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古老手稿
被骰子控製的世界[西幻] 作者:諸君肥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9月17日, 周一。
又是新的一周的開始。
距離十月份的神誕日越來越近,西列斯心中有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 但是他又很難說這種感觸究竟具體來自何方。
他提前抵達了辦公室, 等待多蘿西婭過來,同時心中也不斷地思索著。
一切似乎已經逐漸明晰起來了,關於過去、關於真相, 關於那群陰影信徒的藏身之處, 關於過往這幾十年、十幾年的曆史與曆史的片段。
……當然,他們還需要去論證其中的不少細節,一些未來的可能發展也仍舊在進行之中。
但是, 說到底,他們逐漸逐漸走近了陰影信徒的核心詭計。
唯一的問題就是, 他們不能確定,陰影信徒究竟打算在神誕日那天(或者那個時間段)做什麽。
……另外就是,“陰影”。
普拉亞家族那邊的消息仍舊源源不斷地傳來。他們能確定, “陰影”始終若即若離地徘徊在費希爾世界的附近。
偶爾祂靠近, 便會造成一些可怕的災難,如同真正意義上的籠罩在這世界之上的陰影;偶爾祂遠離,費希爾世界便會暫且安定下來,保持一陣的平靜。
不管怎麽說,祂從未真正離開。祂或許在等待一個契機, 一個時機……一個, 命運的力量凸顯的時刻。
除了“陰影”的問題之外,因為阿莫伊斯的力量徹底的隕滅,最近北麵也頗為不安定。米德爾頓出現了一些混亂……這種混亂夾雜在“陰影”造成的混亂之中, 兩相疊加起來, 令人頭痛不已。
西列斯仍在等待加勒特·吉爾古德的調查結果。他今天依舊會去一趟深海夢境, 希望能有所收獲。
無燼之地與拉米法城。
各地的變局幾乎交相唿應地出現。他們在拉米法城還算遊刃有餘,至少跟上了陰影信徒的腳步,但是在無燼之地以及其他地方,他們就隻能通過普拉亞家族的勢力勉力支撐。
堪薩斯和米德爾頓還稍微好些,至少離得近。但無燼之地更西麵的那些國家,他們就隻能盡力而為了。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裏,三號人偶以及那好幾個幽靈都不在拉米法城。三號人偶去了無燼之地西麵的某個國家,而幽靈則分布在費希爾世界的不同角落。
他們盡可能在第一時間阻止某些慘劇的發生,他們也的確阻止了不少,盡管也沒能阻止其中的某些部分。
……但這終究,治標不治本,最重要的終究是那位徘徊在費希爾世界附近的外神。
西列斯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對抗“陰影”,如何成為神明——當然他其實從很久之前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他打算找個時間進行一次嚐試。
隻能說,這是必須由他自己來才能做到的事情。琴多也沒法在這件事情上幫上忙,倒不如說,琴多還生怕自己添亂,也完全不想了解,畢竟秘密、真相、信息,這都是西列斯的“權柄”範疇。
西列斯的目光凝視著麵前的八瓣玫瑰紙,他若有所思著。
“陰影”是一迴事,陰影信徒又是另外一迴事。
他另外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似乎單純依靠他、琴多以及他們這些同伴,這麽十幾二十個人,他們不可能對抗得了人數眾多的陰影信徒。
按照之前得到的一些信息推斷,至少有幾千名陰影信徒聚集在拉米法城。
他的意思是,他們似乎得發動、邀請更多的啟示者參與進來。
往日教會、曆史學會,以及更多其他隱藏著的啟示者,他們都得試圖告知這些人,關於今年可能會發生的一場災難,然後希望他們也參與進來,至少幫幫忙,將那些可疑者抓起來。
西列斯並不希望有任何的漏網之魚。
這很有可能是他們未來一段時間需要去做的事情。
當然,西列斯其實更加希望,在陰影信徒真正動手之前,他們就已經找到這群人的藏身之處,並且將全部的陰影信徒都控製起來。
但是這種做法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為在抓到陰影信徒之後,他們實際上就不太可能知曉陰影信徒究竟打算做什麽了。
因此,西列斯才始終保持愚鈍的假象。他傾向於引蛇出洞,並且確認陰影信徒的圖謀。
……過去一個月的風平浪靜讓人有些不安。他不禁這麽想。
這是現狀,而過去與未來又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那些因為“陰影”的脫逃而新出現的陰影信徒,就是他們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了。
不過這個問題還算容易,畢竟普拉亞家族一直在監控著費希爾世界整體的局麵,他們隻需要重點關注那些出現過問題的地方就行。
而關於過去,他們現在的調查進展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他們慢慢解開了一些與陰影信徒,尤其是與埃比尼澤·康斯特相關的謎團。
但是,這謎底是否能在最後關頭派上用場,又是一個未知數。
探索真相與解決問題,似乎是兩條平行線,還尚未相交。
西列斯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近來總是習慣這樣的思考。
不過沒隔多久,距離十二點還有五分鍾的時候,多蘿西婭·格蘭特出現了。
“中午好,教授。”她說,隨後將手中捧著的書籍放到了西列斯麵前,“這就是來自菲爾莫爾家族的藏書。據說是來自沉默紀的薩丁帝國……我記得您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沉默紀薩丁帝國流浪詩人的論文?”
“是的,去年的時候。”西列斯一邊說,一邊小心地翻閱著這本書籍。
這的確是一本古籍,菲爾莫爾家族在這一點上並沒有說謊。這本書的裝幀十分有年代感,華麗繁複的精美花紋遍布了整個封麵,這是現在這個年代不會使用的裝幀工藝。
西列斯注意到,這本書的封麵與書脊上甚至采用了掐金的黃金加工工藝,讓整本書顯得更加精美與昂貴。
多蘿西婭解釋說:“爺爺和菲爾莫爾家族打聽過了,這本書是他們家族在沉默紀時候就已經收藏的書籍,而並非是在沉默紀時候出版的。所以,他們其實也不是很清楚這本書籍的內容究竟是什麽。
“……當然,這本書的確顯得十分有收藏價值,僅僅隻是這個外觀就足以令世人傾倒。但是,我的確十分好奇這裏頭究竟寫了什麽。
“按照菲爾莫爾家族的說法,這是他們從一位私人收藏家手裏得到的,那位收藏家是薩丁帝國的首都陶赫蒂亞的居民,因為一些原因而欠了巨債,所以才將這本藏書出手。
“這上頭的文字並非堪薩斯語,也並非薩丁帝國內部的任何語言。那位收藏家聲稱,他得到這本書的時候,這種語言就已經失傳了。
“……過去一段時間裏,爺爺也找到了幾位語言學家。他們說或許有辦法破譯這種陌生的語言,但花費的時間可能相當漫長。
“老實講,教授,我甚至都懷疑,這說不定是來自陰影紀的書籍,但是之前凱洛格在俱樂部說的事情,又讓我覺得這個猜測不太可能。”
凱洛格在俱樂部說的事情,也就是她發現陰影紀相關的遺跡、史料、文獻都有可能是造假的事情。
凱洛格已經在私底下與赫爾曼·格羅夫聊過這件事情,同時也將她的發現告知了曆史專業那邊的一位教授。這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當西列斯前往赫斯特院長的私人聚會的時候,他甚至聽到過某位教授氣憤地提及了這個問題。
這個發現的影響在學界內部已經逐漸發酵起來,凱洛格也在某次俱樂部活動的時候跟其他人提及了這事兒,讓其他學生大為吃驚。
因此,盡管多蘿西婭有點懷疑這可能是來自陰影紀的古籍,但也不敢確信這一點。
事實上,也不能說所有來自陰影紀、或者與陰影紀相關的文獻記載、書籍資料等等都沒能留下。
一些小說類型的虛構類文學還是有所留存。另外,像是詹·考爾德——球球——這種戲謔的、半真半假的,像是地攤小報一樣的著作,也有一部分流傳下來。
