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故事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的秋天。


    當時的南匯屬於雲間府,現在是上海的一個縣了,那個時候,還是一個小縣城。


    幾千雙眼睛緊緊地注視著城外的動靜,凝聚著的眉頭顯示著誓死的決心。


    城外,煙塵漸近,鬼哭狼嚎般的喊聲陣陣傳來。


    原來,這是當時屢犯沿海的日本倭寇進功到了南匯,全城的居民都已經動員起來,很多臨時參軍的,都拿起了刀槍,要和倭寇拚命。


    當時的倭寇是十分猖獗的,對東南沿海的居民那是燒殺劫掠,無惡不作,所以老百姓都拚死抵抗。


    在出戰的隊伍中,有一對兒父子,父親叫李府,兒子叫李香,父親李府是一位明軍的哨官,這次情勢危急,他讓自己的大兒子李香也一起出戰,把十八歲的小兒子李黍留在了城裏。


    倭寇越來越近了,隨著一聲令下,明軍如脫韁的野馬,潮水般地奔向倭寇。


    慘烈的廝殺開始了,當時的倭寇也都是一些亡命之徒,戰鬥異常的艱苦。


    最後,倭寇終於被擊退了,但是,明軍也傷亡慘重,戰鬥中,那對兒一起上陣的父子兵,李府和李香,都陣亡了。


    秋風吹動著郊外的野草,鮮血沁潤著這片土地,已經陣亡的李府的眼睛圓睜著,望著南匯城的方向,似乎在托付著什麽。


    得到父親陣亡的消息後,李府的小兒子李黍悲痛欲絕,此時,他對倭寇簡直恨入骨髓,恨得直把鋼牙咬碎。


    第二年,倭寇再次來襲擊,李黍隨明軍奮勇出戰,最終陣亡。


    這一家三口,全部英勇殉國,其事跡傳遍了江南地區,人們無不為之感動,當時的巡撫在南匯的城東門建立了一個忠勇祠,用來祭祀這父子三人。


    若幹年以後,也是一個秋天,一個中年男人,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來到了忠勇祠前,來焚香祭祀。


    這個中年男人,叫李尚袞,就是當年戰死的李香的兒子,當年抗戰的時候,他還是個頑皮的小孩子,現在,他已經有自己的兒子了。


    這兩個孩子,大的叫李中植,剛剛會走路的這個,叫李中梓。


    焚香的青煙嫋嫋上升,秋風吹來,倏忽飛散,小哥倆隨著父親在叩拜著,李中梓還不是很懂事,但是他也感受到了一種凝重的氣氛,他瞪大著眼睛,看著祠堂裏麵的畫像。


    這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李中梓就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若幹年後,他將會成為一位著名醫家,一生救人無數,為後世培養出一大批中醫人才。


    小秀才的生活


    李中梓的父親李尚袞是個很位很博學的同誌,在明萬曆十七年的時候中了進士,這位也是個什麽書都看的主兒,和後來的徐靈胎同誌很有共同語言,都喜歡個水利工程什麽的,當時政府有個什麽水利工程,我們的李尚袞同誌也都願意提出個規劃圖什麽的,他和那位寫《了凡四訓》的袁了凡同誌是好朋友(注:《了凡四訓》是中國曆史上一本著名的勸善書),兩個人經常在一起商量,能為老百姓做些什麽有意義的事情。


    他還對兵法也很有研究,前輩戰死沙場的經曆讓他記憶猶新,他總是擔心敵人再來,因此著力研究火攻等項目,估計沒事兒時在家裏弄些火藥的應該也是常事兒。


    李尚袞同誌在萬曆二十年,補廷試,授兵部主事。


    這一年李中梓才四歲,也就是在這一年,悲劇發生了,李尚袞病倒,在經過醫生開藥治療後,沒有效果,去世了。


    應該說,當時四歲的李中梓還不懂得什麽,他隻是隨著母親一起哭,但是,這種失去父親的心痛卻在他以後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地開始顯現出來,並且他越是了解他的父親,他的心就越痛。


    我們甚至可以說,他父親一心為民的思想,一直影響著李中梓的生活,他在很久以後,寫完了著名的《醫宗必讀》一書的時候,還特意問一位叫陳繼儒的朋友:我父親是從政來為民做事的,我現在搞醫,應該也算沒有違背先人的誌願吧?


