不會造成什麽重大的影響。此外,遺失的部分讓現存的文字中的許多部分都變得含糊不清,根本不清楚作者在指向什麽。
這種種遺憾,並沒有掩飾西列斯閱讀這本書的興趣。
旅途對於李加迪亞的信徒來說,就像是一種習慣。他們習慣踏上陌生的土地、習慣駐足從未目睹過的風景。他們的生命中帶有一種不熄的、對外界的好奇與探索欲望。
基於這種執拗的信仰,所以任何一個李加迪亞的信徒,都會踏上探索異域的路途。在這本書中,雅各布就非常詳細地描繪了自己去過的土地的風景。
因為許多部分已經遺失,所以西列斯無法知道,這些土地具體的位置。這的確是一個遺憾。
其中尤為讓他注意到的,是與大海有關的描述。
“……
“海邊有燈塔。燈塔上的住民告訴我,海上有霧,霧深處有巨蛇,巨蛇棲息在一條鯨魚變成的島嶼,島嶼是北方樂土。北方樂土不受寒風的侵襲。
“……”
這短短幾行字讓西列斯琢磨了許久。
燈塔是為遠航的漁民指引方向的建築物。換言之,燈塔上的住民應該就是燈塔的看守者,他關於海上的消息是從漁民那兒得知的。
霧中蛇棲息的島嶼是不受寒風侵襲的北方樂土。西列斯心想,這是受到洋流的影響?
說真的,他挺想借用一下自己高中的地理知識分析一下這個世界的洋流與季風。然而遺憾的是,高考之後他就忘光了。
……互聯網啊互聯網。西列斯感歎一聲。他多希望這個時代快進到網絡時代。信息遍布,伸手拾取就好。
這近乎神話一樣的傳說故事讓西列斯有了一些興趣。他想知道雅各布之後是否踏上了尋找北方樂土的路途,然而遺憾的是,後續的部分缺失了。
這一點大大影響了西列斯的興致,讓他不由得想到原身曾經研究過的那位作者——科南·弗裏蒙特。他的作品也同樣遺失了許多。
不過……他的想法突然轉了個彎。
現存的弗裏蒙特的著作,是殘本、手稿和他人抄錄拚湊而成的。但是,這隻是明麵上來說。世界上說不定還有一些私人收藏家,會得到科南·弗裏蒙特作品的其他部分。
比如,卡爾弗利教授?
西列斯想,或許他之後可以以這個名頭拜訪一下卡爾弗利。與一位藏書家的友誼是值得好好維係的。
在閱讀完《旅途之上》之後,西列斯對於帝國紀李加迪亞的信徒有了更多的了解。這是一本完全可以放進論文參考文獻中的著作。
但是,他想,從帝國紀探索世界不同角落的虔誠信徒,到沉默紀落魄貧窮沉迷喝酒的流浪詩人。這樣的差別與轉變,未免也過於誇張了。
陰影紀到底發生了什麽?李加迪亞在那個時候銷聲匿跡……是因為什麽?
詹·考爾德曾經在那本玩笑一般的《陰影下的神明與信徒》中,提到李加迪亞在那個時候去旅遊了。西列斯反倒真的希望,這個看起來不靠譜的說法是真的。
起碼那並不顯得過於殘酷。
西列斯最近長久研究與李加迪亞及其信徒有關的文字與作品,又因為自己本身就是離家遠行的異鄉人,所以不可避免地對這位神明產生了些許的感慨。
旅途之上的行人的庇佑者。這是人們對於李加迪亞的想法,也帶有一種樸素的、誠摯的願望與祈求。西列斯並不會信仰神明,但是他知曉這種簡單願望的存在。
如果李加迪亞的力量真的仍舊存在於這個世界,那麽,西列斯倒也希望祂能庇佑一下自己——起碼讓他在費希爾世界的旅程能夠一切順利。
另外一本書,《詩人的命運》,就與《旅途之上》的內容截然不同了。
這本書的作者阿奇博爾德·喬恩,是康斯特公國的居民,出生於霧中紀的第一百年,現在早已經入土為安,但是這本書的內容卻仍舊顯得……過於苛刻。
與雅各布·法利平和、緩慢的文字氛圍截然不同。
阿奇博爾德的用詞辛辣、諷刺,並且顯而易見,他並不喜歡詩歌與這些詩人。他將他們形容成“浪費空氣與食物的矯情廢物”和“整天吟誦著陳詞濫調和風花雪月的花花公子”。
這話讓西列斯感到了哭笑不得。
阿奇博爾德在書中提到了幾位不同的詩人,而其中一位讓西列斯格外關注——奧爾德思·格什文。
這正是《卡拉卡克的日記》中提到的那位流浪詩人,同時也應該是西列斯手頭兩首詩的作者。西列斯沒想到居然能在這本書中看到與奧爾德思有關的文字。
他立刻專心閱讀起來,並且記錄著其中一些有效的信息。
按照阿奇博爾德的說法,他之所以知道奧爾德思·格什文的存在,是因為他有一位朋友來自堪薩斯公國,並且這位朋友的家族從這個國家還僅僅隻是一個城市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因此,這個家族中收錄了不少與堪薩斯城那個時代相關的資料文件。
這種古老家族在費希爾世界屢見不鮮。不過從堪薩斯遷移至康斯特的就較為罕見了。當然,也並不是沒有,比如布魯爾·達羅的家族。
雖然布魯爾當時沒有明確說自己的家族為什麽會遷徙至康斯特公國,但是西列斯對此有所猜測。
這個世界同樣有著安土重遷的風俗,並且與那塊土地根植的還有家族的榮譽與傳承,因而很少有家族願意與原先的故土徹底斷開聯係。
如果有家族選擇遷徙,那必定是在原籍地發生了什麽重大的變故。
阿奇博爾德在書中也沒有對這位朋友進行過多的介紹。他隻是說自己與其從小就相識,因此常常在這個家族的藏書館中閱讀書籍,無意中就發現了一本未經出版的談話錄手稿。
談話的雙方,其中一名是這個家族的某位先祖,另外一名就是奧爾德思·格什文。
