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思索,朱由檢就否決了束伯部是在為自己采購糧食的想法。


    老掌櫃鄭明也曾經說過,束伯部是個商業部族。他們在草原上,一直就是一個類似中間商一樣的存在。


    這樣一個部族怎麽會買糧隻為自己吃?


    額,這束伯部是隸屬於科爾沁部。


    朱由檢記得老掌櫃鄭明曾說,好像後金老奴還替科爾沁部出頭扛過事。


    那科爾沁部和後金的關係可就不一般了啊。


    需要大批糧食,還能拿的出大量現銀,後金可是完全符合這些條件。


    難道束伯部是在為後金買糧?


    朱由檢身子不由的一震。


    這倒是有很大的可能。


    不對。


    朱由檢馬上發現他想法中有地方不對。


    後金若真是找代理人,也應該是找科爾沁部代買吧?


    “老鄭,你說科爾沁部自有門路買糧。你知道他們是從哪個渠道買糧嗎?”朱由檢一副好奇的模樣。


    “殿下,他們從哪裏買糧,這是人家的秘密,小人怎麽會知道。


    這、這小人隻知道一點傳說。”


    看朱由檢臉色有變陰的跡象,才說不知道的鄭英泰又急忙改了口。


    “小人隻是聽說,科爾沁部似乎和張家口的幾家商號走得很近。但到底是哪一家小人就真的不清楚了。”


    聽鄭英泰說到張家口的商號,朱由檢撓有興趣的問道:“張家口也有你們山西商號在走私嗎?”


    “走私?”


    聽到這個詞,鄭英泰本能的就是渾身一抖。可隨即鄭英泰就想起,他麵前可是信王殿下。


    走私對他們鄭家來說那是大罪,可對信王殿下那就根本不算是個事。


    苦笑一聲,鄭英泰才對朱由檢說道:“殿下,我們鄭家搞得這個叫走私。人家張家口那邊可不叫走私。


    人家張家口那邊,那是咱大明正宗的馬市。


    人家向草原上賣糧、賣鹽、賣各種物資那都是屬於正常的交易。”


    “什麽?怎麽會這樣?這張家口難道是大明的特區嗎?”


    朱由檢頓時對這個張家口大感興趣。


    來這個時代這麽久了,朱由檢是知道大明對草原的態度的。


    大明對草原可是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防備心理。


    大明對流入草原物資的管控那可是相當嚴的。


    這張家口怎麽就成了大明的特例?


    前世,朱由檢可是聽說過有走西口的說法。


    那走西口似乎指的就是張家口吧?


    看到信王殿下對張家口感興趣,鄭英泰就打開了話匣子。


    “殿下,人家張家口那是咱大明正宗的馬市,是咱朝廷特許在那邊與蒙古人開放交易的。


    隆慶年間,王總督(王崇古)建市。他老人家體諒咱們小民生活不易,特許小民也可以入市交易。


    從那起,張家口雖名為官市,其實卻和大明其他的官市大為不同。


    別的官市,那必須嚴格按朝廷訂下的數字交易。


    例如:朝廷訂下交易200匹馬,那官市就隻能交易200匹。再多交易一匹那都是違例。


    而張家口卻不一樣。


    從王總督一開始開市,就沒按朝廷那官市的數字來。


    在那裏,蒙古人隻要帶貨來,有多少那都可以交易。


    就這樣,張家口一年除了朝廷規定的兩次大市,每個月都還會有小市存在。


    在哪裏,蒙古人隻要拿得出交易物品,換多少糧食物資都行。”


    聽到這裏,朱由檢是真的驚訝了。


    “老鄭,張家口這麽不聽朝廷的章程,朝廷怎麽沒取消了它?”


    “取消張家口?”


    聽到朱由檢的這個問題,鄭英泰笑了。


    “我的殿下,朝廷怎麽敢取消張家口。


    在張家口開馬市,那為的就是安撫蒙古俺答汗。


    自張家口開市,這都有50多年了,蒙古韃子就再沒大規模的打過咱大明。


    就算前兩年那個虎墩汗(察哈爾的林丹汗)擾邊的時候,草原有資格到張家口開市的那些蒙古大部,也都沒一個跟著摻和的。


    蒙古人能從張家口換到東西,誰樂意跟著那個虎墩汗來打咱大明。


    真逼急了咱大明,把張家口一關。


    那蒙古韃子還不都得喝西北風去。


    可一樣,咱大明要是真把張家口關了,那那些沒了吃喝的蒙古韃子,也非全部跑來打咱大明不可。


    咱大明和蒙古韃子在張家口,那是麻杆打狼兩頭害怕呢。”


    這次鄭英泰可過足了當老師的癮,一番話說的連嘴角都泛起了白沫。


    朱由檢對鄭英泰的這番話非常滿意。


    這鄭英泰真不愧是出身山西,對這邊貿知道的還真是門清。


    “老鄭,這張家口政策那麽好,你們鄭家怎麽不去?”


    指指旁邊的茶碗,朱由檢隨口問道。


    聽朱由檢這一問,意興勃發的鄭英泰頓時蔫了下去。


    他端起旁邊的茶碗,咕咚咕咚喝了個幹淨,這才打了個唉聲。


    “唉,殿下。要是能進張家口,我們鄭家早就進了。


    這張家口從建市開時,對蒙古韃子的大宗交易,就被王家、範家為首的那七八家緊緊握在了手中。


    我們根本就插不進去。


    隻要我們一進張家口,那鐵定就會招來各種各樣的麻煩。


    在張家口,我們就連一點小生意都沒法做。


    這一來二去,我們鄭家在張家口根本就站不住腳。”


    看著鄭英泰滿臉的鬱悶,朱由檢反倒笑了。


    也是,你們鄭家這種級別的商人,人家怎麽敢放你們入市。


    要是讓你們站穩了腳跟,那市場不都要重新來劃分了。


    這就算換成是我,也不能讓你們進張家口啊!


    王家、範家,看來他們在張家口還真是很有實力啊。


    隻怕張家口上下,


    不,估計整個宣大(宣府、大同)上下和他們都結成利益共同體了。


    要不,也沒法壟斷張家口的市場。


    朱由檢已經想明白了,這張家口的商人十之八九就是前世勾結後金的那些晉商。


    按鄭英泰所說,也隻有他們,才有條件大規模的向草原運輸各種物資。


    要知道,後金所需的物資那可不是個小數。


    例如,束伯部要買的兩萬石糧食。


    兩萬石糧食那就是300多萬斤。


    300多萬斤糧食,這得需要多大的運輸力量才能搞定啊。


    這個時代可沒有空間裝備存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馬拉雅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馬拉雅聽風並收藏崇禎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