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懷寧公主薨了的消息,朱由校的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是朕沒福氣,是朕沒福氣啊。”朱由校緊緊抓住小五的手臂,口中喃喃的說道。


    朱由檢忍著手臂傳來的痛感,他一邊用力拉著朱由校向外走,一邊大聲叫道:“大哥,快走、快走,到嫂子哪裏吃飯去,我都快要餓死了。”


    朱由校任由朱由檢拉著,踉踉蹌蹌的向外走去。


    他失魂落魄的看著朱由檢用力的拉著自己,別扭的走著,走著……


    依靠小五傳來的力量,朱由校的眼神慢慢凝聚起來,腳下越來越有了力氣,腳步也逐漸穩定起來。


    走至坤寧宮外,朱由校總算恢複了生氣。


    朱由檢重重的喘息兩口,拖著那麽沉的個人,走了這麽遠的路,可真不是件輕鬆的事。


    快進坤寧宮了,再這樣拉著大哥不好看。


    朱由檢鬆開朱由校的胳膊。


    朱由檢剛要進宮門,朱由校一把拉住他。


    眼中閃過一抹深深的溫柔,遲疑了片刻,朱由校盯著朱由檢,輕聲說道:“小五,不要叫你嫂子擔心,知道嗎?”


    朱由檢盯著朱由校那蒼白的臉,重重的點了點頭。


    離開皇宮,直到迴到信王府,朱由檢還忘不了朱由校那坐在陰影中的孤獨身影。


    那就是稱孤道寡的代價嗎?


    連悲傷都無人可以勸慰,心再痛也隻能自己承受。


    那身影真的好淒涼,好殘酷。


    沒辦法,也許王者就注定是孤獨的吧?


    這種現象,在任何一個時代可能都是如此,絕不會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吧?


    沒等朱由檢從那種悲傷孤獨的情緒中走出來,王承恩就進來稟報:“殿下,徐先生和湯先生等您很久了。”


    “哦,快給孤更衣,怎能讓先生們久等?”朱由檢拍拍自己的臉,收拾好悲涼的心情,臉上重新掛上微笑。


    沒必要讓所有人都不開心,不是嗎?


    客房中,徐光啟和湯若望兩人都黑了很多,也瘦了很多。兩人這大半年的時間都待在工地上,換誰都得變得又黑又瘦,工地的生活太艱苦了。


    看到徐光啟那黑瘦的臉龐,朱由檢心中非常不是個滋味。


    徐光啟可是60多歲的老人啊!萬一他要有個什麽好歹,那自己可就罪過大了?


    “啊,呸呸呸,烏鴉嘴。”朱由檢衝地上啐了一口,這下他那悲涼的心情,一下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忍著心中的激動,朱由檢進門就是一個長稽倒地。他一定要向徐光啟致敬,這位老人太值得他感謝了。


    看到信王進門就是如此大禮,徐光啟和湯若望震驚的一下站了起來。


    朱由檢速度很快,沒等二人做出別的動作就自行直起腰來。他一個箭步來到徐光啟身邊,伸手扶住徐光啟,低聲問道:“先生身體可還好?”


    “好、好,老夫的身體還硬朗的很。有勞殿下掛念了。”徐光啟心頭大慰,他順著信王的力量慢慢坐下。


    信王的赤子之心還是絲毫未變啊。


    “先生,您也請坐,不要客氣。”朱由檢招唿一旁站著的湯若望一聲。


    迴頭,朱由檢又上上下下的仔細打量了一遍徐光啟。看徐光啟人雖然黑瘦了不少,氣色卻確實不錯,他這才把心重新放迴了肚子裏麵。


    朱由檢一邊迴他的座位,一邊輕鬆的作出解釋:“剛才那一禮,我是代孤的皇莊佃戶謝過二位先生。若非二位先生如此辛勞,皇莊哪會有美好的明天。將來皇莊佃戶的豐衣足食,都拜二位先生所賜。理當大禮謝過,二位先生不必不安。”


    (嗬嗬,我也能代表別人一下了,朱由檢惡趣味的在心中暗笑。)


    “不敢。”聽信王這樣一說,徐光啟和湯若望又一起站了起來。他們似乎想還禮,卻又不知該怎麽還這個禮。


    這種代表禮如何迴,對講禮的儒家來說似乎還真是個新課題。


    瞅著二人手足無措的樣子,朱由檢感覺十分有趣。


    徐光啟也就罷了,湯若望怎麽也是這種儒生樣子,他倒是中化的十分徹底了。


    “坐、快坐。”朱由檢剛才那個禮真的是實心實意行的,弄的二位先生如此的無措,可真不是他本意。


    豐衣足食?


    要真能讓數萬佃戶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那這份功德也確實配受信王這一禮。


    徐光啟看到信王眼中的笑意猛然醒悟,和這位爺講什麽禮啊。他招唿湯若望坦然的坐下。


    看二人重新坐定,朱由檢大聲叫道:“王承恩,安排餐點,我要請二位先生吃頓大餐。”


    朱由檢一邊細心吩咐王承恩,一邊轉頭對徐光啟二人說道:“二位先生來的正好,我正有幾道好菜想請先生嚐嚐,二位先生稍待。”


    “我才迴府,也不知二位先生吃飯了沒有?自作主張,還請先生諒解?”朱由檢誠懇的為他的獨斷道歉。


    說話間,朱由檢與徐光啟的目光相碰,兩人都想起當初那頓新作物宴席,臉上不約而同的泛起微笑。


    當時的一切都曆曆在目,恍如就是昨天一般。


    新作物已經在各處皇莊全麵鋪開了。隻要水利工程跟得上,未來幾年,皇莊各種新作物豐收那是肯定的。


    新作物向全國推廣也是指日可待了。


    徐光啟捋著頜下的胡須,悠然的想著。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過了一年多了。


    不知今天的新菜品能否超越昔日的美味?


    朱由檢的宴請,倒依然還是徐光啟記憶中的作風,四菜一湯。


    隻不過坐法卻由上次的分席,變成了三人圍坐一桌。


    從禮法上來說,這種圍坐一桌的坐法,是朱由檢有些失禮了。


    按朱由檢藩王的身份,請客就應該采取分席製才是正禮。


    可朱由檢實在受不了賓客之間那種遙遠的距離感。自從與徐光啟的第一次宴席後,朱由檢再沒用過分席製。


    湯若望看著桌上的四菜一湯,心中大為震驚。


    麵前的是位親王殿下啊?


    整個帝國比他身份更高貴的,也隻有哪位住在那座極度富麗堂皇的宮殿群中的帝國主人。


    如此高貴身份的貴人,就吃這麽幾道菜?


    就是家鄉那些鄉下貴族,飲宴所用菜肴的數量也會超過眼前。


    信王真的竟然如此節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馬拉雅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馬拉雅聽風並收藏崇禎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