這名先祖似乎是一位對底層居民頗為好奇與感興趣的貴族,於是在當時時常會跑去一些酒館,與平民喝酒或者聊天,並且了解他們的生活。
這本談話錄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誕生的。
對於彼時的薩丁帝國來說,詩人以及文學家同樣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身份。因此,一名窮困潦倒的底層詩人,就引來了這位貴族的注意。
或許他本意是希望將這本談話錄出版的,但是不知道由於主觀還是客觀因素,這本塵封幾百年的談話錄手稿,最後被阿奇博爾德發現,並且反而利用在一本略微戲謔、嘲諷語氣的詩人傳記上。
西列斯對於霧中紀的文學了解不算太多,但是一些基本理論還是了解的。對於阿奇博爾德為什麽會對詩人群體留下這種奇怪的偏見與印象,他或多或少有一些見解。
在霧中紀的一開始,當人們從消散的迷霧中逐漸重新拾起對生活的信心的時候,他們就不自覺恐懼、反感過往發生的一切。
他們專注於重建文明的事務之中,始終——也不得不——保持一種對生活和工作的極端投入。因為他們需要在那個時候生存下去。
過去的事情始終籠罩在層層迷霧之中。對於普通的城市以及鄉村居民來說,他們並不是那麽樂意談論無燼之地、迷霧,以及那些被迷霧覆蓋著的土地和他們曾經的文明。
那些事情是被拋下的過去。
基於這種情緒,許多文學作品也因此被打入冷宮。
在近一兩百年,隨著人類生活的穩定與逐漸發展,人們才重新以正常的、客觀的態度審視過去的一切。恐懼也好、絕望也好,迷霧的確就曾經那麽發生在這個世界上。
阿奇博爾德的譏諷語氣,以及對於詩人不務實事的反感,恐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霧中紀初期的這種心態。
不論如何,不同時代的人們有著不同的觀念與想法。西列斯隻是希望從這本書中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東西,並且對過往某一刻一位作家的心態投去好奇的一瞥。
奧爾德思·格什文與這位知名不具的先祖的談話,發生在詩人四十歲那年。按照談話錄中的一些說法,此時奧爾德思已經在堪薩斯城呆了將近五年。
“……所以你為什麽會來到堪薩斯城?”
“因為……命運的指引?”詩人說,“我將此地選定為我的墳墓所在地。我的愛人也沉眠於此。”
“詩人說話總是這麽神神叨叨的嗎?”
“或許你不用將我當成詩人。我每天和你做的事情也沒有什麽區別。”
“比如?”
“喝酒。想念我的愛。吃飯。睡覺。在酒館和人聊天。除了我的愛,你恐怕也擁有其他一切的活動。”
“那確實。不過你不想要換一種生活方式嗎?”
“我在無盡的時光中懷念著我的愛。生活方式隻是一種累贅。我的靈魂清醒地知道我想要做什麽,以及等待著我的未來。”
“……我還是將你當做一名詩人吧。”
“你是一名貴族。你為什麽整日來這種地方喝酒?”
“因為……我想要看看與我不同的人的生活。”
“結果是?”
“似乎也沒有太大的不同。隻是我們的生活水平……”
“哦,這裏的人全都窮困潦倒。你應該看得出來。或許我們在同一時刻喝酒,你喝下去的價值千金,我喝下去的,倒進河裏的廢水也無傷大雅。”
“你想喝什麽?”
“不、不用你請客。河裏的廢水對我來說也津津有味。”
“……所以你是怎麽賺錢的?”
“有些人——比如你,樂意請客。有時候人們聽完我的詩,會覺得寫得不錯,就給我一些錢。”
“你不覺得……”
“生活對我毫無意義。生活本身,才是意義。”
“……為什麽?”
“我的愛希望我過上正常的生活。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在不同的地方流浪才是生活的意義。我們會選擇自己的墳墓所在地。我的愛死在這裏,所以,我也將死在這裏。”
“這算得上是正常的生活嗎?而且……你們?”
“我們。是的,我們。我們是一個……群體。如果你知道一些生活在這個國家之外的部落的話,那麽你就可以理解了。挑選自己的墳墓所在地是我們的習俗。而我們注定死在異鄉。”
“我不明白為什麽有人會注定漂泊流浪,並且死在異鄉。”
“哦,你是貴族。你當然看重你的家族榮譽。你生於此長於此,你的親人、你的朋友、你的事業、你的快樂、你的悲傷……你所有的一切都在這裏。你是本地人。”
“的確如此。”
“而我們。我們不一樣。我們沒有家鄉。所以我們隻能選擇流浪。流浪就是我們注定的命運。我們注定來自異鄉。”
“可這世界上總該有你們的容身之處。你們的部落呢?”
“……我們的……祂拋棄了我們。”
“……拋棄?你是說,你們信仰的神明?”
“不僅僅是信仰。也不僅僅是拋棄。我不能就這件事情多說什麽。無論如何,我們仍舊在踐行我們的準則。自祂離開……”
“以這種流浪,並且選定自己的墳墓的形式?我無法理解……”
“我們信仰的並非神明,而是我們心中的規則。或許我該這麽說。我意圖望見我未曾望見過的風景;我意圖踏上我未曾踏上過的土地。”
“你渴望新奇?”