這些資料的存在,也讓人們得以稍微窺見陰影紀發生的事情。
……西列斯的目光凝視著麵前的這本古籍。
他知道多蘿西婭帶來的這本書擁有著全然陌生的文字,所以今天特地使用了人偶的木頭身體。而透過人偶的視野,他也的確明白了這本書的內容。
多蘿西婭的猜測是對的,這本書的確來自於陰影紀。
這是陰影紀一位知名劇作家的靈感手稿,內容並沒有涉及陰影紀發生的具體事情,而隻是單純書寫著自己的所思所想,因而幸運地逃過一劫,留存至今。
……西列斯隨手翻到的那一頁中,這位劇作家提及自己曾經遇到過一位遠道而來、想要觀看他的戲劇的觀眾,但是這名觀眾卻不幸地錯過了最後一場演出。
那出劇目的名稱是《熔化之星》。
當時尚且年輕的劇作家對此感到抱歉,並且在往後的歲月中耿耿於懷。
他原本打算就此停下自己創作的腳步,投身於其他行業,但或許是這位觀眾的遺憾,以及其他許多原因疊加在一起,讓他始終無法忘懷自己最初的夢想,以及對於戲劇行業的熱愛。
“……或許我生來就是為這事兒而生的。或許我執拗於此事,執拗於這個世界的紛紛擾擾,隻是因為我試圖用自己的辦法將這些事情記錄下來。僅此而已。”
因此,這位劇作家在各種行業都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在三十多歲的時候毅然決然又一次迴歸了自己的老本行,再一次創作起戲劇劇本來,並且此後一生都專注於此。
他說他年輕時候執拗偏激,寫了不少憤世嫉俗的劇本,等到中年時候再一次開始創作的時候,也難改那種激昂本色。
他總是對那些神明,以及那些神明的追隨者抱有不少偏見——他十分幹脆、坦誠地強調那就是“偏見”,但是他不想改正,因為“那該死的信仰者值得這些偏見”。
他因此並不喜歡別人關注他本人,他隻希望他的觀眾關注他的作品,因為“任何打量的目光都有可能影響其本質”。
他在年長的時候開始整理自己的手稿,並且挑選了一部分將其出版。他出版的目的也並非為了賺錢,而隻是為了“給自己這一輩子留個紀念”,因此出版的本數相當稀少,大部分都被他送人了。
而這一本,則是唯一的一本,“精裝紀念版”。
“……
“我思考過我的人生有什麽值得紀念的地方,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我的人生如同這個時代一樣,都是一坨狗屎。
“但反正這是屬於我的狗屎,所以我挑個漂漂亮亮的裝幀把它表彰起來,也不會有人責怪我在一坨狗屎上浪費時間與金錢。
“……這個時代最好的地方就在於,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煩惱的地方,人類沒有那麽多同情心施予給其他人。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小空間,私密而自由,可以隨意在裏頭——比如說,擺弄我一坨狗屎一般的人生。反正別人也懶得理你。
“但也或許,這也是這個時代最壞的地方。
“因為,我們正變得麻木而冷漠。我們冷眼旁觀著這個世界的死亡,沒有一個人樂意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
“我指望著,在未來的某一刻,或許人們會樂意做這件事情。但我卻隻是在這裏,靜靜地收集著我自己人生的點點滴滴,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無法自拔。
“……我窺見這世界的死亡,在某一刻。而下一刻,我又忘掉這一切,假裝自己一無所知。隻是在某些片刻的、發呆的功夫裏,我想到,或許我該做點什麽。
“為了我們的未來。
“……我不知道這本手稿的內容最終將被誰望見,老實講,對這一點或許我也並沒有那麽好奇。隻是些微的好奇。
“我想象我就如同是年輕時候遇到的那名觀眾,急急忙忙趕來看一場戲,卻在自己也一無所知的時候,就錯過了最後的機會。
“我呢,我想,我也無緣得見我最期待的那一幕了。這世界的、這世界的人類的,未來。
“……”
西列斯的目光定格在這最後的一句話上,然後在心中輕輕地歎息了一聲。
他維持著表情的平靜,沒有讓多蘿西婭窺見他心中的波瀾。他將這本書又合上,假裝十分遺憾地說自己也並不知曉其中到底說了什麽內容。
多蘿西婭也遺憾地歎了一口氣。不過她也不算失望,畢竟這陌生的文字終究難以解讀。
倒不如說,隻是因為這本書來自菲爾莫爾家族,所以她才會如此關注。
他們聊了聊最近拉米法城內的事情,不過目前他們並未收獲什麽新的信息。西列斯倒是跟多蘿西婭提及了三十四年前劇院區的那場意外。
“……也就是說,因為那個時候有人正在劇院中生孩子,所以才會剛巧讓那一幕符合過去那段曆史的要素?”多蘿西婭吃驚地說,“自相殘殺、大公後代、懷孕生產……的確,這三個要素已經全了。”
西列斯點了點頭,便說:“因此,他們才會複現出這個儀式。不然的話,啟示者的力量不會如此輕易被觸動。”
多蘿西婭流露出了一絲感歎:“誰能猜到這件事情呢……一個孩子的出現,與另外一個人的死亡,居然是相伴而來的。”
“死亡與生命。”西列斯低聲說。
多蘿西婭感歎了一番,然後就與西列斯道別離開了。西列斯下午還有課,沒法在這個問題上耽擱太長時間。
不過,即便在下課之後,他也難免會想到自己剛剛讀到的,那位劇作家的手稿。
下午的這堂課是《近代文學發展曆程》,涉及到沉默紀與霧中紀早期的文學發展曆史。而他還剛剛閱讀了來自更為遙遠的陰影紀的相關文字。
費希爾世界曆史學家中的一部分人認為,他們如今實際上仍舊還是處於陰影紀的影響之下,所謂的“陰影紀-沉默紀-霧中紀”這樣的區分,並不是非常嚴謹。
神誕紀、信仰紀有著近萬年的長度,而帝國紀則持續了將近五千年;相比之下,陰影紀的千餘年、沉默紀的六百年、霧中紀至今的四百年,加起來也才將將能夠與前麵那三個紀元作比較。
這批學者將陰影紀、沉默紀與霧中紀這三個紀元合起來,統稱為“世界的黃昏與黑夜”,簡稱昏夜紀。
事實上,也就是凱洛格不久前在俱樂部提及陰影紀相關事情的時候,順便和他們科普了一下。“昏夜紀”是隻有陰影紀曆史學者內部才會使用的稱唿。
他們認為,費希爾世界始終處於無形的黑暗之中,自陰影紀就未能擺脫這樣的“陰影”……從那開始、至今為止,費希爾世界的人類一直處於這所謂的昏夜紀。
這種說法當然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但是,西列斯認為他們實際上說的也沒有錯。
人們總是傾向於將靠近自己生活的時代的那些年份,切割得細致而小心,好像每一件事情都能對曆史造成無比深刻而複雜的影響。
但實際上,當人們置身於時光長河之中,他們會發現,某些真正重要的事情的影響,總是在漫長的歲月中才會真正醞釀開來。
……對於未來的人們來說,霧中紀401年,又會意味著什麽呢?
一個新的紀元的起點?
西列斯希望如此。
夜晚,他來到了深海夢境,掃了一眼孤島上的夢境泡泡。
……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他去往過許多更遙遠地區的人類的夢境之後,孤島上的夢境植物已經十分之多,他得仔細分辨一下,才能分清楚究竟哪些是需要自己去一趟的。
而這一次,他仔細分辨之後,便發現了兩個需要自己前往的夢境泡泡——哈爾·戈斯,以及,加勒特·吉爾古德。
後者或許是過來告知他米德爾頓相關調查的結果,但是哈爾·戈斯,這個生活在比德爾城的年輕男孩的夢境泡泡,卻令他有些驚訝了。
哈爾·戈斯,以及他的一些朋友、長輩等等,會為幽靈先生提供一些值得關注的信息,或者流傳在無燼之地的傳聞,根據其內容的有效性,幽靈先生會提供一些報酬給他們。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裏,幽靈先生也已經向他們提供了為數不少的金錢報酬。
這一次哈爾·戈斯又是為了什麽而來的?發生在比德爾城的那些死亡?
他不由得感到了一絲好奇,便首先碰觸了哈爾的夢境泡泡。
“……啊!晚上好,幽靈先生!”哈爾·戈斯像是被嚇了一跳,不過很快語氣就變得輕快起來,他像是很高興能在夢境中見到幽靈先生。
“晚上好。”幽靈先生近乎溫和地說。
“我正好有事情要分享給您。”哈爾說,“您知道最近比德爾城發生的事情嗎?”
“有所耳聞。有許多探險者死去了,是嗎?”
