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知年坐在頭等艙裏,開始了十幾個小時的飛行。
他看向舷窗外,黑漆漆一片。
紐約、初戀。這兩個詞近期湊到了一起。
當年,“他”隨一位名叫史蒂文·赫伯的律師去了紐約。自己跑到書店,買了一本紐約的旅遊指南,打算追過去。
最終,自己在機場,看著飛往紐約的那一趟航班在信息板上從“登機”轉為“出發”。
他沒有去紐約。他害怕了。
受過傷的心已是驚弓之鳥。他終究沒有勇氣登上飛機。他害怕自己親眼看見“他”
在別人身邊過得很好,好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淪為多餘的背景。到那個時候,他該何去何從?
過往就此被深埋。
但他從商科轉到了法律係。
害怕是害怕,卻又不甘心。
看,他的情路,一開始,就被“衝動”、“傷心”、“害怕”和“不甘心”定調。
這仿佛是一個巨大的十字架,沉沉地紮在顯眼的地方。
俞知年在紐約將會待一周左右的時間。行程不算緊張,畢竟他是唯一的finalist,被任命為高級合夥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除了述職匯報,剩下就是與方達總部的高層聯絡感情的社交活動。
在紐約第三天,“美麗大地”官微中的“誌願者剪影”板塊有了更新。
誌願者們出發前都會先接受培訓,包括如何與當地居民溝通、環保知識、急救知識、求生技能等等。
俞知年在其中一張照片中找到了肖意馳。
其時他正坐在矮凳上,低頭專注做筆記。
述職匯報結束後,方達總部一眾高層對近年來大中華地區驚人的業績與業務增長速度十分感興趣,讓俞知年分享經驗和預測趨勢。三頭六臂的俞律師對律所工作了如指掌,當場發表即興演講。
在紐約第五天,方達高層舉行私人晚會,邀請俞知年參加。北美的高級合夥人大部分都會來,還有各路名流,這是不能缺席的社交場合,俞知年應邀出席。
晚會上,高層為俞知年介紹了紐約華人圈的old money,唐家小姐,唐晚澄。唐晚澄的父親和繼母前不久向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捐贈了上億美金,用以翻新收藏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的空間。而在其中牽線的,就是唐晚澄。她名下的晚念美術館正打算在國內建立分館,作為中西藝術交流的一座橋梁。跨國辦館,法律顧問在其中發揮很大作用,高層希望俞知年拿下這個項目,同時建立起與唐家的合作關係,拓寬方達的華人圈人脈資源。
唐晚澄年紀與俞知年相仿,蛾眉杏目瓜子臉,嬌小玲瓏,看著顯小,要是穿上學生裝,沒有人會懷疑她的學生身份。她似乎從旁人處打聽到俞知年了,“俞先生,聽說您來自本城?”
“是的,土生土長的本城人。”
唐晚澄笑,“真巧,我正打算在本城建立我的分館。”
俞知年不急於聊生意,討教道,“為什麽不在帝都呢?論曆史積澱和文化氛圍,都比本城要好。”
唐晚澄是那種率真活潑的富家千金,活到三十多歲,依然明媚開朗,“因為我喜歡本城。那裏有我的好朋友在。”
俞知年正想繼續問,一道男音插入,“知年?”
這麽多年過去,自己居然還能憑兩個字認出他的聲音。
俞知年一頓。
唐晚澄看見來人,笑笑,“聶先生,晚上好!”聃霽
俞知年轉臉。
來人正是他的初戀,聶桑寧。
俞知年還記得第一次見聶桑寧的時候。熱鬧的聖誕晚會之外,他坐在僻靜一角,看著破舊的口袋書。覺察有人看他,聶桑寧抬起頭。
目光對視一刻,俞知年忘記了唿吸。周圍的景物一概褪色,隻有麵前這個跟自己年紀差不多的男孩子在閃閃發光。
聶桑寧既有西方人的骨相,又有東方人的皮相,兩方達至微妙平衡,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恰恰好以完美比例呈現在他的臉上。
他通身是少年人的青澀未熟,目光倔強孤傲,恍如一朵帶尖刺的、欲放未放的玫瑰戒備著,同時無自覺地魅惑著。
俞知年找迴慌亂的唿吸,艱難開口,“……你在看什麽?”
聶桑寧舉了舉書——一《西方詩選》,“可惜看不懂。”
“……我來看看。”俞知年動了動腳,走過去。
時光對聶桑寧格外恩慈。許久未見,他早已褪去青澀,但眉目並沒沾染世俗氣,豐神俊朗,舉止大方得體。
這些年,他應該過得很好。
“知年,好久不見。我隨友人來參加晚會,談話間得知方達新的高級合夥人叫俞知年,我特意過來看看是不是你。”聶桑寧微笑地解釋。
“原來兩位是故人?”唐晚澄識趣,“那我就不打擾故人相聚了。俞先生,遲些我們再聯係,聊一聊分館的事情?”
“好的。”
目送走唐晚澄,聶桑寧目光迴到俞知年身上,“……知年,這些年,你過得好嗎?”
俞知年看向他,雲淡風輕地笑一笑,“挺好的,謝謝關心。”
他那麽珍惜聶桑寧,舍不得碰一下,生怕他會疼;不久前他們還彼此訴說愛語,現在他卻告訴他,他要和一個外國人走了。
俞知年一怒之下,強要了聶桑寧。等他發泄過後,聶桑寧流血了,躺在床上瑟瑟發抖,哭著說,“知年,對不起”猶如破碎的瓷娃娃,落在破敗的棉絮中。
俞知年恐懼又頹然地坐往地上。他做了什麽,他究竟做了什麽!
