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灣》的鑼鼓點子敲得正急,喧鬧聲裹在微風中,穿過重重院落,撲撲地叩響窗帷。
旁人都去看戲了,夏夕獨自在五太太住的月桂苑裏坐客,聽五太太陳氏將過去的事情娓娓道來。
“這麽說,那枚鳳凰珮是我外祖母的東西了。”難怪去年正月迴門,樊老太太會說那番話。
“是你外祖母的傳家之物,據說是一位曾姑祖母傳下來的,非常稀有名貴,值好幾萬兩銀子呢。”
“哦。聽起來她的娘家是很有錢的商戶?”
“沒錯。查伯母說過,別人家鼓勵孩子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她家子孫太少,祖上留下家規,無論誰家皇朝,綠楊蔭裏陳氏子弟永遠不得入仕投軍,就安心做個團團富家翁即可。”
“綠楊蔭裏?”
“是他們家住的地方,在杭州城外。査伯母的祖父買了一座山,把家修在了山腳下,住下之後在山上山下遍植楊樹,村子就取名叫綠楊蔭裏。聽著就覺得很有詩意,很美。”
“照說這樣的人家不會沒親戚。不投軍不入仕,沒有政治風險,沒有戰場死傷,家裏有錢,不愁養不起,幾十年下來就會繁衍不少子孫的。會不會隻是湊巧你們住的那段時間沒有來往?”
五太太笑了,“不是的,後來我才知道,你的外祖母家裏竟是絕了嗣,隻留下你外祖母一個孤女,你的外祖父是這家招的上門女婿。“
夏夕想了想,搖頭,”不對啊,我外祖父分明也是查家的獨子,怎麽可能去做上門女婿?我還聽說我舅舅叫查繼良。外祖若是上門女婿,舅舅就不該姓查,而是應該姓陳才對。”
五太太說:“你舅舅是婢生子,並非你外祖母親生。”
夏夕很意外,八爺幫她打聽過情況,沒有說過他是庶出。但是即使庶出,也該姓母姓的。外祖父既然同意倒插門,就已經放棄了延續自家香火的大任。
“說起來心酸,世上的事就沒有誰能占全的。査伯父査伯母分明是一對恩愛好夫妻,活得樣樣稱心,唯獨沒兒子是塊心病。査伯母一直勸査伯父收個通房,還指了丫頭給他,可査伯父始終不點頭。
“有迴嬤嬤又嚇唬櫻姐吃胖了不好找婆家,査伯父忽然不愛聽了,說不好找就不找了,我們招婿。爹會給櫻姐招一個溫存良善的好女婿。
“査伯母說:你想讓我們兩家都當絕戶麽?
“査伯父說:誰讓你不生呢?或許天意如此吧。
“天意要絕也是絕我們家,你一個讀書人,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善得跟佛爺似的,你有什麽錯處?”
“你又有什麽錯處?要講因果,講報應,你陳氏一門死得剩了你一個,報也報的可以了吧?或許老天就是要我們夫婦守著櫻姐過日子。一家人和美就好,兒子什麽的,命裏若是沒有,不必強求。“
査伯母無法說服他。她後來腿上的風濕越來越厲害,下腹部整日感覺冰涼,這種身體再想生孩子那是萬萬不能。娘家香火肯定是斷了,她不忍心查伯父死了也沒個摔盆守靈的人。查伯父體恤她,她更是事事為他考慮。納妾這個事後來查伯母常常提,查伯父一直不允。那年蘭芝的爹升了從三品,別人送了個妾給他。查伯母背過蘭芝娘,還讓秦伯父幫著勸勸查伯父來著。
我們在你家西跨院住了兩年半,後來爹爹外放福州,我們舉家南遷,從那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他們兩位。
