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毀容世子戲嬌妻:妾本庶出 作者:言情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鬱心蘭乖巧地笑道:“老祖宗慈悲,不舍得晚輩們勞碌,蘭兒代姨娘謝過老祖宗和祖母。隻是,老祖宗謬讚了,這粥是姨娘自個兒的心意。昨日蘭兒迴去跟姨娘提了一提,姨娘便使人去買了兩條紅衫魚來,蘭兒原也不知是用來熬粥的。蘭兒隻知憂心老祖宗的身子,卻不知如何行事,本該挨板子才是。”
這一番話乖巧討好,又半點不居功,引得老太太凝眸笑望,親昵地拍了拍她的手,拉著她在自己身邊坐下。
自從溫氏抬了姨娘的名分後,鬱心蘭和鬱心瑞便正式成了鬱府的小主子。但因親眼見到敬茶那日王氏給娘親的難堪,鬱心蘭便心思活絡地開始在府中找靠山,庇護她們娘仨。
後院本是女人的天下,妻管嚴型的父親大人能護著的地方著實有限,便隻有兩位老人家老太太和太太有這個能力了。
老太太是鬱老爺的祖母,高齡七十三,身板極是硬朗,對晚輩和藹可親,而且一瞧就是個精明的,說話做事極有板眼,話雖不多,卻常常令高傲的王氏低下頭來,隻是為何時常對王氏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原因還有待日後考證。太太是鬱老爺的親母,性子卻跟個麵團似的,沒半點脾氣,一味隻知退讓。況且那日鬱老爺開口求情,王氏都裝作沒聽見,太太也不敢說話兒,還是老太太出言為溫氏說道幾句,王氏才接過溫氏敬的那杯茶,想是被一個“孝”字壓著,不得不從。所以鬱心蘭對老太太是真心服,對太太卻隻是晚輩應有的恭敬。
這些天,她每日裏來給老太太和太太請安,著意籠絡討好,每次都會不著痕跡地幫娘親問候(身為姨娘,溫氏是沒有資格給府中的長輩請安的),效果還挺不錯。
祖孫三人正說著話,五小姐鬱琳人未到卻聲先到,“哎呀,好香,老祖宗有好東西怎的不給琳兒嚐嚐?”門簾一挑,俏麗的鬱琳一陣風兒似的旋進來。
老太太笑眯眯地待她行過禮,方道:“這是你溫姨娘為我們兩個老骨頭熬的粥,你四姐拿過來的,想吃,找你四姐要去。”
鬱心蘭在一旁溫柔地笑,“五妹好。”
鬱琳在心裏呸了一聲,憑她也配當我四姐?小臉上卻仍是笑嘻嘻的,不再提這個,隻管抱著曾祖母的手臂撒嬌,“老祖宗,琳兒今日也親自熬了粥來,您可得賞個臉兒。”
鬱琳身邊的紅杏便布上新碗,將食盒內的八珍粥盛了兩份出來。這八珍粥的食材都極為名貴,也確是春季進補的佳品,老太太瞧著卻不動勺。鬱琳明白老祖宗的意思,不情不願地給鬱心蘭萬福,“四姐好”。
老太太這才笑著嚐了嚐。
鬱琳見曾祖母隻嚐不語,便晃著老祖宗的胳臂邀功,一定要老祖宗給評一評。老太太經不住她這麽一纏,大大誇獎了幾句,她才喜滋滋地作罷,又小黃鶯似的嘰喳著昨日裏做女紅時的趣事兒,半句話也不讓鬱心蘭插上。
兩位嫡小姐從不跟溫姨娘的一雙兒女說話,這事兒全鬱府的奴仆都知道。不說話也好,沒有交集,就難得產生表麵衝突,反正她該有的禮數都全了,每次見麵都搶先施禮問安,即使姐妹不合,旁人不能說是她的錯。因此鬱琳這般無視自己,在長輩麵前排擠自己,鬱心蘭是打從心底裏完全不在意的,仍是靜雅如蓮地在老太太身旁服侍,嬌豔的小臉上含著從容淡然的微笑。