“是的。有十來個探險者在九月上個月接連出事了。”哈爾連連點頭,然後他又說,“但是,最近幾天,這種死亡像是突然停了下來,沒有再出現更多的死者。”
幽靈先生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將目光抬起來望了望四周,發現他們正在比德爾城的廣場。不過是白天。
哈爾注意到幽靈先生的目光,便解釋說:“今天白天的時候,這裏發生了一場爭吵呢!我正是要跟您說這事兒。”
“爭吵?”
“是的,因為……最後那名探險者死去之後,事情就好像突然結束了。所以,有人懷疑就是最後這名死者,帶來了厄運。之前的那些死者的同伴或者家人,就與最後這名死者的同伴起了衝突。”哈爾解釋說。
幽靈先生恍然,他饒有興致地問:“那麽,他們的爭吵有得出結果嗎?”
“並沒有。”哈爾說,“……他們,好像將事情推給了另外一個人。”
幽靈先生微怔。
哈爾露出了一個略帶糾結的表情,看起來不太相信這些人的說辭:“就是,最後那名死者的同伴。他們說,是有一個人,叫赫德·德萊森。
“他們說是這個人將厄運帶到了他們的團隊,造成了最後那名死者的死亡,也造成了其他人的死亡。他們還提到了之前發生的一件事情,說甚至有人在追殺這個叫赫德的人。
“……所以,如果那些人要找麻煩的話,應該去找這個赫德。
“您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嗎?”
幽靈先生默然片刻,然後說:“不能簡單地將一件事情推給某一個人、將一切都說成是他的責任……這無濟於事。”
哈爾·戈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幽靈先生也並不指望,或者說,他甚至不希望,哈爾明白這一點。
迴到這件事情本身,前幾天琴多前往比德爾城的時候,就已經從赫德那兒了解到不少相關的消息了,不過,哈爾帶來的事件最新的進展也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赫德現在似乎成了眾矢之的,他在比德爾城的調查進展可能也舉步維艱。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至少幽靈先生對於這些人的死亡真相還是十分感興趣的。
他想了想,便問哈爾:“關於這件事情本身,你知曉什麽相關信息嗎?”
“嗯……我知道的事情是,他們是從九月初開始死亡的,一開始人們並不覺得這些死亡是相關聯的,以為他們是因為各自招惹了一些不太好的東西。比德爾城總是會發生這種事情。”
幽靈先生若有所思地問:“那麽,是什麽契機讓人們將這些死亡聯係在了一起?”
哈爾仔細地想了一會兒,然後突然想了起來:“是因為,他們死亡的時候,身邊都有一頂帽子。”
幽靈先生不由得微微眯了眯眼睛。
“有人好像覺得,這頂帽子就象征著什麽……特殊的含義。我爸爸還跟我抱怨說,最近那些店鋪都不賣帽子了,但是比德爾城的太陽依舊很曬,我們平常出門隻能拿麵紗遮臉。
“……他們說,戴帽子的人,說不定就會被選中,成為下一個死者。
“不過這是之前的一些傳言……因為最近幾天都沒有死人,所以人們已經將注意力轉移向最後那名死者,而不去關注什麽帽子不帽子了。”
幽靈先生點了點頭,他便問:“比德爾城內有專門的人員負責調查這些死亡案件嗎?”
“並沒有。”哈爾搖了搖頭,“因為……您知道的,在比德爾城,死亡最不罕見。”
幽靈先生不由得無奈地歎息了一聲。
“除了那頂帽子,這些死者還有什麽共性嗎?”幽靈先生又問。
哈爾抓了抓臉頰,想了一會兒,便說:“我不太確定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隻是從我的角度出發……在那些人死之後,我和我的朋友們也去他們死亡地點的附近轉了轉。
“……然後,我們發現,那附近的植物似乎生長十分旺盛。比德爾城附近就是沙漠,我很少看見過那種成片的森林和植物,但是……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一名死者,也就是最後那名死者,他是在旅館裏死去的,在那間旅館的旁邊有一棵快要枯死的小樹。
“那是我的一個朋友種在那兒的,他一直很關注小樹的情況。在那名死者死亡之前的一兩天,他還在跟我抱怨說那棵小樹快要死了,但是前幾天,他又跟我說,那棵樹已經活過來了。
“他還覺得很不可思議……其實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我以為那樹已經徹底沒救了。”
哈爾露出了一個困惑的表情,他又說:“但是大人們覺得那很正常,認為隻不過是因為天氣涼快下來了,所以樹苗就又活過來了……我不知道這事兒是不是有關係。”
幽靈先生靜靜地聽著,然後說:“這是一個關鍵的細節,哈爾,你很細心。”
哈爾被誇讚得有點欣喜,有點不好意思地嘿嘿傻笑了一下。
對於幽靈先生來說,他的確覺得這條信息十分有意思。結合之前阿方索提及的,無燼之地西南麵的無名森林,整件事情就顯得更加有意思了。
翠斯利的力量(也可以說是佩索納裏的力量),正在無燼之地蔓延著。
這種趨勢可能已經出現了挺長一段時間,但是直到最近才真正成氣候。隨著……“陰影”的脫逃?
或許“複現自我”的儀式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為人們在這個儀式的幫助下,更有意願、更有勇氣去探索那些危險的區域,因而也就更加容易接觸到汙染。
翠斯利的汙染的最關鍵之處或許在於,這位神明本身對人類懷有著一定的偏見,祂的力量也攜帶了這種微妙的傾向性。
……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翠斯利的力量可不像阿卡瑪拉的力量這麽無害,後者隻是會讓人睡個好覺而已。
幽靈先生在心中微微歎了一口氣。
他與哈爾告別,離開了他的夢境,讓人偶給他送去了報酬,然後才迴到了孤島之上。
他想到了赫德·德萊森,因而也格外注意了一下赫德的夢境植物,不過赫德的夢境泡泡並未出現。因此,他就轉而碰觸了加勒特·吉爾古德的夢境。
“晚上好。”幽靈先生說,“有什麽進展嗎?”
當幽靈先生出現的時候,加勒特正麵無表情地遙望著大海。很難說他的目光中蘊含著什麽情緒,或許那隻是一種習慣性的凝視,因為米德爾頓人已經太習慣凝視大海了。
“……最近米德爾頓發生了不少事情。”加勒特答非所問,“許多人瘋狂、許多人死亡、許多人流離失所……好像有什麽事情在無形之中發生了。”
因為阿莫伊斯徹底隕落了。徹徹底底。幽靈先生在心中說。
祂的靈魂將不再庇佑這片土地、這個國家、這個世界。祂如同祂的兄弟姐妹一樣,迴歸了最初、迴歸了本質的虛無與空洞。
或許祂早已經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經隕落,但祂亡魂的遺誌依舊流連在福利甌海之上,盡最大的努力維係那一麵脆弱而滿是裂痕的盾牌。
祂在寒冷的海水與唿嘯的北風中默然佇立了這麽多年。而無人知曉祂的功勞。
……因此,幽靈先生眨了眨眼睛,突然改變了一點主意。他說:“或許真的有什麽事情發生了。”
加勒特怔了一下。
“海洋從未背叛這個世界。”幽靈先生簡簡單單地說。
加勒特在那一瞬間仿佛被什麽東西擊中了。他的表情猛地發生了變化,他幾乎驚愕地盯著幽靈先生,不敢置信地問:“你究竟知道什麽?!”
“我不能透露更多。”幽靈先生說。
這一點像是激怒了加勒特,他猛地喘了兩口氣,然後大聲說:“你不能這樣賣關子!”
而幽靈先生——該怎麽形容他那樣的目光,好似平靜,好似無奈,又好似蘊藏著更多複雜的、沉積的情緒——他說:“但我不能。”
加勒特又突然地平靜了下來。他的目光再一次望向了大海,他熟悉的福利甌海。這北麵的海。
“……最近福利甌海變了。”加勒特突然低聲喃喃,“是隻有老水手、老船長才能發現這一點。並不是說航路、海水,或者魚群,發生了什麽變化。
“那是一種突然的、空落落的感覺,就好像你盯著浪花拍打著船艙,但是某一刻,那幅度、那規律、那聲音,就猛地發生了改變,變得……和以前不再一樣。
“……人們像是瘋了一樣。仇視著彼此,像是失去了什麽珍愛之物一樣。可再一轉眼,他們又變得正常了起來。又或者說,在現在這樣一個年代裏,什麽才算是正常呢?