過了幾年,爹爹迴京述職,和査伯父聚了數日,迴來後告訴全家,査伯父終於有兒子了,年過四十之後,總算想通了,收了個通房丫頭,不滿一年就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子,査伯父愛若至寶。査伯母的身體更不好了,冰涼的感覺升到了胸口,估計熬不到櫻姐出嫁。櫻姐當時才十歲出頭,很疼愛小弟弟。她小小年紀就開始幫娘管家,懂事得讓人心疼。
我爹說,查伯父一直對嶽家心存愧疚,反倒是査伯母通透看得開,一直勸解,說他們夫婦20年裏燒香拜佛,修路架橋,扶貧濟困,滿心虔誠地積德行善,這樣都沒兒子,說明她們陳家命數該絕,強求無益。如今通房丫頭既然生了兒子,就讓他姓查,或許孩子能無病無災地平安長大。
我爹說,從他們倆的話風裏聽得出來,査伯母的娘家人一定做過什麽大壞事,手上染過血、殺過人似的。所以査伯母認為天理昭昭,他們全家都因此受了報應。她不肯讓櫻姐再招婿,也是怕她一輩子守不出個結果,反倒誤了終身。
査伯父卻感念嶽父對他恩重,一路資助他讀書上進,他背信棄義,良心難安。但是查伯母所說並非全無道理,眼看著白生生的胖兒子,也舍不得他有半點危險。
又過了十年,楚生迴北京科舉考試,專門去登科胡同看望査伯父,也看看記憶裏的老房子。査伯父還健在,守著兒子過日子,査伯母已經去世**年了。櫻姐已經嫁了定南侯。定南侯的父親是當年朝裏數得著的猛將之一,血裏火裏廝殺,賺了這個爵位。長子也是軍中的猛將,可惜來不及娶妻就早早死了,隻留下三個婢生女,沒有兒子。櫻姐女婿被祖母和母親鳳凰蛋似的養大,自幼也是千嬌萬寵,17歲就襲了爵。
査伯父告訴楚生,定南侯出身武將世家,卻是富貴裏養成,性子溫存有餘,剛勁不足。要他上戰場是萬萬不行的,遠沒有父兄建功立業的膽氣和血性,但是家常過日子倒是個懂得體貼的男人。櫻姐跟著這麽個太平侯爺,這輩子安逸度日還是有保障的。
楚生想,査伯父到底還是按照溫存良善四字給櫻姐找了女婿。
他很想再見一見櫻姐的,但侯門如海,那個在炕上拿他當個豬崽喂的胖丫頭如今是皇朝尊貴的侯夫人,他隻是個來京應試的普通舉子,兩個人的距離天塹鴻溝一般遙遠,這一生再也不得相見。
戲散之後,夏夕奉上十六樣禮品,當堂拜了三拜,與陳氏正式結了誼親。陳氏迴贈了夏夕一副璉沐蘭亭禦茫簪。告訴夏夕,這一年她都會呆在北京,為兒子操辦婚事。讓她得空就過府來玩,娘們在一起多聊聊。夏夕答應了。裘知北蹭了個幹爺爺的名分,又見夏夕答應時常過府,得意之下,把自己最寶貝的一副棋盤送了夏夕當了認親見麵禮。
夏夕不以為意,謝過收了。迴去才發現這副棋盤居然是榧木的。榧木棋盤的名貴夏夕在前世都聽說過,這種棋盤色金悅目,音醇悅耳,質堅紋淨,味道芬芳。棋子敲上去,棋盤麵會微微下凹,決不晃動。一盤終了,熱毛巾一擦,棋盤麵平整如初,實在是一種很神奇的棋具。
夏夕不敢收這麽貴重的禮物,派人給送了迴去。裘老怪堅稱這副棋盤至今方找到了真正主人,希望它能見證夏夕走上高不可攀的入神之位。
過了些時日,許靜瑜聞訊,派丫頭將他的那副漢玉棋子送給了夏夕。
丫頭傳話說:不必如裘大人所說,非拿入神做目標壓迫自己,玩得高興就好。她現在的成就已經讓家人們倍感自豪和榮耀了。
夏夕摸著瑩潤光滑的棋子,在棋盤上泠泠琅琅地敲擊,不免百感交集。她不知這副棋價值幾何,但無疑是非常貴的,或許不次於血玉,也必定是他的心愛之物,可他舉手之間慨然惠贈,想表達還是易嫁虧欠她的內疚吧?
有關易嫁的底細,許靜瑜知道多少?他輕財重義的貴公子脾性,能不能接受真正的理由?
