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過後百般解釋,稱當時已經派人去遞送消息,但使者在路上遭遇埋伏被殺,實屬無奈。治喪時,又往魏家送去厚禮。


    四年前,被時人稱為“小霸王”的十八歲的魏劭親自領兵一路追擊,最後誅殺李肅滿門於東海之濱。


    據說李肅本人先是遭受淩遲,魏劭親自cao刀,千刀之後才死,死後被剁成ròu糜喂入魚腹。


    又據說,不久之後,小喬的祖父死的時候,當時正攻打河間的魏劭聽聞消息,冷冷地說了一句:“皓首老賊,死為值當。”


    魏劭仇恨之深,可見一斑。


    ……


    “大人!連你也懦弱至此,竟連發一聲也不敢?你不說,我去找伯父說!”


    喬慈見父親遲遲不應聲,握了握拳頭,轉身就要出去。


    “胡鬧!你給我站住!”


    喬平猛地轉身,喝住了兒子,道:“周群兵強馬盛,先是吞了東平,崔家基業,毀於一旦,月前的白馬一仗取勝,士氣正高,如今兵勢箭在弦上,倘若再來攻伐,加上河北虎視眈眈的魏劭,兗州二十萬軍民,安能抵擋?”


    “難道真就沒有辦法,隻能投靠魏劭?我不忍心大阿姐就這樣嫁過去!”


    喬平沉吟片刻,長歎一聲:“為父也知向魏劭求好不妥。你當為父沒有力爭過?為父曾建議,聯合陳留張複全力一搏,未必沒有取勝機會。為父早年曾與張複有過結交,願意前去遊說。隻是你伯父與那些家臣,卻立主避戰……”


    “爹!求你再去勸一下伯父!”


    小喬忍不住推門而入,朝父親跪了下去。


    倘若不做點什麽,任由事情就這麽發展下去,雖解了近憂,但大喬一生立刻被毀,數年之後,喬家滿門也同樣不得存活。小喬記得,先是父親戰死於陣前,而弟弟喬慈,為了令自己和後來的丈夫後帝劉琰順利脫身,舍身引開了追兵,最後被魏劭的士兵包圍,死於亂箭之中。


    父親喬平這一年才不過三十五歲,一個極其英俊而儒雅的男人。身為東郡郡守,在母親幾年前去世後,至今無心續弦,終日忙於郡務,執法公正,愛護郡民,加上喬家三世踞於兗州,在當地極得民望。而且,父親雖能詩善賦,卻並非文弱書生,披上戰袍,便成白袍將軍。


    這輩子,有這樣的父親和弟弟,就算她不是原本的那個小喬,她也不願意就這樣失去了他們。


    喬平沒料到女兒會突然這樣闖進來向自己下跪,一愣。


    “爹,阿姐說的是,求你了!”


    喬慈也噗通一聲,一起跪到了小喬身邊。


    喬平眉頭緊鎖,向窗獨立片刻,最後道:“也罷,我再去勸一迴!”


    第3章 比彘


    父親去了後,小喬與左慈忐忑等待。約莫半個時辰,見他迴了,喬慈急忙迎上去問:“父親,可說動大伯了?”


    小喬見父親眉頭微鎖,心便涼了下來。果然,喬平搖了搖頭:“你大伯一心求和,恐是說不動了!”


    喬慈往外而去,被喬平喝住:“站住!此事到此為止,多說無益了!”


    喬慈呆住,神情鬱懣。


    喬平頓了下,語氣稍緩,又道:“魏家那邊也未必會接受這門親事。再等著看看吧。倘若萬幸不成,到時為父再提聯絡陳留,料想你伯父也不會反對了。”


    他話雖如此,但小喬卻聽了出來,父親對此,其實並不抱什麽大的指望了。


    喬慈信以為真,麵露期盼之色。


    喬平看向小喬,遲疑了下,柔聲道:“蠻蠻,你多陪陪你阿姐吧,勸她寬心些。婚事未必就成。退一萬步說,即便成了,那魏劭年少而有英雄之名,為一方霸主,聽聞容貌亦是英美,也不失為一良配。”


    ……


    當晚小喬與大喬再次同衾而眠。小喬看出大喬分明心思極重,在自己麵前卻依舊強作笑顏,更絕口不提半句婚姻之事,心裏更是難過。


    父親讓她寬慰大喬。她卻深覺所有寬慰之語都是如此蒼白無力,於事無補。


    兩姐妹臉對臉地睡了下去,昏暗的夜色裏,小喬忽然聽到堂姐的聲音傳了過來:“蠻蠻,你也有些時候未與劉世子見麵了吧?”


    ……


    大喬口中的“劉世子”,便是小喬如今的未婚夫,前世丈夫後帝劉琰,字懋卿。隻不過現在,劉懋卿還隻是漢室分封下去的琅琊國裏一個不受重視的長子。在他十三歲時,繼母為扶持兒子上位,在其父麵前進讒言,說他調戲自己,琅琊王本就寵愛幼子,聽信了讒言,廢他為庶人,將他驅逐出了琅琊。因他舅母是小喬的姑姑,遂來投奔兗州,請求容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折腰+番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蓬萊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蓬萊客並收藏折腰+番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