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成才不要緊張,平穩發揮。”
透過車窗又看了看依舊排了三條長隊的考場大門,劉思瑩感歎一句,放下車簾子。
“走吧,去集市上逛逛,看看會不會發現什麽商機。對了,蝦皮、牡蠣、海帶等東西,別忘了收購一些。”
“收購的事情我昨日就交代吳掌櫃了,他常年在雲亭府,有熟識的南邊商隊,會處理好的。”
昨日降雨,今天的溫度有點下降,君不悔抬手替劉思瑩拉好披風,而後問道:“這增鮮粉既然如此好用,之前怎麽沒看你用過?”
“之前咱們使用的食材都是新鮮的,而且配料豐富,不用增鮮粉味道已是上佳,所以我也就將這增鮮粉的事情給忘記了。直到昨日見到馬嬸子,看到她那邊幾乎沒什麽材料,這才猛然想起來的。”
說起增鮮粉,劉思瑩來了精神,“除了這種以蝦粉和牡蠣粉為主的增鮮粉之外,我手中還有一種用多種香料配成的能夠增強肉類和餡料香度的配方,叫做十三香。”
也是之前劉思瑩隻顧著關注肉類和各種蔬菜了,所想的都是讓老劉家人填飽肚子為主。而後有錢了,關注點也是分散到了各種賺錢項目上,以至於還真的遺漏了調料配方的事情。
昨夜迴房休息的時候,她進入空間在超市的調料區好好的轉了轉,發現庫存的十三香、雞精等調料,真算起來也沒多少,純消耗是不行的,必須得自行生產。
十三香的配方也不是什麽秘密,而且配料幾乎都可以在藥店中湊齊,可以說有很多後世的調料,在大禹朝都僅是當做中藥來使用的。
“十三香?是用十三種香料配製而成的嗎?”君不悔感興趣的問道。
“其實不止十三種,之所以叫十三香也是為了迷惑外人,讓別人猜不出配方。”劉思瑩笑笑,從包中取出昨日現抄的十三香配方,遞給了君不悔。
“你先看看這些材料能否湊齊,要是湊不齊,就得找找類似的相應替代品了。”
君不悔接過,低聲念道:“紫蔻、砂仁、肉蔻、香桂、丁香、花椒、八角、小茴香、木香、白芷、山奈、良薑、幹薑……”
一口氣念了二十來種配料,他這才抬起頭看向劉思瑩,“確實,這上麵所寫的材料,基本上都能在藥店中買到。而且其中有些東西還有小毒,是不能多吃的。”
“所以這才是這張配方的重要性,”劉思瑩笑著指了指配方,一臉的得意,“這上麵的配比數量都是經過嚴格驗證的,可不能隨意更改,而且使用的時候少量即可增加肉質鮮美,無需多放。”
將配方小心的收到懷中,君不悔笑道:“確實是好東西,我會盡快讓人將材料湊齊,至於按配方生產製作出十三香,就還是交給小芒村工坊吧。”
“其實我也是這麽想的,在小芒村生產,最起碼安全有保障,配方輕易不會泄露。”劉思瑩原本就是計劃著,將生產十三香、增鮮粉的事情,放到小芒村工坊。
正好鹹蛋、鬆花蛋和各種小鹹菜,並不需要每日不停的加工生產,剩餘時間正好用來製作十三香、增鮮粉。
而且有了十三香,再做鹵味兒就會更入味,更下飯了。想到下飯,劉思瑩就又想起了之前在超市中看到的,那些老某媽辣醬或者某香辣牛肉醬等下飯神器。
之前由於辣椒不多,無法大量生產辣醬,因此她也就拿出一些給自家人吃,再就是送給了君不悔、郝掌櫃一些,讓他們也感受下下飯神器的美味。
去年的辣椒她特意留了種,今年又種了好幾畝地,屆時絕對會收獲足夠的辣椒做各種辣椒醬了。
就在劉思瑩想著辣椒醬推出市場後,會賺多少錢的時候,忽然感覺手臂被人拍了拍。
一迴神,就看到君不悔的俊顏都快貼到自己的臉上了,她便忙不由得往後縮了縮脖子,“嗯?”