“不僅僅是新奇。那是……異鄉。隻有去到了異鄉,你才能真正明白,你究竟來自哪裏。就比如你想來看看這些與你不同的人。你看到了我們,才會意識到,你自己究竟是什麽樣的。”
“或許是這樣。但為什麽非要死在異鄉?”
“……神的樂園……僅僅收留……那些,死在異鄉的靈魂。”詩人喝得半醉,含糊地說,“這是,神的……要求……”
看到這裏,西列斯猛地怔住。
神的樂園僅僅收留那些死在異鄉的靈魂。
神的樂園……是什麽?
拋開這一句話,奧爾德思·格什文與這名貴族的談話也交代了許多信息。
他幾乎可以確信奧爾德思·格什文以及其他流浪詩人,都來自於同一個部落,並且那個部落受到李加迪亞的庇佑。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當然,他沒有找到什麽直接的證據,因為奧爾德思·格什文沒有明確說出李加迪亞這個神名。隻不過西列斯如此猜測,並且確信。這世界上總不可能有第二個與李加迪亞神格類似的神明。
奧爾德思的話語中透露了許多信息與理念,足夠西列斯在論文中進行分析與對比——感謝阿奇博爾德,他將談話錄中的許多部分直接摘錄了下來。這讓西列斯得到了巨大的便利。
除卻對於論文的幫助之外,談話錄中關於李加迪亞的隱隱討論也得到了西列斯的關注。
奧爾德思說李加迪亞拋棄了他們。這種說法是基於神明隕落,還是別的?
可惜的是,曆史上從未有李加迪亞隕落的確切時間記載,這就讓西列斯有些無從下手。他希望得到更多與奧爾德思的部落,以及李加迪亞有關的信息。
……如果可以的話,他多希望能直接得到這篇談話錄的完整手稿。西列斯歎了一口氣,有些異想天開。
他走馬觀花地將《詩人的命運》其他部分全都瀏覽了一遍。等到天色昏沉,他將兩本書放到書櫃裏,摘下眼鏡,靜靜地站在窗邊,眺望著遠景。
他想,神的樂園。
這種說法實在不同尋常,讓西列斯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
就如同地球上人們常說的天堂、地獄。這種“樂園”似乎也就像是信徒們期盼自己死後能夠抵達的地方,不然奧爾德思不會說“死於異鄉是神的要求”。
但是,“神”的樂園?
這個神是特指李加迪亞,還是一種泛指?“神的樂園”這四個字擁有特定的指向性,還是說,除了李加迪亞之外,其他的神明同樣擁有“樂園”?
比如……西列斯曾經在夢境中去往的,那個坐落在無盡海麵之上的孤島?
舊神已經隕落,那麽祂們的樂園,還依舊存在嗎?西列斯如此猜想,卻很難得到一個確切的迴答。
“我很高興得知遊記已經翻譯完成的消息, 諾埃爾教授。此外,我也很榮幸能夠為您介紹出版商。我閱讀了您的作品,您真是一位天才般的小說家。
“信中不便說明過多信息。如果您有空的話, 明天下午一點,我會在上一次見麵的那家餐廳等候著您。您最好帶上那位譯者, 我這邊也會帶上出版商。
“如果這個時間對您來說不方便, 那您可以迴信告知我其他的時間;如果沒有收到您的迴信,那我就默認明天會與您見上一麵。
“……”
明天下午一點。西列斯想。他正好沒有課。
蘭米爾的迴信讓西列斯鬆了一口氣。即便對小說的出版沒有過多的期待,但是真的能夠出版那自然是一件好事。那才是西列斯習慣做的事情。
明天的會麵要帶上伊曼紐爾嗎……
西列斯想了想, 便換上便服, 提上背包出了門。
清晨的空氣清新。西列斯沿著海沃德街6號一路步行,不久之後就抵達了民俗學會。
他在一樓的門廳那兒詢問伊曼紐爾是否在, 得到肯定的迴複之後, 便去了二樓。拉米法大學教授的身份給了他巨大的便利, 如果不是這個身份,他恐怕很難在民俗學會中暢行無阻。
依舊是二樓的那間辦公室, 西列斯敲門之後, 隔了片刻, 聽見門內傳來一聲嘶啞的“進來”。這讓西列斯輕輕皺了皺眉。
他轉動門把手, 走了進去, 隨後吃了一驚。
比起上一次見麵,伊曼紐爾看起來蒼老了許多。他目光疲倦, 低頭在紙上飛快地書寫著什麽。西列斯瞥見他的麵前就放著那本羊皮紙封麵的遊記, 便立刻明白, 伊曼紐爾大清早就在這兒翻譯。
……他未必是有多勤奮、盡責, 或者對翻譯這事兒有多重視, 而是因為他想要盡快完成翻譯, 然後去往無燼之地。西列斯對此心知肚明。
“……哦,諾埃爾教授……早上好。”伊曼紐爾抬起頭,下意識看了一眼來客,結果望見是西列斯,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西列斯在門口站了片刻,然後輕微地歎息了一聲,說:“我開始懷疑,我將這本遊記交給你是否是一件好事了,伊曼紐爾。早上好。”
伊曼紐爾立刻搖了搖頭:“這可不行。”
西列斯知道自己根本勸不動伊曼紐爾。此刻伊曼紐爾的心中充滿了對於兄長伊舍伍德的懷念、對於死去的同伴們的愧疚、對於“不存在的城市”的憤恨。
他瘋狂地想要去往無燼之地,瘋狂地想要解開這個謎團,甚至情願用自己的死亡為兄長和同伴送行。
是他最後的理智與清醒,讓他仍舊留在這裏,完成答應西列斯的任務。在翻譯結束之後,恐怕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他。
……唯一可能的人選,阿方索·卡萊爾,反倒是因為伊曼紐爾的行為而自己也動搖了。
西列斯對於他們過去的恩恩怨怨無能為力。
他隻是說:“我這一次來是想告訴您,明天下午一點,在阿瑟頓廣場的……”他頓了頓,然後說出了那家餐廳的地址,“那名商人和出版商會等待著我們。”
“……商人?”伊曼紐爾說,“明天下午……明天下午當然沒有問題。我的意思是,那名商人……是你之前說的那個人嗎?”