德閔為人所棄,表麵上是繼母暗算的結果,而實際上更有可能是婆婆嫌貧愛富。
指腹為婚的時候大太太很中意櫻姐的女兒。櫻姐作為陳氏唯一的血脈,本就是外祖母家根基最正的繼承人,外祖父又愛若掌珍,一定會盡其可能地厚嫁她。薑雲姬說過,母親的嫁妝裏有江南最大的連鎖綢緞莊,五太太也說外祖母豪闊無比,隨便打開一個黑酸枝木官皮箱,花花綠綠一大堆的珍珠貓眼祖母綠,可見陳氏幾代經商,家世一定不是普通的小商小戶。大太太與她姊妹情深,兩個侯府門當戶對,德閔又是長女,娘拿自己的嫁妝發嫁閨女手筆就小不了,何況定南侯也有產業,要是櫻娘不死,他嫁長女肯定也不會一毛不拔。大太太不動聲色,卻深謀遠慮地為許靜瑜結了一門好親事。
可惜這番算計在櫻娘早逝後成了空中樓閣。
以大太太的心性為人,絕不可能在德閔出嫁時,拿櫻娘的嫁妝跟樊老太太丁是丁卯是卯地爭個長短,侯夫人最講究體統臉麵,斷斷丟不起這種人。德閔沒娘後,無論由繼母還是祖母教養,大太太都不會滿意,再被樊老太太胡亂塞上仨瓜倆棗打發她出門子,作為婆婆的大太太一定相當地憋屈難受。既無才也無財,這樣的媳婦娶來幹嘛呢?
她一定為德閔洗三之日急著下聘的舉動而悔青了腸子。
易嫁換了德雅進門,大太太做了對她來說識大體的選擇,也果斷地斬斷了與櫻娘德閔的骨肉親情。德雅雖不可能像原先預料的德閔一樣妝奩豐厚,但是她有親娘的仔細教導,有掌家理事的嚴格訓練,修養,學問,性情,見識,經驗,閱曆各方麵均要好於德閔。這是作為世子媳婦必不可缺的素質。沒錢娶個好媳婦也罷,這應該是大太太心底裏的聲音。至於德雅終於將大太太熱愛至深的血玉帶進了忠勤侯府,一定很讓大太太感到意外。除夕那一夜,她的臉一陣一陣地紅,這會兒似乎有個解釋了。
大太太與周氏,這倆女人不發一言,已默契於心。
裘府十五天大戲唱過,七奶奶的名聲響動全朝。這時候娛樂項目有限,愛下棋的人格外地多。朝臣中的棋迷們行動起來,翻箱倒櫃地攀親戚拉關係,千方百計想跟七奶奶走得近乎一點,跟這位絕頂女高手對弈一局。朝裏怨聲載道的是,下棋好的為什麽不是七爺而是七奶奶?就算攀了親戚,朝臣想隨意地接近一名內眷,難度依然不小。裘老怪胡子花白,年近古稀反倒成了優勢,中青年的大臣們紛紛表示很羨慕啊有木有。
遠在大同的老七也得知了老婆兒子在北京大出風頭的消息,不免萬分得意,專門寫了一封家書迴來,給老婆兒子潑冷水,提醒這娘倆莫要得意忘形。
丫丫隻覺這位爺情商欠費,不可理喻。你媳婦在北京被你的一群上司追捧不已,你一個小小邊塞將軍,拿棋聖老婆跟頑童兒子一樣地教導,真讓人無語。會說句好聽的不?不知道老婆是用來疼的嗎?
連捷哥都白著眼仁看老七的信,看完之後更是堅決反對丫丫的說法。憑什麽我就得讓他訓斥著長?小爺我現在是北京神童,花見花開車見車載,就連石仙耕當了我師傅也喜滋滋的,每天和顏悅色。他把小爺扔給後娘就跑了,我的死活不管,自己的死活也不管,缺席我最關鍵的成長期,我考童生奪案首他也寸功未立,不該覺得歉疚麽?幾千裏地通一封信,一句好聽的沒有,兜頭一桶冷水,讓人拔涼拔涼的。小爺是缺愛的孩紙,這會兒能念書也不想成才了,小心我哪天不高興,就芒鞋破缽,浪跡天涯去了。
丫丫大為激動,說:支持支持!要不是我得守著珠寶鋪子等鍾言,真想跟你一起去。不然你等我三個月?說不定用不了三個月,他就找來了。咱三個一起流浪去。侯府的世界太小,我早呆膩了。
作者有話要說: 還想調時差,難。
旁人都去看戲了,夏夕獨自在五太太住的月桂苑裏坐客,聽五太太陳氏將過去的事情娓娓道來。
“這麽說,那枚鳳凰珮是我外祖母的東西了。”難怪去年正月迴門,樊老太太會說那番話。
“是你外祖母的傳家之物,據說是一位曾姑祖母傳下來的,非常稀有名貴,值好幾萬兩銀子呢。”
“哦。聽起來她的娘家是很有錢的商戶?”