聶桑寧爬過來環抱他,“知年……對不起。我們都太年輕,而我,需要捷徑。我隻有這張臉,所以他問我要不要跟他走時,我必須答應。對不起……”
俞知年默不作聲。
他替聶桑寧清理身子,帶他去醫院。
他在病房門口,等來了赫伯律師。他以為這位中年精英律師會冷冷地說法庭見,或者狠狠揍他一頓;但他沒有。他從病房出來,和俞知年對視一陣,坦誠道,“孩子,錯的是我這個大人。……放過他,也放過你自己。”
俞知年突然想哭,他撒腿跑離了醫院。
在路上狂奔,他不知道自己要跑往哪裏。
最後他沒力了,腳一威,整個人摔在地上。
疼,好疼。
俞知年站在頂樓天台,抽著煙。
上一次他抽煙的時候,是在外市。既要幫忙解決麥阿姨女婿公司的問題,又要兼顧手頭工作,末了肖意馳還發來史努比居家服照,真是身體精神雙重折磨,不得已,他抽了幾口。
在城市閃耀的燈海中,俞知年盯著紐約此起彼伏的天際線,想,肖意馳現在在做什麽呢?
十九碎語:寫完這部分,我不禁想,如果沒有肖意馳,俞知年和聶桑寧會是一篇王道cp文的主角吧肖意馳當誌願者的村子在山上,從山腳出發,要走兩個小時才到。村裏多是老人及留守兒童,對肖意馳一行的到來,即怯生又期待。孩子們有的躲在大人身後探出頭來,有的抓緊大人衣角,眼睛都眨巴眨巴地盯著他們。村長給他們介紹情況,村子的居民大多沒有電視,也沒有網絡,要了解大事,得靠山下的步班郵遞員送報上山。
在一位老大爺家裏,肖意馳看見報紙糊了整個房間的牆麵,報紙已經發黃,還有滲水痕跡。他和四歲的孫子住在一起,遠方打工的兒子兒媳過年才能迴來一趟。
由於沒網,誌願者們要更新帖子,得下山到附近的大村子裏去才行。運氣好時可以遇上順路的汽車載他們一程;運氣不好時,就得靠兩條腿走完全程。所以官微更新並不及時。
俞知年從紐約歸來的第三天,肖意馳那一組誌願者隊伍第一次更新。這一期的內容,是誌願者們把孩子們召集起來上興趣課的情景。肖意馳那部分的照片裏,他用畫圖的方式給孩子們講故事。俞知年把照片放大,肖意馳在小白板上畫的兔子有模有樣的。後麵的照片,是孩子們和他們即興講故事時畫的圖的合影,肖意馳把照片一張張展示出來。
“一個叫‘丹兒’的姑娘看見我在拍她的畫,問我能不能把她也拍進去,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能看見。其他小孩兒紛紛提出同樣請求。手機前的各位,如果你們認識他們的父母,麻煩告知他們一聲。孩子們需要的,或許是自己被惦記著的證明。”
俞知年想,肖意馳的軀體裏裝了好多東西。豐富,充實,支撐起他的靈魂。
他眼裏的世界,必定廣袤無垠。
俞知年成為高級合夥人後,辦公室搬到了南偉平的旁邊。身份上升了一級,人脈資源便不可同日而語。南偉平這幾天帶著俞知年四處拜訪他自己手裏的重要客戶,大有傳衣缽的架勢。
有些貴人,總得在你跨上一個台階、身份能擺上台麵後,才有見麵的可能。
俞知年同時負責著唐晚澄的分館項目。
他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忙碌工作。
片刻閑暇,他打開“美麗大地”的官微,看看有沒有更新到肖意馳的部分。
這一次,肖意馳請孩子們當老師,教他辨認當地的植物。他專注地當個傾聽者,認真做記錄。孩子們幫他摘來無毒的葉子,貼在他的筆記本裏。不同的孩子,葉子就貼成了不同的樣子。形狀各異,卻生動非常,翻著紙頁,像看一部短片,隨時能腦補出天馬行空的故事來。
俞知年的目光留在肖意馳眯眼大笑的照片上。
他忽然羨慕起他來。
羨慕他坦蕩灑脫,羨慕他元氣淋漓,羨慕他野性中藏著的細膩。
他與他之間,其實有著巨大的鴻溝。
分館項目的具體推進,不能隻通過電話和郵件來進行。唐晚澄告知俞知年,她下周會派聯絡人過去本城,就前期工作與俞知年合作。俞知年應好。
肖意馳那邊,他在教孩子們寫詩。
俞知年看罷照片,想起肖意馳曾在文章裏寫,“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像繪畫、音樂、文學等藝術創作,是物質富足後才有時間思考的高級愛好,我卻有不同的想法。這些精神追求,恰是人最最無力抵抗外界環境時的救贖。它們是處於巨大困境中的人們另一種形式的呐喊。”
這次,照片的後麵,肖意馳隻附了一首八歲孩子寫的詩。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裝得下高山/裝得下大海/裝得下藍天/裝得下整個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時遇到心事/就連兩行淚/也裝不下。”
肖意馳的細膩,來自於對人情世敵的洞祭,來自於對藝術世界的了解。
俞知年按約定時間到機場接人時,晚念美術館的聯絡人卻不是之前說好的那一位。
因為這一位,是聶桑寧。
聶桑寧看著俞知年,微笑,“知年,我們又見麵了,希望合作愉快。”
他告訴俞知年,之前說好的那一位臨時有任務,而他剛入職晚念美術館,手上沒有項目,正合適。
俞知年問,“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上次你說自己在厲蔚閣畫廊任職?”
聶桑寧輕輕一笑,“我辭職了。”
俞知年不再問什麽,“我先送你到酒店休息。”他欲接過聶桑寧提著的包,對方卻不鬆手,“知年,我餓了,你陪我去吃點東西好嗎?”