見著劉思瑩迴神,君不悔寵溺的笑笑,“思瑩,方才想什麽呢這麽出神。到地方啦,該下車了。”
原來是她方才想事情太出神,君不悔和她說話她都沒有聽到。
劉思瑩轉頭一看,順著半撩開的車窗,就看到了一旁熱鬧的街道,便笑道:“沒什麽,就是在想家中今年種的辣椒夠不夠,要是足夠的話,我準備做點辣椒醬出售。”
“辣椒醬,是指你之前送過來的那種含有花生、豆豉和肉粒的醬嗎?味道確實很好,用那個醬拌飯,我都不需要配菜就能吃下三大碗飯。”
似是迴想起那個美味,君不悔忍不住咂咂嘴,“就是可惜那個醬太少了,等迴到清平縣後,你再多做一些吧。”
劉思瑩也喜歡吃辣,自然是點頭應允,“好啊,等到辣椒成熟了,就可以多多的做一些放到食為仙酒樓銷售了。”
大禹朝雖然以前隻有茱萸沒有辣椒,可是喜歡吃辣的人還真不少,若是辣椒可以量產之後,絕對有大量的市場。
兩人說著話,走出馬車,這一出來,劉思瑩就感覺到了雲亭府集市的繁華喧鬧,人來人往、叫賣聲不斷。
注意到劉思瑩不停地看向周邊的攤位,君不悔輕握住她的手說道:“這邊才是集市的入口,往裏麵走更熱鬧。”
劉思瑩點點頭,任由君不悔牽著她朝前走,她隻管用兩隻眼睛四處看。反正有君不悔在,也不會讓人碰到她的。
看著看著,她發現雲亭府不愧是進入北方市場的中轉地,各地商品琳琅滿目。
突然她看到一樣東西,忙停住腳步拉了君不悔一下,“不悔,那是奶牛!”
君不悔停下腳步朝著她所指的方向看去,就注意到一旁的角落裏,有個老漢手中牽著兩大一小三頭黑白花色相間的牛,正蹲在地上抽旱煙袋。
對於奶牛,君不悔自是認識的。
隻是大禹朝很少有奶牛,基本上都是黃牛、水牛,因此這奶牛一般都是從北方遊牧民族處得來的。
而且由於奶牛的體力比不上黃牛,因此並不若黃牛受歡迎,所以很少有人會購買。
一般有從北方遊牧民族返迴的商隊帶迴牲畜售賣,人們還是會選擇適合耕田的黃牛,所以後來就幾乎很少有人再大老遠的帶奶牛迴來了。
。
透過車窗又看了看依舊排了三條長隊的考場大門,劉思瑩感歎一句,放下車簾子。
“走吧,去集市上逛逛,看看會不會發現什麽商機。對了,蝦皮、牡蠣、海帶等東西,別忘了收購一些。”
“收購的事情我昨日就交代吳掌櫃了,他常年在雲亭府,有熟識的南邊商隊,會處理好的。”
昨日降雨,今天的溫度有點下降,君不悔抬手替劉思瑩拉好披風,而後問道:“這增鮮粉既然如此好用,之前怎麽沒看你用過?”
“之前咱們使用的食材都是新鮮的,而且配料豐富,不用增鮮粉味道已是上佳,所以我也就將這增鮮粉的事情給忘記了。直到昨日見到馬嬸子,看到她那邊幾乎沒什麽材料,這才猛然想起來的。”
說起增鮮粉,劉思瑩來了精神,“除了這種以蝦粉和牡蠣粉為主的增鮮粉之外,我手中還有一種用多種香料配成的能夠增強肉類和餡料香度的配方,叫做十三香。”
也是之前劉思瑩隻顧著關注肉類和各種蔬菜了,所想的都是讓老劉家人填飽肚子為主。而後有錢了,關注點也是分散到了各種賺錢項目上,以至於還真的遺漏了調料配方的事情。
昨夜迴房休息的時候,她進入空間在超市的調料區好好的轉了轉,發現庫存的十三香、雞精等調料,真算起來也沒多少,純消耗是不行的,必須得自行生產。
十三香的配方也不是什麽秘密,而且配料幾乎都可以在藥店中湊齊,可以說有很多後世的調料,在大禹朝都僅是當做中藥來使用的。
“十三香?是用十三種香料配製而成的嗎?”君不悔感興趣的問道。
“其實不止十三種,之所以叫十三香也是為了迷惑外人,讓別人猜不出配方。”劉思瑩笑笑,從包中取出昨日現抄的十三香配方,遞給了君不悔。
“你先看看這些材料能否湊齊,要是湊不齊,就得找找類似的相應替代品了。”