老太太瞥了鬱心蘭一眼,心中對這個新出現的曾孫女十分滿意,無論旁人怎樣輕慢她,她都能迴以不卑不亢的笑容,這份從容,極是難得。
老太太與兩個曾孫女說笑了幾句,便讓她們去給夫人請安。
鬱琳出門就瞪了鬱心蘭一眼,“不許跟著我!”又啐了一口,“馬屁精。”扶著紅杏的手,提裙先走了。她一肚子怨氣,原本為著不讓鬱心蘭分了老太太的寵愛,特意熬了八珍粥,隻是沒有料到,今日鬱心蘭也帶了粥,還來得比她早,看上去,就象她在拾人牙慧。
鬱心蘭看著鬱琳遠去的背影,搖頭失笑,其實她們何苦如此防著,老太太是個和善的人,隻希望一家子和和氣氣,絕不會故意偏頗誰,而她,也不過是想找個大樹好乘涼,不會被欺負了去罷了。
她一邊尋思著,一邊加快步伐,趕著隻比鬱琳慢了一步進入夫人的內室,與鬱琳一同蹲身見禮。
王氏剛處理完府內事務,正斜倚在美人榻上閉目養神,溫氏蹲在榻邊為其捶腿,另外兩名暫時被王氏放過一馬的侍妾秋容和玉柏,垂首立在榻邊,屏息靜氣,連眼睛都不敢亂掃。鬱心蘭看著心裏就是一歎。
王氏聽到女兒的聲音,笑著睜開眼,招了招手,“琳兒,快過來坐。”
鬱琳笑吟吟地傍著母親坐下,鬱心蘭走至一旁婷婷玉立。
對於鬱心蘭的舉動,王氏不是沒有意見。第一天鬱心蘭與玫兒、琳兒一同來請安的時候,她故意說“女兒起身”,待鬱心蘭站直身子,便乘機發作,明白地說,她不是她的女兒。誰知鬱心蘭忙裝作慌亂地請教,原來(女訓)上所說的嫡母應當珍愛庶子女,庶子女應敬愛嫡母的話是錯的麽?若她以後也成了嫡母,應當如何對待庶子女?
王氏在心中堵得慌,偏又被(女訓)二字堵了嘴,隻好吃下這個啞巴虧,以後也隻是當作沒看見。當下她隻管拉著鬱琳的手說話兒,又讓上茶,又讓奉果的,完全無視鬱心蘭。
這一番話乖巧討好,又半點不居功,引得老太太凝眸笑望,親昵地拍了拍她的手,拉著她在自己身邊坐下。
自從溫氏抬了姨娘的名分後,鬱心蘭和鬱心瑞便正式成了鬱府的小主子。但因親眼見到敬茶那日王氏給娘親的難堪,鬱心蘭便心思活絡地開始在府中找靠山,庇護她們娘仨。
後院本是女人的天下,妻管嚴型的父親大人能護著的地方著實有限,便隻有兩位老人家老太太和太太有這個能力了。
老太太是鬱老爺的祖母,高齡七十三,身板極是硬朗,對晚輩和藹可親,而且一瞧就是個精明的,說話做事極有板眼,話雖不多,卻常常令高傲的王氏低下頭來,隻是為何時常對王氏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原因還有待日後考證。太太是鬱老爺的親母,性子卻跟個麵團似的,沒半點脾氣,一味隻知退讓。況且那日鬱老爺開口求情,王氏都裝作沒聽見,太太也不敢說話兒,還是老太太出言為溫氏說道幾句,王氏才接過溫氏敬的那杯茶,想是被一個“孝”字壓著,不得不從。所以鬱心蘭對老太太是真心服,對太太卻隻是晚輩應有的恭敬。
這些天,她每日裏來給老太太和太太請安,著意籠絡討好,每次都會不著痕跡地幫娘親問候(身為姨娘,溫氏是沒有資格給府中的長輩請安的),效果還挺不錯。