“我不知道您說的那一句話是什麽意思……又或者,我也知道,我猜到……但我們也無能為力……這個世界……”
他似乎是打算在這個詞語之後再加上一句什麽,形容詞,或者一聲抱怨、一聲謾罵。但是他隻是停在那兒,用那慣常的目光繼續打量著他熟悉的大海——他的大海。
最後,他低聲說:“這個世界。”
當他航行於這片海洋,周圍空無一物而僅僅隻有浪花與他的船隻陪伴著他的時候;當他在夢境中,望著僅僅隻是憑借著他的大腦而複現出來的,這片海洋的時候,他才如此驚詫地意識到……
他魂牽夢縈的海洋——他的故土、他的世界。這是他唯一僅有的東西。
這組成了他的靈魂、組成了他的人生、組成了他的生活……見證了他的出生,或許最終,也將見證他的死亡。
他望著他的大海。
“……而巴茲爾部落背叛了米德爾頓。”
加勒特突然說。
幽靈先生微微怔了一下。或許這個答案他已經有所預料,但也或許……這個答案令他感到一陣輕微的歎息。
“有什麽證據嗎?”他最後還是這麽平靜地說。
那種平靜、鎮定似乎鑲嵌在幽靈先生的麵孔上一樣。加勒特感到一絲煩躁,但他知道這種時候理應冷靜。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慢慢說:“你讓我去調查,我們受困的那些地方,曾經有什麽船隻經過,或者後來又有什麽船隻過來……總之,就是那些明明經過,但卻並未收到影響的船。”
幽靈先生點了點頭。
他讓加勒特調查這個問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是陷阱。
加勒特等人知曉大海上的傳說,並且,在他們利用“複現自我”的儀式暫且讓自己遺忘那些傳說之後,他們果真離開了“陰影”籠罩的範圍。
所以,正是這種“知曉”將他們自己困在了裏麵。
這就帶來了兩種可能,要麽是有人故意針對他們,要麽這是一個隨機的陷阱。
他們知道福利甌海上有其他船隻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所以前麵一種可能可以被排除。那就隻剩下後麵一種可能。
而既然是隨機的、針對所有水手和海上船隻(他們出海的時候必定會了解相關的傳說)的陷阱,那麽那些經過陷阱卻未曾出事的船隻,就顯得十分可疑了。
難道這些船隻在出海之前,不會了解發生在海上的相關傳聞嗎?這顯然不符合米德爾頓的傳統,並且十分刻意。
……幽靈先生原本沒指望這麽容易調查出罪魁禍首,但是,對方似乎明顯地將馬腳露了出來。
加勒特便說:“答案很簡單,經過那些區域卻未曾受困的,都是巴茲爾部落的船。
“在福利甌海的海圖出現之後,這些部落也參與到了這些探索之中。當然,他們的行動比我們更加大膽與強硬,彼此之間也發生過一些衝突。
“相比之下,巴茲爾部落的態度顯得有些模糊不清。他們的確參與了進來,但是又好像不是那麽熱衷,隻是讓自己的船隻這邊走走、那邊走走……最後,就是這樣。
“他們經過了那些區域,但是什麽都沒有發生,好像他們隻是簡單在海洋上進行一場巡邏一樣。”
加勒特的語氣頗為諷刺。
幽靈先生想說點什麽,但最終還是保持了平靜。
據他所知,巴茲爾部落甚至應該是阿莫伊斯的樂園——一個獨特的樂園——亞西兄弟會的成員。但是他們卻背叛了米德爾頓、背叛了阿莫伊斯。
“對了,你應該也知道,福斯特·朗希和亞爾佩特·弗朗西斯科就在巴茲爾部落修養。”加勒特說,“我前兩天還打聽了一下他們的情況。
“……據說,他們已經消失無蹤了,不知道是死了,還是又到海上去繼續他們原本未能完成的獻祭了。”
這麽說著的時候,加勒特的語氣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冰冷的譏諷。
幽靈先生更傾向於後者……不過這個答案的選擇也不會帶來什麽影響。他仍舊記得當初在大海上,那種冰冷的、粘稠的、大腦仿佛被什麽東西困住的微妙感觸。
“那麽,”他低聲說,“巴茲爾部落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轉變?”
加勒特沉默了片刻,然後說:“據說是因為一個男人……他在十幾年前去往了巴茲爾部落,最終在不久前改變了巴茲爾部落高層的想法。
“……巴茲爾部落內部前段時間發生了震蕩,許多人員發生了更換。一部分逃出來的人將部分信息到處宣揚。當然,他們很快被殺死了,不過這種消息總是會通過港口和船隻傳得沸沸揚揚。
“普通人並未意識到這可能帶來什麽改變,但是我立刻就想到了你之前說的那個人——那個康斯特人。
“我想,說不定就是他……就是他做了什麽,然後徹底改變了巴茲爾部落的想法。我不能確定他究竟做了什麽,我們還沒有調查得那麽深入。但至少可能與他有關。
“……事實上,這群人不還想通過那些陶瓷用具,來汙染貝休恩人嗎?隻是他們的圖謀被我們發現並且阻止了,而我們沒能發現他們在巴茲爾部落的小動作。”
對此,加勒特看起來是有點生氣,不過他也沒表現得過於懊惱。
應該說,即便他們提前知曉此事,可能也很難在這麽短短幾個星期、一兩個月的時間改變什麽了。巴茲爾部落的高層的靈魂已經被汙染了。
幽靈先生思索了一會兒,然後低聲喃喃說:“這麽說來,過去這十幾年裏,埃比尼澤·康斯特都在巴茲爾部落?”
……他仍舊記得,當埃比尼澤·康斯特從米德爾頓來到康斯特的時候,埃比尼澤就是從米德爾頓的金斯萊出發的。
而金斯萊這座城市,就是隸屬於巴茲爾部落的。
米德爾頓這個國家更像是大大小小的不同部落組合的集合,首都貝休恩並不擁有太大的權力,各個部落反而各自有著自己的內部體係。
金斯萊可以說是巴茲爾部落的經濟中心,因為這裏的港口十分優越,是不少貨物的集中處理地點。
……為什麽埃比尼澤·康斯特會出現在金斯萊?
當然了,他的確是陰影信徒。或許在十四年前的事情發生之後,他打算離自己信仰的神明更近一些。
但是,他也可以先西行去到無燼之地,然後在從無燼之地由南向北前往福利甌海,就像赫德當初行走的路徑一樣。
這不是更加安全?畢竟無燼之地是十分混亂的地方,他可以借此隱藏自己的身份。
但是,埃比尼澤·康斯特就這麽光明正大地出現在米德爾頓,甚至還有閑心指導那邊的陰影信徒改進陶瓷的製作工藝。
……結合自己之前得到的一些信息,幽靈先生隱隱產生了一個猜測。
如果,他是因為約瑟芬·霍西爾,才決定前往米德爾頓的呢?
如果……正是他將約瑟芬從米德爾頓帶過來的那個泥碗,又轉而帶迴米德爾頓,交給朗希家族的呢?
這似乎就解釋了,為什麽埃比尼澤要專門來一趟米德爾頓、來一趟貝休恩,還順便摻和了陶瓷製品的事情。
在解決了這件事情之後,他就開始專心致誌地策反巴茲爾部落,並且最終獲得了成功。巴茲爾部落恐怕做了什麽——針對亞西兄弟會?——進而導致了阿莫伊斯的徹底隕落。
在這件事情成功之後,埃比尼澤便馬不停蹄地返迴了拉米法城,開始了自己最後的計劃。
……看起來是位相當虔誠的陰影信徒,幽靈先生心想。
虔誠,而保有理智。
這就是埃比尼澤·康斯特的危險之處。
不過,話又說迴來,為什麽埃比尼澤決定策反巴茲爾部落?他在那麽早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阿莫伊斯的事情了?
……又或者說,在那麽早的時候,“陰影”就與陰影信徒有所聯係了嗎?
