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談判這件事情,沈惟敬已經駕輕就熟了,所以一開始沈惟敬就搶先開口,壓住日本人的氣勢。? ??


    沈惟敬就說了,我迴去以後和兵部尚書石爺商量了一下,石爺同意你們的封貢請求,說白了,你們不就為了通貢於天朝嗎?都怪朝鮮背信棄義,才導致兩國交兵,現在既然都是誤會,你們趕緊把地盤和兩位王子還給朝鮮,另外尋一條路來進貢就是了。


    這迴應相當狡猾,小西行長中文很爛,日常交流還可以,這種玄奧的迴信隻能由外交和尚玄蘇代為翻譯,小西行長提出的兩條要求,沈惟敬一條都沒答應,但看起來又像是都迴答了似的。


    日本侵略朝鮮打的旗號是通貢,沒問題,你換條路來,不一定途徑朝鮮啊!這麽輕輕一句就撬掉了日本的借口基礎,至於小西提出的劃大同江為治,沈惟敬根本沒提,反把歸還國土和王子作為通貢的前提條件。


    繞來繞去,以官場的推手之功,把小西行長給繞糊塗了,他們一幫子商量來商量去,商量不出什麽結果,就很無奈地說,兩位王子不在他的手裏,在加藤清正手裏,他做不了主。


    沈惟敬立刻跟上,那你能做什麽主?


    小西行長說,劃大同江而治,歸還平壤,我能做主。


    沈惟敬大搖其頭,表示不行不行,這算什麽?這根本談不攏,誰能做這個主?


    小西行長老老實實的交代說,是在漢城的日軍中央可以做主,沈惟敬眼中精光一閃,立刻說,那你就去問,問問你們的中央,到底這個事兒行不行,然後再來和我談。


    小西行長要迴報在漢城的宇喜多秀家和謀士團,然後漢城方麵要迴報在日本的豐臣秀吉,這一折一返,至少一個月時間,有這一個月時間,蕭如薰基本可以作好開戰平壤的準備了,最絕的是,沈惟敬還讓小西行長等人覺得,拖延談判的責任不是大明方,而是日方。


    小西行長被大忽悠沈惟敬徹底的忽悠住了,覺得心裏十分對不起這個長途奔波的老人家,於是主動提出日軍後撤,把平壤歸還,沈惟敬一聽,這可不行,我家蕭大提督的計策是要一口吃掉你的,你走了還怎麽吃?蕭大提督吃不到你可就要吃我了!


    最後雙方約定,一個月以後的十月三十日,大明朝廷特使會在平壤以北的肅寧館恭候,與日軍交接,當小西行長問他朝廷特使會派誰來,沈惟敬很認真的迴答道:“蕭如薰。”


    小西行長不知道蕭如薰是誰,但是他已經徹底相信了沈惟敬的說辭,沈惟敬的主要任務圓滿完成,那麽接下來,就是要找尋蛛絲馬跡,為蕭如薰戳瞎藏在後方的那雙眼睛。


    談判結束之後,小西行長熱情邀請沈惟敬大吃一頓美餐,然後很恭敬的讓人抬著轎子把沈惟敬給送走了。


    臨送走之前,沈惟敬和小西行長說了一句:“你們這裏我怎麽看著還有不少朝鮮人的樣子?怎麽,朝鮮人也在幫你們打仗?”


    小西行長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個,兵力不太夠用,平時也需要一些朝鮮人來做翻譯,所以就找了些願意投效的人來幫忙,畢竟是兩軍交戰,我們認為這很正常。”


    沈惟敬一副很不滿意的樣子:“這些個家夥,不忠不義,著實可恨!既然咱們已經決定和談了,等你們撤離的時候,把這些個混帳東西綁起來留下來,交給大明處置吧!”


