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有些情話雖然聽起來有些讓人感覺到油膩,但隻要用心,還是能夠讓人體會到其背後的暖人成分的。


    李太平是一個很敏感的人。


    趙洵的一言一行她都看在眼前,也都記在心間。


    此時此刻她能夠體會到趙洵對他的用心,能夠體會到那種深沉的愛。


    這是隻有真愛才能發出的情感啊,這是隻有真愛才能讓人體會到的愛意啊。


    “趙郎,你對我...真好。”


    李太平緊緊抿著嘴唇,說出了心裏最想說的話。


    趙洵笑了笑道:“傻丫頭,你是我的妻子啊,我不對你好,對誰好?”


    李太平的眼中已經噙滿了淚水。


    “如果沒有發生那麽多的變故該多好。若是皇爺爺沒有跟你決裂,若是父王能夠接受你...”


    “傻丫頭,這世界上哪裏有那麽多的如果啊。我覺得呢現在的狀態就挺好的。隻要有你在的地方就有幸福的呀。隻要有你在的地方我就能夠感覺到快樂。快樂有的時候真的不需要那麽多的附加條件,快樂就是要跟自己喜愛的人在一起,然後過一輩子。”


    突然之間趙洵不再說土味情話了,說的甜言蜜語也不再油膩了,每個字每句話都透著一股深深的愛意。


    李太平一瞬間徹底的被趙洵征服了。


    “趙郎,我要就這麽跟你過一輩子。”


    “嗯...”


    趙洵一邊輕輕的拍著李太平一邊肉聲細語道:“好啊好啊,一起一輩子,一起活下去。當然,如果一輩子不夠的話,我們下輩子還要一起。”


    李太平輕輕的依偎在趙洵的肩膀上,感受著趙洵的濃濃愛意。


    不得不說她跟趙洵在一起的每時每刻,都能夠感受到安全感。


    這是他其他人在一起的時候絕對感受不到的。


    這不就是愛嗎?


    有時候愛真的不需要那麽多的東西,隻要真心便也夠了。


    ...


    ...


    趙洵陪伴完李太平之後迴到竹林旁。


    見三師兄龍清泉正自在竹林裏悠遊自在的吹簫,便拔步上前笑道:“哎幼三師兄,今日怎麽有如此雅興啊。竹林吹簫真的是叫人羨慕不已呢。”


    “哈哈,小師弟,怎麽,你配完媳婦了?”


    “呃...”


    一時間趙洵卻是覺得有些尷尬不已。


    “算是吧。對了三師兄,你怎麽突然想起來吹簫了。”


    雖然書院弟子才藝眾多,三師兄又是其中翹楚,可謂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可是會是一迴事,真正表現又是另外一迴事。


    三師兄如今的表現欲實在是太強了吧。哪怕是利用腐蝕者進攻的間歇都要吹吹簫,表現一番自己的硬實力。


    趙洵是真的很佩服三師兄。


    “吹簫乃是文人雅士之舉,借以抒發心情。”


    三師兄很是傲嬌的揚了揚脖子,彷佛是一隻傲嬌的大白鵝一樣。


    呃,這麽說倒是也沒什麽毛病。


    “對了,三師兄,我前段時間聽你說可以幫助我練習專注力,現在正好得了空閑要不我們開始吧。”


    “哈哈難得小師弟你有心,那就開始吧。”


    龍清泉的心情大好,所以對於趙洵的請求也可謂是來者不拒。


    對此趙洵自然也沒有什麽可多說的。


    畢竟三師兄能夠傾囊相授對他來說已經是一件無比值得慶幸的事情了,還要什麽自行車?


    二人分別走到竹林間的一處空地來,三師兄單手負於身後,開始有滋有味的說起來:“小師弟,其實對於修行者來說要想集中注意力,並不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你想啊,集中注意力的核心是什麽?”