“沒錯。查伯母說過,別人家鼓勵孩子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她家子孫太少,祖上留下家規,無論誰家皇朝,綠楊蔭裏陳氏子弟永遠不得入仕投軍,就安心做個團團富家翁即可。”
“綠楊蔭裏?”
“是他們家住的地方,在杭州城外。査伯母的祖父買了一座山,把家修在了山腳下,住下之後在山上山下遍植楊樹,村子就取名叫綠楊蔭裏。聽著就覺得很有詩意,很美。”
“照說這樣的人家不會沒親戚。不投軍不入仕,沒有政治風險,沒有戰場死傷,家裏有錢,不愁養不起,幾十年下來就會繁衍不少子孫的。會不會隻是湊巧你們住的那段時間沒有來往?”
五太太笑了,“不是的,後來我才知道,你的外祖母家裏竟是絕了嗣,隻留下你外祖母一個孤女,你的外祖父是這家招的上門女婿。“
夏夕想了想,搖頭,”不對啊,我外祖父分明也是查家的獨子,怎麽可能去做上門女婿?我還聽說我舅舅叫查繼良。外祖若是上門女婿,舅舅就不該姓查,而是應該姓陳才對。”
五太太說:“你舅舅是婢生子,並非你外祖母親生。”
夏夕很意外,八爺幫她打聽過情況,沒有說過他是庶出。但是即使庶出,也該姓母姓的。外祖父既然同意倒插門,就已經放棄了延續自家香火的大任。
“說起來心酸,世上的事就沒有誰能占全的。査伯父査伯母分明是一對恩愛好夫妻,活得樣樣稱心,唯獨沒兒子是塊心病。査伯母一直勸査伯父收個通房,還指了丫頭給他,可査伯父始終不點頭。
“有迴嬤嬤又嚇唬櫻姐吃胖了不好找婆家,査伯父忽然不愛聽了,說不好找就不找了,我們招婿。爹會給櫻姐招一個溫存良善的好女婿。
“査伯母說:你想讓我們兩家都當絕戶麽?
“査伯父說:誰讓你不生呢?或許天意如此吧。
“天意要絕也是絕我們家,你一個讀書人,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善得跟佛爺似的,你有什麽錯處?”
“你又有什麽錯處?要講因果,講報應,你陳氏一門死得剩了你一個,報也報的可以了吧?或許老天就是要我們夫婦守著櫻姐過日子。一家人和美就好,兒子什麽的,命裏若是沒有,不必強求。“
査伯母無法說服他。她後來腿上的風濕越來越厲害,下腹部整日感覺冰涼,這種身體再想生孩子那是萬萬不能。娘家香火肯定是斷了,她不忍心查伯父死了也沒個摔盆守靈的人。查伯父體恤她,她更是事事為他考慮。納妾這個事後來查伯母常常提,查伯父一直不允。那年蘭芝的爹升了從三品,別人送了個妾給他。查伯母背過蘭芝娘,還讓秦伯父幫著勸勸查伯父來著。
我們在你家西跨院住了兩年半,後來爹爹外放福州,我們舉家南遷,從那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他們兩位。
過了幾年,爹爹迴京述職,和査伯父聚了數日,迴來後告訴全家,査伯父終於有兒子了,年過四十之後,總算想通了,收了個通房丫頭,不滿一年就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子,査伯父愛若至寶。査伯母的身體更不好了,冰涼的感覺升到了胸口,估計熬不到櫻姐出嫁。櫻姐當時才十歲出頭,很疼愛小弟弟。她小小年紀就開始幫娘管家,懂事得讓人心疼。
