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下趙家的卷宗,朱由檢長歎一聲。


    他既為趙家歎息,更為大明歎息。


    趙家失去了製約,從良善之家蛻變成吃人不吐骨頭的土霸豪強,最終惹上他這更狠的豪強,慘遭滅門。可悲可歎。


    大明無法保障良善之家幸福生活,迫使良善之家隻能向豪強轉變才能生存下來,更可悲、可歎。


    趙家隻是大明豪強的冰山一角,還隻是很微不足道的一角。


    各地比趙家強大十倍、百倍的家族更是比比皆是,大明現在已經算是病入膏肓。這些豪強家族依附在大明的軀體上吸血,為了自身的壯大與大明爭奪營養,完全不顧大明的死活。


    誰管大明已經虛弱的隻剩下一副骨架,就快要垮了?


    我要如何拯救你?我的大明!


    想清楚這些,朱由檢才明白前世的崇禎到底有多麽難,他那10幾年間過的是多麽的不容易。沒有外力幫助,隻在大明固有的體製內騰挪,崇禎完全就是一隻夢想拉住失控大車的螳螂。螳臂當車的結果,隻能是粉身碎骨的為大明殉葬。


    這種豪強失控的現象,並不是大明王朝所獨有的,估計每個封建王朝末期都有這麽一段時間。


    也難怪曆代王朝的末世君王,往往都是昏庸荒唐之輩。也許他們並不完全是昏庸荒唐,隻是他們眼中完全看不到改變的希望,也就懶得再做無謂的掙紮,隻好用昏庸荒唐來麻醉自己。


    朱由檢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大明朝廷卻發生一場巨大的地震。


    魏忠賢最近心情恢複的不錯,趙家的事,他處理的很快。天啟皇帝才問過3天,一切就已塵埃落定。


    趙家,既招惹了信王,又激怒了皇帝,以勾結白蓮教謀反的罪名處以滿門抄斬。魏忠賢覺得還是合適的。


    這些沒眼光的土霸,依仗點科舉功名就敢無法無天,是得好好震懾一下他們了。


    青州府監稅太監孫鳴,鑒於他悔罪態度誠懇,剿殺趙家時也算戴罪立功。看在他給魏公公送了一份難以拒絕的重禮份上。魏公公就再給他一次機會,孫鳴降一級留任。


    青州府的其他官員就沒那麽好運了,一律撤職待參。正好給魏公公的門人騰位置。


    信王那邊,魏忠賢把趙家顏神鎮的地契統統送了過去。


    窮鄉僻壤的,那地值不了幾個錢,就權當還信王丟失的幾萬兩銀子了。


    這招效果不錯,找迴麵子的信王,也表示不再繼續追究此事。


    擺平了信王,魏忠賢安安穩穩的把所有情況匯報給天啟皇帝。天啟皇帝龍顏舒展,此事也就揭了過去。魏公公對此結果感到很是安心。


    趙家的案子,實際還給了魏忠賢一個機會,讓他清楚的認識到,他手中的權利到底有多大。同時也給了天下所有的監稅太監,一個美好的提醒:土豪,並不是完全不可動搖的。


    有了青州案這個先例,各地太監們開始小心翼翼的試探,他們的手腳開始逐漸伸向各地土豪。對他們來說,土豪才是真正的寶庫。


    幾天間,在各方勢力的默契配合下,京城銀車血案和青州趙家的案子就迅速傳遍天下。


    不過,魏公公夢想中的震懾天下的效果卻完全沒有達到。


    相反,兩個案子在傳播的過程中,發生了魏公公完全想不到的,堪稱翻天覆地的變化。


    傳言中,銀車血案和青州趙家兩個案子完全變了味道。


    最終,兩個案子在流傳中竟然都變成權閹欺壓良善的版本。


    權閹覬覦小民的財產,借收取萬惡的商稅之機,肆意侵吞小民財產,小民被迫反抗強權。隻可惜小民氣壯山河的反抗,最終都被權閹殘酷鎮壓。


    在流言中,銀車血案的高利貸方和青州土豪趙家,都被打扮成為民請命的正義之士。案件真像卻淹沒在傳言深處。


    也許這才是百姓喜聞樂見的版本。


    兩案新版本重新傳入京城,朱由檢萬分感慨。


    很明顯,這絕對是大明豪強的反擊。


    通過青州趙家的案子,朱由檢終於弄明白大明豪強的本質。


    他們就是一幫寄生蟲,依附在大明肌體上,借助大明優待讀書人的條件。通過科舉把自己偽裝成文人階層,借助科舉功名免稅的特權,吸取大明的血液,壯大自己。


    在經過大明王朝200多年的發展後,豪強寄生蟲們已經壯大到,上可以操控朝堂,下可以影響民意,已經可以公然與大明朝廷爭奪營養了。


    寄生蟲的過於壯大,使大明這個宿主變得奄奄一息。


    “不對,以朱元璋和朱棣的雄才大略,怎麽可能製定如此腦殘的免稅政策。這政策肯定有問題。需要好好查找一下資料。”朱由檢一邊仔細品味著流言代表的含義,一邊想到。


    想到流言所指的方向,朱由檢一臉慶幸。


    “還好、還好,流言中都沒有提到信王邸,我的小勢力可還經不起千夫所指。萬幸現在還有魏公公這個權閹擋在前麵。”


    “不管曆史是否改變,我都需要盡快加強實力了。”朱由檢明顯感覺到增強實力的迫切性。


    “一定要趁魏忠賢這個mt吸引火力之際,迅速壯大實力。一定要在對方目光轉向我之前,完成發育。時不我待啊!”


    “我絕不做自掛東南枝的崇禎。”朱由檢麵色陰沉,他麵對的不止一個兩個的敵人,而是一整個階層的敵人。敵方的勢力超乎尋常的大啊!


    流言隻是前奏,估計魏公公會迎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擊。


    想盡快加強實力,這應該是個不錯的機會。朱由檢嘴角微微的露出一絲微笑。


    “槍杆子裏出政權。”前世的記憶告訴他,沒有軍隊的支持什麽都不會成功。


    那大明朝廷對藩王的容忍度到底有多高呢?


    朱由檢迫切的需要知道。


    直接試探朝廷對藩王的態度,既沒必要又容易把自己暴露出來,那絕不是個好辦法。大數據的篩選,就是最好的渠道。


    朱由檢翻出夜來香搜集的有關藩王的資料。


    看看大明的藩王都在幹些什麽吧?


    資料上,大明藩王還真是有趣,煉丹、養鳥、唱戲幹什麽的都有,就是沒有幹正事的。也是,被當豬養的王爺能做什麽正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馬拉雅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馬拉雅聽風並收藏崇禎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