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剩下的時間悄悄過去,天啟三年靜靜地到來了。


    幾個月的時間,朱由檢個子又竄高一截,除了臉上還有青澀稚氣,他已經完全像個大人了。


    楚天行安排去南方的人迴來了,朱由檢要的種子都帶了迴來。去南方的人叫賀飛,他也是楚天行的兄弟。


    賀飛辦事十分細心,非常有條理。知道信王渴求種子的意思後,他第一站就奔向揚州。他認為大量鹽商聚集的揚州,肯定能找到各種珍奇異種。就算一時見不到實物,找到消息就好辦了。


    賀飛猜對了一半,三種種子揚州都有。可他萬萬沒想到,信王孜孜以求的甘薯,在揚州竟然遍地都是,根本不值錢。土豆和玉米相對甘薯來說,雖然少見了一點,卻也不是什麽稀罕的東西。


    “這就信王要的珍貴種子?”賀飛看著大量的地瓜、玉米、土豆犯了嘀咕。他搞不清楚,信王怎麽會對這些大眾化的東西如此渴求。“是這幾樣作物吧?”


    賀飛毅然決定,不管是不是信王想要的東西,地瓜、玉米、土豆每種他都要帶個幾百斤迴去。小心無大錯啊。


    不過,既然信王殿下喜歡新奇的東西,而這每種幾百斤的作物又沒有花掉多少錢。看看身上剩餘的銀子,賀飛決定:隻要是新奇的、沒見過的種子他統統都要,絕不帶銀子迴去。


    賀飛在南方大肆搜購新奇種子。迴程時,除了每種幾百斤的三種作物,賀飛還真搜集了不少奇特的種子帶了迴來。


    看到幾百斤的地瓜、玉米、土豆,在眼前高高的堆成三堆,朱由檢有些發愣。他完全沒想到,這幾種高產作物,竟然都已經在南方開始了大量種植。


    朱由檢原以為,地瓜、土豆、玉米現在還是剛由西方傳進來的珍惜品種。市麵上大概很難尋覓,可能要從來中國淘金的歐洲船員手裏才能得到幾個。


    賀飛沒迴來之前,朱由檢還一直在想,“如果老天保佑,這一趟能找到幾個種子,自己一定要千萬千萬的小心培養,絕不能讓種子死亡。”可沒想到……,難怪明朝末年北方流民四起,南方民間卻一直沒事。


    看著眼前一大堆、一大堆的種子,朱由檢高興的一拍大腿,“哈哈,這下不用去小心翼翼培養了,直接放開了叫他們種植就行了。對啊,自己怎麽會如此粗心,徐光啟明明著有《甘薯疏》,甘薯不就是地瓜嗎!”


    朱由檢自責的檢討,“看來,自己真是小瞧了明朝。這個時代不是沒有人才,也不是沒有好東西,隻是朝廷的官員不行。有這麽好的作物,北方竟然完全沒有動靜。明顯是官員農業推廣不利,至少是在北方推廣不利。”


    “哎,自己現在還是藩王,管不了這些,還是看看別的東西吧?”朱由檢對賀飛帶迴的其他種子,提起極大的興趣。趕緊看看吧,還會有什麽驚喜?


    “嗬嗬、嗬嗬”朱由檢傻笑著,沒想到,賀飛真的很能幹。看著眼前能認出來的辣椒、南瓜、葵花籽、花生,朱由檢真的感到極大地驚喜。


    朱由檢嘴中吞咽了一下,把來到嘴邊的饞液咽了迴去,“哈哈,這下食譜擴展了好多。一定先來個酸辣土豆絲,真懷念那個味道啊。這個賀飛一定要重重賞賜。”


    皇莊中的佃戶們,現在感到非常惶恐。城裏來的貴人,非要他們栽種一些,他們從來沒見過的東西。


    據說那個叫玉米的,能畝產5、 6石。那個叫甘薯和土豆的,甚至能畝產20石。


    那明顯是沒幹過農活的貴人,不知聽誰在吹牛。天下怎麽會有那麽高產的作物?那不成了神物了。


    貴人非要改種,萬一出不了苗,或者顆粒無收可怎麽辦?


    不過貴人叫人送來的肥料,倒真是上好的好肥料。


    佃戶們又不由自主的幻想一下,這些作物要是真能達到貴人說的那個水平,那就太好了,以後一家老小總算也能填飽肚子了。


    朱由檢不管佃戶們的激烈反對,強行讓他們先留出幾十畝地來改種玉米、甘薯、土豆。因為甘薯有徐光啟的《甘薯疏》作為指導,甘薯種的最多。


    土豆朱由檢也沒種過,不過他印象中土豆、地瓜區別不大。就讓佃戶按甘薯一樣種植,玉米就按高粱的方法種吧。


    辣椒、南瓜、葵花籽、花生就當菜種。這些沒有明確的種植方法,朱由檢專門交代,找最好的菜農慢慢試種。其他不知名的種子,另開一塊地,也慢慢試種吧。


    當然,有了好東西,朱由檢不會委屈自己,總要留下點給自己改善一下夥食。“嗯,這是種子,不能留太多,暫時就不給別人吃了。”朱由檢理所當然的這麽想。“嗯,吃獨食才能長大個。”


    迴到信王邸,朱由檢強行指揮王府的廚房,把帶迴的玉米和甘薯都煮上幾個,準備打打牙祭。


    “宮中規矩太多,還是自己家裏好,廚子都好指揮。”看著廚房乖乖的煮上玉米和地瓜,朱由檢愉快地想。


    看到熟了的新作物,“好東西還是要分享的。”本質上朱由檢還不是那種小氣的人。“哎,還是給宮裏送去幾個吧。我要和大哥朱由校多溝通才行,太久不見,關係就會疏遠了。”


    朱由檢讓王承恩把煮好的玉米和甘薯用食盒裝好,帶著前往皇宮。


    朱由檢現在雖然住在信王邸,可名義上朱由校沒有讓他出宮,宮裏的住所,也一直沒有收迴。


    所以,現在朱由檢是可以自由出入宮廷的。當然皇後和貴妃們所在的後廷,他是不能亂闖的。


    朱由檢熟門熟路的來到長春宮,朱由校白天如果不去上朝,一般都會在這裏。這裏是他的木匠工坊,醉心木匠技藝的朱由校,會在此處打造自己心儀的作品。


    朱由檢一進大殿就看到,朱由校正在專心的刻著什麽東西。朱由檢也不管他,大聲叫道:“大哥,我給你送好吃的來了。”


    朱由校明顯被嚇了一跳,手一抖差點把手裏的東西都丟了出去。他抬起頭,沒好氣的的說道:“小五,你亂叫什麽?差點毀了我的作品。”


    “什麽東西啊?”朱由檢好奇的打量著,朱由校手裏是個不大東西,還沒完全成型,還看不出是什麽東西。


    “你剛才說什麽?”朱由校沒有迴答他的問題,反而問了他一句。


    “我是來給你送好吃的。”朱由檢興高采烈的說道,招手叫王承恩把食盒拿了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馬拉雅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馬拉雅聽風並收藏崇禎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