我爹說,查伯父一直對嶽家心存愧疚,反倒是査伯母通透看得開,一直勸解,說他們夫婦20年裏燒香拜佛,修路架橋,扶貧濟困,滿心虔誠地積德行善,這樣都沒兒子,說明她們陳家命數該絕,強求無益。如今通房丫頭既然生了兒子,就讓他姓查,或許孩子能無病無災地平安長大。
我爹說,從他們倆的話風裏聽得出來,査伯母的娘家人一定做過什麽大壞事,手上染過血、殺過人似的。所以査伯母認為天理昭昭,他們全家都因此受了報應。她不肯讓櫻姐再招婿,也是怕她一輩子守不出個結果,反倒誤了終身。
査伯父卻感念嶽父對他恩重,一路資助他讀書上進,他背信棄義,良心難安。但是查伯母所說並非全無道理,眼看著白生生的胖兒子,也舍不得他有半點危險。
又過了十年,楚生迴北京科舉考試,專門去登科胡同看望査伯父,也看看記憶裏的老房子。査伯父還健在,守著兒子過日子,査伯母已經去世**年了。櫻姐已經嫁了定南侯。定南侯的父親是當年朝裏數得著的猛將之一,血裏火裏廝殺,賺了這個爵位。長子也是軍中的猛將,可惜來不及娶妻就早早死了,隻留下三個婢生女,沒有兒子。櫻姐女婿被祖母和母親鳳凰蛋似的養大,自幼也是千嬌萬寵,17歲就襲了爵。
査伯父告訴楚生,定南侯出身武將世家,卻是富貴裏養成,性子溫存有餘,剛勁不足。要他上戰場是萬萬不行的,遠沒有父兄建功立業的膽氣和血性,但是家常過日子倒是個懂得體貼的男人。櫻姐跟著這麽個太平侯爺,這輩子安逸度日還是有保障的。
楚生想,査伯父到底還是按照溫存良善四字給櫻姐找了女婿。
他很想再見一見櫻姐的,但侯門如海,那個在炕上拿他當個豬崽喂的胖丫頭如今是皇朝尊貴的侯夫人,他隻是個來京應試的普通舉子,兩個人的距離天塹鴻溝一般遙遠,這一生再也不得相見。
戲散之後,夏夕奉上十六樣禮品,當堂拜了三拜,與陳氏正式結了誼親。陳氏迴贈了夏夕一副璉沐蘭亭禦茫簪。告訴夏夕,這一年她都會呆在北京,為兒子操辦婚事。讓她得空就過府來玩,娘們在一起多聊聊。夏夕答應了。裘知北蹭了個幹爺爺的名分,又見夏夕答應時常過府,得意之下,把自己最寶貝的一副棋盤送了夏夕當了認親見麵禮。
夏夕不以為意,謝過收了。迴去才發現這副棋盤居然是榧木的。榧木棋盤的名貴夏夕在前世都聽說過,這種棋盤色金悅目,音醇悅耳,質堅紋淨,味道芬芳。棋子敲上去,棋盤麵會微微下凹,決不晃動。一盤終了,熱毛巾一擦,棋盤麵平整如初,實在是一種很神奇的棋具。
夏夕不敢收這麽貴重的禮物,派人給送了迴去。裘老怪堅稱這副棋盤至今方找到了真正主人,希望它能見證夏夕走上高不可攀的入神之位。
過了些時日,許靜瑜聞訊,派丫頭將他的那副漢玉棋子送給了夏夕。
丫頭傳話說:不必如裘大人所說,非拿入神做目標壓迫自己,玩得高興就好。她現在的成就已經讓家人們倍感自豪和榮耀了。
夏夕摸著瑩潤光滑的棋子,在棋盤上泠泠琅琅地敲擊,不免百感交集。她不知這副棋價值幾何,但無疑是非常貴的,或許不次於血玉,也必定是他的心愛之物,可他舉手之間慨然惠贈,想表達還是易嫁虧欠她的內疚吧?
有關易嫁的底細,許靜瑜知道多少?他輕財重義的貴公子脾性,能不能接受真正的理由?