“是的。”西列斯點了點頭,“正是他從一名探險者的手中得到了這本遊記,然後轉賣給了我。”
伊曼紐爾的目光中猝然迸發出驚喜的意味,他自言自語著說:“那我可以問問,他是在哪兒遇到那位探險者的,是否聽說過他過往的經曆,在遊記中,有些片段不那麽清楚……”
他嘀嘀咕咕地說了一些什麽。隔了片刻,他驟然迴神,帶著一種歉然的語氣說:“抱歉,我隻是……”
“我能理解您的心情。”西列斯斟酌著語氣,“不過,逝者已矣。我想您的兄長也更希望您能好好活下去。”
“……背負著他的、以及其他同伴的死亡?”伊曼紐爾的語氣低沉而壓抑,“我想我做不到。即便伊舍伍德並非因我而死,但是,我的同伴們卻……
“我想,阿方索應該已經和您說過一些……我們過去的經曆。他必定仍舊在這件事情上責怪我……我的莽撞與輕率。那些生命,那並不是輕飄飄的東西。
“我沒指責您的意思,但是……您也不可能代入到我的境況之中,也不可能明白,當初的那些事情……如同漫長的、死寂的陰影,覆蓋在我的身上,讓我終生都無法擺脫……”
他訴說著。與其說他此刻是希望西列斯能夠理解他,倒不如說,他隻是需要一個人來聆聽這些積壓已久的情緒與心理。
西列斯問:“您抱著必死的決心嗎?”
伊曼紐爾怔怔地望著他,過了片刻,緩慢而堅定地點了點頭。
“我苟活了許多年。”他低聲喃喃,“已經活夠了。”
西列斯微歎一聲,沒有再多說什麽。他與伊曼紐爾告別,然後離開了民俗學會。
在秋日的林蔭道上走了一段時間,西列斯才感到那種沉重的情緒逐漸從自己的身上褪去。他想,伊曼紐爾的選擇並非不能理解。
隻不過,他無法做到眼睜睜瞧著一個生命尋死……並且,間接因為他的因素。盡管他當時將那本遊記交給伊曼紐爾的時候,不可能知道那本遊記中的內容。
……無論如何,等明天的會麵結束之後再說。
西列斯在街道的拐角處找到了一輛出租馬車,然後馬不停蹄地去向了費恩家。
幸運的是,伯特倫·費恩果真在家。
“西列斯。”開門的費恩太太有些驚訝,“怎麽了?您這時候來拜訪,是出了什麽事嗎?”
“可以這麽說。”西列斯說,“您丈夫在家嗎?”
“伯特倫?”費恩太太有些莫名其妙,她轉身朝著家裏喊了一聲,“伯特倫!”
隨後,她又轉向西列斯,說:“他在家。安東尼正在家庭教師的督促下完成作業,伯特倫也在那兒。我很感謝您的這個建議,最近安東尼越發用功了。”
西列斯微微笑了一下,說:“安東尼是個聰明的孩子,他會明白您的苦心。”
他想,這麽早就開始學習……安東尼確實發生了蛻變。
交談了兩句之後,伯特倫·費恩便從樓上走了下來。
“西列斯!”伯特倫說,“你怎麽來了?是出了什麽事嗎?”
這對夫妻問出的問題都差不多。
西列斯朝著他點了點頭,隨後說:“伯特倫,你看報紙了嗎?聽說昨天美食小鎮上發生的事情了嗎?”
“……什麽?”伯特倫遲鈍地反應了一下,“沒有。發生什麽事情了?美食小鎮怎麽了?我正打算和艾琳與安東尼一同去玩玩……過兩天,或許。”
艾琳就是費恩太太的名字。
“我衷心建議你們不要去。”西列斯說,“昨天我和我的朋友去了那邊,隨後發生了……一些事情。”
伯特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嚴肅了起來。
他請西列斯坐到客廳的沙發上,自己和費恩太太也坐下。
伯特倫說:“我知道近日美食小鎮的生意很不錯。難道是食物吃出了什麽問題嗎?”
“並非如此。”西列斯說,“恰恰相反,人們對於那些食物的追逐,有一些過度瘋狂了。”
伯特倫看起來有些詫異:“盡管如此……西列斯,我認為人們喜歡品嚐美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他開玩笑一樣說,“就如同我在無燼之地的時候,就瘋狂想念我太太的手藝。”
他衝著費恩太太笑了一下。
西列斯給這對夫妻留下了片刻的時間,然後說:“昨天下午,那些食客為了爭搶食物,大打出手甚至疊起了人牆……你認為這還算正常嗎?”
伯特倫立刻露出了詫異的表情,他皺起眉:“這可不對勁。”他頓了頓,又說,“會不會是那些人本來就有矛盾與爭鬥?”
西列斯低沉地說:“成千上萬的人……都是如此。”
費恩太太在旁倒吸了一口涼氣,露出驚慌的表情,她說:“如此瘋狂!真是不可思議……伯特倫,我們恐怕還是不要帶安東尼去那兒了。”
伯特倫安撫著自己的妻子,隨後說:“我想,西列斯的意思是……”
西列斯帶著些許試探的語氣:“在無燼之地的時候,你有遭遇過什麽……特殊的危險嗎?”
伯特倫猶豫了一下,然後說:“你是指,那些舊神追隨者?”