孩子的詩出自《孩子們的詩》,詩歌作者:陳科全(八歲)
當俞知年和聶桑寧出現在酒店餐廳時,他們成為在場所有人有意無意關注的焦點太養眼了。並且他們的樣貌氣質微妙地互搭,走在一起有1+1大於2的效果,讓人忍不住歎一句“很般配”。
兩人坐下看菜單,聶桑寧卻翻到甜品一頁,笑道,“這麽多年,我還是喜歡先吃甜品,尤其提拉米蘇。”
俞知年平靜,沒有接話。
聶桑寧認真看菜單,似乎沒在意他開不開口。過了好一會兒,他抬頭問俞知年,“你想點什麽?”
“商務b套餐。”
“那我和你一樣吧,外加一道提拉米蘇。”他笑道,合上菜單。
以前他們一起出去吃飯,也是這樣。俞知年等他看了半天,最後總等來一句“跟你一樣”。但那時候他一點兒都不惱,甚至覺得這等待的時間都是甜的,巴不得聶桑寧看久一點,那他就可以看他久一點。
在等上菜的空檔,俞知年取出手機查看日程,看向聶桑寧,“你今天先休息一下,明天在方達有碰頭會,九點。”
聶桑寧迅速進入角色,他從手提包裏取出平板,“我在飛機上看了方案草稿,有些想法,想和你先討論一下。”
一頓飯變成了工作餐。
離開餐廳,俞知年心裏預估明天的會議可以討論下一步了,聶桑寧給的想法很不錯,他們的進度可以往前推。
“知年,那我先上去了?”在電梯前,聶桑寧微微一笑,朝他道別。
“好,明天見。”俞知年目送電梯門合上。而聶桑寧在電梯門即將完全閉合的一刹,眼神幾乎可以說是深情。電梯門旋即關牢,一切戛然而止,好像看清了,又好像沒看清。
俞知年站著,盯著電梯門上的花紋一陣,轉身離開。
肖意馳那一組誌願者沒有更新。
俞知年上下滑動反複確認最近更新,並沒有他們的內容。他有不好的預感,便使用高級合夥人權限查看律所合作方的名單。
找到“美麗大地”聯係人電話,俞知年先發短信表明身份,說明情況緊急,請對方了解一下肖意馳的現狀再給他迴複。
過了一會兒,對方給俞知年打來電話。
因當地連日大雨,肖意馳所在的山村遭遇了山體滑坡,“您提到的那位肖先生,因為救兩個小孩而受了傷,目前已經送到鎮上的醫院進行治療,傷勢情況要進一步聯係才能確認。”
“我明白了,麻煩您幫忙再聯係,確認一下他的傷勢,謝謝。”俞知年結束這個通話,立馬撥打下一個電話,多渠道了解情況。
南璟被早晨鬧鈴吵醒,迷迷糊糊拿手機過來關掉鈴聲,卻看見上司兩個小時前給他發來一條信息:我已坐上去x市的高鐵,今天的工作替我推遲,歸期再聯係。
他立馬清醒,趕緊開工。
俞知年在高鐵上已掌握大概情況,肖意馳命大,堪堪躲過致命的巨石流,隻被碎石劃傷,傷口多,但不算嚴重。
當他到達鎮上醫院時,已是午後。一名護士在等著他,“我剛剛去查看過您說的那位肖先生,他已吃過午飯,服藥睡下。他的傷勢在這撥傷者中算輕的了,您還打算把他轉到市裏的醫院嗎?”
“……我看看情況再說。”
鎮上醫院條件有限,一個大病房裏都是傷者。俞知年請護士去看一下肖意馳睡著沒有。護士查看完畢,遠遠地朝他點頭。
如果肖意馳醒著,他斷不會進去的。
“上午有兩個年輕人來看望他,估計他們去吃飯了,如果您不想讓別人知道來過,爭取在十分鍾內出來吧。”護士輕聲對他說,說完去檢查其他傷者去了。
俞知年看著躺在病床上的肖意馳——穿著不合身的病號服,輸著液,這兒那兒都纏著白紗布,雖然傷勢不嚴重,但看看就滲人。
俞知年走近一點。當事人倒好,睡得可香了,唿吸綿長,就差打唿嚕。
他伸出手,想摸摸他的頭。待他意識到自己的意圖時,抽迴了手。
十分鍾,俞知年離開。
走出醫院,他撥打電話,請人幫忙把肖意馳轉到市裏的醫院去。
坐上迴程的高鐵,俞知年著手處理工作聶桑寧給他發來一張新辦公室的照片:我們美術館的臨時辦公室就在你們律所附近的辦公大樓,方便溝通建館事宜。聽說你臨時有任務出差推遲了碰頭會,辛苦了,注意身體。
看罷信息,俞知年從工作中抽出思緒,轉臉車窗外。
紐約宴會過後,他了解到聶桑寧在美國的情況。
聶桑寧到美國後,與赫伯律師結婚。之後他讀了四年的藝術史專業,接著考取藝術管理碩士。畢業後,他在當地一家畫廊當策展人。不久,他與赫伯律師離婚。兩年後,他與一名華爾街銀行家結婚,轉職到厲蔚閣畫廊。三年前,他與銀行家離婚。
窗外樹影重重,飛速後退的剪影以五官為幕布不斷掠過,讓俞知年的臉變得斑駁。
x市醫院的獨立病房內。
“美麗大地”的誌願者活動負責人在跟肖意馳解釋,“您因見義勇為而受傷,而且鎮上醫療條件有限,所以我們把您轉到市裏的醫院,希望您盡快康複。”
“哦。”肖意馳摸摸後腦勺,笑道,“我就說,醒來就被告知要轉院,整個人還糊裏糊塗的。”他看向負責人,“看來你們的工作落實很細致啊,值得學習。”
負責人但笑不語。他轉移話題,拿出兩個被救小孩給肖意馳畫的畫,交給他。
肖意馳驚喜接過。孩子們眼裏的英雄是孫大聖,畫裏,肖意馳頭戴鳳翅紫金冠,手拿超大號金箍棒,身披大紅披風,是那種孩童一筆一劃歪歪扭扭畫就的威風凜凜。
“真帥!”肖意馳笑得見牙不見眼。
“因為這次山體滑坡,您這一組的誌願者活動隻得提前結束。您好好休息,醫生說山與~息~督~迦。可以出院我們再來送您迴本城。”
“好的,謝謝!”