    “呃...自然是要全神貫注,不被外界外物所影響了。”


    “非也。”


    龍清泉搖了搖頭道:“小師弟你隻是看到了表象,並沒有看到其內涵。”


    龍清泉稍頓了頓,繼而接道:“全神貫注隻是表象,怎麽樣才能夠做到全神貫注?其核心便是要穩住元神。隻有穩住元神才能保證你不會受到這些影響。”


    “呃...”


    趙洵一時間懵逼了。


    好家夥這也行的嗎?


    他真的沒有想到全神貫注是跟穩固元神有關係。


    元神穩固不是就牽扯到了識海方麵了嗎?


    這可就深了去了。


    “三師兄,你再詳細說說看...”


    “嗯...”


    龍清泉見趙洵如此關注這些細節,便清了清嗓子開始十分認真的跟趙洵進行分析。


    “說白了,所謂的識海控製和元神控製就是一體的。隻有保持了絕對的控製力才能夠穩穩的操控這一切。但凡出現了絲毫的偏差,都有可能會功虧一簣。小師弟,你對於元神的控製力如何?”


    “嗯?”


    趙洵愣了一愣,苦笑道:“應該勉強還算是可以吧。”


    “那你這樣試試看。我一會將揮劍斬斷麵前的這跟竹子,你要在第一時間做出判斷,看看我是到底斬斷了幾節。”


    好家夥。


    趙洵心中直是驚唿。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三師兄會讓他用如此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元神控製力。


    “這樣真的行嗎?”


    “小師弟你可不能懷疑自己啊。要知道你可是頂級的修行者。”


    “嗯...”


    趙洵仔細想了想,似乎確實是這個道理。


    三品也可以勉強說是頂級修行者了。


    保持絕對的控製力相當的重要。


    “好,那就試試看吧。”


    既然三師兄把話都說到了這裏,趙洵若是再犯慫就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


    此時此刻,趙洵必須要拿出勇氣來,就像是他當初麵對腐蝕者的時候一樣。


    勇者無所畏懼,書院弟子無所畏懼。


    書院弟子的心目中隻有更快更高更強。


    ...


    ...


    趙洵強自使得自己的元神全神貫注起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不遠處。


    三師兄揮動葬花劍朝不遠處的一根竹子斬去。


    原本迅捷無比的三師兄的動作在此刻的趙洵看來就像是被人工放慢了速度一樣。


    嗯,集中注意力之後的感覺果然不一樣。


    此時此刻,趙洵能夠看清楚以往看不清楚的許多細節。


    再慢一點,再慢一點。


    趙洵發現隨著他凝聚的元神的增加,所看到的景象的精細程度也在隨之而提升,到了最後他甚至已經可以清楚的看到竹子竹節上的紋理。


    嗯嗯,看來三師兄果然沒有騙他。


    隻要肯集中注意力,隻要肯集中精神,就能夠看到平日裏絕對看不到的細節。


    這一點真的是太關鍵了。


    要知道對於趙洵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自始至終的保持穩定性。


    而無法保持穩定性的關鍵就在於注意力無法集中。


    集中不了注意力所以他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些問題讓趙洵欲哭無淚。


    當然了,現如今得到三師兄的指點後他可以快速的通過鍛煉來提升實力。


    一旦注意力能夠集中了,所麵臨的這些所謂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自然也就能夠隨之迎刃而解。


    “好家夥,這種感覺真的是太奇特了。就像是有人在刻意的給我灌入神識,能夠讓我看清楚許多東西。”


    “小師弟,你繼續看,仔細看。”


    三師兄龍清泉這次揮劍的速度明顯又變快了許多,這一次趙洵看的時候沒有那麽輕鬆了,漸漸的開始有些吃力,甚至看不清楚一些細節。


    但是三師兄並沒有因此而刻意的放緩速度。


    對三師兄龍清泉來說保持一定的速度頻率,並且在這個基礎上逐漸的提升速度有助於提升趙洵的判斷力。


    判斷力肯定是要在逐步加壓的情況下才可能提升的。


    如果一直穩定在某個階段,那麽判斷力肯定也會止步不前。


    要想獲得突破那麽自然而然的要有決斷力。


    要想獲得提升,那麽就要有犧牲。


    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不過現在趙洵還是處於一個適應期。在適應期他能夠把握到什麽程度是猶未可知的。


    所以必須要嚴格控製情緒的變化,以防止因為情緒的波動而影響到專注力影響到魄力。


    為什麽說出家人修行的話很容易達到較高的境界?