幽靈先生懷疑這一點,不過也沒什麽證據能證明他的猜測。
他思索了一陣,便對加勒特·吉爾古德說:“我想,我需要你將巴茲爾部落過去一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以及埃比尼澤·康斯特在巴茲爾部落的行動,再調查清楚一點。或許那會將我們引向真相。”
又是新的一周的開始。
距離十月份的神誕日越來越近,西列斯心中有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 但是他又很難說這種感觸究竟具體來自何方。
他提前抵達了辦公室, 等待多蘿西婭過來,同時心中也不斷地思索著。
一切似乎已經逐漸明晰起來了,關於過去、關於真相, 關於那群陰影信徒的藏身之處, 關於過往這幾十年、十幾年的曆史與曆史的片段。
……當然,他們還需要去論證其中的不少細節,一些未來的可能發展也仍舊在進行之中。
但是, 說到底,他們逐漸逐漸走近了陰影信徒的核心詭計。
唯一的問題就是, 他們不能確定,陰影信徒究竟打算在神誕日那天(或者那個時間段)做什麽。
……另外就是,“陰影”。
普拉亞家族那邊的消息仍舊源源不斷地傳來。他們能確定, “陰影”始終若即若離地徘徊在費希爾世界的附近。
偶爾祂靠近, 便會造成一些可怕的災難,如同真正意義上的籠罩在這世界之上的陰影;偶爾祂遠離,費希爾世界便會暫且安定下來,保持一陣的平靜。
不管怎麽說,祂從未真正離開。祂或許在等待一個契機, 一個時機……一個, 命運的力量凸顯的時刻。
除了“陰影”的問題之外,因為阿莫伊斯的力量徹底的隕滅,最近北麵也頗為不安定。米德爾頓出現了一些混亂……這種混亂夾雜在“陰影”造成的混亂之中, 兩相疊加起來, 令人頭痛不已。
西列斯仍在等待加勒特·吉爾古德的調查結果。他今天依舊會去一趟深海夢境, 希望能有所收獲。
無燼之地與拉米法城。
各地的變局幾乎交相唿應地出現。他們在拉米法城還算遊刃有餘,至少跟上了陰影信徒的腳步,但是在無燼之地以及其他地方,他們就隻能通過普拉亞家族的勢力勉力支撐。
堪薩斯和米德爾頓還稍微好些,至少離得近。但無燼之地更西麵的那些國家,他們就隻能盡力而為了。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裏,三號人偶以及那好幾個幽靈都不在拉米法城。三號人偶去了無燼之地西麵的某個國家,而幽靈則分布在費希爾世界的不同角落。
他們盡可能在第一時間阻止某些慘劇的發生,他們也的確阻止了不少,盡管也沒能阻止其中的某些部分。
……但這終究,治標不治本,最重要的終究是那位徘徊在費希爾世界附近的外神。
西列斯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對抗“陰影”,如何成為神明——當然他其實從很久之前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他打算找個時間進行一次嚐試。
隻能說,這是必須由他自己來才能做到的事情。琴多也沒法在這件事情上幫上忙,倒不如說,琴多還生怕自己添亂,也完全不想了解,畢竟秘密、真相、信息,這都是西列斯的“權柄”範疇。
西列斯的目光凝視著麵前的八瓣玫瑰紙,他若有所思著。
“陰影”是一迴事,陰影信徒又是另外一迴事。
他另外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似乎單純依靠他、琴多以及他們這些同伴,這麽十幾二十個人,他們不可能對抗得了人數眾多的陰影信徒。
按照之前得到的一些信息推斷,至少有幾千名陰影信徒聚集在拉米法城。
他的意思是,他們似乎得發動、邀請更多的啟示者參與進來。
往日教會、曆史學會,以及更多其他隱藏著的啟示者,他們都得試圖告知這些人,關於今年可能會發生的一場災難,然後希望他們也參與進來,至少幫幫忙,將那些可疑者抓起來。
西列斯並不希望有任何的漏網之魚。
這很有可能是他們未來一段時間需要去做的事情。
當然,西列斯其實更加希望,在陰影信徒真正動手之前,他們就已經找到這群人的藏身之處,並且將全部的陰影信徒都控製起來。
但是這種做法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為在抓到陰影信徒之後,他們實際上就不太可能知曉陰影信徒究竟打算做什麽了。
因此,西列斯才始終保持愚鈍的假象。他傾向於引蛇出洞,並且確認陰影信徒的圖謀。
……過去一個月的風平浪靜讓人有些不安。他不禁這麽想。
這是現狀,而過去與未來又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那些因為“陰影”的脫逃而新出現的陰影信徒,就是他們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了。
不過這個問題還算容易,畢竟普拉亞家族一直在監控著費希爾世界整體的局麵,他們隻需要重點關注那些出現過問題的地方就行。
而關於過去,他們現在的調查進展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他們慢慢解開了一些與陰影信徒,尤其是與埃比尼澤·康斯特相關的謎團。
但是,這謎底是否能在最後關頭派上用場,又是一個未知數。
探索真相與解決問題,似乎是兩條平行線,還尚未相交。
西列斯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近來總是習慣這樣的思考。
不過沒隔多久,距離十二點還有五分鍾的時候,多蘿西婭·格蘭特出現了。
“中午好,教授。”她說,隨後將手中捧著的書籍放到了西列斯麵前,“這就是來自菲爾莫爾家族的藏書。據說是來自沉默紀的薩丁帝國……我記得您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沉默紀薩丁帝國流浪詩人的論文?”
“是的,去年的時候。”西列斯一邊說,一邊小心地翻閱著這本書籍。
這的確是一本古籍,菲爾莫爾家族在這一點上並沒有說謊。這本書的裝幀十分有年代感,華麗繁複的精美花紋遍布了整個封麵,這是現在這個年代不會使用的裝幀工藝。
西列斯注意到,這本書的封麵與書脊上甚至采用了掐金的黃金加工工藝,讓整本書顯得更加精美與昂貴。
多蘿西婭解釋說:“爺爺和菲爾莫爾家族打聽過了,這本書是他們家族在沉默紀時候就已經收藏的書籍,而並非是在沉默紀時候出版的。所以,他們其實也不是很清楚這本書籍的內容究竟是什麽。
“……當然,這本書的確顯得十分有收藏價值,僅僅隻是這個外觀就足以令世人傾倒。但是,我的確十分好奇這裏頭究竟寫了什麽。
“按照菲爾莫爾家族的說法,這是他們從一位私人收藏家手裏得到的,那位收藏家是薩丁帝國的首都陶赫蒂亞的居民,因為一些原因而欠了巨債,所以才將這本藏書出手。
“這上頭的文字並非堪薩斯語,也並非薩丁帝國內部的任何語言。那位收藏家聲稱,他得到這本書的時候,這種語言就已經失傳了。
“……過去一段時間裏,爺爺也找到了幾位語言學家。他們說或許有辦法破譯這種陌生的語言,但花費的時間可能相當漫長。
“老實講,教授,我甚至都懷疑,這說不定是來自陰影紀的書籍,但是之前凱洛格在俱樂部說的事情,又讓我覺得這個猜測不太可能。”
凱洛格在俱樂部說的事情,也就是她發現陰影紀相關的遺跡、史料、文獻都有可能是造假的事情。
凱洛格已經在私底下與赫爾曼·格羅夫聊過這件事情,同時也將她的發現告知了曆史專業那邊的一位教授。這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當西列斯前往赫斯特院長的私人聚會的時候,他甚至聽到過某位教授氣憤地提及了這個問題。
這個發現的影響在學界內部已經逐漸發酵起來,凱洛格也在某次俱樂部活動的時候跟其他人提及了這事兒,讓其他學生大為吃驚。
因此,盡管多蘿西婭有點懷疑這可能是來自陰影紀的古籍,但也不敢確信這一點。
事實上,也不能說所有來自陰影紀、或者與陰影紀相關的文獻記載、書籍資料等等都沒能留下。
一些小說類型的虛構類文學還是有所留存。另外,像是詹·考爾德——球球——這種戲謔的、半真半假的,像是地攤小報一樣的著作,也有一部分流傳下來。