他知道就行。西列斯大大鬆了一口氣。
隨後他說:“我懷疑幕後黑手在趁此機會……”他挑選了一個說法,“醞釀什麽陰謀。”
伯特倫若有所思。
片刻之後,他說:“你在懷疑格雷森公司?”
西列斯點了點頭,沒有掩飾這一點。
他說:“您不覺得格雷森在西城的生意擴張太簡單了一些嗎?此外,人們對於格雷森的食材以及成品食物的追求也有些過分狂熱了。”
“格雷森……”伯特倫思考了片刻,“的確。那筆分紅的數額也有些誇張了。”
西列斯問:“你之前說,有一位朋友在格雷森工作?”
“是的,就是那位在無燼之地發現了幾份食譜的商人。”伯特倫說,“我的確相信他的品行……不過,你的話也讓我產生了一些懷疑。
“事實上,我隻能相信他,但不能相信格雷森整個公司的道德水準。雖然我不想直說,但是有些商人的確沒什麽道德準則。”
西列斯說:“你接觸過格雷森公司的其他人嗎?”
“有接觸過一位負責人……他有些胖,喜歡穿西裝。”伯特倫思索了一會兒,“領口總是別著一枚胸針……”
西列斯說:“胸針的圖案是一端落下的天平?”
“你怎麽知道!”伯特倫驚訝地說。
“昨天美食小鎮出事之後,出麵協調此事的正是這個人。”西列斯低沉地說,“他的名字是什麽?”
“比爾·博蒙特。”伯特倫說,“他讓人稱唿他為比利。”
“你對他的印象怎麽樣?”
“說不上來。”伯特倫說,“他就是個典型的商人,但恐怕不是從無燼之地那兒發財的,而是在拉米法城做經理人。他是被雇傭來的。
“他負責管理公司,維係公司的日常運營和發展,但並不是公司的擁有者,從他和其他投資人交流的語氣中就可以聽出來。”
西列斯了然,說:“所以他並不是格雷森公司真正的主人。”他頓了頓,“那你見過格雷森的真正擁有者嗎?”
“沒有。”伯特倫說,“恐怕沒什麽人見過。總是這個比利出麵協調任何事情。當時大家猜測,會是康斯特公國政府中的某位大人物,所以才不便露麵。但是……”
西列斯說:“那也是一種可能。”
伯特倫猶豫再三,說:“你真覺得,發生在美食小鎮上的事情可能是有……神秘力量在搞鬼?”
西列斯一怔。
伯特倫說:“會不會是某種惡性的商業競爭?”
西列斯正想反駁,卻突然停了下來。
伯特倫的猜測似乎也不是不可能。這是從一個商人、經營者的角度出發,自然而然得出的結論。當然,西列斯同樣也知道,伯特倫這麽猜測,是因為他昨天並不在現場。
如果他在現場,瞧見那些普通人瘋狂的、誇張的表現的話,那他必定可以得出與其他啟示者一樣的結論——那是有某種隱秘的力量在搗鬼。
但是,僅僅基於西列斯的說法,伯特倫便想到,會不會是有競爭對手注意到美食小鎮的發展火熱、前景遠大,所以刻意在上升期搗亂?
這當然不是不可能。
格雷森食品公司壟斷了西城大半的食材與成品食物,乃至於酒館、餐廳的食材來源供應。對於東城的許多食品公司以及加工廠來說,他們的利益本來就已經損失了許多。
而格雷森還想要通過美食小鎮、十月集市等等手段,開拓東城的市場。
失去了西城的客人,對於有些商人來說還不算傷筋動骨,但是東城的市場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真讓格雷森食品公司成功壟斷整個拉米法城的餐飲業……那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西列斯怔了片刻,便說:“你說的有道理,這是我忽略的一種可能性。”
當然,他仍舊認定,那是有神秘力量……啟示者或者舊神追隨者搞鬼。但是,如果真的是商業惡性競爭的話,那未必會與舊神複蘇有關。
很有可能,就隻是格雷森的競爭對手請了一位實力強大的啟示者,在背後動手,讓人們瘋狂地追逐著格雷森的食物。
而物極必反。下一步,格雷森的競爭對手或許就會開始宣傳,格雷森的食物讓人們陷入了瘋狂的狀態這樣的消息,“吃下格雷森的食品就會變成瘋子”“格雷森的食品會讓人上癮”。
這顯然會打擊到格雷森的聲譽。
比起空口無憑的“隱秘力量”,這種商業競爭看起來更加有理有據。
看西列斯認可了他的猜測,伯特倫看起來也鬆了一口氣。他笑了起來,說:“你嚇了我一跳。如果拉米法城內也有一些舊神追隨者活躍,那未免也太危險了。”
西列斯:“……”
但是拉米法城的確有一些舊神追隨者。他不禁想。隻不過與康斯特公國官方保持著一種微妙的默契——你不搞事,我不管你。
唯一的問題是,是否有舊神追隨者真的打算複活他們的神明呢?
西列斯帶著這個疑惑離開了費恩家。
費恩太太想留他吃頓午飯,但是西列斯還有許多未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推拒了。
“那就過兩天來吃頓飯,西列斯。”費恩太太說,“我總是忘了和你說這事兒,瞧我這記性,醫生的話果真是對的。
“我很感激你當初幫我將小安東尼帶迴來。你一個人在拉米法城生活,總需要朋友之間相互照應。有空的話,就過來吃飯吧。”
西列斯自然答應。臨走之前,他說:“不過,我認為,你們還是應該遠離南郊。”
“我明白。”伯特倫說。
離開費恩家之後,西列斯迴了拉米法大學。一路上他都在思索,美食小鎮的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伯特倫提出的惡性商業競爭似乎是更有可能的說法。
但是……
即便是惡性商業競爭,有必要把場麵搞這麽大嗎?
