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為本君為末
經典人文——人文思想卷 作者:餘秋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國策》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鍾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王真,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
【譯文】
齊王派了一位使者向趙威後致書通好。趙威後接到書信,尚未啟封,就問使者:“齊國今年收成還好吧?百姓生活還好吧?齊王身體還好吧?”使者很不高興地說:“我奉命出使到您這兒來,可您不先問候我的大王,而先問年成和百姓,難道是把賤的擱在前頭,把尊貴的放在後麵嗎?”威後道:“不是這樣。如果年成不好,怎麽能保有人民?如果沒有人民,又怎麽會有國君?所以,有問話不問根本而問末節的嗎?”於是威後進而問道:“齊國有位才能出眾而隱居不仕的鍾離子,他還好吧?此人為人,對有糧的人,他給吃的;對沒有糧的,他也給吃的。對有衣的人,他給衣穿;對沒衣的,他也給衣穿。這種做法是幫助國君撫養人民,為什麽至今還沒讓他做官呢?葉陽子這人還好吧?他為人憐憫鰥夫寡婦,撫恤孤兒孤老,救助困苦貧窮的人,周濟缺衣少食之家。這種做法是幫助國君生養人民呀,為什麽至今還沒有讓他做官呢?那位家姓北宮、名叫嬰兒子的孝女還好嗎?她去掉耳環裝飾,為著奉養父母,到老也不出嫁。這種行為都是帶領人民孝順父母的啊,為什麽至今沒得到嘉獎而讓她進宮朝見呢?齊國的這兩位隱士未得任用,一位孝女不得入宮朝見,像這樣怎能統治齊國,撫愛百姓呢?”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鍾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王真,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
【譯文】
齊王派了一位使者向趙威後致書通好。趙威後接到書信,尚未啟封,就問使者:“齊國今年收成還好吧?百姓生活還好吧?齊王身體還好吧?”使者很不高興地說:“我奉命出使到您這兒來,可您不先問候我的大王,而先問年成和百姓,難道是把賤的擱在前頭,把尊貴的放在後麵嗎?”威後道:“不是這樣。如果年成不好,怎麽能保有人民?如果沒有人民,又怎麽會有國君?所以,有問話不問根本而問末節的嗎?”於是威後進而問道:“齊國有位才能出眾而隱居不仕的鍾離子,他還好吧?此人為人,對有糧的人,他給吃的;對沒有糧的,他也給吃的。對有衣的人,他給衣穿;對沒衣的,他也給衣穿。這種做法是幫助國君撫養人民,為什麽至今還沒讓他做官呢?葉陽子這人還好吧?他為人憐憫鰥夫寡婦,撫恤孤兒孤老,救助困苦貧窮的人,周濟缺衣少食之家。這種做法是幫助國君生養人民呀,為什麽至今還沒有讓他做官呢?那位家姓北宮、名叫嬰兒子的孝女還好嗎?她去掉耳環裝飾,為著奉養父母,到老也不出嫁。這種行為都是帶領人民孝順父母的啊,為什麽至今沒得到嘉獎而讓她進宮朝見呢?齊國的這兩位隱士未得任用,一位孝女不得入宮朝見,像這樣怎能統治齊國,撫愛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