第二天,隻睡了四個小時的俞知年來到律所。
晚念美術分館的碰頭會安排在第一項日程中。
律所裏的工作人員少說也是見過世麵的,但男男女女看見聶桑寧,均停下腳步逗留那麽一會會兒。
聶桑寧禮貌地朝他們點頭微笑。
引路的南璟遇見地位高的律師,會介紹道,“這位是晚念美術分館的代表,聶桑寧先生。”聶桑寧溫和有禮地與對方握手,請對方多指教。
碰頭會持續一個多小時。會上雙方都展現了專業的態度與水平,接下來的日程很快敲定。
俞知年送走聶桑寧,南璟已走到他身旁,推推眼鏡,一本正經地開始八卦,“老大,這位聶先生著實魔性,我們所裏已經一片春心蕩漾了。”
俞律師被他助理的用詞逗樂,揉揉他的頭發,“少說話,多做事。”
南璟給他豎起拇指,“不愧是我們的老大,坐懷不亂,心如止水!”
這成語用得。
俞知年轉身迴辦公室,指揮南璟,“給我買杯黑咖迴來。”
“ok!”
為了趕昨天拉下的工作進度,俞知年接連開了兩場視頻會議。待他從投資協議的審查中迴神,南璟還不見人影。
正當他想打電話時,南璟雙手捧著咖啡迴來。
俞知年靠上椅背,看他,“歡迎你從火星歸來。”
“老大,詳情容我後麵再說,您先嚐嚐這新鮮出爐的黑咖!”
俞知年接過,這不是他平時一直喝的牌子。但他打開蓋子的一瞬,濃鬱的苦香就告訴他這是更高級的品質。
他看一眼南璟,後者作請喝手勢,俞知年喝一口。
這一口,讓他不自覺地閉眼享受——一原始粗獷碰撞醇厚深遂,苦香流連於齒間,久久不散。
“我到樓下,恰好碰見沒走遠的聶先生,他聽說我要去給您買咖啡,就讓我在他辦公室等候。他們那兒還不是裝修得很完善,倒是有一台非常專業的手磨咖啡機。聶先生從煮水開始,到最後的過濾,每一步都很細致,所以時間耽誤了,但我聞到那咖啡香,覺得值了。”
南璟表情玩味,推推眼鏡,“老大,我覺得聶先生和您挺相配的。”
聞言,俞知年似笑非笑,“我剛剛怎麽跟你說的?”
南璟乖巧閉嘴,轉身出去工作。
這杯黑咖,要道謝的。
俞知年剛拿起手機,信息就來了。
聶桑寧:今早見你有點累,剛好碰見你的助理打算去買咖啡,所以我自作主張了。
黑咖喝了嗎?味道如何?
俞知年迴複:喝了,味道很好。謝謝。大家工作都忙,往後請別費心了。
過了一會兒,聶桑寧迴應:知年,我現在,會泡好喝的咖啡了。
俞知年把手機輕輕反蓋桌上,輕輕地唿吸。如果重了,他怕迴憶會如洪水猛獸般撲來。
但電腦屏幕上的字他一個都看不進。
迴憶還是泄漏了一絲一毫。
在聶桑寧那租來的破小公寓裏,俞知年曾笑他泡不好咖啡,“往後我來泡給你喝。”
聶桑寧撇撇嘴,撒嬌似地蹭入他的懷抱。
當年,俞知年覺得他們是世上唯一一對相同的靈魂。
聶桑寧媽媽是外商酒店的服務員,與外國客人度過一夜後,便懷上了孩子。這露水姻緣自然是沒有下文的,聶桑寧媽媽一個人帶著孩子四處奔波。
聶桑寧自小長得就好,但惡劣的成長環境讓他吃了不少苦頭,他變得彪悍、敏感且孤傲。隨著長大,容貌開始給他帶來各種好處。那是他對抗外界的唯一利器。他隻有它,它是他存在的理由。
俞知年與他共情。兩個年輕的、焦躁的、不安的、孤獨的靈魂,相互靠近。
俞知年想,他們與世界格格不入,但幸好他們還有彼此。
他不知道的是,聶桑寧在五光十色的模特行業裏產生了野心,或者是產生了錯覺,是什麽已經不可考究。他不再對抗外界,他以美貌靠近外界。
而俞知年開始考慮他們的未來。雖然他不想承認,他確實繼承了父親那一脈商人的血,他有商業頭腦,初涉股市,成績喜人。他想給聶桑寧驚喜,並沒有告訴他這件事。
聶桑寧與赫伯律師相遇。
俞知年被背叛深深挫敗。
在日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他都想著,有朝一日他再出現在聶桑寧麵前時,要以何種身份麵對他。他該用什麽樣的表情、說什麽樣的話——他每一天每一天都反複思考這成為了執念,混雜著各種複雜的情緒。
恨、悔、思念,不甘心,甚至癡心妄想求複合。
時光流逝,到了現在。
俞知年站起身,看向落地窗外。
現在,自己又是怎麽想的?
