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程把大金的幾個貝勒、旗主在心中依次過了一遍。


    二貝勒阿敏殘忍好殺,視漢民如草芥。


    三貝勒莽古爾泰魯莽暴躁。


    這兩位都不是人主之像。


    大貝勒代善軍政雙全,又極富謀略。


    可惜代善禦家無方,常因家事內訌,不為努爾哈赤所喜。努爾哈赤甚至當眾宣布,絕不立他為太子。


    至於阿濟格、多爾袞、都鐸這幾個旗主,還都年齡太小無法服眾。


    唯有四貝勒洪台吉有資曆、有手段,又與各重臣大將都關係和善。四貝勒為人處事公道的名聲盡人皆知,他在大金各旗中也威信極高。


    最為重要的是,所有旗主貝勒中,唯有四貝勒親近漢人,有接納漢人的肚量。


    除了四貝勒,範文程好像還真沒有別的選項。


    “也許,四貝勒真的是個不錯的選擇。”範文程在心中給自己輕輕的打氣,下定了投靠四貝勒的決心。


    當範文程把眼光完全轉到四貝勒身上以後,範文程忽然發現,在四貝勒身邊,似乎有無數的機會在向他招手。


    天啊,以現在大金的狀態,四貝勒身邊他範文程真的大有可為。


    還是兄長範文寀的眼光更高一些,他確實有些太有些急功近利了。


    “多謝兄長。”範文程恭敬的向範文寀深施一禮。


    這幾天就到四貝勒府上走一走吧,先跟洪台吉聯絡一下感情,順便提些建議,看看洪台吉的肚量到底如何?


    洪台吉,這名字不好。反正都是大金的叫法,漢名就叫皇太極吧!


    範文程如是想。


    大明南方,台灣島,笨港


    熙熙攘攘的本地居民也正在準備過年。


    沒錯,在這個時間段,全世界隻要是漢人都會準備過年的,絕不會有例外。這是漢人千百年形成的習俗,沒了它,那還是漢人嗎?


    笨港碼頭上,似乎有船還要遠航,為首的兩人正在寒暄。


    “一官兄弟,真不要再走了。就在哥哥這裏過節吧?節後再走也無妨吧?”壯碩的中年人顏思齊,充滿渴望的真心留客。


    “嚴大哥。”


    如花少年鄭一官嫻熟的應付道:“顏大哥,不是小弟不通情理,是真的還有要事要辦。義父尚在家中盼訊,小弟實在不能多留。”


    見鄭一官真的去意已決,無奈之下,顏思齊隻能親送鄭一官離去。


    看著遠去的船隻,顏思齊發出一聲深深的歎息。


    他真心想留下鄭一官。


    這個少年,有腦子、有手段。


    更難得是,鄭一官還精通數國語言,做事也幹淨利落。似乎除了長得太過俊秀以外,還真沒什麽別的缺點。


    可惜,這麽好的一個助手,已經被李旦搶先收去了。


    相比李旦哪位大商主,他顏思齊的勢力就有些相形見絀了,很難再把人挖來了。


    也罷,畢竟鄭一官也是他顏思齊磕頭的弟兄。


    有鄭一官在李旦那邊,可能對他開發笨港支持更大一些。


    顏思齊轉念思索起笨港開發的事情。


    笨港還是缺人啊!


    人在哪裏?


    顏思齊煩躁的在心中思索。


    京城,大興,希望村


    這裏是遼東難民的聚居地。


    名稱雖然是叫希望村,可實際上,上萬的居民已經接近大明一個下縣的標準了。


    遼東難民們在這個超大的村裏安穩的生活,大半年來雖然沒地可種,卻沒有餓死一個人。


    這就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依靠著水利工地和毛紡廠,難民們至少能勉強能吃飽肚子。


    日子雖然過得艱難,但難民們至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是的,至少他們還有希望。


    到如今,難民們已經弄清楚了他們的身份:信王府的佃戶。


    他們不再屬於朝廷的平民戶籍,以後最多隻能算是皇莊佃戶的身份。


    佃戶就佃戶吧,能活下來就不錯了,難民們還是很知足的。這就如同賣身為奴一樣,好歹現在一家人還能在一起,不錯了。


    快過年了,水利工地已經停了,難民們各自返迴自己的家。


    信王府說話算話,答應過的糧食已經由那些少年郎帶人送到各家門上。


    送來的糧食雖然有些奇怪,可數量竟然一點都沒有克扣。信王府竟是少見的清廉仁義。


    難民們一邊準備過年,一邊向往著明年的生活。


    那些少年還說了,按信王殿下的安排,明年大夥隻要聽招唿、擼起袖子好好幹,除了口糧還會給每人發錢。


    發錢?難民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真的嗎?


    不過,信王爺倒是說話算話。


    從收容難民,到給難民建房,再到讓難民糊口,信王他老人家都做到了。他老人家說發錢,那也肯定不會說了不算。


    滿含喜悅,難民們憧憬著明年的生活。希望就在前方。


    難民心中說話算話的信王,現在卻愁的幾乎要揪頭發了。


    都是皇莊惹的禍。


    年底了,作為東家,信王總要盤一下帳啊。


    當各處皇莊的賬本匯集到信王府時,朱由檢嚇了一大跳。


    朱由檢忘了,大哥朱由校把京城的皇莊都交給他看管了。


    媽的,總共1.7萬多頃的田地,多達4、500個莊子,轟的一下送來一大堆賬本。


    賬本多這還是小事。


    可這些亂七八糟的賬本是什麽鬼?


    連帳都做不平,竟然就敢送來?


    雖然想瞞過錢莊這些專業財務難度很大,可你們也不能毫無顧忌的,把這些明顯貪汙的賬本送來吧?


    賬本竟然連改都不改,太囂張了。


    這是明顯挑釁我嗎?還真當老子不會殺人。


    朱由檢長長的吐了一口悶氣。


    “王承恩,你把這些賬本全部送到……”


    說道此處,朱由檢忽然想到馬上要過年了。


    “算了,年後過完十五再送到總店那邊吧。”朱由檢改口道。


    “老奴遵命。”王承恩明白信王殿下改口是什麽意思,信王殿下總是這麽體諒下人。


    他哪裏知道,朱由檢前世養成的習慣那那麽容易改變。


    “能不加班就不加班吧!至於皇莊,嗬嗬,就讓你們最後過個好年吧!年後有你們哭的。”朱由檢不無惡意的想。


    天啟五年的春節就要到了,朱由檢照例開始送禮之途。


    當然除了皇宮,別處都不需要他親自上門。


    給魏忠賢的禮物,朱由檢還是王承恩送去的。想來他們之間應該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吧。


    給魏忠賢的禮物,朱由檢準備的很簡單。


    一套來自顏神鎮的透明玻璃酒具,一張20萬兩的銀票,再加上一張寫滿名字的信箋。


    信箋上的名字,是來自京城皇莊那些連帳都不屑做的管莊太監。這些家夥既然想死,朱由檢就準備成全他們。順手再送魏公公一份人情吧,省的為他們與魏公公鬧的不愉快,就不值得了。


    勤溝通才是王道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馬拉雅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馬拉雅聽風並收藏崇禎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