西列斯認為,昨天如果不是有啟示者在場,有那個可以擴大聲音的儀式,那麽場麵必定會失控。陷入瘋狂的人群會彼此廝殺,搶奪食物。
那就是幾千個普通平民的混戰了。
就算格雷森的競爭對手想要搞垮格雷森,那也不至於使出這種手段。如果真的傷亡慘重,如果他們的做法暴露出來,那麽這是兩敗俱傷的做法。
……失控。西列斯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這個問題。
整件事情可以從兩個角度的考慮。一種是美食小鎮及其背後勢力,格雷森也好,或者其他什麽舊神追隨者也好,這是一種可能性。另一種就是美食小鎮及其背後勢力的對立麵。
無論是哪一方搞出來的事情,他們都不可能希望整件事情失控到昨天的那個局麵。成千上萬個普通人陷入瘋狂的混戰——這太可怕了,顯而易見會招來官方的嚴厲指責與徹查。
無論哪一方,他們想做的事情,都不是光明正大的。
如果是複活舊神,他們既然已經假托了食品公司這個名頭,那麽必定是想要偷天換日、瞞天過海,不可能如此招搖和張揚。
如果是想要搞垮競爭對手,那麽整件事情就更應該小心行事,免得露出什麽馬腳。
所以,事情發展到昨天那個程度,是兩個懷疑對象都不可能希望發生的事情。也就是說……有什麽事情,出了岔子。
具體是什麽事情?西列斯不禁思索起來。
是有第三方參與其中,渾水摸魚?是美食小鎮的火爆讓幕後黑手也猝不及防?是他們誤打誤撞開啟了什麽宏大而不可思議的儀式?
西列斯這麽想著,又覺得如此空想,實在是沒有任何意義。
他根本找不到什麽證據。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即便他找到了證據,他也沒法對抗可能的幕後黑手。他隻是在這兒分析,妄圖找到一個真相罷了。
西列斯暗自歎息一聲,在邁步離開出租馬車的那一瞬間,就放下了心中所有的思慮。
還是好好研究自己的論文吧。那直接關係著他的學術任務。
在食堂吃過午飯,西列斯迴到宿舍之後,就打開了此前從卡爾弗利教授那兒得到的兩本書。《旅途之上》和《詩人的命運》。
這兩本書都是他此前未曾閱讀過的。在看到標題的時候,他猜測前者是遊記,後者是傳記,而打開之後,他發現果真如此。不過內容與他想象中的稍微有些偏差。
《旅途之上》的作者雅各布·法利,並非來自當代,而是遙遠的帝國紀。他是離家與旅途之神李加迪亞的忠實信徒。
在書籍勒口的介紹中,雅各布終身未婚、無妻無子,在世界各地流浪,將自己的經曆編撰成一本書籍,名為《旅途之上》,並且在書中提及了許多與李加迪亞相關的想法與領悟。
不過,由於時代過於久遠,在漫長的曆史中,這本書的許多部分都遺失了,最後隻剩下這薄薄一本,被當代的出版商集結成冊,最終出版。
由於缺失的部分太多,所以這本書盡管可以被稱之為時軌,但是並不會造成什麽重大的影響。此外,遺失的部分讓現存的文字中的許多部分都變得含糊不清,根本不清楚作者在指向什麽。
這種種遺憾,並沒有掩飾西列斯閱讀這本書的興趣。
旅途對於李加迪亞的信徒來說,就像是一種習慣。他們習慣踏上陌生的土地、習慣駐足從未目睹過的風景。他們的生命中帶有一種不熄的、對外界的好奇與探索欲望。
基於這種執拗的信仰,所以任何一個李加迪亞的信徒,都會踏上探索異域的路途。在這本書中,雅各布就非常詳細地描繪了自己去過的土地的風景。
因為許多部分已經遺失,所以西列斯無法知道,這些土地具體的位置。這的確是一個遺憾。
其中尤為讓他注意到的,是與大海有關的描述。
“……
“海邊有燈塔。燈塔上的住民告訴我,海上有霧,霧深處有巨蛇,巨蛇棲息在一條鯨魚變成的島嶼,島嶼是北方樂土。北方樂土不受寒風的侵襲。
“……”
這短短幾行字讓西列斯琢磨了許久。
燈塔是為遠航的漁民指引方向的建築物。換言之,燈塔上的住民應該就是燈塔的看守者,他關於海上的消息是從漁民那兒得知的。
霧中蛇棲息的島嶼是不受寒風侵襲的北方樂土。西列斯心想,這是受到洋流的影響?
說真的,他挺想借用一下自己高中的地理知識分析一下這個世界的洋流與季風。然而遺憾的是,高考之後他就忘光了。
……互聯網啊互聯網。西列斯感歎一聲。他多希望這個時代快進到網絡時代。信息遍布,伸手拾取就好。
這近乎神話一樣的傳說故事讓西列斯有了一些興趣。他想知道雅各布之後是否踏上了尋找北方樂土的路途,然而遺憾的是,後續的部分缺失了。
這一點大大影響了西列斯的興致,讓他不由得想到原身曾經研究過的那位作者——科南·弗裏蒙特。他的作品也同樣遺失了許多。
不過……他的想法突然轉了個彎。
現存的弗裏蒙特的著作,是殘本、手稿和他人抄錄拚湊而成的。但是,這隻是明麵上來說。世界上說不定還有一些私人收藏家,會得到科南·弗裏蒙特作品的其他部分。
比如,卡爾弗利教授?
