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錢莊主營的業務就是拉儲蓄。


    不過,錢莊不是隻經營麵對有錢人的銀子保管業務,而是麵向所有的普通人。


    錢莊宣稱,不管你是什麽身份,要儲存多少錢都行。數額低於1000兩一下不會收取任何保管費。


    錢莊最吸引人的是,客戶取錢的時候,還可以任選銅錢或銀子,錢莊會按存入銀錢的標準折色,進行銀錢兌換,折色標準掛在牆上,不會另行收費。


    大眾錢莊沒有過多的宣傳,消息自行傳開。不少普通百姓貪圖這裏可以隨意兌換銀錢,抱著試一下的心情,到大眾錢莊存上稍許銀錢。大多從最少的一文到幾錢銀子不等。


    鑒於錢莊當日不能提錢的規定,就是這些小心謹慎的試探,也讓大眾錢莊第一天就收到存銀500多兩,平均每個鋪子達到50多兩。


    大眾錢莊的業務就這樣不溫不火的慢慢展開。隨著口碑的傳遞,10幾天後錢莊的存款竟然迅速超過了10萬兩。


    大眾錢莊開張大吉。


    為了排除德興錢莊的幹擾,朱由檢專門邀請衛國公鄧雲嵐,在珍木堂聊了一次天。雖然兩人年齡差距巨大,可相談甚歡。


    朱由檢和衛國公就多種玩樂的項目,深入的交換了意見。最後,朱由檢還特意贈送衛國公一把工坊新出的吊椅,請他品鑒試用,兩人興盡而散。


    這次接觸,朱由檢發現這位衛國公鄧雲嵐就是一位紈絝老爺。吃喝玩樂無所不精,完全沒有一點勳貴武臣的樣子,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典型人物。


    朱由檢又往深處想了想,倒也不覺得奇怪。一個從出生就注定襲爵的孩子,從小嬌生慣養,他還有什麽前進的動力。衛國公不過是標準紈絝而已。


    環境決定人,恐怕在位的勳貴們大多是這個樣子。自己想在勳貴中尋找人才,也隻能到那些不能襲爵的從子和庶出旁支中尋覓了。


    “德興錢莊的後援搞定,沒有官麵上的支持,他們隻能動用商業手段了。”朱由檢思索著,“一切還是小心為妙。”


    朱由檢一迴到府中就下達指示,所有大眾錢莊的鋪麵,時刻做好應對擠兌風潮的準備。


    可奇怪的是,朱由檢預想中的擠兌風潮遲遲沒有出現。


    楚天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核對,終於給朱由檢送來了消息。《天工開物》和《農政全書》這兩本書,他一本都沒有找到。


    楚天行哭喪著臉,他覺著自己有愧於信王的重托。書沒找到,人隻找到一個,宋應星也沒找到。


    徐光啟的下落,楚天行倒是找到了。徐光啟名氣不小,他本身就是朝廷的官員。


    一打聽到徐光啟的住址,楚天行滿懷希望的找上門去。不巧的是,徐光啟竟然已經告病返鄉,迴老家上海去了。


    楚天行四處打聽才弄清楚,徐光啟是以詹事府少詹事的職位返鄉養病,屬於冠帶閑住狀態。他已經走了快半年了,楚天行自然沒可能見到人。


    無奈之下,楚天行隻能盡可能多的搜集徐光啟的資料,給信王送來。


    楚天行帶迴來的,有關徐光啟的資料,讓朱由檢大吃一驚。


    朱由檢沒想到自己記憶中的這個名字,徐光啟,他會有那麽強大的能力。


    徐光啟今年剛滿60歲,從資料上看,這絕對是個超級科學家。放到前世,也絕對是科學院院士這一級別的大牛。


    來看看徐光啟的著作吧:農業方麵有《甘薯疏》《蕪菁疏》《吉貝疏》《種棉花法》《代園種竹圖說》《宜墾令》《農書草稿》《北耕錄》。


    數學方麵有《幾何原本》《測量法義》《測量異同》《勾股義》。


    天文方麵有《平渾圖說》《日晷圖說》和《夜晷圖說》。


    水利方麵有《泰西水利》。


    徐光啟還曾與不少傳教士有過交流合作,接受了不少西方知識,是個學貫中西的大家。


    徐光啟甚至還為朝廷主持過造炮工程,親手製作過紅衣大炮,更是主張多製造紅衣大炮去守遼東戰略的創始人。


    “天哪,太牛了,太厲害了。”朱由檢拍案叫道,自己身邊竟然還有這樣厲害的隱藏人物。


    好奇怪,這樣的人朝廷為什麽都不重用?難怪後來崇禎時竟會亡國。


    仔細看完徐光啟的資料,朱由檢興奮地全身都在發抖,這才是真正的人才,自己一定要想辦法招攬過來。


    可是怎麽招攬他呢?朱由檢第一次從心底痛恨自己這個藩王的身份,這個敏感的身份大大阻礙了他的行動。大明祖訓:藩王不得結交外臣。


    藩王的身份弄的他,不得不諸事小心謹慎,小心翼翼的避免踏到暗中的紅線,引起別人的彈劾。


    想到自己藩王的身份,朱由檢興奮的心情逐漸冷靜下來。他明白,自己現在想要招攬徐光啟確實不太現實。


    別看徐光啟現在官職不高,還處於冠帶閑住狀態。可如果不是對前途徹底絕望,這些士大夫們絕不會投靠藩王。


    畢竟現在大明王朝的士大夫,一旦投靠藩王就相當於放棄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不到萬不得已,他們絕不會做。


    想清楚了這些,朱由檢決定,暫時不去招攬徐光啟了,但一定要想辦法保證他健康的活著。這種科技大牛,隻要健康的活著,就能帶來無限的好處。其他,等到自己登基後再說吧。


    完全平靜下來的朱由檢,立即安排楚天行去把徐光啟的著作統統找來,這些科技著作,他一定要多印幾本,以備以後向天下推廣。


    大量印刷、囤積了徐光啟的著作後,朱由檢並沒有讓印刷工坊停下來。


    朱由檢讓大眾錢莊開始搭配一項新業務,賣報紙。


    所有錢莊客戶可以隻花一文錢,就能買到一份8開的報紙。


    報紙的內容主要是京城的物價和一些奇聞趣事。報紙的銷量不大,畢竟在這個識字率極低的時代,看的人不是太多。更多的人消息來源還是靠口耳相傳。


    朱由檢也不著急,他也沒想過一下能把報紙賣出幾萬份去,再好的東西也要考慮市場和受眾。


    現在的報紙賣一文一份,一份就要賠一文錢,好在數額不大,又是5天才出一份,這點錢朱由檢還賠得起。先慢慢培育市場吧。


    暫時沒有別的突發事件,朱由檢安心的宅在家裏慢慢的組裝模型,積蓄著自己的積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馬拉雅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馬拉雅聽風並收藏崇禎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