這些資料的存在,也讓人們得以稍微窺見陰影紀發生的事情。
……西列斯的目光凝視著麵前的這本古籍。
他知道多蘿西婭帶來的這本書擁有著全然陌生的文字,所以今天特地使用了人偶的木頭身體。而透過人偶的視野,他也的確明白了這本書的內容。
多蘿西婭的猜測是對的,這本書的確來自於陰影紀。
這是陰影紀一位知名劇作家的靈感手稿,內容並沒有涉及陰影紀發生的具體事情,而隻是單純書寫著自己的所思所想,因而幸運地逃過一劫,留存至今。
……西列斯隨手翻到的那一頁中,這位劇作家提及自己曾經遇到過一位遠道而來、想要觀看他的戲劇的觀眾,但是這名觀眾卻不幸地錯過了最後一場演出。
那出劇目的名稱是《熔化之星》。
當時尚且年輕的劇作家對此感到抱歉,並且在往後的歲月中耿耿於懷。
他原本打算就此停下自己創作的腳步,投身於其他行業,但或許是這位觀眾的遺憾,以及其他許多原因疊加在一起,讓他始終無法忘懷自己最初的夢想,以及對於戲劇行業的熱愛。
“……或許我生來就是為這事兒而生的。或許我執拗於此事,執拗於這個世界的紛紛擾擾,隻是因為我試圖用自己的辦法將這些事情記錄下來。僅此而已。”
因此,這位劇作家在各種行業都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在三十多歲的時候毅然決然又一次迴歸了自己的老本行,再一次創作起戲劇劇本來,並且此後一生都專注於此。
他說他年輕時候執拗偏激,寫了不少憤世嫉俗的劇本,等到中年時候再一次開始創作的時候,也難改那種激昂本色。
他總是對那些神明,以及那些神明的追隨者抱有不少偏見——他十分幹脆、坦誠地強調那就是“偏見”,但是他不想改正,因為“那該死的信仰者值得這些偏見”。
他因此並不喜歡別人關注他本人,他隻希望他的觀眾關注他的作品,因為“任何打量的目光都有可能影響其本質”。
他在年長的時候開始整理自己的手稿,並且挑選了一部分將其出版。他出版的目的也並非為了賺錢,而隻是為了“給自己這一輩子留個紀念”,因此出版的本數相當稀少,大部分都被他送人了。
而這一本,則是唯一的一本,“精裝紀念版”。
“……
“我思考過我的人生有什麽值得紀念的地方,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我的人生如同這個時代一樣,都是一坨狗屎。
“但反正這是屬於我的狗屎,所以我挑個漂漂亮亮的裝幀把它表彰起來,也不會有人責怪我在一坨狗屎上浪費時間與金錢。
“……這個時代最好的地方就在於,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煩惱的地方,人類沒有那麽多同情心施予給其他人。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小空間,私密而自由,可以隨意在裏頭——比如說,擺弄我一坨狗屎一般的人生。反正別人也懶得理你。
“但也或許,這也是這個時代最壞的地方。
“因為,我們正變得麻木而冷漠。我們冷眼旁觀著這個世界的死亡,沒有一個人樂意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
“我指望著,在未來的某一刻,或許人們會樂意做這件事情。但我卻隻是在這裏,靜靜地收集著我自己人生的點點滴滴,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無法自拔。
“……我窺見這世界的死亡,在某一刻。而下一刻,我又忘掉這一切,假裝自己一無所知。隻是在某些片刻的、發呆的功夫裏,我想到,或許我該做點什麽。
“為了我們的未來。
“……我不知道這本手稿的內容最終將被誰望見,老實講,對這一點或許我也並沒有那麽好奇。隻是些微的好奇。
“我想象我就如同是年輕時候遇到的那名觀眾,急急忙忙趕來看一場戲,卻在自己也一無所知的時候,就錯過了最後的機會。
“我呢,我想,我也無緣得見我最期待的那一幕了。這世界的、這世界的人類的,未來。
“……”
西列斯的目光定格在這最後的一句話上,然後在心中輕輕地歎息了一聲。
他維持著表情的平靜,沒有讓多蘿西婭窺見他心中的波瀾。他將這本書又合上,假裝十分遺憾地說自己也並不知曉其中到底說了什麽內容。
多蘿西婭也遺憾地歎了一口氣。不過她也不算失望,畢竟這陌生的文字終究難以解讀。
倒不如說,隻是因為這本書來自菲爾莫爾家族,所以她才會如此關注。
他們聊了聊最近拉米法城內的事情,不過目前他們並未收獲什麽新的信息。西列斯倒是跟多蘿西婭提及了三十四年前劇院區的那場意外。
“……也就是說,因為那個時候有人正在劇院中生孩子,所以才會剛巧讓那一幕符合過去那段曆史的要素?”多蘿西婭吃驚地說,“自相殘殺、大公後代、懷孕生產……的確,這三個要素已經全了。”
西列斯點了點頭,便說:“因此,他們才會複現出這個儀式。不然的話,啟示者的力量不會如此輕易被觸動。”
多蘿西婭流露出了一絲感歎:“誰能猜到這件事情呢……一個孩子的出現,與另外一個人的死亡,居然是相伴而來的。”
“死亡與生命。”西列斯低聲說。
多蘿西婭感歎了一番,然後就與西列斯道別離開了。西列斯下午還有課,沒法在這個問題上耽擱太長時間。
不過,即便在下課之後,他也難免會想到自己剛剛讀到的,那位劇作家的手稿。
下午的這堂課是《近代文學發展曆程》,涉及到沉默紀與霧中紀早期的文學發展曆史。而他還剛剛閱讀了來自更為遙遠的陰影紀的相關文字。
費希爾世界曆史學家中的一部分人認為,他們如今實際上仍舊還是處於陰影紀的影響之下,所謂的“陰影紀-沉默紀-霧中紀”這樣的區分,並不是非常嚴謹。
神誕紀、信仰紀有著近萬年的長度,而帝國紀則持續了將近五千年;相比之下,陰影紀的千餘年、沉默紀的六百年、霧中紀至今的四百年,加起來也才將將能夠與前麵那三個紀元作比較。
這批學者將陰影紀、沉默紀與霧中紀這三個紀元合起來,統稱為“世界的黃昏與黑夜”,簡稱昏夜紀。
事實上,也就是凱洛格不久前在俱樂部提及陰影紀相關事情的時候,順便和他們科普了一下。“昏夜紀”是隻有陰影紀曆史學者內部才會使用的稱唿。
他們認為,費希爾世界始終處於無形的黑暗之中,自陰影紀就未能擺脫這樣的“陰影”……從那開始、至今為止,費希爾世界的人類一直處於這所謂的昏夜紀。
這種說法當然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但是,西列斯認為他們實際上說的也沒有錯。
人們總是傾向於將靠近自己生活的時代的那些年份,切割得細致而小心,好像每一件事情都能對曆史造成無比深刻而複雜的影響。
但實際上,當人們置身於時光長河之中,他們會發現,某些真正重要的事情的影響,總是在漫長的歲月中才會真正醞釀開來。
……對於未來的人們來說,霧中紀401年,又會意味著什麽呢?
一個新的紀元的起點?
西列斯希望如此。
夜晚,他來到了深海夢境,掃了一眼孤島上的夢境泡泡。
……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他去往過許多更遙遠地區的人類的夢境之後,孤島上的夢境植物已經十分之多,他得仔細分辨一下,才能分清楚究竟哪些是需要自己去一趟的。
而這一次,他仔細分辨之後,便發現了兩個需要自己前往的夢境泡泡——哈爾·戈斯,以及,加勒特·吉爾古德。
後者或許是過來告知他米德爾頓相關調查的結果,但是哈爾·戈斯,這個生活在比德爾城的年輕男孩的夢境泡泡,卻令他有些驚訝了。
哈爾·戈斯,以及他的一些朋友、長輩等等,會為幽靈先生提供一些值得關注的信息,或者流傳在無燼之地的傳聞,根據其內容的有效性,幽靈先生會提供一些報酬給他們。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裏,幽靈先生也已經向他們提供了為數不少的金錢報酬。
這一次哈爾·戈斯又是為了什麽而來的?發生在比德爾城的那些死亡?
他不由得感到了一絲好奇,便首先碰觸了哈爾的夢境泡泡。
“……啊!晚上好,幽靈先生!”哈爾·戈斯像是被嚇了一跳,不過很快語氣就變得輕快起來,他像是很高興能在夢境中見到幽靈先生。
“晚上好。”幽靈先生近乎溫和地說。
“我正好有事情要分享給您。”哈爾說,“您知道最近比德爾城發生的事情嗎?”
“有所耳聞。有許多探險者死去了,是嗎?”