西列斯想,或許他之後可以以這個名頭拜訪一下卡爾弗利。與一位藏書家的友誼是值得好好維係的。
在閱讀完《旅途之上》之後,西列斯對於帝國紀李加迪亞的信徒有了更多的了解。這是一本完全可以放進論文參考文獻中的著作。
但是,他想,從帝國紀探索世界不同角落的虔誠信徒,到沉默紀落魄貧窮沉迷喝酒的流浪詩人。這樣的差別與轉變,未免也過於誇張了。
陰影紀到底發生了什麽?李加迪亞在那個時候銷聲匿跡……是因為什麽?
詹·考爾德曾經在那本玩笑一般的《陰影下的神明與信徒》中,提到李加迪亞在那個時候去旅遊了。西列斯反倒真的希望,這個看起來不靠譜的說法是真的。
起碼那並不顯得過於殘酷。
西列斯最近長久研究與李加迪亞及其信徒有關的文字與作品,又因為自己本身就是離家遠行的異鄉人,所以不可避免地對這位神明產生了些許的感慨。
旅途之上的行人的庇佑者。這是人們對於李加迪亞的想法,也帶有一種樸素的、誠摯的願望與祈求。西列斯並不會信仰神明,但是他知曉這種簡單願望的存在。
如果李加迪亞的力量真的仍舊存在於這個世界,那麽,西列斯倒也希望祂能庇佑一下自己——起碼讓他在費希爾世界的旅程能夠一切順利。
另外一本書,《詩人的命運》,就與《旅途之上》的內容截然不同了。
這本書的作者阿奇博爾德·喬恩,是康斯特公國的居民,出生於霧中紀的第一百年,現在早已經入土為安,但是這本書的內容卻仍舊顯得……過於苛刻。
與雅各布·法利平和、緩慢的文字氛圍截然不同。
阿奇博爾德的用詞辛辣、諷刺,並且顯而易見,他並不喜歡詩歌與這些詩人。他將他們形容成“浪費空氣與食物的矯情廢物”和“整天吟誦著陳詞濫調和風花雪月的花花公子”。
這話讓西列斯感到了哭笑不得。
阿奇博爾德在書中提到了幾位不同的詩人,而其中一位讓西列斯格外關注——奧爾德思·格什文。
這正是《卡拉卡克的日記》中提到的那位流浪詩人,同時也應該是西列斯手頭兩首詩的作者。西列斯沒想到居然能在這本書中看到與奧爾德思有關的文字。
他立刻專心閱讀起來,並且記錄著其中一些有效的信息。
按照阿奇博爾德的說法,他之所以知道奧爾德思·格什文的存在,是因為他有一位朋友來自堪薩斯公國,並且這位朋友的家族從這個國家還僅僅隻是一個城市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因此,這個家族中收錄了不少與堪薩斯城那個時代相關的資料文件。
這種古老家族在費希爾世界屢見不鮮。不過從堪薩斯遷移至康斯特的就較為罕見了。當然,也並不是沒有,比如布魯爾·達羅的家族。
雖然布魯爾當時沒有明確說自己的家族為什麽會遷徙至康斯特公國,但是西列斯對此有所猜測。
這個世界同樣有著安土重遷的風俗,並且與那塊土地根植的還有家族的榮譽與傳承,因而很少有家族願意與原先的故土徹底斷開聯係。
如果有家族選擇遷徙,那必定是在原籍地發生了什麽重大的變故。
阿奇博爾德在書中也沒有對這位朋友進行過多的介紹。他隻是說自己與其從小就相識,因此常常在這個家族的藏書館中閱讀書籍,無意中就發現了一本未經出版的談話錄手稿。
談話的雙方,其中一名是這個家族的某位先祖,另外一名就是奧爾德思·格什文。
這名先祖似乎是一位對底層居民頗為好奇與感興趣的貴族,於是在當時時常會跑去一些酒館,與平民喝酒或者聊天,並且了解他們的生活。
這本談話錄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誕生的。
對於彼時的薩丁帝國來說,詩人以及文學家同樣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身份。因此,一名窮困潦倒的底層詩人,就引來了這位貴族的注意。
或許他本意是希望將這本談話錄出版的,但是不知道由於主觀還是客觀因素,這本塵封幾百年的談話錄手稿,最後被阿奇博爾德發現,並且反而利用在一本略微戲謔、嘲諷語氣的詩人傳記上。
西列斯對於霧中紀的文學了解不算太多,但是一些基本理論還是了解的。對於阿奇博爾德為什麽會對詩人群體留下這種奇怪的偏見與印象,他或多或少有一些見解。
在霧中紀的一開始,當人們從消散的迷霧中逐漸重新拾起對生活的信心的時候,他們就不自覺恐懼、反感過往發生的一切。
他們專注於重建文明的事務之中,始終——也不得不——保持一種對生活和工作的極端投入。因為他們需要在那個時候生存下去。
過去的事情始終籠罩在層層迷霧之中。對於普通的城市以及鄉村居民來說,他們並不是那麽樂意談論無燼之地、迷霧,以及那些被迷霧覆蓋著的土地和他們曾經的文明。
那些事情是被拋下的過去。
基於這種情緒,許多文學作品也因此被打入冷宮。
在近一兩百年,隨著人類生活的穩定與逐漸發展,人們才重新以正常的、客觀的態度審視過去的一切。恐懼也好、絕望也好,迷霧的確就曾經那麽發生在這個世界上。
阿奇博爾德的譏諷語氣,以及對於詩人不務實事的反感,恐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霧中紀初期的這種心態。
不論如何,不同時代的人們有著不同的觀念與想法。西列斯隻是希望從這本書中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東西,並且對過往某一刻一位作家的心態投去好奇的一瞥。
奧爾德思·格什文與這位知名不具的先祖的談話,發生在詩人四十歲那年。按照談話錄中的一些說法,此時奧爾德思已經在堪薩斯城呆了將近五年。
“……所以你為什麽會來到堪薩斯城?”
