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安城的陵邑製擔負著“強本弱枝”和“防禦匈奴”兩大任務,曆來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巨大作用。


    一方麵可以將中央政府鞭長莫及之處不利於統治的豪強遷徙到中央政府眼皮子底下便於管理,達到強幹弱枝的效果,讓地方上沒有人可以作亂。


    另一方麵也能將首都打造成極其富裕且人口充實的地區,具備很強的軍事潛力,在反擊匈奴的時候成為戰略總基地,便於行動,是『移民實邊』的配套措施。


    簡而言之就是割豪強的韭菜來強化中央,同時穩定中央集權製,讓大漢的政局安穩平定,可以對匈奴發動全麵反擊。


    這是極其有利於國家統治的政策,對漢武帝發動全麵反擊戰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可惜後期被廢除,天下豪強再起,把控地方,中央權威日漸衰落,東漢更是建立在對豪強妥協的基礎之上,後來就出現了著名的是三國時代。


    那就是一群豪強在亂戰。


    時光荏苒,陵邑製度依然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時候,將天下士紳豪強遷移到京師腳下,置於自己的管理之下,對蕭如薰來說毫無疑問是一件好事。


    把地方上給騰出來,讓官府施為,而在京師,可以填補人口,將天下精華人口齊聚在這裏,給他們來一套蕭氏中央集權的大改造,讓他們提前領會一下改造的威力。


    這樣一來,強幹弱枝的目的就達成了,利用京師的政治屬性吸引大量人口,還能為之後開拓草原強化遼東提供助力。


    總而言之,強中央而弱地方這是中央集權國家的國本政策。


    而這個“弱”並不能成為宋朝那種舉全國之力發展開封而至其他地區於不顧的模樣,而是盡最大的努力讓地方上沒有占據大量土地財富和人口的豪強,隻有代表中央的官府和平民。


    確保中央政府的權威和稅收,保證政府的運轉和政令暢通,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強化國家。


    一個個政令逐漸在蕭如薰的腦海中成形。


    而在他的麵前,大明的文臣武將們還在為了他們在大秦的政治前途而爭吵不休,你五萬我十萬你十五萬我二十萬的出錢,當然,這絕對不是他們的全部家底,尤其是這些勳貴們,他們身上的油水要更多。


    慢慢來。


    一場爭吵從傍晚吵到深夜,蕭如薰笑眯眯地看了兩個多時辰的好戲,盤算了一下,已經到手三百萬兩銀子了。


    比崇禎好,崇禎隻搞到自己的百分之一還不到。


    這筆銀子足夠讓京師度過這段混亂期。


    今天先到這裏吧,明天等他們一起交了投名狀之後再繼續。


    蕭如薰結束了這場爭鬥,然後讓他們明天繼續來。


    一群人這才意猶未盡的離開。


    滿宮殿的官員們也隨之離開,迴到自己的家中。


    京師已經基本穩定,沒有兵禍連接,相反,那些打進城來的軍隊正在竭力控製恢複京城的秩序,這讓不少官員十分吃驚。


    改朝換代還能以這樣平穩的方式進行嗎?


    他們對蕭如薰的實力和手腕有了更深一點的認識。


    當然,這才隻是冰山一角,時間會讓他們對自己的皇帝陛下有著更深一點的認識。


    等他們迴到家中以後,另外一批人進入了皇宮,和之前那一批比起來,這一批才是蕭如薰真正的新朝班底,以趙虎為首的武將和以王錫爵為首的文官,他們來商量的事情才是真正事關新朝定鼎的大事。


    “西北戰況如何?”


    蕭如薰詢問黑水的京城負責人,張武的副手孫堂。


    “迴陛下,西北戰況一片大好,寧夏巡撫朱正色不戰而降,寧夏全境已在我軍掌控之中,榆林巡撫王建賈試圖抵抗,但被部下武將殺死,全軍投誠,榆林戰事也已結束,隻剩下甘肅還沒有消息,不過負責甘肅戰事的是大將劉綎,想來不在話下。


    另外鄧子龍和李如樟已經率軍出潼關向山西大同而來,預計再有二十天就能抵達京師,而那時,西北戰事也該結束了,九邊將全部得到平定,我大秦北部防線無憂。”


    武將們紛紛點頭。


    蕭如薰也點了點頭。


    “嗯,很好,西北戰事既然平定,那麽大秦北疆也就暫且安穩下來了,山西大同應該都不在話下,至於宣府,麻衝!”


    “末將在!”


    白虎營副將麻衝出列。


    “宣府總兵是你本家麻錦,我令你率領一萬兵馬開拔至宣府,力爭兵不血刃拿下宣府,在宣府和鄧子龍大軍會合。”


    麻衝抱拳應諾:“末將遵命!”


    “給南直浙江福建三省的命令送走了嗎?”


    “迴陛下,已經送走了!”


    “好。”


    蕭如薰再點頭:“眼下雖然我軍已經攻克京師,已經建立大秦,但是天下尚未平定,依然危機四伏,為徹底掌控天下,我決定在新朝正式立國之後,由諸位率軍奔赴大秦全國各地,將每一寸國土都納入大秦治下,諸位可有信心?”


    “有!”


    武將們麵帶激動之色,齊聲高喝。


    “好!如此甚好!”


    蕭如薰嚴肅道:“諸位有如此信心,我是非常高興的,新朝定鼎,你們都是功臣!”


    “願為陛下效死!”


    接著,蕭如薰把目光放在了文官隊列。


    除了以王錫爵和李廷機為首的前明舊臣之外,大部分都是蕭如薰提拔起來的年輕官員,他們將是未來行政和土改的主力,也是給其他幸存的前明讀書人進行改造式教育的主力。


    “王公,李公,新朝初定,諸事繁瑣,蕭某手下沒有多少能人,新朝的一切還要仰仗二位啊。”


    對待他們,蕭如薰就和顏悅色了。


    王錫爵和李廷機連忙跪下口稱不敢。


    蕭如薰連忙將他們扶起來,握著他們的手和顏悅色的安撫兩位老人家。


    “新朝定鼎之後,王公和李公就是我大秦的內閣首輔和內閣次輔,是蕭某重要的左膀右臂,蕭某離不開你們,對了,周曜!”


    蕭如薰把周曜喊出了隊列。


    “陛下!”


    周曜微微欠身。


    “王公和李公的家眷可曾安頓好?”


    周曜開口道:“按照陛下吩咐,已經在內城內為王公和李公選擇好了府邸,各項生活用品也已經安排好,待我朝官員薪俸確定之後,必為二公準備周全。”


    “胡鬧!”


    蕭如薰斥責周曜:“王公和李公是我的肱骨之臣,就算是我本人的待遇不確定,王公和李公如何能怠慢?傳我命令,在京師周邊皇莊之內選擇二千畝良田,分別賜予王公和李公家,作為在京師安身立命之所。”


    “微臣遵命!”


    “還有,如今京師還未完全安定下來,給王公和李公府邸多安排一些身手好的護衛,力保王公李公家人萬無一失,如有差池,你提頭來見!”


    “遵命!”


    周曜接下了命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15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萬曆15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