他看向舷窗外,黑漆漆一片。
紐約、初戀。這兩個詞近期湊到了一起。
當年,“他”隨一位名叫史蒂文·赫伯的律師去了紐約。自己跑到書店,買了一本紐約的旅遊指南,打算追過去。
最終,自己在機場,看著飛往紐約的那一趟航班在信息板上從“登機”轉為“出發”。
他沒有去紐約。他害怕了。
受過傷的心已是驚弓之鳥。他終究沒有勇氣登上飛機。他害怕自己親眼看見“他”
在別人身邊過得很好,好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淪為多餘的背景。到那個時候,他該何去何從?
過往就此被深埋。
但他從商科轉到了法律係。
害怕是害怕,卻又不甘心。
看,他的情路,一開始,就被“衝動”、“傷心”、“害怕”和“不甘心”定調。
這仿佛是一個巨大的十字架,沉沉地紮在顯眼的地方。
俞知年在紐約將會待一周左右的時間。行程不算緊張,畢竟他是唯一的finalist,被任命為高級合夥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除了述職匯報,剩下就是與方達總部的高層聯絡感情的社交活動。
在紐約第三天,“美麗大地”官微中的“誌願者剪影”板塊有了更新。
誌願者們出發前都會先接受培訓,包括如何與當地居民溝通、環保知識、急救知識、求生技能等等。
俞知年在其中一張照片中找到了肖意馳。
其時他正坐在矮凳上,低頭專注做筆記。
述職匯報結束後,方達總部一眾高層對近年來大中華地區驚人的業績與業務增長速度十分感興趣,讓俞知年分享經驗和預測趨勢。三頭六臂的俞律師對律所工作了如指掌,當場發表即興演講。
在紐約第五天,方達高層舉行私人晚會,邀請俞知年參加。北美的高級合夥人大部分都會來,還有各路名流,這是不能缺席的社交場合,俞知年應邀出席。
晚會上,高層為俞知年介紹了紐約華人圈的old money,唐家小姐,唐晚澄。唐晚澄的父親和繼母前不久向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捐贈了上億美金,用以翻新收藏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的空間。而在其中牽線的,就是唐晚澄。她名下的晚念美術館正打算在國內建立分館,作為中西藝術交流的一座橋梁。跨國辦館,法律顧問在其中發揮很大作用,高層希望俞知年拿下這個項目,同時建立起與唐家的合作關係,拓寬方達的華人圈人脈資源。
唐晚澄年紀與俞知年相仿,蛾眉杏目瓜子臉,嬌小玲瓏,看著顯小,要是穿上學生裝,沒有人會懷疑她的學生身份。她似乎從旁人處打聽到俞知年了,“俞先生,聽說您來自本城?”
“是的,土生土長的本城人。”
唐晚澄笑,“真巧,我正打算在本城建立我的分館。”
俞知年不急於聊生意,討教道,“為什麽不在帝都呢?論曆史積澱和文化氛圍,都比本城要好。”
唐晚澄是那種率真活潑的富家千金,活到三十多歲,依然明媚開朗,“因為我喜歡本城。那裏有我的好朋友在。”
俞知年正想繼續問,一道男音插入,“知年?”
這麽多年過去,自己居然還能憑兩個字認出他的聲音。
俞知年一頓。
唐晚澄看見來人,笑笑,“聶先生,晚上好!”聃霽
俞知年轉臉。
來人正是他的初戀,聶桑寧。
俞知年還記得第一次見聶桑寧的時候。熱鬧的聖誕晚會之外,他坐在僻靜一角,看著破舊的口袋書。覺察有人看他,聶桑寧抬起頭。
目光對視一刻,俞知年忘記了唿吸。周圍的景物一概褪色,隻有麵前這個跟自己年紀差不多的男孩子在閃閃發光。
聶桑寧既有西方人的骨相,又有東方人的皮相,兩方達至微妙平衡,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恰恰好以完美比例呈現在他的臉上。
他通身是少年人的青澀未熟,目光倔強孤傲,恍如一朵帶尖刺的、欲放未放的玫瑰戒備著,同時無自覺地魅惑著。
俞知年找迴慌亂的唿吸,艱難開口,“……你在看什麽?”
聶桑寧舉了舉書——一《西方詩選》,“可惜看不懂。”
“……我來看看。”俞知年動了動腳,走過去。
時光對聶桑寧格外恩慈。許久未見,他早已褪去青澀,但眉目並沒沾染世俗氣,豐神俊朗,舉止大方得體。
這些年,他應該過得很好。
“知年,好久不見。我隨友人來參加晚會,談話間得知方達新的高級合夥人叫俞知年,我特意過來看看是不是你。”聶桑寧微笑地解釋。
“原來兩位是故人?”唐晚澄識趣,“那我就不打擾故人相聚了。俞先生,遲些我們再聯係,聊一聊分館的事情?”
“好的。”
目送走唐晚澄,聶桑寧目光迴到俞知年身上,“……知年,這些年,你過得好嗎?”
俞知年看向他,雲淡風輕地笑一笑,“挺好的,謝謝關心。”
他那麽珍惜聶桑寧,舍不得碰一下,生怕他會疼;不久前他們還彼此訴說愛語,現在他卻告訴他,他要和一個外國人走了。
俞知年一怒之下,強要了聶桑寧。等他發泄過後,聶桑寧流血了,躺在床上瑟瑟發抖,哭著說,“知年,對不起”猶如破碎的瓷娃娃,落在破敗的棉絮中。
俞知年恐懼又頹然地坐往地上。他做了什麽,他究竟做了什麽!