德閔為人所棄,表麵上是繼母暗算的結果,而實際上更有可能是婆婆嫌貧愛富。
指腹為婚的時候大太太很中意櫻姐的女兒。櫻姐作為陳氏唯一的血脈,本就是外祖母家根基最正的繼承人,外祖父又愛若掌珍,一定會盡其可能地厚嫁她。薑雲姬說過,母親的嫁妝裏有江南最大的連鎖綢緞莊,五太太也說外祖母豪闊無比,隨便打開一個黑酸枝木官皮箱,花花綠綠一大堆的珍珠貓眼祖母綠,可見陳氏幾代經商,家世一定不是普通的小商小戶。大太太與她姊妹情深,兩個侯府門當戶對,德閔又是長女,娘拿自己的嫁妝發嫁閨女手筆就小不了,何況定南侯也有產業,要是櫻娘不死,他嫁長女肯定也不會一毛不拔。大太太不動聲色,卻深謀遠慮地為許靜瑜結了一門好親事。
可惜這番算計在櫻娘早逝後成了空中樓閣。
以大太太的心性為人,絕不可能在德閔出嫁時,拿櫻娘的嫁妝跟樊老太太丁是丁卯是卯地爭個長短,侯夫人最講究體統臉麵,斷斷丟不起這種人。德閔沒娘後,無論由繼母還是祖母教養,大太太都不會滿意,再被樊老太太胡亂塞上仨瓜倆棗打發她出門子,作為婆婆的大太太一定相當地憋屈難受。既無才也無財,這樣的媳婦娶來幹嘛呢?
她一定為德閔洗三之日急著下聘的舉動而悔青了腸子。
易嫁換了德雅進門,大太太做了對她來說識大體的選擇,也果斷地斬斷了與櫻娘德閔的骨肉親情。德雅雖不可能像原先預料的德閔一樣妝奩豐厚,但是她有親娘的仔細教導,有掌家理事的嚴格訓練,修養,學問,性情,見識,經驗,閱曆各方麵均要好於德閔。這是作為世子媳婦必不可缺的素質。沒錢娶個好媳婦也罷,這應該是大太太心底裏的聲音。至於德雅終於將大太太熱愛至深的血玉帶進了忠勤侯府,一定很讓大太太感到意外。除夕那一夜,她的臉一陣一陣地紅,這會兒似乎有個解釋了。
大太太與周氏,這倆女人不發一言,已默契於心。
裘府十五天大戲唱過,七奶奶的名聲響動全朝。這時候娛樂項目有限,愛下棋的人格外地多。朝臣中的棋迷們行動起來,翻箱倒櫃地攀親戚拉關係,千方百計想跟七奶奶走得近乎一點,跟這位絕頂女高手對弈一局。朝裏怨聲載道的是,下棋好的為什麽不是七爺而是七奶奶?就算攀了親戚,朝臣想隨意地接近一名內眷,難度依然不小。裘老怪胡子花白,年近古稀反倒成了優勢,中青年的大臣們紛紛表示很羨慕啊有木有。
遠在大同的老七也得知了老婆兒子在北京大出風頭的消息,不免萬分得意,專門寫了一封家書迴來,給老婆兒子潑冷水,提醒這娘倆莫要得意忘形。
丫丫隻覺這位爺情商欠費,不可理喻。你媳婦在北京被你的一群上司追捧不已,你一個小小邊塞將軍,拿棋聖老婆跟頑童兒子一樣地教導,真讓人無語。會說句好聽的不?不知道老婆是用來疼的嗎?
連捷哥都白著眼仁看老七的信,看完之後更是堅決反對丫丫的說法。憑什麽我就得讓他訓斥著長?小爺我現在是北京神童,花見花開車見車載,就連石仙耕當了我師傅也喜滋滋的,每天和顏悅色。他把小爺扔給後娘就跑了,我的死活不管,自己的死活也不管,缺席我最關鍵的成長期,我考童生奪案首他也寸功未立,不該覺得歉疚麽?幾千裏地通一封信,一句好聽的沒有,兜頭一桶冷水,讓人拔涼拔涼的。小爺是缺愛的孩紙,這會兒能念書也不想成才了,小心我哪天不高興,就芒鞋破缽,浪跡天涯去了。
丫丫大為激動,說:支持支持!要不是我得守著珠寶鋪子等鍾言,真想跟你一起去。不然你等我三個月?說不定用不了三個月,他就找來了。咱三個一起流浪去。侯府的世界太小,我早呆膩了。
作者有話要說: 還想調時差,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