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祝隆的腿傷已經過了最佳醫治時間,華佗真的再生也治不了。陳超凡以上說的醫治方法更是扯蛋之極。
不過他卻有把握治好祝隆的腿傷,而且也確實不難,隻耗費手中的如意扇一次法力,一秒鍾即可。不過這樣一來就有點驚世駭俗了。畢竟,祝隆的大腿基本上屬於斷掉了,一下子就治好,在醫學上是解釋不了,如同死人翻生一樣的天方夜談,會引起爭議和麻煩。所以,陳超凡故弄玄虛,拖延一兩個月後再施法將它治好,順便了解一下此人是不是做大事之人,這樣就順理成章了。
治好他的腿傷,同時也得到一名猛將兄死心塌地的相助,對於正處於一窮二白,又肩負統一神州大陸使命的陳超凡來說,可謂一舉雙贏。加上劉達,他現在有兩員猛將跟隨,統一大業的基本—征服一群小弟為自己賣命終於邁出堅實的一步!
從此,他不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一直讓祝隆頹廢不堪的腿傷一下子有了痊愈的希望。祝隆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開心不已,拿起熱乎乎的紅薯猛啃起來。
周進也樂嗬嗬的為他高興,這樣一來,氣氛就高漲起來。四人敞開胸懷,一邊吃紅薯,一邊論天下大勢,可謂‘烤紅薯論英雄’!
在亂世之秋,當幾個男人聚在一塊最喜歡聊的話題肯定是那些天下大勢,誰是英雄,誰又折抵塵沙之類的話題。盡管目前看來,這些大事跟他們沒什麽關係,但過個嘴癮還是可以的。
劉達是趙國人,談論最多的自然是趙國,談到趙國更是繞不開張禹。張禹在當世裏已經是神一樣的人物,因為從未敗過,至少是平局,所以就有了求敗大將軍,這個霸氣的名號。
自古以來,中原列國紛爭,少則幾年,多則百年,必有一統的時候。但是,到底是哪個諸侯能統一亂世,幾人有不同的看法!
劉達毫無疑問選擇了中原霸主之一趙國。早在幾年前,張禹還未橫空出世,趙國隻是小小的諸侯國之一,時常飽受其它強大的諸侯國欺負。不過當趙國得到張禹相助之後,就在短短幾年內,趙國的版圖猛增數倍,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
可以說,有了天下第一名將助陣,趙國統一天下幾日可待。
對此,陳超凡卻持反對的意見。張禹確實牛逼,不過趙國皇帝卻是個草包,張禹又有忠君之名,這也是張禹的命門。
一些中原小國一旦遇到了麻煩,首先想到的是討好趙國,為自己撐腰。趙國皇帝劉瀾年輕氣盛,他認為自己很仗義,隻要誰給好處就給誰撐腰出頭,美名懲惡揚善,維護和平秩序。
齊國與梁國的東嶺大戰趙國也參與其中,就是因為得到齊國的大量好處才來相助。不過梁國為了離間兗州聯盟,便割愛將兩座城池獻給趙國,趙國馬上投入豫州聯盟,可謂有女乃便是娘。張禹雖然反對,但君王有令,他不得不聽從,以壞了自己忠君之名。
不過,趙國到因此聲望劇增,被認為有望統一神州大陸頭號選擇。周進卻認為葉國或者陳國有望卷土從來,一統江山。
他們都隻是舉列當今幾大霸主,忽視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甚至一個跟中原毫不相幹的漠北遊牧民族。按照之前的曆史軌距,這個遊牧民族定會給中原列國造成巨大的威脅與災難!這個遊牧民族就是契丹,也就是日後的遼國。陳超凡曾經修道數百年,能掐會算,對後百年內的曆史大勢發展軌距有先知的能力。不過,現在的人間已經發展到另一個平行世界,加上陳超凡已經是凡人之軀,對百年後的結果已經完全不知曉,所以也不好發表意見。不過按照契丹人現在已經才籌劃建國,廣招漢人為他們效力,已他們的發展來看,跟之前的曆史軌距幾乎完全相同。
不過話又說迴來,他們幾個也忽視了一個人,那就是陳超凡,一個上天派來的使者,手中握有先天性的智慧,天道,人和,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祝隆對誰能統一這個神州大陸不感興趣,他隻對誰是天下第一名之類的話題感興趣。說到這裏,周進開始誇誇而談:“話說當今天下第一名將,毫無疑問自然是求敗將軍張禹。不過天下第二名將,這個到頗有爭議了。”
劉達點點頭,接口道:“有三人可配得上天下第二名將。”
陳超凡附和問道:“哦,是哪三人呢?”