聶桑寧爬過來環抱他,“知年……對不起。我們都太年輕,而我,需要捷徑。我隻有這張臉,所以他問我要不要跟他走時,我必須答應。對不起……”
俞知年默不作聲。
他替聶桑寧清理身子,帶他去醫院。
他在病房門口,等來了赫伯律師。他以為這位中年精英律師會冷冷地說法庭見,或者狠狠揍他一頓;但他沒有。他從病房出來,和俞知年對視一陣,坦誠道,“孩子,錯的是我這個大人。……放過他,也放過你自己。”
俞知年突然想哭,他撒腿跑離了醫院。
在路上狂奔,他不知道自己要跑往哪裏。
最後他沒力了,腳一威,整個人摔在地上。
疼,好疼。
俞知年站在頂樓天台,抽著煙。
上一次他抽煙的時候,是在外市。既要幫忙解決麥阿姨女婿公司的問題,又要兼顧手頭工作,末了肖意馳還發來史努比居家服照,真是身體精神雙重折磨,不得已,他抽了幾口。
在城市閃耀的燈海中,俞知年盯著紐約此起彼伏的天際線,想,肖意馳現在在做什麽呢?
十九碎語:寫完這部分,我不禁想,如果沒有肖意馳,俞知年和聶桑寧會是一篇王道cp文的主角吧肖意馳當誌願者的村子在山上,從山腳出發,要走兩個小時才到。村裏多是老人及留守兒童,對肖意馳一行的到來,即怯生又期待。孩子們有的躲在大人身後探出頭來,有的抓緊大人衣角,眼睛都眨巴眨巴地盯著他們。村長給他們介紹情況,村子的居民大多沒有電視,也沒有網絡,要了解大事,得靠山下的步班郵遞員送報上山。
在一位老大爺家裏,肖意馳看見報紙糊了整個房間的牆麵,報紙已經發黃,還有滲水痕跡。他和四歲的孫子住在一起,遠方打工的兒子兒媳過年才能迴來一趟。
由於沒網,誌願者們要更新帖子,得下山到附近的大村子裏去才行。運氣好時可以遇上順路的汽車載他們一程;運氣不好時,就得靠兩條腿走完全程。所以官微更新並不及時。
俞知年從紐約歸來的第三天,肖意馳那一組誌願者隊伍第一次更新。這一期的內容,是誌願者們把孩子們召集起來上興趣課的情景。肖意馳那部分的照片裏,他用畫圖的方式給孩子們講故事。俞知年把照片放大,肖意馳在小白板上畫的兔子有模有樣的。後麵的照片,是孩子們和他們即興講故事時畫的圖的合影,肖意馳把照片一張張展示出來。
“一個叫‘丹兒’的姑娘看見我在拍她的畫,問我能不能把她也拍進去,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能看見。其他小孩兒紛紛提出同樣請求。手機前的各位,如果你們認識他們的父母,麻煩告知他們一聲。孩子們需要的,或許是自己被惦記著的證明。”
俞知年想,肖意馳的軀體裏裝了好多東西。豐富,充實,支撐起他的靈魂。
他眼裏的世界,必定廣袤無垠。
俞知年成為高級合夥人後,辦公室搬到了南偉平的旁邊。身份上升了一級,人脈資源便不可同日而語。南偉平這幾天帶著俞知年四處拜訪他自己手裏的重要客戶,大有傳衣缽的架勢。
有些貴人,總得在你跨上一個台階、身份能擺上台麵後,才有見麵的可能。
俞知年同時負責著唐晚澄的分館項目。
他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忙碌工作。
片刻閑暇,他打開“美麗大地”的官微,看看有沒有更新到肖意馳的部分。
這一次,肖意馳請孩子們當老師,教他辨認當地的植物。他專注地當個傾聽者,認真做記錄。孩子們幫他摘來無毒的葉子,貼在他的筆記本裏。不同的孩子,葉子就貼成了不同的樣子。形狀各異,卻生動非常,翻著紙頁,像看一部短片,隨時能腦補出天馬行空的故事來。
俞知年的目光留在肖意馳眯眼大笑的照片上。
他忽然羨慕起他來。
羨慕他坦蕩灑脫,羨慕他元氣淋漓,羨慕他野性中藏著的細膩。
他與他之間,其實有著巨大的鴻溝。
分館項目的具體推進,不能隻通過電話和郵件來進行。唐晚澄告知俞知年,她下周會派聯絡人過去本城,就前期工作與俞知年合作。俞知年應好。
肖意馳那邊,他在教孩子們寫詩。
俞知年看罷照片,想起肖意馳曾在文章裏寫,“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像繪畫、音樂、文學等藝術創作,是物質富足後才有時間思考的高級愛好,我卻有不同的想法。這些精神追求,恰是人最最無力抵抗外界環境時的救贖。它們是處於巨大困境中的人們另一種形式的呐喊。”
這次,照片的後麵,肖意馳隻附了一首八歲孩子寫的詩。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裝得下高山/裝得下大海/裝得下藍天/裝得下整個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時遇到心事/就連兩行淚/也裝不下。”
肖意馳的細膩,來自於對人情世敵的洞祭,來自於對藝術世界的了解。
俞知年按約定時間到機場接人時,晚念美術館的聯絡人卻不是之前說好的那一位。
因為這一位,是聶桑寧。
聶桑寧看著俞知年,微笑,“知年,我們又見麵了,希望合作愉快。”
他告訴俞知年,之前說好的那一位臨時有任務,而他剛入職晚念美術館,手上沒有項目,正合適。
俞知年問,“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上次你說自己在厲蔚閣畫廊任職?”
聶桑寧輕輕一笑,“我辭職了。”
俞知年不再問什麽,“我先送你到酒店休息。”他欲接過聶桑寧提著的包,對方卻不鬆手,“知年,我餓了,你陪我去吃點東西好嗎?”