    結果陳繼儒是不吝筆墨,把搞醫的行為一通讚揚,說這當然是為老百姓做事兒!其實李中梓都搞了一輩子了,他當然知道自己行醫是為老百姓做事兒,但是這事兒也反應了他總是想追隨父親的誌願這種心理狀態。


    在父親去世以後,李家的家道就開始中落了,李中梓的大伯,父親李尚袞的哥哥叫李尚雅,這位當時也是個才子,據說那是下筆千言,立馬可就,才氣橫溢啊,而且他還精通武藝(看來這是李家的家傳),這位李尚雅各位可要記住,在若幹年以後,他的孫子李延罡將跟隨李中梓學習醫術,最後也成為了一名高手,他寫的《脈訣匯辨》一書是脈診領域很重要的一本書,我早些年學中醫的時候,就到處找這本書,後來在圖書館裏找到了,如獲至寶,很是珍惜,還給複印了下來,整天看。


    可是在當年,雖然李尚雅同誌很有才華,但是才華是不能拿來吃飯的,那個時候能接到寫廣告文案的機會還不多,也沒法兒做電視台的撰稿來賺稿費,同時自己還要有個漫長的科舉之路要走,怎麽看這都是一個投資大,投資周期長,迴報不穩定的道路。


    再一看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有李中梓家裏的孤兒寡母,怎麽辦呢?


    李尚雅想了好多天,最後終於在江邊喝了一壺老酒之後,含著眼淚,把科舉書都扔進了江裏,從此挎上弓箭,戴上漁網,出沒浩瀚的江波之中,每天打漁射獵,靠賣些野味來賺錢。


    當他每天把捕獵得來的野味拿到市場上出售的時候,人們都會指指點點在背後議論:王兄台你快來看啊!那不是那位大才子李尚雅嗎?怎麽開始賣魚了?哎呀,淪落到這種地步了?


    每當李尚雅臉上帶著微笑,把魚遞給張進士、王進士家的仆人,然後從他們的手裏接過銀子的時候,他的心裏都在流淚。


    然後,他會把錢給李中梓的家一部分,來供養李中梓讀書。


    李中梓的母親經常會含著眼淚教育李中植、李中梓哥倆:一定要好好讀書!你們知道這讀書的錢都是你大伯的血淚錢啊!


    李中梓已經長大了,他很懂事,他早已看到了大伯每天艱辛的背影,他在心裏暗暗地發誓:大伯,我一定不辜負你!


    我可以想象到,在很多年以後,當李中梓把大伯的孫子李延罡培養成為一個名醫的時候,他的心裏一定是感到非常安慰的,在那個絲歎尤凰禿妥約焊艨蘇庖徊惚”〉幕仆痢?


    李中梓很久都不願意離開妻子的墳塋,因為他走了,擔心妻子在那裏是否會孤單?在這荒涼的郊外,把妻子一個人扔在這裏,自己怎麽能夠放心?


    最後當別人把他抬迴來的時候,李中梓的心都碎了。


    但是此時,李中梓隻能悲歎命運的不公,他還沒有想起拿起抵抗病魔的武器。


    可是,我們隻能說命運太殘酷,在李中梓還沒有完全從喪失妻子的悲痛中走出的時候,兩年以後,他十七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也病倒了。


    請來了幾位醫生,吃了藥都不見效,李中梓簡直焦急得要瘋了,他開始自己買來了醫書,嚐試著找個方子,看能否把母親給救迴來。


    但是,這種臨時抱佛腳的行為顯然是沒有效果的,在這一年,李中梓的母親也去世了。


    我們沒有什麽話說了,要說老天爺要打擊一個人,我估計沒有比這個更殘酷的了,一個家庭,從父親到母親,到妻子,居然全部被病魔奪去了生命!何其殘忍啊!


    此時的李中梓,已經是欲哭無淚了,他和哥哥安葬了母親,迴到了空空蕩蕩的家裏的時候,感到了徹骨的心痛,那是一種用最鋒利的尖刀,刺入自己的骨髓的心痛!