君不悔接過,低聲念道:“紫蔻、砂仁、肉蔻、香桂、丁香、花椒、八角、小茴香、木香、白芷、山奈、良薑、幹薑……”
一口氣念了二十來種配料,他這才抬起頭看向劉思瑩,“確實,這上麵所寫的材料,基本上都能在藥店中買到。而且其中有些東西還有小毒,是不能多吃的。”
“所以這才是這張配方的重要性,”劉思瑩笑著指了指配方,一臉的得意,“這上麵的配比數量都是經過嚴格驗證的,可不能隨意更改,而且使用的時候少量即可增加肉質鮮美,無需多放。”
將配方小心的收到懷中,君不悔笑道:“確實是好東西,我會盡快讓人將材料湊齊,至於按配方生產製作出十三香,就還是交給小芒村工坊吧。”
“其實我也是這麽想的,在小芒村生產,最起碼安全有保障,配方輕易不會泄露。”劉思瑩原本就是計劃著,將生產十三香、增鮮粉的事情,放到小芒村工坊。
正好鹹蛋、鬆花蛋和各種小鹹菜,並不需要每日不停的加工生產,剩餘時間正好用來製作十三香、增鮮粉。
而且有了十三香,再做鹵味兒就會更入味,更下飯了。想到下飯,劉思瑩就又想起了之前在超市中看到的,那些老某媽辣醬或者某香辣牛肉醬等下飯神器。
之前由於辣椒不多,無法大量生產辣醬,因此她也就拿出一些給自家人吃,再就是送給了君不悔、郝掌櫃一些,讓他們也感受下下飯神器的美味。
去年的辣椒她特意留了種,今年又種了好幾畝地,屆時絕對會收獲足夠的辣椒做各種辣椒醬了。
就在劉思瑩想著辣椒醬推出市場後,會賺多少錢的時候,忽然感覺手臂被人拍了拍。
一迴神,就看到君不悔的俊顏都快貼到自己的臉上了,她便忙不由得往後縮了縮脖子,“嗯?”
見著劉思瑩迴神,君不悔寵溺的笑笑,“思瑩,方才想什麽呢這麽出神。到地方啦,該下車了。”
原來是她方才想事情太出神,君不悔和她說話她都沒有聽到。
劉思瑩轉頭一看,順著半撩開的車窗,就看到了一旁熱鬧的街道,便笑道:“沒什麽,就是在想家中今年種的辣椒夠不夠,要是足夠的話,我準備做點辣椒醬出售。”
“辣椒醬,是指你之前送過來的那種含有花生、豆豉和肉粒的醬嗎?味道確實很好,用那個醬拌飯,我都不需要配菜就能吃下三大碗飯。”
似是迴想起那個美味,君不悔忍不住咂咂嘴,“就是可惜那個醬太少了,等迴到清平縣後,你再多做一些吧。”
劉思瑩也喜歡吃辣,自然是點頭應允,“好啊,等到辣椒成熟了,就可以多多的做一些放到食為仙酒樓銷售了。”
大禹朝雖然以前隻有茱萸沒有辣椒,可是喜歡吃辣的人還真不少,若是辣椒可以量產之後,絕對有大量的市場。
兩人說著話,走出馬車,這一出來,劉思瑩就感覺到了雲亭府集市的繁華喧鬧,人來人往、叫賣聲不斷。
注意到劉思瑩不停地看向周邊的攤位,君不悔輕握住她的手說道:“這邊才是集市的入口,往裏麵走更熱鬧。”
劉思瑩點點頭,任由君不悔牽著她朝前走,她隻管用兩隻眼睛四處看。反正有君不悔在,也不會讓人碰到她的。
看著看著,她發現雲亭府不愧是進入北方市場的中轉地,各地商品琳琅滿目。
突然她看到一樣東西,忙停住腳步拉了君不悔一下,“不悔,那是奶牛!”
君不悔停下腳步朝著她所指的方向看去,就注意到一旁的角落裏,有個老漢手中牽著兩大一小三頭黑白花色相間的牛,正蹲在地上抽旱煙袋。
對於奶牛,君不悔自是認識的。
隻是大禹朝很少有奶牛,基本上都是黃牛、水牛,因此這奶牛一般都是從北方遊牧民族處得來的。
而且由於奶牛的體力比不上黃牛,因此並不若黃牛受歡迎,所以很少有人會購買。
一般有從北方遊牧民族返迴的商隊帶迴牲畜售賣,人們還是會選擇適合耕田的黃牛,所以後來就幾乎很少有人再大老遠的帶奶牛迴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