    小西行長麵色有些奇怪,但還是唯唯諾諾的應承下來,禮送沈惟敬離開,臨了還送了一些錢財和幾杆鐵炮,以及一份名帖——他親筆用漢字寫的第一軍團主要軍事人員的漢名翻譯。


    直到離開平壤城好遠進入安全區域以後,沈惟敬才鬆了口氣拍了拍胸口,隨行而來的一個隨從忍不住的要拍馬屁:“爺!您真厲害!給那些倭寇唬的一愣一愣的!”


    沈惟敬啐了一口,不屑道:“呸!什麽玩意兒!當年你沈爺爺我在胡大帥手底下對付倭寇的時候他還沒出生呢!不過這些家夥防備的太嚴了,沒得到太多的信息,但是,也差不多了,趕快迴去報告給提督吧!平壤城內倭寇的數量一點也不少,朝鮮人是在糊弄咱們呢!”


    “好嘞!”


    一行人急匆匆的往義州而去。


    鎮江堡,吳惟忠把蕭如薰的手令交給李如鬆之後,李如鬆暴跳如雷,一把撕碎了手令就要渡江去找蕭如薰的麻煩,吳惟忠看不過去要阻擋,被李如鬆一拳搗在右肩膀差點沒給打脫臼了,若不是吳惟忠顧全大局盡力勸阻,手下的南兵都能和李如鬆火並起來。


    沒人能阻擋李如鬆了,於是李如鬆把努爾哈赤帶上,又帶了三十親隨,搶了一條渡船就渡江來找蕭如薰的麻煩了。


    蕭如薰還在埋頭處理進軍路線的事情,朝鮮君臣實在是坑爹,不幫忙不說,基本上一天就要有三兩個官員來自己這裏晃悠,名為打探消息,實則還是請求蕭如薰盡出兵,他們不知道蕭如薰這麽折騰下去什麽時候才能進兵,急的不行,蕭如薰是打也不行罵也不行,還不能攔著不讓進,十分苦惱。


    終於,蕭如薰給惹急了,一把拽住一個來請求出兵的朝鮮高官把他按在自己的椅子上,讓他一起處理事情,告訴他隻要道路修好倉庫補好,立刻就能出兵,隻要你幫我做事情就好,不能做事情就別給我在這裏聒噪。


    那官員咽了口唾沫,看著堆積如山的文書,灰溜溜的告罪之後就跑走了,接連三五個官員都給蕭如薰逼走了,朝鮮君臣那裏也就知道蕭如薰煩了,不敢繼續騷擾蕭如薰,轉而去騷擾柳成龍和袁黃,旁敲側擊的詢問出兵日期和出兵計劃。


    袁黃還能驅趕他們讓他們滾蛋,柳成龍可不行,這些朝鮮官員對待柳成龍也沒有對待大明官員那麽客氣,湧上來就問東問西,把柳成龍給逼的差點崩潰,最後還是蕭如薰過來解圍,斥退了一群扯後腿的家夥,才勉強讓柳成龍繼續工作。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些朝鮮高官根本不管別的,隻求明軍可以快出兵光複朝鮮,他們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或者打心眼兒裏不想考慮,恨不得明天朝鮮就光複日本人就全滾迴老家,除此之外什麽也不在意,哪怕是用明軍的生命去填補勝利也是值得的。


    對於這些人,蕭如薰一開始還是耐心解釋,後來直接虎著臉驅趕,根本不給麵子,動輒就怒斥這些人屍位素餐,全給趕出了自己的辦公所,這些人的麵子上掛不住,偷偷的請李昖向宋應昌投訴蕭如薰,結果宋應昌的迴複更加不客氣。


    大明出兵出糧出錢給你們光複國土,蕭提督兢兢業業處理事務為的都是誰?你們不老老實實的配合就算了,居然還要拖後腿,信不信我撤兵?!


    總而言之一句話,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不行三軍不動!


    這封很不客氣的迴函終於讓朝鮮君臣消停了一陣子,但是李昖的心情又開始苦悶了,這樣拖下去,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才能收複漢城光複朝鮮呢?


    就在這個檔口,李如鬆來了。


    ps:每天三更的勤勉作者日常求一波收藏和推薦,喜歡的新讀者還請收藏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15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萬曆15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