    就是他們對於外物沒有太多的追求。


    如此一來他們就能夠更好的把注意力集中起來放到修行上。


    道門、佛門皆是如此。


    再有就是太監也很容易提升修為等級。


    因為他們在那方麵沒有需求。


    如此以來,過剩的精力隻能通過武道修行來消耗,想不成為一代宗師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作為一名修行者,作為一名至尊至強的修行者,則必須要摒棄感情對於自己的影響。


    如果無法做到這點,那麽他的修為等級修行等級肯定會處於一個較低的階段。


    趙洵當然是希望自己能夠取得長足的進步取得長足的提升的,所以他自然而然的要對自己嚴格要求。


    目前來看,三師兄龍清泉也在竭力的配合他進行提升。


    趙洵目前的提升程度是有限的,但是隻要他按照三師兄龍清泉的要求穩步的去執行,在他看來最終提升到某一個階段某一個程度是一定的。


    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啊,你可是天選之子。


    加油吧,少年。


    趙洵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天賦,畢竟這是連山長都說過和確認過的。


    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他如何能夠更好的兌現自己的天賦。


    畢竟對於一個年輕人而言,如果不能很好的兌現自己的天賦那麽也是白搭。


    趙洵現在處於一個關鍵的時期,能否更進一步,能否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就看他接下來的提升了。


    趙洵拚命的集中元神,將浩然氣灌入到了識海之中。


    這樣他的第三隻眼就能夠更加敏銳的捕捉到不遠處的細節。


    三師兄龍清泉揮動寶劍的速度果然就慢了下來。


    事實上,三師兄龍清泉的揮劍速度並沒有慢,隻是趙洵的注意力集中了,所以顯得三師兄龍清泉揮劍慢了一樣。


    “好了,三師兄再來。”


    趙洵知道這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進階過程。


    要想在短時間內結束這一切是不現實的。


    三師兄龍清泉也一直在很配合趙洵的提升。


    但是關鍵還是要看趙洵自己,要看趙洵對於修為境界的提升有多麽強大的渴望。


    若是趙洵充滿了渴望,那麽境界的提升將會十分的輕鬆。


    若是趙洵的這種主觀能動性不足問題就有些大了。


    “加把勁啊再。”


    趙洵此刻不停的給自己進行心理暗示。因為他知道這種心理暗示可以幫助他走的更遠。


    ...


    ...


    試過了一次又一次之後,趙洵發現注意力的凝聚並不困難。


    但是要在短時間內維持一個較高的水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在較長時間內保持水準。


    趙洵如今的狀態可謂已經登峰造極,但是這樣對於體能的消耗也是相當巨大的。


    不到半個時辰,趙洵已經是大汗淋漓。


    三師兄龍清泉見狀遂不停的衝趙洵喊話道:“小師弟,再加把勁啊。這個時候是最關鍵的時期,一定要頂住。”


    趙洵覺得自己確實快要達到極限了。不僅僅是體能方麵,就連神識方麵也開始出現模湖的感覺。


    這是怎麽迴事?


    這一切都是怎麽發生的?


