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手腳都利索點。趕緊打掃完戰場,咱們換個地方再去打韃子。”張盤扭過頭無比痛快的衝明軍士卒喊道。


    你韃子的戰力再強大又如何?我不需要和你正麵決戰,我隻需預設好戰場,等你上鉤用炸藥包解決你就好。


    “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和“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信王這兩句話說的真好,簡直道盡了遊擊作戰的精髓。


    按這種戰術,以後韃子隻要不是傾國而來,他們就再無攻克旅順堡的可能了。


    完全理解了朱由檢的戰術思路,張盤一直緊繃的心,這一刻終於放鬆了下來。


    “將主、將主,大喜、大喜啊!”


    明軍把總張盛一溜煙的從村外跑了過來,邊跑邊不住的大喊:“我們殺了韃子統領嘍。我們殺了韃子統領嘍。”


    隨著張盛的喊聲,村裏村外明軍的歡唿聲震天響起。


    當正藍旗騎兵主力帶著滿腹的怒火,惡狠狠的撲到小漁村時,海船載著明軍早已消失在海上。除了滿地殘缺的屍體,正藍旗騎兵連片帆影都沒看到。


    嚎叫著,把空無一人的小漁村徹底夷為平地,暴怒的韃子們再也找不到其他排解憤怒的方法。


    青泥凹伏擊戰,明軍以死3人傷11人的代價,斬殺韃子騎兵精銳67人。雖斬殺韃子的數目雖並不太多,但從斬殺韃子的級別來說,青泥凹伏擊戰卻是明軍罕見的一場大勝。


    在此之前,明軍還從未陣斬過後金統領級將領。青泥凹伏擊戰為旅順明軍打開了眼界,也讓後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


    一個正藍旗騎兵統領、15個白牙剌兵,再加上51個正藍旗騎兵親衛陣亡。甚至陣亡者連屍身都落入明軍之手,這可是是努爾哈赤創建女真八旗以來,後金從未有過的失利。


    要知道,後金攻克遼沈後,數年征戰還沒損失上10個白牙剌兵,這次一下就陣亡15個,絕對是創了後金戰損方麵的記錄。


    後金三貝勒,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接到稟報後,氣得差點背過氣去。後撤中的正藍旗大軍,停下原地整整駐留了一天後,才再次拔寨快速的退迴了金州。再未迴頭。


    至此,旅順保衛戰徹底結束。


    登州


    濛濛細雨中,袁可立站在茶棚下,看著正在慢慢靠岸的珍運船,心中頗感幾分頭疼。


    皇帝陛下給他送來了一個大麻煩。


    信王來登州,不說別的,單就這迎接的禮數就讓袁可立頭疼了好幾天。


    信王是大明最高等級的一字藩王。按大明的規矩,藩王就藩當地所有文武都要到府界親迎。也就是說,登州所有文武都該到碼頭去迎接信王。


    可問題是,登州並不是信王的封地,信王也並不是到登州來就藩的。信王此行號稱是奉皇命到登州巡查來的。


    皇帝陛下竟然會派位藩王擔任一地的巡查使,這可是大明朝自寧王反叛後的首次。信王這藩王的身份,可讓袁可立徹底犯了難。


    大肆迎接吧,袁可立怕士林說他迎奉藩王。要是與藩王走的太近謠言流傳出去,那肯定會影響袁可立將來在朝中的發展。


    可要是不迎接,袁可立可是知道信王此來為的是什麽。皇帝的聖喻可是早就送到了登州。就算隻衝信王要考察解決的船廠項目,袁可立也要給信王幾分麵子才行。更何況,信王還是皇帝最寵愛的幼弟。


    思來想去,袁可立最終決定折中一下。他不大張旗鼓,他隻以私人的身份親迎一下信王。反正信王巡查使的身份,隻是皇帝的中旨所封,並未經過內閣確認。袁可立以私人身份迎接也說的過去。


    不過,這位信王殿下的行程,可真夠拖拉的。皇帝的聖喻都到登州一個多月了,這位殿下直到今天才到。這讓袁可立心中頗有幾分不快。而這突如其來的細雨更添了袁可立幾分煩悶。


    “殿下,傘。”


    朱由檢走出船艙,高起潛忙撐起一把油紙傘護在他的頭上。


    站在甲板上,朱由檢開始尋找印象中的袁可立。


    前世朱由檢對曆史上的袁可立印象很好。


    袁可立應該是晚明少有的沒有明確派別,隻安心務實的官員。


    可能也正是因為沒有明確的政治派別,袁可立在曆史上仕途混的很不如意。天啟二年,借助孫承宗的推薦,袁可立才混上了登萊巡撫。而到了天啟四年,袁可立就被東林黨和閹黨的禦史聯手趕離了登萊。


    天啟五年,閹黨開始當政時,袁可立總算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進了大明中樞。可才僅僅過了一年,袁可立又被閹黨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調到南京去任兵部尚書。灰心喪氣的袁可立從南京黯然辭官。


    崇禎登基後,清算完閹黨,大量在野官員迴朝任職,卻並未曾再次啟用袁可立。


    咦?


    心中思索著前世的袁可立生平,朱由檢心中突然驚叫一聲。


    前世曆史上,天啟六年袁可立就被閹黨弄到南京去當兵部尚書了,而現在袁可立竟然還在登州任職?


    這、這絕對是曆史發生了改變。


    朱由檢心頭大喜,他終於找到了曆史改變的標誌證據了。


    “那位帶員外帽的老者,就是袁可立。”


    看朱由檢久久不動,高起潛的聲音在朱由檢耳畔輕輕響起。


    “袁公身體可好?”


    朱由檢滿麵笑容的踏上碼頭,遠遠的就大聲招唿起來。


    開心,太開心了。


    朱由檢簡直就要笑出聲來了。


    寧遠之戰有異常,朱由檢還不確定是否改變了曆史,但活生生的袁可立這個時間點,站在登州碼頭迎接他,這可就是曆史改變最好的證明。


    哈哈,曆史變了,他朱由檢再也不是那個亡國上吊的末代帝王崇禎了,還有比這更讓人高興的消息嗎?


    朱由檢看著身材消瘦,胡子花白的袁可立,感覺他是那麽的親切,那麽的可愛。


    這、這……


    袁可立從沒想到,第一次見麵信王會如此的客氣。


    見信王下船,袁可立趕緊迎上幾步躬身施禮:“老夫袁可立恭迎信王殿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馬拉雅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馬拉雅聽風並收藏崇禎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