祖孫三人正說著話,五小姐鬱琳人未到卻聲先到,“哎呀,好香,老祖宗有好東西怎的不給琳兒嚐嚐?”門簾一挑,俏麗的鬱琳一陣風兒似的旋進來。
老太太笑眯眯地待她行過禮,方道:“這是你溫姨娘為我們兩個老骨頭熬的粥,你四姐拿過來的,想吃,找你四姐要去。”
鬱心蘭在一旁溫柔地笑,“五妹好。”
鬱琳在心裏呸了一聲,憑她也配當我四姐?小臉上卻仍是笑嘻嘻的,不再提這個,隻管抱著曾祖母的手臂撒嬌,“老祖宗,琳兒今日也親自熬了粥來,您可得賞個臉兒。”
鬱琳身邊的紅杏便布上新碗,將食盒內的八珍粥盛了兩份出來。這八珍粥的食材都極為名貴,也確是春季進補的佳品,老太太瞧著卻不動勺。鬱琳明白老祖宗的意思,不情不願地給鬱心蘭萬福,“四姐好”。
老太太這才笑著嚐了嚐。
鬱琳見曾祖母隻嚐不語,便晃著老祖宗的胳臂邀功,一定要老祖宗給評一評。老太太經不住她這麽一纏,大大誇獎了幾句,她才喜滋滋地作罷,又小黃鶯似的嘰喳著昨日裏做女紅時的趣事兒,半句話也不讓鬱心蘭插上。
兩位嫡小姐從不跟溫姨娘的一雙兒女說話,這事兒全鬱府的奴仆都知道。不說話也好,沒有交集,就難得產生表麵衝突,反正她該有的禮數都全了,每次見麵都搶先施禮問安,即使姐妹不合,旁人不能說是她的錯。因此鬱琳這般無視自己,在長輩麵前排擠自己,鬱心蘭是打從心底裏完全不在意的,仍是靜雅如蓮地在老太太身旁服侍,嬌豔的小臉上含著從容淡然的微笑。
老太太瞥了鬱心蘭一眼,心中對這個新出現的曾孫女十分滿意,無論旁人怎樣輕慢她,她都能迴以不卑不亢的笑容,這份從容,極是難得。
老太太與兩個曾孫女說笑了幾句,便讓她們去給夫人請安。
鬱琳出門就瞪了鬱心蘭一眼,“不許跟著我!”又啐了一口,“馬屁精。”扶著紅杏的手,提裙先走了。她一肚子怨氣,原本為著不讓鬱心蘭分了老太太的寵愛,特意熬了八珍粥,隻是沒有料到,今日鬱心蘭也帶了粥,還來得比她早,看上去,就象她在拾人牙慧。
鬱心蘭看著鬱琳遠去的背影,搖頭失笑,其實她們何苦如此防著,老太太是個和善的人,隻希望一家子和和氣氣,絕不會故意偏頗誰,而她,也不過是想找個大樹好乘涼,不會被欺負了去罷了。
她一邊尋思著,一邊加快步伐,趕著隻比鬱琳慢了一步進入夫人的內室,與鬱琳一同蹲身見禮。
王氏剛處理完府內事務,正斜倚在美人榻上閉目養神,溫氏蹲在榻邊為其捶腿,另外兩名暫時被王氏放過一馬的侍妾秋容和玉柏,垂首立在榻邊,屏息靜氣,連眼睛都不敢亂掃。鬱心蘭看著心裏就是一歎。
王氏聽到女兒的聲音,笑著睜開眼,招了招手,“琳兒,快過來坐。”
鬱琳笑吟吟地傍著母親坐下,鬱心蘭走至一旁婷婷玉立。
對於鬱心蘭的舉動,王氏不是沒有意見。第一天鬱心蘭與玫兒、琳兒一同來請安的時候,她故意說“女兒起身”,待鬱心蘭站直身子,便乘機發作,明白地說,她不是她的女兒。誰知鬱心蘭忙裝作慌亂地請教,原來(女訓)上所說的嫡母應當珍愛庶子女,庶子女應敬愛嫡母的話是錯的麽?若她以後也成了嫡母,應當如何對待庶子女?
王氏在心中堵得慌,偏又被(女訓)二字堵了嘴,隻好吃下這個啞巴虧,以後也隻是當作沒看見。當下她隻管拉著鬱琳的手說話兒,又讓上茶,又讓奉果的,完全無視鬱心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