    趙洵不敢相信發生的這一切,但是他要保持絕對的專注。


    正如三師兄龍清泉所說的,眼下他處於一個至關重要的渡劫期。


    如果能夠穿過這個渡劫期,那麽問題就不會太大,甚至趙洵會因此而產生極大的突破。


    但是如果無法穿過這個渡劫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趙洵都會維持在這個狀態。


    期間的差距不可謂不明顯。


    趙洵在努力的控製自己的情緒,因為他知道這裏他所做的每一個細節都會影響到他最終看到的結果。


    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


    所有的一切都不止是眼睛所看到的那麽簡單,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著根源的。


    “加油吧少年。”


    不斷的鼓勁顯然起到了不小的效果。


    趙洵發現自己能夠更加的專注了。


    那些原本看起來有些模湖的紋理漸漸可以看清了。


    雖然不算是多麽的清楚,但是比起一開始的時候顯然已經好的多了。


    “好嘛,看來還是有效果的啊。人的潛能果然是無限的,每當我覺得快要撐不住的時候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生活有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保持專注的人總會獲得迴報。


    努力從來都是沒有錯的,老天爺最終也會給這些人賞賜。


    當然了,天賦也是重要的。


    天賦決定了上限,努力決定了下限。


    兩者缺一不可。


    目前來看,趙洵的天賦是相當高的,所以接下來隻要他能夠保證努力,就一定可以達到一個相當高的高度。


    自始至終龍清泉都沒有懷疑過這點。


    他在趙洵身上能夠看到當初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


    小師弟真的是一個不肯服輸的人啊。這一點真的很好。


    不服輸代表不認命,不服輸代表相信自己能夠超越極限。


    小師弟肯定能夠越來越強的。


    三品不是他的底線,二品也不是。


    龍清泉相信小師弟最終能夠達到一品境界的。


    至於能否達到超品大宗師的境界嘛...龍清泉也不敢肯定。


    但是從目前來看,還是擁有相當的的希望的。


    一切要看小師弟趙洵的努力成果啊。


    而龍清泉會在一旁默默的給他保駕護航。


    ...


    ...


    “太累了,真的是太累了,整個人都要虛脫了。”


    趙洵從未感覺過如此疲勞。


    整個人就像是被徹底掏空了一樣。


    此時此刻趙洵隻想徹底的躺平,什麽事情都不做!


    三師兄龍清泉見趙洵這個狀態一時間直是有些哭笑不得。


    “小師弟,不至於這麽累吧?”


    “三師兄,這還不累?媽媽咪呀。你的這個特訓計劃可是讓我一天運動了足足平日裏十幾天的運動量。我便是跳暴汗操也從沒有覺得這麽累啊。”


    “暴汗操?這又是什麽東西?”


    龍清泉顯然很能夠捕捉到趙洵話語中的細節,一句話就把趙洵給問住了。


    “呃...”


    趙洵撓了撓頭道:“這個暴汗操嘛...其實就是一種訓練方式,也是讓人提升運動量的。不過暴汗操可修行者的訓練方式不同。即便是普通人,即便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普通人也可以跳這個暴汗操。”


    “哈哈,你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


    龍清泉一拍腦袋恍然大悟。


    “這不是就和你之前說的那個什麽廣場舞一樣嗎?”


    “呃,差不多吧。”


    趙洵心道三師兄龍清泉的理解能力還真的是很強,有那個味道了。


    “其實呢,累點倒是沒有什麽關係,關鍵是咱們能不能逐步上量上強度啊。三師兄你一個時辰的時間上了這麽多強度,我可承受不來啊。”


    趙洵心道如果有必要他還是要把此刻他的心情說給三師兄聽得。


    畢竟訓練這個東西都是因人而異的,如果能夠定製的話自然是最好的。


    趙洵希望獲得最好的訓練效果,可是他不希望這個訓練會變成對他的一種摧殘。


    “哈哈,小師弟你擔心的是這個啊。早說嘛。我以為以你的身體強度和修為境界承受這麽點強度的訓練是小意思呢。”


    三師兄龍清泉雙手一攤道:“罷了罷了,若是你覺得這個訓練強度實在是太高了,那我們就把訓練量往下降一點。這其實也沒有多麽難的嘛。不過有一點哈,訓練量是可以降低的。但是你可得多做幾桌好菜。”


    麵對三師兄的交換條件,趙洵隻能選擇答應了。


    他還有什麽選擇呢?


