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查出林家來,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


    當發現武清候已經庇佑不了他後,前天津守備秦明很痛快的就說出了天津劫船案的幕後主使。


    沒想到事情會走到現在這一步的秦明,腸子都要悔青了。


    要是能重來一次,秦明寧願親手把林家的那個小矮子殺了,也不能讓他去劫船啊。


    要知道,秦明雖然收了林家一萬兩銀子,答應林家的也隻是袖手旁觀而已。


    悔不該啊,他是真不應該去幫林家擦屁股啊。


    早知道會有現在這麽一天,東廠第一次調查,秦明就會毫不猶豫的賣了林家。


    秦明怎麽也沒想到,東廠案子查不下去了,魏忠賢竟然會對他本人下手。這算起來,秦明可真是虧大了。


    秦明可真是隻收了一萬兩銀子啊!


    這區區一萬兩的銀子,又怎麽能抵得上他秦明天津守備的實缺。


    所以當東廠再次找上秦明時,正在京城候缺的秦明,就乖乖的把林家召了出來。


    海寧林家是浙江有名的一個商業世家。林家從事商業的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蒙元時期。


    林家是大明一個最典型的商人家族,他們從沒有忠於某個朝廷的打算。


    蒙元時期,林家忠於蒙元,但與反元的各路義軍也沒少做買賣。


    張士誠稱王,林家就忠於張士誠。


    等到朱元璋吞並了張士誠,林家又改投了大明。


    當然,無論林家投靠誰,他們的生意對象都依然還是所有人。


    在亂世中,林家把他們圓滑的商人本性發揮的淋漓盡致,這讓林家在元末明初的亂世中順利存活下來。


    但也正是因為林家這種明顯的商人屬性,讓他們在大明洪武朝遭到了極大的壓製。


    在朱元璋的壓製和清算下,林家可謂是元氣大傷。


    靖難後,大明慢慢放鬆了對商人的管製,林家才又重新發展起來。


    曆經大明上百年的承平時光,林家已恢複了元氣,實力甚至更上了一層樓。


    可林家沒想到,他們最大的劫難就這麽悄悄的到來了。


    天啟五年十一月十九,來自京城的緹騎突然出現在海寧,以謀逆的名義將林家直接查抄。


    消息傳出,天下震驚。


    無數士紳無不瑟瑟發抖,談東廠而色變。


    這還是大明首例由東廠緹騎直接破家的案例。


    東廠這次破的,還是一個傳承數百年的地方大族。


    以往,東廠就是再囂張,抓人破家至少也會先知會地方官府,再由地方官府出麵下手。東廠番子在其中,其實就是起一個欽差督辦的作用。


    此次,東廠竟然連地方官府也瞞了過去,直接自行動手拿人破家。


    也正是如此,林家竟然到死都沒有得到絲毫風聲,直接就被東廠舉族拿下。


    魏忠賢的東廠,這次表現的太可怕了。


    事關自身安全,天下士紳又怎麽能不聞風色變。


    至於林家的謀逆罪名,在天下士紳眼中,那不過是魏忠賢隨意網羅的一個罪名罷了。


    林家真正獲罪的理由,在士紳們看來,林家最大的罪名就是太有錢了。


    因為有錢,被魏公公看上了,所以破家滅族。


    這是一個多麽可怕的理由。


    流言就像風一樣,迅速把這個可怕的理由傳到了大明的各個角落。


    而魏忠賢對林家各處產業的處置又坐實了這個罪名。


    其實,對海寧本地民眾來說,魏公公查抄林家,本地人還是獲得了不少好處的。


    林家倒台,被林家侵吞了資產的小民小戶,都得到了象征意義的賠償。


    又因為距離京城實在太遠,魏公公對林家的不動產根本不感興趣,所以東廠將林家的不動產統統發賣變現。


    這讓海寧地方各家族贏來了一場歡慶的盛宴。


    海寧的各個大小家族,一邊哀歎著鋪橋修路、澤被鄉裏的林家就這麽被滅了;


    一邊他們又露出貪婪的麵孔,把林家的田地、店鋪、房屋宅院等不動產統統吃下。


    有便宜不占,那可不是大明士紳的作為。


    就這樣,族人被抓被殺,家產被分光賣盡,傳承了數百年,躲過了宋末和元末亂世的林家,終在大明天啟年間被徹底抹滅。


    海寧城外,一葉小舟順江而下,船上數個少年滿臉是淚、緊咬牙關衝著海寧方向連連叩頭。


    這些就是林家僅存的族人了。


    海寧林家破了,他們隻能去海外立足。


    此一去,何時能重返家鄉,他們也不知道。


    他們隻知道,這一輩子,若不能向大明複仇,他們將永遠活在痛苦之中。


    海寧林家已經徹底沒了。


    隨著一車車林家的財物運進京城,魏忠賢貪圖錢財,滅人全家的流言,也傳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京城


    看著東廠報送上來的財務賬單,魏忠賢深深的歎了口氣。


    魏忠賢雖然不認字,可賬單匯總的數字他還是認得的。


    對這個數字,魏忠賢可是非常的不滿意。


    合計18萬兩銀子,這就是查抄海寧林家所得的所有財產。


    這個數字可是遠遠小於魏忠賢的期望,竟然連填補寧遠軍費的缺口都不夠。


    魏忠賢沒想到,一個偌大的林家,還是數百年傳承的商人世家,竟然連20萬兩銀子都沒有,這也太令魏忠賢失望了。


    當然,魏忠賢也清楚,東廠和錦衣衛所有經手林家的人都會沾一點腥。


    可他們能隱匿多少?


    魏忠賢相信,林家財物的大頭,底下人絕不敢亂動。


    經手人隱匿的那點財物,魏忠賢並不準備追究。


    用人辦事不給他們點好處,他們怎麽會盡心辦事。


    在這一點上,魏忠賢還是很通情達理的。就像雖然現在到手的錢財少了一點,但魏忠賢還是打算拿出5萬兩銀子分給田爾耕。


    該分的錢,魏公公是一定會分的。


    魏公公可不是那種不光棍的人。


    說大家一起發財,那就一定要一起發財。


    隻是再分出5萬後,到手的可就隻剩13萬了。


    這點錢,就算魏公公一分不拿,也不夠寧遠軍費啊!


    這就更別說,明年修築錦右防線所需的巨大開銷了。


    這次查抄林家,魏公公可並不隻是光籌措寧遠善後的經費。他還想為明年錦右築城所需的經費打個好基礎。


    不應該啊?


    怎麽會這麽少?


    難道雜家想的這條路,真的走不通?


    魏忠賢陷入煩躁的狀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馬拉雅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馬拉雅聽風並收藏崇禎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