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提督用他的實際行動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得到了軍心,那麽現在,就是士兵們迴報蕭提督恩德的時候了。小說


    吳惟忠看了看休靜禪師,休靜禪師也看了看吳惟忠,兩人微微點頭示意,切盡在不言中。


    “開始!”


    吳惟忠果斷下令。


    火器大陣展開,按照蕭如薰的部署,倭寇極有可能在各個山丘之上安排伏兵伏擊明軍,旦明軍沒有注意到山丘之上的倭寇而輕入險境,就可能被四麵方山丘之上的倭寇以鐵炮伏擊,倭寇鐵炮可擊穿三寸木板,近距離可擊穿寸鐵盾,蕭如薰盡力搜尋足夠厚實的鐵盾和幾層綁在起的木盾製成盾車供給大軍使用,但是也不足以保證到每名士兵的安全。


    唯值得欣慰的是,倭寇沒有重火力,否則大炮響,再堅強的盾陣或者是盾車也會覆滅。


    蕭如薰之所以敢這樣使用步兵突破,也是吃準了倭寇沒有重火力隻有輕火力的弱點。


    就算有少數的重火力,也定集中在主帥身邊,而倭寇主帥所在地,定會在最高的那座山丘之上,所以吳惟忠若要拿下碧蹄館地區的山區,就定要包圍住最高的那座山丘,猛攻之,不僅能威懾敵軍主帥,還能誘使掩藏起來的倭寇伏兵來支援。


    而在此之前最重要的就是炮擊山丘。


    在倭寇鐵炮的射擊範圍之外,乃是大明火炮得天獨厚的優勢,輪炮火足夠覆蓋座低矮山丘的頂端,無論倭寇有多少或者有沒有,都能給炸出來。


    而且黑田長政不知道的是,之前幾場大的戰鬥,讓蕭如薰繳獲了兩萬多支鐵炮,在確認了日本的鐵炮在性能上越了明軍鳥銃的前提之下,蕭如薰直接下令最精銳的千銃卒換裝倭寇鐵炮,經過段時間的操練,這些銃卒也能熟練使用倭寇鐵炮作戰,吳惟忠的先鋒軍中,千銃卒全員手持鐵炮。


    “開炮!”


    吳惟忠平靜的下達了開炮指令,二十門車炮推向前方字兒排開,填入開花彈,炮手點火,隨後便是陣轟鳴,而後,作為目標的山丘上騰起數朵大火花,好似完全平靜的山丘之上瞬間多出了許多亂竄的身影,這些倭寇為了躲在山丘之上,也不知道用了什麽法子,山上的樹大多枯黃了,遍地落葉,明軍卻依然無法現。


    “開炮!”


    又是輪齊射,二十朵大火花衝天而起,破碎的肢體亂飛,倭寇的慘叫之聲仿佛充斥著整個空間,而吳惟忠麵色平靜,古井無波,休靜禪師雙手合十,默念句“阿彌陀佛”。


    “提督說得不錯,倭寇打算避開與我們正麵對決,而要打伏擊戰,但是我偏不與他打伏擊戰,我要逼著他與我決戰!開炮!”


    吳惟忠下達了第三次開炮令,炮火再次覆蓋了那低矮的山丘。


    無數倭寇如潮水般退卻,瞬間消失不見,吳惟忠也不追,令軍隊緩緩前行,而後朝著另外座山丘故伎重施,就是躲在倭寇的射擊範圍之外猛轟,倭寇若要打到明軍,非近身不可,旦近身,明軍的刀槍劍戟還有弓弩火銃可不是吃素的。


    中央山丘最高所,有人前來匯報消息給黑田長政知道,讓黑田長政知道自己的部隊出於什麽樣的危險的情況下,明軍躲在鐵炮的射擊範圍之外猛轟山丘,顯然已經識破了日軍正打算使用的戰術,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點也不貪功冒進,穩如泰山,偏偏就是這樣的進展,雖然慢,卻無懈可擊。


    除非他有強大的騎兵可以瞬間與明軍近戰,叫大炮失去效果,而後以鐵炮手火出擊吸引兵力,這樣兩麵下手才能與明軍真正的交戰,但是他手上隻有三百騎兵,旦用上了卻不奏效,為了避免被全殲,他就隻能放棄陣地後撤。


    距離這裏的下道防線就是礪石峴山口,他在那裏也布置了部分的兵力,甚至還有三門火炮,可是麵對明軍的火力,那裏被突破也隻是分分鍾的事情。


    隻恨朝鮮城池太少太小,根本不能起到防禦炮火的作用,要是像日本國內建設的那些軍事堡壘,任何座都能叫明軍吃點苦頭,可朝鮮偏偏沒有。


    黑田長政已經明白了自己的處境,眼下的狀況最後搏成功與否估計在三七之間,甚至是二之間,旦失敗,他就不會繼續戀戰,與其讓明軍打掉他所剩無幾的本家軍隊,他肯定會選擇後撤。


    失去黑田成這位重要家臣的黑田長政已經不希望自己的部下再有更大的損失了,否則就真的點話語權都沒有了,後方還有小早川隆景的部隊,趕快讓小早川隆景馳援礪石峴,還有將明軍堵在山區的機會。


    黑田長政立刻派騎士向小早川隆景求援,然後下令把本部的五門火炮弄走,趕快運到礪石峴做最後的抵抗,利用地形嚐試重創次明軍,若是讓明軍突破礪石峴進入漢城平原地區,那我們就真的隻能退迴漢城進行守城作戰了。


    就在黑田長政打算進行最後搏的時候,突然有騎兵飛前來報告。


    “什麽?!漢城本軍全部出動?”


    黑田長政大驚失色:“連總帥都來了?”


    “是!全軍主力已經趕赴小丸山,先鋒隊第六軍團的粟屋隊和井上隊六千人正在布陣,總帥讓閣下務必控製住局麵,帶領軍隊緩緩後撤到小丸山之前,誘使明軍進入我軍包圍圈,我軍將把明軍團團包圍住,殲滅掉!”


    聽完了傳令兵的話,黑田長政僅僅皺起了眉頭,他本能的想到這樣做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反而會給明軍舉擊破日軍主力的機會,但是反過來又想,在這樣狹窄的地形內,明軍旦和日軍主力糾纏在起,哪怕是兩個換個,都能讓明軍損失慘重,不得不停下進攻漢城的腳步,甚至是退迴開城。


    隻要能夠保住漢城,日軍就還有翻盤的希望,如果漢城保不住了,日軍就真的是迴天乏術,再無任何辦法,隻能退到釜山地區死守了。


    因此,這未嚐不是次機會,把明軍的先鋒圍住,然後殲滅,再與其主力戰,雖然不清楚明軍到底出兵多少,但是遠征而來,兵力不可能太多,之前觀察明軍營寨,大多數人的意見都是明軍的兵力不會過六萬,旦讓他損失萬以上,明軍將不得不停下進攻的腳步,到那時,就可以和太閣交代了!這是最關鍵的!


    於是,黑田長政打算做最後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15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萬曆15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