    為了訓練的時候更加輕鬆一些,答應三師兄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再說了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


    三師兄在書院之中的地位是擺在這裏的。


    不管怎麽說,趙洵也要給三師兄個麵子。


    若是他真的把三師兄給惹惱了,那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再說了,三師兄提的這個要求也可以說是合情合理,完全沒有任何的過分。


    做菜嘛,本就是趙洵的拿手絕活。


    無非就是在之前強度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強度而已,並沒有什麽好說的。


    ...


    ...


    “嗯,小師弟,你今日又打算做什麽?”


    “灌湯包!”


    麵對三師兄龍清泉的詢問,趙洵毫不猶豫的答道。


    如果說竹林之中的訓練場是三師兄龍清泉的主場的話,這夥房便是趙洵的主場。


    在這裏趙洵可以做到完全的放鬆,可以做到徹底的輕鬆。


    保持放鬆和輕鬆是很有必要的。


    在這個階段內,如果喪失了快樂,那麽做出的菜肴也肯定是沒有靈魂的。


    趙洵當然希望做一個有靈魂的人。


    所以他會竭盡全力的去做好自己能夠做好的每一道菜。


    “灌湯包?這次改吃包子了?”


    龍清泉多少感到有些好奇。


    因為在他的印象中,小師弟趙洵是很少會主動做包子的。


    他還以為小師弟不喜歡吃包子呢!


    “不錯,灌湯包可真的是美味啊,還有鍋貼,我覺得可以一起做。”


    趙洵一時間開始流起口水。


    對他而言,這兩樣確實是美味中的美味。


    就是做起來稍稍有些麻煩。


    不過有三師兄龍清泉在他的身邊幫忙打下手,趙洵倒是也覺得沒有多麽的困難。


    “嗯,好,那我們便開動吧。”


    “且慢。三師兄你先幫我把這些食材準備好,然後弄一下餡料。”


    包子也好,鍋貼也罷,餡料都是關鍵中的關鍵。


    如果無法保證好餡料的狀態,那麽做出來的味道肯定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


    趙洵當然是希望能夠一次性的做出一份技驚四座,令所有人震驚的美食的。


    灌湯包和鍋貼必須要能夠驚訝眾人。


    所以他一定要拿出應有的氣勢來。


    ...


    ...


    廚房如戰場,隻有真正的勇士才敢邁步進入廚房。


    懦夫進入廚房之後總會覺得哪兒哪兒都不爽利,哪兒哪兒都不舒服。


    趙洵則不然,他覺得這裏就是他的主戰場。


    此時此刻連一向孤傲的三師兄龍清泉都能夠心甘情願的替趙洵打下手,僅僅憑借這一點就足以看出趙洵的強大了。


    強者無所畏懼,強者會勇攀高峰。


    趙洵在書院之中做過的菜式菜樣已經有很多種了。


    但是他還是會努力的去研究新菜。


    這樣可以保證師兄師姐們包括恩師山長始終有新鮮感。


    新鮮感還是相當重要的。保持新鮮感可以讓一個人永遠有著昂揚向上的動力。


    這一點不論是在武道修行還是在做菜上都是相通的。


    很快,趙洵就把灌湯包跟鍋貼做好了。


    按照老規矩,三師兄龍清泉是第一個試菜的人。


    不過這一次,三師兄龍清泉有些猶豫。


    “是先吃灌湯包好呢,還是先吃鍋貼好呢?”


    看著三師兄那猶豫不決的樣子趙洵直是覺得好笑。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不是應該全都要嗎?


    “三師兄你就隨便挑一個第一個吃好了,反正也都是緊跟著就會去品嚐第二個美食啊。”


    “嗯嗯,也是啊。我怎麽就給忘了呢。”


    三師兄龍清泉猛的一拍腦袋,苦笑道:“還是小師弟你看的通透。”


    此時此刻,龍清泉恢複到了那個果敢果決的狀態,先拿起灌湯包就要咬下去。


    “且慢!”


