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汶十分心疼。


    每天晚上休息的時候看著那不斷上升的非戰損傷亡數量,那些摔死的摔傷的士兵和牛馬,還有損失的大車輜重,他都覺得十分心疼。


    這樣下去,等到了漢中的時候,自己手上還有多少兵馬可以用,還有多少糧食可以吃,士兵還有多少力氣可以征戰?


    自己都這個樣子了,其他兩支人馬呢?


    李如樟就不說了,不管是有心趕路還是有心磨蹭,這路都不好走。


    但是還真別說,杜桐的路還真比他的路好走一些,從天水南下,一路上都有相對平坦的河穀可以利用,進兵相對容易,遇到水流充沛的地方還能安排船隻運送糧秣輜重,節省人力。


    所以雖然路途遙遠一些,但是走起來卻反而輕鬆,損失也不大。


    不過他們的行軍速度依然緩慢,每天前進的路途也不多。


    看著不斷被消耗掉的糧食和水,看著不斷下降的儲量,算著自己手上的糧食還能支撐多久,李汶是真的憂心忡忡,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非打不可,不然就是坐以待斃。


    他怎麽能對這些叛軍服軟呢?


    不管是作為三邊總督這樣的朝廷重臣還是作為一個讀書人,盡管他也對萬曆皇帝退位和泰昌皇帝的登基有諸多疑慮,但是事已至此,詔書在手,他也無暇多問多管,隻知道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已。


    叛軍造反,切斷糧道,他不會坐以待斃,不論是為了朝廷還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官位,他都義無反顧。


    哪怕隻有一戰之力,這一戰也必須要打。


    而相比於李汶三路大軍的進展緩慢,麻威三人的工作則輕鬆多了。


    鄧子龍帶著三萬兵馬就順著河穀北上去安排防線了,雞頭關派人修繕、安排火炮和伏兵,然後安排各種守城工具,設置各種障礙等等。


    虎頭關也是一樣,各種修繕各種增強,到了留壩也是一樣,設下五千兵馬在留壩進行防守,在留壩布防。


    在留壩西麵有一座關隘叫做柴關,留壩巡檢司駐地就在柴關,鄧子龍派兵偷襲了柴關,然後發現柴關已經人去城空,一個人都沒有了,倒是還有些東西可用。


    鄧子龍思考了一下,派人把柴關內能用的東西全部帶走,在柴關內安排了很多陷阱,打算狠狠的坑一把李汶,讓他們嚐嚐做驚弓之鳥的味道,再拖拖時間。


    然後鄧子龍考察了一下從柴官到留壩的這一段路,聯合之前發現那些路的路況,意識到從寶雞那兒將糧食轉運到留壩是一件多麽不容易的事情,糧道之脆弱可想而知。


    而在這種情況下還要繼續拉長運輸補給線的話,真的不出一個月,他們的糧道就要崩潰了。


    經不起一點點打擊。


    自己手上雖然隻有四萬兵,但是在這山區當中,根本沒有給一萬軍隊排兵布陣整體衝鋒的條件,一千人對一千人就差不多了,否則根本展不開,他們要打也隻能一隊一隊的上,根本談不上兵力優勢。


    相反,優勢還是自己更大一點。


    自己年紀大了,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說不定這就是自己的最後一戰,若是不能把握住機會將自己的地位更進一步的往前推,那麽自己死後孩子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這一戰不僅為了大業,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子孫後代可以有個好的起點。


    於是鄧子龍信心滿滿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事。


    另一邊,劉綎也在略陽做了一些布防,不過劉綎明顯不打算在略陽做太多,而將主要的防禦設在陽平關,有陽平關這樣的天險關隘不用,卻要在略陽這個多水之地布防,實在是不太明智。


    略陽不過是誘敵深入的砝碼,而陽平關才是敵人的埋骨之地,要是杜桐真的和他兵戎相見,他保證讓杜桐的部下屍橫遍野。


    那麽長的補給線,那麽難走的道路,曹魏用半個國家的財力尚且不能支撐三個月,換作缺少糧食的李汶,十萬大軍相持一個月以上都夠嗆。


    他有信心將這一仗打贏,拿下重要的功勞,然後和蕭如薰的主力部將們平起平坐!


    劉綎知道自己論能力不一定最強,論親疏也不如那些跟了蕭如薰七八年的將軍們,所以才要用功勞說話,用功勞去和那些親信部將們說話溝通,和他們站在一起,共同瓜分奉天討逆成功之後的權力。


    他很清楚,蕭如薰北伐成功之後必然不會繼續現下的體製,必然要大變革,將武人的權力和尊嚴一起拿迴來,那個時候,誰衝在最前麵,就能得到最好的,開天辟地一般的好處。


    所以這一仗怎麽能不打好呢?


    對於麻威來說也是一樣的。


    他不是蕭如薰的元從派係,沒有跟著蕭如薰一起征戰寧夏和朝鮮,而是從洞武之役才開始跟隨蕭如薰的,幾年下來也有地位也有戰功,但是論親疏,肯定不如元從派係三大將和一些戰功稍微弱一些的副將。


    鎮南軍步軍四大營和騎兵兩大營都是猛將如雲,論戰功,誰也不輸給誰,在緬甸的時候沒有太多的發揮場合,眼下才是真正的分出一個勝負的時候。


    要是止步四川,那才是傻,進入漢中以後,戰鬥的機會才多,麻威甚至思考著是不是蕭如薰特意給他的機會,讓他這個麻家將的領頭人嶄露頭角,也算對得起麻貴的托付。


    蕭如薰北伐成功之後,他所帶領的朱雀營諸將肯定是要分一杯羹的,但是四大步兵營和兩大騎兵營的將軍們誰能得到更多,誰能帶領自己營裏的武將們得到更多的戰功,就能得到更好的獎賞。


    到時候軍權有了地位有了,封妻蔭子不在話下,那才是他們拚死奮戰的最大理由。


    所以,眼下的死戰,是為了之後那令人垂涎的獎賞啊!


    走走停停七天,李汶總算帶著自己的主力抵達了鳳縣稍作休整,而在鳳縣,李汶得知戰略要地留壩已經被叛軍占領,而留壩巡檢司所在地柴關已經丟掉了,原因是主動放棄逃跑。


    隨後,李汶在鳳縣找到了丟棄柴關逃跑的幾名主要官員。


    二話不說,殺了祭旗。


    “再有不戰而退者,皆是如此!”


    軍隊為之肅然,一掃之前疲苦勞累帶來的負麵影響。


    下達了這樣的軍令之後,十一月八日,休整一天之後,李汶率軍再度啟程,目標——留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15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萬曆15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