劉達將手中的紅薯掰開兩半,其中一半塞進嘴裏,邊吃邊說道:“嗯,最能接近第二高手的當屬陳國的那位鎮國大將軍崇真,此人平生征戰無數,手裏的一把方天畫戟不知挑落多少名將,葉國八虎將之一劉栓曾經完敗給崇真,至今也很少敗過,硬是將搖搖欲墜腐朽不堪的陳國輔持助,才幸免亡國之危。”
陳超凡疑問道:“哦,這個崇真也是從未敗過,他與張禹有過交手?他的名氣怎麽會不如張禹?”
祝隆原本愚鈍,正想接過話頭,不料卻被周進搶先說,道:“哈哈,這個讓我告訴先生吧,崇真之所以名氣不如張禹,那是因為他懼內,哈哈!”
“非也,非也!”劉達吹胡子瞪眼,搖搖頭說道:“崇真除了懼內之外,還有一件事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使他的名氣不如張禹。而且這件事我曾經也參與了!”
“就在兩年前,趙國與陳國因為宣州事件發生了糾紛。我曾追隨張禹將軍攻打陳國,陳國懼怕選擇閉門不出,雙方僵持不下。張禹就單騎跑進陳國軍陣前,想與崇真單挑,並揚言,隻要崇真打敗他,趙國馬上撤兵!兩人都是當世名將,如能見到他們痛快的單挑一場,那可是我等平生一大幸事。隻可惜,那崇真對張禹的挑釁置之不理,接連幾日,任憑趙國軍叫罵,就是閉門不出。因此,世間都認為崇真懼怕張禹而不敢迎戰,所以隻能排第二。”
“哦,原來如此!”陳超凡點頭,問道:“最後那一戰的結果如何?”
劉達歎氣道:“接連兩個月,陳國都避而不戰,我趙國糧草不足隻能退兵。”
聽到這個結果,陳超凡不以為然,心想道:誰勝誰敗,世人都隻看到表麵,記住了崇真不敢迎戰的結果。
不過他卻有把握治好祝隆的腿傷,而且也確實不難,隻耗費手中的如意扇一次法力,一秒鍾即可。不過這樣一來就有點驚世駭俗了。畢竟,祝隆的大腿基本上屬於斷掉了,一下子就治好,在醫學上是解釋不了,如同死人翻生一樣的天方夜談,會引起爭議和麻煩。所以,陳超凡故弄玄虛,拖延一兩個月後再施法將它治好,順便了解一下此人是不是做大事之人,這樣就順理成章了。
治好他的腿傷,同時也得到一名猛將兄死心塌地的相助,對於正處於一窮二白,又肩負統一神州大陸使命的陳超凡來說,可謂一舉雙贏。加上劉達,他現在有兩員猛將跟隨,統一大業的基本—征服一群小弟為自己賣命終於邁出堅實的一步!
從此,他不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一直讓祝隆頹廢不堪的腿傷一下子有了痊愈的希望。祝隆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開心不已,拿起熱乎乎的紅薯猛啃起來。
周進也樂嗬嗬的為他高興,這樣一來,氣氛就高漲起來。四人敞開胸懷,一邊吃紅薯,一邊論天下大勢,可謂‘烤紅薯論英雄’!
在亂世之秋,當幾個男人聚在一塊最喜歡聊的話題肯定是那些天下大勢,誰是英雄,誰又折抵塵沙之類的話題。盡管目前看來,這些大事跟他們沒什麽關係,但過個嘴癮還是可以的。
劉達是趙國人,談論最多的自然是趙國,談到趙國更是繞不開張禹。張禹在當世裏已經是神一樣的人物,因為從未敗過,至少是平局,所以就有了求敗大將軍,這個霸氣的名號。
自古以來,中原列國紛爭,少則幾年,多則百年,必有一統的時候。但是,到底是哪個諸侯能統一亂世,幾人有不同的看法!