“因為……命運的指引?”詩人說,“我將此地選定為我的墳墓所在地。我的愛人也沉眠於此。”
“詩人說話總是這麽神神叨叨的嗎?”
“或許你不用將我當成詩人。我每天和你做的事情也沒有什麽區別。”
“比如?”
“喝酒。想念我的愛。吃飯。睡覺。在酒館和人聊天。除了我的愛,你恐怕也擁有其他一切的活動。”
“那確實。不過你不想要換一種生活方式嗎?”
“我在無盡的時光中懷念著我的愛。生活方式隻是一種累贅。我的靈魂清醒地知道我想要做什麽,以及等待著我的未來。”
“……我還是將你當做一名詩人吧。”
“你是一名貴族。你為什麽整日來這種地方喝酒?”
“因為……我想要看看與我不同的人的生活。”
“結果是?”
“似乎也沒有太大的不同。隻是我們的生活水平……”
“哦,這裏的人全都窮困潦倒。你應該看得出來。或許我們在同一時刻喝酒,你喝下去的價值千金,我喝下去的,倒進河裏的廢水也無傷大雅。”
“你想喝什麽?”
“不、不用你請客。河裏的廢水對我來說也津津有味。”
“……所以你是怎麽賺錢的?”
“有些人——比如你,樂意請客。有時候人們聽完我的詩,會覺得寫得不錯,就給我一些錢。”
“你不覺得……”
“生活對我毫無意義。生活本身,才是意義。”
“……為什麽?”
“我的愛希望我過上正常的生活。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在不同的地方流浪才是生活的意義。我們會選擇自己的墳墓所在地。我的愛死在這裏,所以,我也將死在這裏。”
“這算得上是正常的生活嗎?而且……你們?”
“我們。是的,我們。我們是一個……群體。如果你知道一些生活在這個國家之外的部落的話,那麽你就可以理解了。挑選自己的墳墓所在地是我們的習俗。而我們注定死在異鄉。”
“我不明白為什麽有人會注定漂泊流浪,並且死在異鄉。”
“哦,你是貴族。你當然看重你的家族榮譽。你生於此長於此,你的親人、你的朋友、你的事業、你的快樂、你的悲傷……你所有的一切都在這裏。你是本地人。”
“的確如此。”
“而我們。我們不一樣。我們沒有家鄉。所以我們隻能選擇流浪。流浪就是我們注定的命運。我們注定來自異鄉。”
“可這世界上總該有你們的容身之處。你們的部落呢?”
“……我們的……祂拋棄了我們。”
“……拋棄?你是說,你們信仰的神明?”
“不僅僅是信仰。也不僅僅是拋棄。我不能就這件事情多說什麽。無論如何,我們仍舊在踐行我們的準則。自祂離開……”
“以這種流浪,並且選定自己的墳墓的形式?我無法理解……”
“我們信仰的並非神明,而是我們心中的規則。或許我該這麽說。我意圖望見我未曾望見過的風景;我意圖踏上我未曾踏上過的土地。”
“你渴望新奇?”
“不僅僅是新奇。那是……異鄉。隻有去到了異鄉,你才能真正明白,你究竟來自哪裏。就比如你想來看看這些與你不同的人。你看到了我們,才會意識到,你自己究竟是什麽樣的。”
“或許是這樣。但為什麽非要死在異鄉?”
“……神的樂園……僅僅收留……那些,死在異鄉的靈魂。”詩人喝得半醉,含糊地說,“這是,神的……要求……”
看到這裏,西列斯猛地怔住。
神的樂園僅僅收留那些死在異鄉的靈魂。
神的樂園……是什麽?
拋開這一句話,奧爾德思·格什文與這名貴族的談話也交代了許多信息。
他幾乎可以確信奧爾德思·格什文以及其他流浪詩人,都來自於同一個部落,並且那個部落受到李加迪亞的庇佑。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當然,他沒有找到什麽直接的證據,因為奧爾德思·格什文沒有明確說出李加迪亞這個神名。隻不過西列斯如此猜測,並且確信。這世界上總不可能有第二個與李加迪亞神格類似的神明。
奧爾德思的話語中透露了許多信息與理念,足夠西列斯在論文中進行分析與對比——感謝阿奇博爾德,他將談話錄中的許多部分直接摘錄了下來。這讓西列斯得到了巨大的便利。
除卻對於論文的幫助之外,談話錄中關於李加迪亞的隱隱討論也得到了西列斯的關注。
奧爾德思說李加迪亞拋棄了他們。這種說法是基於神明隕落,還是別的?
可惜的是,曆史上從未有李加迪亞隕落的確切時間記載,這就讓西列斯有些無從下手。他希望得到更多與奧爾德思的部落,以及李加迪亞有關的信息。
……如果可以的話,他多希望能直接得到這篇談話錄的完整手稿。西列斯歎了一口氣,有些異想天開。
他走馬觀花地將《詩人的命運》其他部分全都瀏覽了一遍。等到天色昏沉,他將兩本書放到書櫃裏,摘下眼鏡,靜靜地站在窗邊,眺望著遠景。
他想,神的樂園。
這種說法實在不同尋常,讓西列斯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
就如同地球上人們常說的天堂、地獄。這種“樂園”似乎也就像是信徒們期盼自己死後能夠抵達的地方,不然奧爾德思不會說“死於異鄉是神的要求”。
但是,“神”的樂園?
這個神是特指李加迪亞,還是一種泛指?“神的樂園”這四個字擁有特定的指向性,還是說,除了李加迪亞之外,其他的神明同樣擁有“樂園”?
比如……西列斯曾經在夢境中去往的,那個坐落在無盡海麵之上的孤島?
舊神已經隕落,那麽祂們的樂園,還依舊存在嗎?西列斯如此猜想,卻很難得到一個確切的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