“是的。有十來個探險者在九月上個月接連出事了。”哈爾連連點頭,然後他又說,“但是,最近幾天,這種死亡像是突然停了下來,沒有再出現更多的死者。”
幽靈先生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將目光抬起來望了望四周,發現他們正在比德爾城的廣場。不過是白天。
哈爾注意到幽靈先生的目光,便解釋說:“今天白天的時候,這裏發生了一場爭吵呢!我正是要跟您說這事兒。”
“爭吵?”
“是的,因為……最後那名探險者死去之後,事情就好像突然結束了。所以,有人懷疑就是最後這名死者,帶來了厄運。之前的那些死者的同伴或者家人,就與最後這名死者的同伴起了衝突。”哈爾解釋說。
幽靈先生恍然,他饒有興致地問:“那麽,他們的爭吵有得出結果嗎?”
“並沒有。”哈爾說,“……他們,好像將事情推給了另外一個人。”
幽靈先生微怔。
哈爾露出了一個略帶糾結的表情,看起來不太相信這些人的說辭:“就是,最後那名死者的同伴。他們說,是有一個人,叫赫德·德萊森。
“他們說是這個人將厄運帶到了他們的團隊,造成了最後那名死者的死亡,也造成了其他人的死亡。他們還提到了之前發生的一件事情,說甚至有人在追殺這個叫赫德的人。
“……所以,如果那些人要找麻煩的話,應該去找這個赫德。
“您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嗎?”
幽靈先生默然片刻,然後說:“不能簡單地將一件事情推給某一個人、將一切都說成是他的責任……這無濟於事。”
哈爾·戈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幽靈先生也並不指望,或者說,他甚至不希望,哈爾明白這一點。
迴到這件事情本身,前幾天琴多前往比德爾城的時候,就已經從赫德那兒了解到不少相關的消息了,不過,哈爾帶來的事件最新的進展也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赫德現在似乎成了眾矢之的,他在比德爾城的調查進展可能也舉步維艱。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至少幽靈先生對於這些人的死亡真相還是十分感興趣的。
他想了想,便問哈爾:“關於這件事情本身,你知曉什麽相關信息嗎?”
“嗯……我知道的事情是,他們是從九月初開始死亡的,一開始人們並不覺得這些死亡是相關聯的,以為他們是因為各自招惹了一些不太好的東西。比德爾城總是會發生這種事情。”
幽靈先生若有所思地問:“那麽,是什麽契機讓人們將這些死亡聯係在了一起?”
哈爾仔細地想了一會兒,然後突然想了起來:“是因為,他們死亡的時候,身邊都有一頂帽子。”
幽靈先生不由得微微眯了眯眼睛。
“有人好像覺得,這頂帽子就象征著什麽……特殊的含義。我爸爸還跟我抱怨說,最近那些店鋪都不賣帽子了,但是比德爾城的太陽依舊很曬,我們平常出門隻能拿麵紗遮臉。
“……他們說,戴帽子的人,說不定就會被選中,成為下一個死者。
“不過這是之前的一些傳言……因為最近幾天都沒有死人,所以人們已經將注意力轉移向最後那名死者,而不去關注什麽帽子不帽子了。”
幽靈先生點了點頭,他便問:“比德爾城內有專門的人員負責調查這些死亡案件嗎?”
“並沒有。”哈爾搖了搖頭,“因為……您知道的,在比德爾城,死亡最不罕見。”
幽靈先生不由得無奈地歎息了一聲。
“除了那頂帽子,這些死者還有什麽共性嗎?”幽靈先生又問。
哈爾抓了抓臉頰,想了一會兒,便說:“我不太確定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隻是從我的角度出發……在那些人死之後,我和我的朋友們也去他們死亡地點的附近轉了轉。
“……然後,我們發現,那附近的植物似乎生長十分旺盛。比德爾城附近就是沙漠,我很少看見過那種成片的森林和植物,但是……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一名死者,也就是最後那名死者,他是在旅館裏死去的,在那間旅館的旁邊有一棵快要枯死的小樹。
“那是我的一個朋友種在那兒的,他一直很關注小樹的情況。在那名死者死亡之前的一兩天,他還在跟我抱怨說那棵小樹快要死了,但是前幾天,他又跟我說,那棵樹已經活過來了。
“他還覺得很不可思議……其實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我以為那樹已經徹底沒救了。”
哈爾露出了一個困惑的表情,他又說:“但是大人們覺得那很正常,認為隻不過是因為天氣涼快下來了,所以樹苗就又活過來了……我不知道這事兒是不是有關係。”
幽靈先生靜靜地聽著,然後說:“這是一個關鍵的細節,哈爾,你很細心。”
哈爾被誇讚得有點欣喜,有點不好意思地嘿嘿傻笑了一下。
對於幽靈先生來說,他的確覺得這條信息十分有意思。結合之前阿方索提及的,無燼之地西南麵的無名森林,整件事情就顯得更加有意思了。
翠斯利的力量(也可以說是佩索納裏的力量),正在無燼之地蔓延著。
這種趨勢可能已經出現了挺長一段時間,但是直到最近才真正成氣候。隨著……“陰影”的脫逃?
或許“複現自我”的儀式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為人們在這個儀式的幫助下,更有意願、更有勇氣去探索那些危險的區域,因而也就更加容易接觸到汙染。
翠斯利的汙染的最關鍵之處或許在於,這位神明本身對人類懷有著一定的偏見,祂的力量也攜帶了這種微妙的傾向性。
……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翠斯利的力量可不像阿卡瑪拉的力量這麽無害,後者隻是會讓人睡個好覺而已。
幽靈先生在心中微微歎了一口氣。
他與哈爾告別,離開了他的夢境,讓人偶給他送去了報酬,然後才迴到了孤島之上。
他想到了赫德·德萊森,因而也格外注意了一下赫德的夢境植物,不過赫德的夢境泡泡並未出現。因此,他就轉而碰觸了加勒特·吉爾古德的夢境。
“晚上好。”幽靈先生說,“有什麽進展嗎?”
當幽靈先生出現的時候,加勒特正麵無表情地遙望著大海。很難說他的目光中蘊含著什麽情緒,或許那隻是一種習慣性的凝視,因為米德爾頓人已經太習慣凝視大海了。
“……最近米德爾頓發生了不少事情。”加勒特答非所問,“許多人瘋狂、許多人死亡、許多人流離失所……好像有什麽事情在無形之中發生了。”
因為阿莫伊斯徹底隕落了。徹徹底底。幽靈先生在心中說。
祂的靈魂將不再庇佑這片土地、這個國家、這個世界。祂如同祂的兄弟姐妹一樣,迴歸了最初、迴歸了本質的虛無與空洞。
或許祂早已經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經隕落,但祂亡魂的遺誌依舊流連在福利甌海之上,盡最大的努力維係那一麵脆弱而滿是裂痕的盾牌。
祂在寒冷的海水與唿嘯的北風中默然佇立了這麽多年。而無人知曉祂的功勞。
……因此,幽靈先生眨了眨眼睛,突然改變了一點主意。他說:“或許真的有什麽事情發生了。”
加勒特怔了一下。
“海洋從未背叛這個世界。”幽靈先生簡簡單單地說。
加勒特在那一瞬間仿佛被什麽東西擊中了。他的表情猛地發生了變化,他幾乎驚愕地盯著幽靈先生,不敢置信地問:“你究竟知道什麽?!”
“我不能透露更多。”幽靈先生說。
這一點像是激怒了加勒特,他猛地喘了兩口氣,然後大聲說:“你不能這樣賣關子!”
而幽靈先生——該怎麽形容他那樣的目光,好似平靜,好似無奈,又好似蘊藏著更多複雜的、沉積的情緒——他說:“但我不能。”
加勒特又突然地平靜了下來。他的目光再一次望向了大海,他熟悉的福利甌海。這北麵的海。
“……最近福利甌海變了。”加勒特突然低聲喃喃,“是隻有老水手、老船長才能發現這一點。並不是說航路、海水,或者魚群,發生了什麽變化。
“那是一種突然的、空落落的感覺,就好像你盯著浪花拍打著船艙,但是某一刻,那幅度、那規律、那聲音,就猛地發生了改變,變得……和以前不再一樣。
“……人們像是瘋了一樣。仇視著彼此,像是失去了什麽珍愛之物一樣。可再一轉眼,他們又變得正常了起來。又或者說,在現在這樣一個年代裏,什麽才算是正常呢?