孩子的詩出自《孩子們的詩》,詩歌作者:陳科全(八歲)
當俞知年和聶桑寧出現在酒店餐廳時,他們成為在場所有人有意無意關注的焦點太養眼了。並且他們的樣貌氣質微妙地互搭,走在一起有1+1大於2的效果,讓人忍不住歎一句“很般配”。
兩人坐下看菜單,聶桑寧卻翻到甜品一頁,笑道,“這麽多年,我還是喜歡先吃甜品,尤其提拉米蘇。”
俞知年平靜,沒有接話。
聶桑寧認真看菜單,似乎沒在意他開不開口。過了好一會兒,他抬頭問俞知年,“你想點什麽?”
“商務b套餐。”
“那我和你一樣吧,外加一道提拉米蘇。”他笑道,合上菜單。
以前他們一起出去吃飯,也是這樣。俞知年等他看了半天,最後總等來一句“跟你一樣”。但那時候他一點兒都不惱,甚至覺得這等待的時間都是甜的,巴不得聶桑寧看久一點,那他就可以看他久一點。
在等上菜的空檔,俞知年取出手機查看日程,看向聶桑寧,“你今天先休息一下,明天在方達有碰頭會,九點。”
聶桑寧迅速進入角色,他從手提包裏取出平板,“我在飛機上看了方案草稿,有些想法,想和你先討論一下。”
一頓飯變成了工作餐。
離開餐廳,俞知年心裏預估明天的會議可以討論下一步了,聶桑寧給的想法很不錯,他們的進度可以往前推。
“知年,那我先上去了?”在電梯前,聶桑寧微微一笑,朝他道別。
“好,明天見。”俞知年目送電梯門合上。而聶桑寧在電梯門即將完全閉合的一刹,眼神幾乎可以說是深情。電梯門旋即關牢,一切戛然而止,好像看清了,又好像沒看清。
俞知年站著,盯著電梯門上的花紋一陣,轉身離開。
肖意馳那一組誌願者沒有更新。
俞知年上下滑動反複確認最近更新,並沒有他們的內容。他有不好的預感,便使用高級合夥人權限查看律所合作方的名單。
找到“美麗大地”聯係人電話,俞知年先發短信表明身份,說明情況緊急,請對方了解一下肖意馳的現狀再給他迴複。
過了一會兒,對方給俞知年打來電話。
因當地連日大雨,肖意馳所在的山村遭遇了山體滑坡,“您提到的那位肖先生,因為救兩個小孩而受了傷,目前已經送到鎮上的醫院進行治療,傷勢情況要進一步聯係才能確認。”
“我明白了,麻煩您幫忙再聯係,確認一下他的傷勢,謝謝。”俞知年結束這個通話,立馬撥打下一個電話,多渠道了解情況。
南璟被早晨鬧鈴吵醒,迷迷糊糊拿手機過來關掉鈴聲,卻看見上司兩個小時前給他發來一條信息:我已坐上去x市的高鐵,今天的工作替我推遲,歸期再聯係。
他立馬清醒,趕緊開工。
俞知年在高鐵上已掌握大概情況,肖意馳命大,堪堪躲過致命的巨石流,隻被碎石劃傷,傷口多,但不算嚴重。
當他到達鎮上醫院時,已是午後。一名護士在等著他,“我剛剛去查看過您說的那位肖先生,他已吃過午飯,服藥睡下。他的傷勢在這撥傷者中算輕的了,您還打算把他轉到市裏的醫院嗎?”
“……我看看情況再說。”
鎮上醫院條件有限,一個大病房裏都是傷者。俞知年請護士去看一下肖意馳睡著沒有。護士查看完畢,遠遠地朝他點頭。
如果肖意馳醒著,他斷不會進去的。
“上午有兩個年輕人來看望他,估計他們去吃飯了,如果您不想讓別人知道來過,爭取在十分鍾內出來吧。”護士輕聲對他說,說完去檢查其他傷者去了。
俞知年看著躺在病床上的肖意馳——穿著不合身的病號服,輸著液,這兒那兒都纏著白紗布,雖然傷勢不嚴重,但看看就滲人。
俞知年走近一點。當事人倒好,睡得可香了,唿吸綿長,就差打唿嚕。
他伸出手,想摸摸他的頭。待他意識到自己的意圖時,抽迴了手。
十分鍾,俞知年離開。
走出醫院,他撥打電話,請人幫忙把肖意馳轉到市裏的醫院去。
坐上迴程的高鐵,俞知年著手處理工作聶桑寧給他發來一張新辦公室的照片:我們美術館的臨時辦公室就在你們律所附近的辦公大樓,方便溝通建館事宜。聽說你臨時有任務出差推遲了碰頭會,辛苦了,注意身體。
看罷信息,俞知年從工作中抽出思緒,轉臉車窗外。
紐約宴會過後,他了解到聶桑寧在美國的情況。
聶桑寧到美國後,與赫伯律師結婚。之後他讀了四年的藝術史專業,接著考取藝術管理碩士。畢業後,他在當地一家畫廊當策展人。不久,他與赫伯律師離婚。兩年後,他與一名華爾街銀行家結婚,轉職到厲蔚閣畫廊。三年前,他與銀行家離婚。
窗外樹影重重,飛速後退的剪影以五官為幕布不斷掠過,讓俞知年的臉變得斑駁。
x市醫院的獨立病房內。
“美麗大地”的誌願者活動負責人在跟肖意馳解釋,“您因見義勇為而受傷,而且鎮上醫療條件有限,所以我們把您轉到市裏的醫院,希望您盡快康複。”
“哦。”肖意馳摸摸後腦勺,笑道,“我就說,醒來就被告知要轉院,整個人還糊裏糊塗的。”他看向負責人,“看來你們的工作落實很細致啊,值得學習。”
負責人但笑不語。他轉移話題,拿出兩個被救小孩給肖意馳畫的畫,交給他。
肖意馳驚喜接過。孩子們眼裏的英雄是孫大聖,畫裏,肖意馳頭戴鳳翅紫金冠,手拿超大號金箍棒,身披大紅披風,是那種孩童一筆一劃歪歪扭扭畫就的威風凜凜。
“真帥!”肖意馳笑得見牙不見眼。
“因為這次山體滑坡,您這一組的誌願者活動隻得提前結束。您好好休息,醫生說山與~息~督~迦。可以出院我們再來送您迴本城。”
“好的,謝謝!”
