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沒有旁人在,宋應昌的話十分誅心,字字往蕭如薰的心窩子裏麵戳。


    “末將自然清楚,但是宋公,末將並非忠於皇帝一人,末將忠於整個大明,末將要維護的不僅僅是皇帝,而是整個大明,包括所有大明子民,都在末將的忠誠範圍之內,所以,縱使有那麽一天,末將也問心無愧。”


    宋應昌冷著臉,嘴角勾起一絲笑意:“若是今日坐在這裏的是個地地道道的文臣,明日你就要被剝皮抽筋,誅滅三族!”


    “然而宋公不是地地道道的文臣,乃至於宋公會受到的攻訐比末將還要多,所以,末將才會有此說,對嗎?宋公?”


    蕭如薰的嘴角也勾起了一絲笑意。


    “好你個蕭如薰啊!把老夫都給看透了,老夫還能說什麽呢?的確,如你所說,文帥的處境,比起你們武將而言更為不堪,所以呢,你想怎麽做?投效老夫?嗬嗬嗬,那還是免了吧,老夫自身難保,還談何給你做靠山?要找靠山就去找內閣輔臣,或者六部尚書,尤其是吏部和禮部尚書,一個天官一個儲相,不知道多少人想去巴結,你找老夫有什麽用?”


    “至少您可以對朝政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末將做不到,而且,末將並不打斷之後久居京師,末將打算去西南。”


    “西南?你的意思是?”


    “末將不知道皇帝會給末將一個什麽樣的職位,但是至少,末將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會再去做寧夏總兵了,要麽調任遼東,要麽調任薊鎮,要麽留在京師,末將覺得,留在京師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宋應昌眉頭一皺:“提督京師戎政?”


    蕭如薰點了點頭:“末將的軍功,要麽封爵,要麽加官,加官的路途太少,倒是封爵的可能性更大,但是末將之前剛剛成為平虜伯,若要再行加爵,不合規矩,所以末將覺得,朝廷很有可能給末將一個京營的職位,把末將留在京師,方便就近看管的同時,若是蒙古人再南下,也多一層保障,估計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想去西南平亂?”


    “嗯,末將這種武將若是留在京師,一定會成為文官各大勢力的頭頭們爭權奪利的籌碼,即使末將不願意,也難免會卷入紛爭之中,到最後極有可能成為犧牲品,最好的下場也就是奪職,提前告老還鄉,這對於末將而言,不太能接受。”


    宋應昌思考了一番,覺得按照京城裏那些文官的德行,蕭如薰的但又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


    “你所言,也有道理,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所以,你還要尋機外放?”


    蕭如薰點點頭:“嗯,沒錯,隻有在戰場上,末將這樣的武將才是最安全的,所以,末將需要到時候有人能為末將搖旗呐喊,支持末將再次出兵平亂,隻有那樣,才是末將最好的出路,末將絕對不能留在京師。”


    宋應昌尋思了一下,冷靜地問道:“聽你的意思,季馨,你是打算和老夫結個同盟,而不是要投效老夫?”


    “末將雖然是個武將,但是門下走狗這種事情,還是做不來的。”


    “好,既然如此,老夫能得到什麽好處?你能把老夫推上兵部尚書的位置不成?若是你能做到這一點,老夫才真的要對你改觀。”


    宋應昌饒有興趣的看著蕭如薰。


    “如果末將有那種能耐,大明的武將也不會處境如此艱難了,但是末將倒是希望宋公以退為進,不要拘泥於兵部一部,而且,朝廷也不是不明白宋公的處境,按照陛下現在的心思,如果陛下打算把末將留在京師,必然也會順帶著把宋公留在京師,但是位置可能就不是兵部,可能是工部,乃至於刑部。”


    “這怎麽說?”


    “因為兵部尚書石星並無犯錯,若以宋公取而代之,宋公怕是根本也做不穩這個位置,但是如果是分量比較輕的工部或者刑部,就沒那麽可怕了,所以,宋公應該發動自己的資源,在沒有迴京的時候,在陛下的決斷還沒有做出的時候,請人運作一番,去往刑部或者工部就職,想辦法留在京師,不再帶兵。”


    蕭如薰的話讓宋應昌頗有些重視。


    “你是讓老夫主動調職到工部或者刑部韜光養晦?”


    蕭如薰點了點頭。


    “六部裏麵,刑部最賤,工部最輕,這兩個部曆來都不是朝廷大員爭權奪利的重要陣地,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之下,這兩個部門反倒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成為當權之人必須要拿下的籌碼!”


    宋應昌眼中精光四射:“你的意思是……”


    “沒錯。”


    宋應昌尋摸著,越想越覺得蕭如薰說的有點對,越想越覺得蕭如薰講的有道理,的確是這樣,確實是這樣,若是拘泥於兵部,不僅文將的烙印洗不掉,還會被那些混帳尋機趕出京師,若是另辟蹊徑找尋適合的位置,未嚐不是以退為進的策略,未嚐不能東山再起。


    此後,宋應昌與蕭如薰商談了些什麽東西,沒人知道,但是那之後的幾日,蕭如薰去往宋應昌大帳的次數越來越多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大軍預備開拔的日子也更近了,終於,時候到了,船隻準備就緒,大軍整備完畢,朝鮮王李昖也帶著一眾大臣從漢城來到釜山,禮送大明軍隊出境,表達對大明再造之恩的感謝。


    雖然期間有過種種不愉快的經曆,雖然有種種大明官員欺淩朝鮮官員的事情,雖然有大明軍隊欺淩朝鮮軍隊的事情,可是,大明軍隊到底幫著朝鮮人把日本人全部幹掉了,保護了朝鮮,使得朝鮮得以複國,如果不是大明的出兵,朝鮮如今已經不複存在。


    這一點,沒有人可以反對。


    所以李昖也是真心實意的在宋應昌和蕭如薰麵前磕了幾個頭,表達真心的感謝之意,隨後就被宋應昌趕快扶起表示使不得,


    朝鮮王以下諸臣紛紛跪地向大明經略提督以及各大主要將領跪下表示感謝,這一跪,大明文臣武將們可以坦然受之了。


    這一跪,預示著牽動了東亞三國劇烈政治軍事動蕩的的朝鮮之役的正式結束,而真正意義上的收尾,還要在大明的國都之內才能進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15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萬曆15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