    他的母親,含辛茹苦,把自己和哥哥撫養成人,自己還沒有一點成績,還沒有來得及盡一點孝心的時候,卻離開了自己,望著屋子裏母親洗幹淨的衣物,望著灶台邊母親放好的碗筷,李中梓無聲地哭泣著,真是“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何等的痛苦啊!


    深夜裏,李中梓很久都沒有睡覺,他紅腫的眼睛望著閃閃的燭光,整夜無法入睡。


    在安葬了母親後,李中梓做出了一個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開始學習醫學!


    其實,誰都不是神仙,我們在悲歎古代這些名醫的悲慘遭遇的時候,也要知道,誰的父母都會離開人世的,但是,隻不過是如果他們幾十歲去世的,大家悲痛一下,也就算了,可能都不會因此而迸發學醫的念頭,但是,這些名醫的父母卻有很多是在他們正壯年的時候離開的人世,這讓做兒女的太慚愧了,整個兒一個束手無策啊,難道自己就不能做些什麽嗎?難道自己讀了這麽多年的聖賢書,最後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孝敬父母的嗎?


    在那個時代,好的醫生太少了,不像現在,孝敬的方式可以是給父母安排一個最好的醫院,那會兒根本就沒這個可能,所以,才產生了自己學醫的動機,這種動機,是出於孝道的。


    但是,一個名醫之路又豈是那麽簡單的呢?從孝道出發,立下大願,這隻是一個開始,他們還要經過人生的艱苦磨礪,最後迸發出對整個人類的大慈大悲之心,最後才能終於成為一代名醫。


    當然,李中梓也不例外,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正有千辛萬苦在等待著他。


    磨煉之路


    此時的李中梓,雖然下了學醫的決心,但是,他還沒有投入全部的精力,因為還有科舉要考,那個年頭,考科舉就跟現在的的高考似的,也是讀書人的第一選擇,李中梓采取的方式是一邊看醫書,一邊看科舉書,結果卻很不樂觀,顯然是兩者的進步都不大,科舉考了九次,都沒有中舉,僅僅獲得了副榜貢生,為什麽呢?因為李中梓這個人很直率,寫的文章很是高標,這和八股文中規中矩的文風不協調,所以批閱卷紙的老師們感覺很是不爽:這都寫得什麽啊?你以為你是韓寒啊,不及格!


    這讓李中梓非常的鬱悶,在這種不斷的考試的生涯中,自己可就不再是個神童了,已經變成一個二十好幾的留級生了,這反差也太大了點兒吧?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止是鬱悶了,可以說,是一次巨大的打擊和刺激。


    在李中梓二十四歲的那年(公元1612年),他的哥哥李中植又病倒了,這下可把李中梓給急壞了,因為這個家裏,現在就剩下這小哥倆了,兩個人相依為命,渡過了這麽多的歲月,那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啊,現在哥哥病了,直把李中梓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啊。


    怎麽辦?自己開方嗎?還不行啊,自己學的這點兒醫學知識哪兒夠啊(這個時候看出來自己的學問不夠了)?那怎麽辦啊?趕快找醫生唄。


    最後,醫生找來了,開了方子,服用以後,沒有見到效果(倉促求醫,半為藥誤),最後,哥哥李中植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望著自己的弟弟,流著眼淚說:“弟弟啊,我要到父親母親那裏去了,留下你一個人在世上,你一定要自己保重啊!哥哥再也不能照顧你了……”


    李中梓此時簡直是萬分悲哀,他哭著說:“哥,你不會的,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但是,事實竟然如此殘酷,慢慢地,哥哥的手在李中梓緊握著的手中,變得冰冷,他帶著對弟弟的牽掛,離開了人世!


    李中梓此時肝膽俱裂,他用全身的力氣緊緊地握著哥哥的手,無聲地慟哭!


    難道自己這算是學過醫嗎?難道自己每次麵對家人病危的時候,就是這種表現嗎?!


    自己拚命考科舉,是為了什麽啊?是為了讓家人更加幸福,可是,現在哪裏還有家人了啊?!自己走的到底是一條什麽樣的道路啊!


    不要再猶豫了李中梓,下決心吧!選擇自己正確的道路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荒野求生之無敵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敵並收藏荒野求生之無敵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