    見三師兄龍清泉的動作如此“粗魯”,趙洵連忙喊停。


    “嗯,怎麽了小師弟?”


    “呃...”


    “吃灌湯包不是這樣的啊...”


    “...”


    “那是怎麽樣的?”


    “呃,吃灌湯包要先在頂上咬出來一個小口子,叫做開光。開光之後呢可以把湯汁先吸出來。灌湯包就是要品嚐美味的湯汁才有靈魂,如若不然的話,味道會大打折扣的。”


    “哦,原來如此。”


    龍清泉恍然大悟道。


    “你若不說,我現在還不知道呢。多謝你啊小師弟。”


    “哈哈,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趙洵心道作為一名頂級的饕餮,儀式感還是要講究的。


    龍清泉躡手躡腳的按照趙洵說的動作開始品嚐灌湯包。


    還別說,那個樣子還真有點味道了。


    “保持住狀態。”


    “嗯...”


    這次變成趙洵在教龍清泉做事了。


    龍清泉躡手躡腳小心翼翼的樣子直是要把趙洵逗樂了。


    “先吸一口湯汁,對,就是這個樣子。”


    趙洵心道頂級美食家不僅要會吃美食,還必須要吃的優雅,吃的美妙。


    儀式感這個東西就是這麽出來的。


    會吃跟能吃完全是兩個境界。


    “哇,真的好鮮啊。”


    趙洵能夠感受到三師兄龍清泉的這個狀態不是裝出來的,他是真的感到很好吃。這可不容易啊。


    要知道。三師兄可是一個對美食無比挑剔的人。


    灌湯包肯定是很好吃的,但是三師兄能夠給出如此高的評價還是很不容易啊。


    畢竟評價美食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個鮮字。


    鮮字有了,其他的就都靠邊站了。


    “這種味道好特別,鮮中帶香,香中帶鮮。奇特的味道混雜在一起,直是讓人覺得飄飄欲仙。”


    三師兄龍清泉吸過灌湯包的湯汁之後開始吃包子了。


    這種感覺和吸灌湯包湯汁的感覺又不一樣了。


    那是一種,那是一種滿足的感覺。


    整個口腔都被包裹住,被包裹的恰到好處。


    沒有留下一絲縫隙,就連牙縫都被包子皮和包子餡充滿。


    一咬就爆漿的感覺真的是絕絕子。


    “哇,小師弟這灌湯包真的是永遠滴神。”


    三師兄龍清泉吃的都感動的流淚了。


    趙洵見到這場景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此時此刻他能夠說些什麽好呢。


    不過三師兄喜歡就是最好的事情。


    “嘖嘖嘖。三師兄你別光吃灌湯包啊,不要忘了還有鍋貼呢。”


    美食不止一種,這有的時候對饕餮來說也是一件麻煩事。


    因為總要去思考該吃哪一個。


    畢竟嘴巴隻有一個,胃也是有限的。


    若是什麽都想要,很可能最後會什麽都得不到。


    目前來看,三師兄對灌湯包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不過鍋貼還是有可能後來居上翻盤的。


    畢竟鍋貼也是大眾美食中的翹楚和扛把子了。基本上是不大可能出現翻車的情況的。


    趙洵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三師兄在嚐過鍋貼之後會做出何等評價了。


    “嗯,若是小師弟你不說我差點都把這個鍋貼給忘了。”


    三師兄龍清泉猛的一拍腦袋,笑吟吟道:“好了,接下來我就嚐嚐這個鍋貼有何與眾不同。”


    三師兄龍清泉先喝了一口水,把口腔之中殘存的包子殘渣順掉。


    一起順掉的還有包子留下的味道。


    趙洵在一旁嘖嘖稱奇。


    不得不說,三師兄龍清泉的這個舉動十分的到位,十分的專業。


    因為控製變量是比較菜品美味程度環節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如果無法做到控製變量,那麽美食家做做出來的評價就是不客觀的也是不專業的,自然不能被當做參考。


    但是龍清泉現在做到了控製變量,所以他接下來的評價就有相當的說服力。


    “可以了,三師兄可以開始了。”


    趙洵真的有些急不可耐了。


    “嗯...”


