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懷德爾


    這個關於真正的或可靠的存在方式——它與不可靠的存在方式是對立的——的概念,如今已充斥於整個存在主義者的思想之中。人類的善不是財產,不是品質,不是任何種類的屬性,而毋寧是某種更加深刻的東西,它是作為一個人真正地生活、真正地行動和可靠地存在的方式。


    構成克爾凱郭爾及其追隨者思想基礎的生存概念,不是一個關於與超越的存在或與泛神論的席卷一切的存在進行神秘神交的概念。後一個概念與存在主義思想的主要原則——強調個人的重要性是背道而馳的。根據同樣的理由,也不能把它與“生的哲學”的中心概念“生命”等同起來。在目前的存在主義出現之前,生的哲學在歐洲大陸曾經風行一時。不可能通過跟隨進化的巨流漂泊或通過任何其他的自我放棄形式獲得存在。有機物和無機物的世界被看成是某種陌生而且異己的東西。生存的個人與這些有機物和無機物截然不同。人孤獨地站立在一個與他疏遠而又陌生的世界之中。


    但是,這個世界並沒有作為不真實的東西而被置諸腦後。它環繞著我們,沉重地壓在我們身上,把種種冷酷的限製加諸於我們的存在。我們的確無法逃脫。為了獲得可靠的生存,我被扔向我自身。但這並不意味著我退隱到自己內部存在的隱秘的深處。我在那裏發現的東西許多是異己的和陌生的。生存既不等同於我們所謂的內在之物,也不等同於我們所謂的外在之物。的確,生存來源於內部,來源於個人的欲望與抉擇。但是,除非這些欲望和抉擇受到反擊和挫折,它們必定以明朗的、公開的表現形式迸發出來。生存就是在人的世界中進行奮鬥和活動。生存並非僅僅是進行思維,而且還尋求交往;不僅獨往獨來,而且閑不下來。生存不是一個行動鬼祟、冷漠疏遠的敬慕者,而是一個在光天化日之下公開的追隨者。


    一個人一定不能簡簡單單地做這件事,他必須盡其最大能力去做這件事。生存與“真正的生存”之間的區別,即不可靠的方式與可靠的方式之間的區別,對於所有存在主義哲學家來說是共同的看法。我們已經知道,這個區別來自古典的泉源。但它也是一個基督教概念。站得遠遠地讚揚基督教,像基督教徒那樣地談論、甚至有時像基督教徒那樣地行動是一迴事,真正作為一個基督教徒存在著或生存著是另一迴事,這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然而常常不清楚、甚至分辨不清的差異。克爾凱郭爾通過對這種差異進行深思,頭一個獲得這個概念。正是通過這種深思,“生存”這個詞才獲得構成一切存在主義哲學(無論它就形式而言是宗教的,還是世俗的)基礎的那種意義。


    克爾凱郭爾的主觀主義是一種新型的主觀主義。它從根本上說不是唯心論的主觀主義或純理性的主觀主義。他並不認為我們通向外部實在的唯一途徑是那進行認識的心靈,並不認為這種心靈在自己周圍築起一座把自己拘禁在裏麵的印象或感覺材料的牆壁。我們首先是一些有生氣地與我們周圍的環境相互作用的存在物。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活動的自我是一個具有自己生存的、因而與共他實體迥然不同的主體。這是生存的主觀主義,近似純理性的主觀主義。在這個範圍內它是正確的。我的存在是我自己的,你的存在是你自己的。而且,與我的活動相結合的實踐的醒悟是我的存在的一部分,它顯露出一個與我自己的行動相關聯的形勢世界。每個人都對事物有自己的實踐的境界。這一點也是正確的。


    他還看出人類的認識不是局限於對普遍客體進行理論認識。人們還具有一種與他們好動脾性結合在一起的實踐知識,這種知識用另一種方法去揭示世界。他以偉大的洞察力描述了這種知識、它的顯露以及它所采取的主要形式。他認識到心緒和感覺是這種知識最基本的形式。他以維妙維肖的描述,把厭煩、憂鬱、失望、焦慮以及它們獨特的存在對象呈現在我們麵前。現代思想傳統幾乎完全忽視了這些現象。


    經過這些研究,他終於看出個人是人類生存的中心,是理性認識和自由的最高價值的承擔者。因此,他強烈反對黑格爾關於客觀精神的見解,反對那些已經開始把思想和行動的固定格式強加於個人,從而使人的生存的自發性受到壓抑的趨勢。


    這是一些重要的見識。這些見識被人忽視幾乎達一個世紀之久,然而,它們突然在生活中迸發出來,點燃了新穎而旺盛的思想方式之火,這是不足為奇的。如今在歐洲大陸上,它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哲學,向所有活著的人提出挑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經典人文——人文思想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經典人文——人文思想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