第二天,隻睡了四個小時的俞知年來到律所。
晚念美術分館的碰頭會安排在第一項日程中。
律所裏的工作人員少說也是見過世麵的,但男男女女看見聶桑寧,均停下腳步逗留那麽一會會兒。
聶桑寧禮貌地朝他們點頭微笑。
引路的南璟遇見地位高的律師,會介紹道,“這位是晚念美術分館的代表,聶桑寧先生。”聶桑寧溫和有禮地與對方握手,請對方多指教。
碰頭會持續一個多小時。會上雙方都展現了專業的態度與水平,接下來的日程很快敲定。
俞知年送走聶桑寧,南璟已走到他身旁,推推眼鏡,一本正經地開始八卦,“老大,這位聶先生著實魔性,我們所裏已經一片春心蕩漾了。”
俞律師被他助理的用詞逗樂,揉揉他的頭發,“少說話,多做事。”
南璟給他豎起拇指,“不愧是我們的老大,坐懷不亂,心如止水!”
這成語用得。
俞知年轉身迴辦公室,指揮南璟,“給我買杯黑咖迴來。”
“ok!”
為了趕昨天拉下的工作進度,俞知年接連開了兩場視頻會議。待他從投資協議的審查中迴神,南璟還不見人影。
正當他想打電話時,南璟雙手捧著咖啡迴來。
俞知年靠上椅背,看他,“歡迎你從火星歸來。”
“老大,詳情容我後麵再說,您先嚐嚐這新鮮出爐的黑咖!”
俞知年接過,這不是他平時一直喝的牌子。但他打開蓋子的一瞬,濃鬱的苦香就告訴他這是更高級的品質。
他看一眼南璟,後者作請喝手勢,俞知年喝一口。
這一口,讓他不自覺地閉眼享受——一原始粗獷碰撞醇厚深遂,苦香流連於齒間,久久不散。
“我到樓下,恰好碰見沒走遠的聶先生,他聽說我要去給您買咖啡,就讓我在他辦公室等候。他們那兒還不是裝修得很完善,倒是有一台非常專業的手磨咖啡機。聶先生從煮水開始,到最後的過濾,每一步都很細致,所以時間耽誤了,但我聞到那咖啡香,覺得值了。”
南璟表情玩味,推推眼鏡,“老大,我覺得聶先生和您挺相配的。”
聞言,俞知年似笑非笑,“我剛剛怎麽跟你說的?”
南璟乖巧閉嘴,轉身出去工作。
這杯黑咖,要道謝的。
俞知年剛拿起手機,信息就來了。
聶桑寧:今早見你有點累,剛好碰見你的助理打算去買咖啡,所以我自作主張了。
黑咖喝了嗎?味道如何?
俞知年迴複:喝了,味道很好。謝謝。大家工作都忙,往後請別費心了。
過了一會兒,聶桑寧迴應:知年,我現在,會泡好喝的咖啡了。
俞知年把手機輕輕反蓋桌上,輕輕地唿吸。如果重了,他怕迴憶會如洪水猛獸般撲來。
但電腦屏幕上的字他一個都看不進。
迴憶還是泄漏了一絲一毫。
在聶桑寧那租來的破小公寓裏,俞知年曾笑他泡不好咖啡,“往後我來泡給你喝。”
聶桑寧撇撇嘴,撒嬌似地蹭入他的懷抱。
當年,俞知年覺得他們是世上唯一一對相同的靈魂。
聶桑寧媽媽是外商酒店的服務員,與外國客人度過一夜後,便懷上了孩子。這露水姻緣自然是沒有下文的,聶桑寧媽媽一個人帶著孩子四處奔波。
聶桑寧自小長得就好,但惡劣的成長環境讓他吃了不少苦頭,他變得彪悍、敏感且孤傲。隨著長大,容貌開始給他帶來各種好處。那是他對抗外界的唯一利器。他隻有它,它是他存在的理由。
俞知年與他共情。兩個年輕的、焦躁的、不安的、孤獨的靈魂,相互靠近。
俞知年想,他們與世界格格不入,但幸好他們還有彼此。
他不知道的是,聶桑寧在五光十色的模特行業裏產生了野心,或者是產生了錯覺,是什麽已經不可考究。他不再對抗外界,他以美貌靠近外界。
而俞知年開始考慮他們的未來。雖然他不想承認,他確實繼承了父親那一脈商人的血,他有商業頭腦,初涉股市,成績喜人。他想給聶桑寧驚喜,並沒有告訴他這件事。
聶桑寧與赫伯律師相遇。
俞知年被背叛深深挫敗。
在日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他都想著,有朝一日他再出現在聶桑寧麵前時,要以何種身份麵對他。他該用什麽樣的表情、說什麽樣的話——他每一天每一天都反複思考這成為了執念,混雜著各種複雜的情緒。
恨、悔、思念,不甘心,甚至癡心妄想求複合。
時光流逝,到了現在。
俞知年站起身,看向落地窗外。
現在,自己又是怎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