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爵就純粹是被逼無奈的,他家住在太倉州,當時蘇州府最富裕的地方。


    徐家完蛋之後鄭鷹和謝禾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身為望族的王氏,王錫爵因為前一次朱翊鈞預備兵變而被李太後送迴老家受到嚴密監視,當時正在老家閑居。


    也多虧了他,知道了徐家的下場之後,他知道蕭如薰是來真的,真的會殺人,而且不留手,整個蘇州已經被鼓動起了相當多的一批農民,暴動十分劇烈。


    思慮再三之後,他親自做主,力排眾議,和鄭鷹還有謝禾和談,和談的結果是王錫爵家族被拆分為三支,王錫爵的弟弟一家被遷徙到武昌,王錫爵本家需要遷徙到京師,剩下族人被遷徙到了廣東。


    土地全部拆分分配給佃戶,佃戶恢複自由身,降賦稅,向國家交稅,該補給王家三支的土地等他們到了遷徙目的地之後再給分配。


    其實鄭鷹和謝禾是真的很想滅了他們,但是一來王錫爵實在是主動,步步退讓,他們實在不好意思下手,二來王錫爵的弟弟在當地有很好的名聲,他們家很會造勢,鄭鷹和謝禾需要周全考慮,沒有下死手。


    正好當時李廷機正準備送到京師,就順帶著把王錫爵一家子一起送來,結果他們抵達盧溝橋大營之後的第二天就發生了盧溝橋兵變,蕭如薰黃袍加身。


    除了葉向高早有預料之外,李廷機和王錫爵都不知道此事,但是目睹了家鄉劇烈的變動之後,身為幸存者的李廷機和王錫爵都隱隱察覺到了蕭如薰的目的不一般,隻是親眼目睹到了二十萬人齊聲高喝萬歲的局麵,他們實在是震撼不已。


    隨後他們也意識到自己上了賊船了。


    蕭如薰需要有人為他撐起中央政府的門麵,他們已經沒有退路,身在營中,要麽死,要麽跟著蕭如薰做貳臣。


    王錫爵沒打算反抗,他打算逆來順受了,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了,也不敢折騰了,更別說全家都在蕭如薰手上,他沒有迴絕的資本。


    李廷機聽到王錫爵說出自己不打算折騰的理由之後,思慮再三,思想似乎也產生了動搖。


    然後就在蕭如薰率軍攻克京師的當晚,王錫爵和李廷機一起被送到了內閣裏替蕭如薰整理內閣文件。


    蕭如薰還很貼心的附贈了五十人的文員團隊,交給王錫爵和李廷機,說任由他們差遣辦事。


    兩人沒有反對,默默的開始幹活。


    在這樣的安排之下,蕭如薰當然可以放心的召集滿京城的文武官員集合在皇極殿,做他想做的事情,比如學習李自成的精神,把這些人身上的油水榨幹淨。


    當然,他不能做的像李自成那麽難看。


    他要想一個清新脫俗的理由,比如,新朝初建,需要整修京師的經費,比如軍隊太多,需要安置軍隊的軍費,比如饑民太多,需要賑災的費用。


    當然,空頭支票使不得,用來做誘餌的餌食必須誘人,否則這些人怎麽能上鉤呢?


    於是蕭如薰就在皇極殿內表示他現在很缺錢,不僅缺新朝整修宮殿和京師的費用,還很缺乏軍隊需要的軍費,更缺乏救治饑民的賑災款。


    這種話說出來文武們的眼神都不太對勁,但是接下來蕭如薰說的話就讓他們躁動起來了。


    “不僅如此,連發給官員的官俸都有些匱乏,諸位若能支援一二,蕭某也不是吝嗇官職的人,諸位都是一時俊傑,蕭某會量才任用。”


    蕭如薰要拍賣官職?


    果然是個沒什麽長遠眼光的武將,還是要任用我們嘛!


    這就對了!這就對了!大家一起做事,和氣生財嘛!


    錢?小意思!


    “臣願捐獻白銀三萬,為陛下整修宮殿!”


    第一個站出來的果然是趙世卿,一看蕭如薰不打算追究以前的事情,趙世卿就心懷大慰,再一看蕭如薰因為缺錢而需要朝臣的幫助,這個時候拿錢出來就等於是投拜帖了,肯定能得到實惠。


    趙世卿毫不猶豫。


    反正三萬兩也算不得什麽。


    蕭如薰卻很高興,點頭笑道:“趙部堂果然是國之柱石,國家就需要趙部堂這樣的柱石來治理啊!”


    其他臣子一看趙世卿得到了誇獎,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頓時是眼紅不已,紛紛開口,三萬五萬兩萬一萬七萬八萬的就要捐款,短短一刻鍾捐獻額度直追一百萬。


    而就在這時,大手筆出現了。


    “臣朱應槐願捐獻二十萬兩白銀為陛下助軍之用!”


    這大手筆啊!


    一下子把滿堂文武官員給嚇到了,一出手就是二十萬,不守規矩啊!這誰啊?


    “朱應槐?你是?”


    蕭如薰發現自己不認識這個人。


    “臣是故成國公之弟。”


    哦,明白了,在沈一貫的屠刀下僥幸生存下來的成國公家,之前沒有話事人,這一次蕭如薰派人去傳喚勳貴的時候,成國公家不打算坐以待斃,所以公推了前代成國公的弟弟來參加。


    其餘文官也知道了,這是武勳出手了。


    這些家夥最擅長的就是撈錢,更兼主場優勢,文官們家鄉不在京師所以財產方麵始終趕不上武勳們,而眼下這個情況就十分危急了,蕭如薰要是看錢來分配官職的話,文官們會吃大虧的,鬼知道蕭如薰願不願意繼續大明的政策繼續壓製武勳?


    難道武勳想翻身?


    文官們立刻把敵視的目光投向了武勳們。


    但是這才是一個開始。


    隆平侯捐獻白銀二十萬,靈璧侯捐獻白銀二十五萬,應城伯捐款二十萬白銀,忻城伯捐獻白銀三十萬兩,安鄉伯捐獻白銀十五萬兩,遂安伯捐獻白銀二十萬兩……


    一個比一個能捐,一個比一個出手闊綽,反正這些幸存的勳貴們全麵壓製了文官們,把文官們氣得吹胡子瞪眼睛的。


    仗著主場優勢就敢胡作非為了是不是?


    你們還要臉不要臉?


    於是不少文官也爆發了,三三兩兩約定借點錢什麽的,十萬十一萬十二萬的也出來了,反正雖然沒有那麽厚的家底子,但是也不能輸的太難看,否則新朝定鼎之後大家的地位還比不上這些臭丘八那算什麽?


    讀書人老爺的麵子呢?


    眼見文官們開始發力,武勳們也不甘落後,侯爵們和伯爵們火力全開,發誓要讓文官們看看他們專業撈錢兩百年的積累是多麽的雄厚,而文官們也不甘落後,要讓這群地頭蛇們知道強龍到底是龍,不是蛇能相提並論的。


    他們還有廣闊的地方為支撐,而武勳們隻有京畿之地,雙方實力對比完成不是平衡的。


    一場拚誰的財力更雄厚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皇極殿內拉開序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15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萬曆15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