劉達毫無疑問選擇了中原霸主之一趙國。早在幾年前,張禹還未橫空出世,趙國隻是小小的諸侯國之一,時常飽受其它強大的諸侯國欺負。不過當趙國得到張禹相助之後,就在短短幾年內,趙國的版圖猛增數倍,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
可以說,有了天下第一名將助陣,趙國統一天下幾日可待。
對此,陳超凡卻持反對的意見。張禹確實牛逼,不過趙國皇帝卻是個草包,張禹又有忠君之名,這也是張禹的命門。
一些中原小國一旦遇到了麻煩,首先想到的是討好趙國,為自己撐腰。趙國皇帝劉瀾年輕氣盛,他認為自己很仗義,隻要誰給好處就給誰撐腰出頭,美名懲惡揚善,維護和平秩序。
齊國與梁國的東嶺大戰趙國也參與其中,就是因為得到齊國的大量好處才來相助。不過梁國為了離間兗州聯盟,便割愛將兩座城池獻給趙國,趙國馬上投入豫州聯盟,可謂有女乃便是娘。張禹雖然反對,但君王有令,他不得不聽從,以壞了自己忠君之名。
不過,趙國到因此聲望劇增,被認為有望統一神州大陸頭號選擇。周進卻認為葉國或者陳國有望卷土從來,一統江山。
他們都隻是舉列當今幾大霸主,忽視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甚至一個跟中原毫不相幹的漠北遊牧民族。按照之前的曆史軌距,這個遊牧民族定會給中原列國造成巨大的威脅與災難!這個遊牧民族就是契丹,也就是日後的遼國。陳超凡曾經修道數百年,能掐會算,對後百年內的曆史大勢發展軌距有先知的能力。不過,現在的人間已經發展到另一個平行世界,加上陳超凡已經是凡人之軀,對百年後的結果已經完全不知曉,所以也不好發表意見。不過按照契丹人現在已經才籌劃建國,廣招漢人為他們效力,已他們的發展來看,跟之前的曆史軌距幾乎完全相同。
不過話又說迴來,他們幾個也忽視了一個人,那就是陳超凡,一個上天派來的使者,手中握有先天性的智慧,天道,人和,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祝隆對誰能統一這個神州大陸不感興趣,他隻對誰是天下第一名之類的話題感興趣。說到這裏,周進開始誇誇而談:“話說當今天下第一名將,毫無疑問自然是求敗將軍張禹。不過天下第二名將,這個到頗有爭議了。”
劉達點點頭,接口道:“有三人可配得上天下第二名將。”
陳超凡附和問道:“哦,是哪三人呢?”
劉達將手中的紅薯掰開兩半,其中一半塞進嘴裏,邊吃邊說道:“嗯,最能接近第二高手的當屬陳國的那位鎮國大將軍崇真,此人平生征戰無數,手裏的一把方天畫戟不知挑落多少名將,葉國八虎將之一劉栓曾經完敗給崇真,至今也很少敗過,硬是將搖搖欲墜腐朽不堪的陳國輔持助,才幸免亡國之危。”
陳超凡疑問道:“哦,這個崇真也是從未敗過,他與張禹有過交手?他的名氣怎麽會不如張禹?”
祝隆原本愚鈍,正想接過話頭,不料卻被周進搶先說,道:“哈哈,這個讓我告訴先生吧,崇真之所以名氣不如張禹,那是因為他懼內,哈哈!”
“非也,非也!”劉達吹胡子瞪眼,搖搖頭說道:“崇真除了懼內之外,還有一件事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使他的名氣不如張禹。而且這件事我曾經也參與了!”
“就在兩年前,趙國與陳國因為宣州事件發生了糾紛。我曾追隨張禹將軍攻打陳國,陳國懼怕選擇閉門不出,雙方僵持不下。張禹就單騎跑進陳國軍陣前,想與崇真單挑,並揚言,隻要崇真打敗他,趙國馬上撤兵!兩人都是當世名將,如能見到他們痛快的單挑一場,那可是我等平生一大幸事。隻可惜,那崇真對張禹的挑釁置之不理,接連幾日,任憑趙國軍叫罵,就是閉門不出。因此,世間都認為崇真懼怕張禹而不敢迎戰,所以隻能排第二。”
“哦,原來如此!”陳超凡點頭,問道:“最後那一戰的結果如何?”
劉達歎氣道:“接連兩個月,陳國都避而不戰,我趙國糧草不足隻能退兵。”
聽到這個結果,陳超凡不以為然,心想道:誰勝誰敗,世人都隻看到表麵,記住了崇真不敢迎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