“我不知道您說的那一句話是什麽意思……又或者,我也知道,我猜到……但我們也無能為力……這個世界……”
他似乎是打算在這個詞語之後再加上一句什麽,形容詞,或者一聲抱怨、一聲謾罵。但是他隻是停在那兒,用那慣常的目光繼續打量著他熟悉的大海——他的大海。
最後,他低聲說:“這個世界。”
當他航行於這片海洋,周圍空無一物而僅僅隻有浪花與他的船隻陪伴著他的時候;當他在夢境中,望著僅僅隻是憑借著他的大腦而複現出來的,這片海洋的時候,他才如此驚詫地意識到……
他魂牽夢縈的海洋——他的故土、他的世界。這是他唯一僅有的東西。
這組成了他的靈魂、組成了他的人生、組成了他的生活……見證了他的出生,或許最終,也將見證他的死亡。
他望著他的大海。
“……而巴茲爾部落背叛了米德爾頓。”
加勒特突然說。
幽靈先生微微怔了一下。或許這個答案他已經有所預料,但也或許……這個答案令他感到一陣輕微的歎息。
“有什麽證據嗎?”他最後還是這麽平靜地說。
那種平靜、鎮定似乎鑲嵌在幽靈先生的麵孔上一樣。加勒特感到一絲煩躁,但他知道這種時候理應冷靜。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慢慢說:“你讓我去調查,我們受困的那些地方,曾經有什麽船隻經過,或者後來又有什麽船隻過來……總之,就是那些明明經過,但卻並未收到影響的船。”
幽靈先生點了點頭。
他讓加勒特調查這個問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是陷阱。
加勒特等人知曉大海上的傳說,並且,在他們利用“複現自我”的儀式暫且讓自己遺忘那些傳說之後,他們果真離開了“陰影”籠罩的範圍。
所以,正是這種“知曉”將他們自己困在了裏麵。
這就帶來了兩種可能,要麽是有人故意針對他們,要麽這是一個隨機的陷阱。
他們知道福利甌海上有其他船隻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所以前麵一種可能可以被排除。那就隻剩下後麵一種可能。
而既然是隨機的、針對所有水手和海上船隻(他們出海的時候必定會了解相關的傳說)的陷阱,那麽那些經過陷阱卻未曾出事的船隻,就顯得十分可疑了。
難道這些船隻在出海之前,不會了解發生在海上的相關傳聞嗎?這顯然不符合米德爾頓的傳統,並且十分刻意。
……幽靈先生原本沒指望這麽容易調查出罪魁禍首,但是,對方似乎明顯地將馬腳露了出來。
加勒特便說:“答案很簡單,經過那些區域卻未曾受困的,都是巴茲爾部落的船。
“在福利甌海的海圖出現之後,這些部落也參與到了這些探索之中。當然,他們的行動比我們更加大膽與強硬,彼此之間也發生過一些衝突。
“相比之下,巴茲爾部落的態度顯得有些模糊不清。他們的確參與了進來,但是又好像不是那麽熱衷,隻是讓自己的船隻這邊走走、那邊走走……最後,就是這樣。
“他們經過了那些區域,但是什麽都沒有發生,好像他們隻是簡單在海洋上進行一場巡邏一樣。”
加勒特的語氣頗為諷刺。
幽靈先生想說點什麽,但最終還是保持了平靜。
據他所知,巴茲爾部落甚至應該是阿莫伊斯的樂園——一個獨特的樂園——亞西兄弟會的成員。但是他們卻背叛了米德爾頓、背叛了阿莫伊斯。
“對了,你應該也知道,福斯特·朗希和亞爾佩特·弗朗西斯科就在巴茲爾部落修養。”加勒特說,“我前兩天還打聽了一下他們的情況。
“……據說,他們已經消失無蹤了,不知道是死了,還是又到海上去繼續他們原本未能完成的獻祭了。”
這麽說著的時候,加勒特的語氣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冰冷的譏諷。
幽靈先生更傾向於後者……不過這個答案的選擇也不會帶來什麽影響。他仍舊記得當初在大海上,那種冰冷的、粘稠的、大腦仿佛被什麽東西困住的微妙感觸。
“那麽,”他低聲說,“巴茲爾部落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轉變?”
加勒特沉默了片刻,然後說:“據說是因為一個男人……他在十幾年前去往了巴茲爾部落,最終在不久前改變了巴茲爾部落高層的想法。
“……巴茲爾部落內部前段時間發生了震蕩,許多人員發生了更換。一部分逃出來的人將部分信息到處宣揚。當然,他們很快被殺死了,不過這種消息總是會通過港口和船隻傳得沸沸揚揚。
“普通人並未意識到這可能帶來什麽改變,但是我立刻就想到了你之前說的那個人——那個康斯特人。
“我想,說不定就是他……就是他做了什麽,然後徹底改變了巴茲爾部落的想法。我不能確定他究竟做了什麽,我們還沒有調查得那麽深入。但至少可能與他有關。
“……事實上,這群人不還想通過那些陶瓷用具,來汙染貝休恩人嗎?隻是他們的圖謀被我們發現並且阻止了,而我們沒能發現他們在巴茲爾部落的小動作。”
對此,加勒特看起來是有點生氣,不過他也沒表現得過於懊惱。
應該說,即便他們提前知曉此事,可能也很難在這麽短短幾個星期、一兩個月的時間改變什麽了。巴茲爾部落的高層的靈魂已經被汙染了。
幽靈先生思索了一會兒,然後低聲喃喃說:“這麽說來,過去這十幾年裏,埃比尼澤·康斯特都在巴茲爾部落?”
……他仍舊記得,當埃比尼澤·康斯特從米德爾頓來到康斯特的時候,埃比尼澤就是從米德爾頓的金斯萊出發的。
而金斯萊這座城市,就是隸屬於巴茲爾部落的。
米德爾頓這個國家更像是大大小小的不同部落組合的集合,首都貝休恩並不擁有太大的權力,各個部落反而各自有著自己的內部體係。
金斯萊可以說是巴茲爾部落的經濟中心,因為這裏的港口十分優越,是不少貨物的集中處理地點。
……為什麽埃比尼澤·康斯特會出現在金斯萊?
當然了,他的確是陰影信徒。或許在十四年前的事情發生之後,他打算離自己信仰的神明更近一些。
但是,他也可以先西行去到無燼之地,然後在從無燼之地由南向北前往福利甌海,就像赫德當初行走的路徑一樣。
這不是更加安全?畢竟無燼之地是十分混亂的地方,他可以借此隱藏自己的身份。
但是,埃比尼澤·康斯特就這麽光明正大地出現在米德爾頓,甚至還有閑心指導那邊的陰影信徒改進陶瓷的製作工藝。
……結合自己之前得到的一些信息,幽靈先生隱隱產生了一個猜測。
如果,他是因為約瑟芬·霍西爾,才決定前往米德爾頓的呢?
如果……正是他將約瑟芬從米德爾頓帶過來的那個泥碗,又轉而帶迴米德爾頓,交給朗希家族的呢?
這似乎就解釋了,為什麽埃比尼澤要專門來一趟米德爾頓、來一趟貝休恩,還順便摻和了陶瓷製品的事情。
在解決了這件事情之後,他就開始專心致誌地策反巴茲爾部落,並且最終獲得了成功。巴茲爾部落恐怕做了什麽——針對亞西兄弟會?——進而導致了阿莫伊斯的徹底隕落。
在這件事情成功之後,埃比尼澤便馬不停蹄地返迴了拉米法城,開始了自己最後的計劃。
……看起來是位相當虔誠的陰影信徒,幽靈先生心想。
虔誠,而保有理智。
這就是埃比尼澤·康斯特的危險之處。
不過,話又說迴來,為什麽埃比尼澤決定策反巴茲爾部落?他在那麽早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阿莫伊斯的事情了?
……又或者說,在那麽早的時候,“陰影”就與陰影信徒有所聯係了嗎?
幽靈先生懷疑這一點,不過也沒什麽證據能證明他的猜測。
他思索了一陣,便對加勒特·吉爾古德說:“我想,我需要你將巴茲爾部落過去一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以及埃比尼澤·康斯特在巴茲爾部落的行動,再調查清楚一點。或許那會將我們引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