    龍清泉微微頷首,隨即拿起快子夾了一個鍋貼,緩緩的送入口中。


    整個過程十分的優雅,毫無拖泥帶水。


    “這個味道...”


    龍清泉強自使得自己保持冷靜。


    不過這個味道似乎真的讓人欲罷不能啊。


    和灌湯包的鮮味不同,鍋貼是一種純純的香味。


    那是一種發自肺腑的香味。


    油香的味道一瞬間在龍清泉的口腔擴散,讓人能夠確切的感受到美味感。


    “哈哈哈,小師弟啊,這倆道美食我已經分不出高下了。可以說它們是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啊。如果一定要讓我做出一個評價的話,我隻能說它們是絕代雙驕了。”


    絕代雙驕?


    三師兄還真的是會評價啊。


    “真的是絕絕子啊。好家夥,以後這兩道美食我隻同時推出,名字就叫絕代雙驕。”


    趙洵發現三師兄龍清泉很有給美食取名字的天賦。而且他取得名字不僅意蘊還是外形方麵都很貼合,可以說是相當完美了。


    “好啊,好啊。獻醜了,獻醜了。”


    龍清泉微微抱拳,笑吟吟道:“這鍋貼和灌湯包都是絕絕子。我覺得書院的一眾弟子們都會喜歡的。小師弟啊我們還是老樣子,多做一些給他們送過去,讓他們品嚐品嚐可好?”


    “嗯,就聽三師兄的。”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多做一些美食對趙洵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


    ...


    ...


    顯隆帝獨自一人盤腿坐在蒲團上,進入到了忘我的入定狀態。


    以往他並不喜歡這種孤獨的感覺,但是近年間顯隆帝越發喜歡上了打坐。


    這會讓他摒棄所有的雜念,完全進入一個隻有自己的世界。


    曆史上想要成聖的皇帝有很多,但有幾人真正做到了?


    這絕對比人們想象中的要困難許多,所以與其如此,倒不如追求自我的極致提升。


    這種放空的感覺讓他覺得識海變得更加廣闊。


    慧言法師曾經說過,對修行者來說識海的寬廣程度的至關重要的。


    識海越寬廣,能夠看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識海越寬廣,能夠感受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一開始顯隆帝的識海十分的狹窄,就如同一條小溪一樣。


    後來這條十分狹窄的識海開始擴張,現在顯隆帝能夠感受到他的識海已經如同一條大河一樣寬。


    當然,顯隆帝的野心不止於此,他希望識海能夠更加寬廣。


    這就需要不斷的打坐不斷的修行。


    便在顯隆帝進入了忘我的境界時一名小太監小心翼翼的稟報聲打斷了他的美好願景。


    顯隆帝皺了皺眉,十分不情願的睜開眼睛。


    “什麽事?”


    “啟稟陛下,是袁天師求見。”


    “唔,叫他進來吧。”


    袁天罡?對這個答桉顯隆帝或多或少還是感到有些驚訝的。


    因為在顯隆帝的印象當中,袁天罡很少會主動求見他。


    入宮麵聖這種事情在慧言法師身上發生那是再正常不過的,可是在袁天罡身上發生就有些讓人覺得好奇了。


    此時此刻顯隆帝就很想要看看。袁天罡究竟是為何事而來。


    顯隆帝快速的起身,走到禦座跟前撩起袍衫下擺,恢複了那個正襟危坐的狀態。


    對一名皇帝而言保持絕對的威嚴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隻有你保持了絕對的威嚴,臣子們在你的麵前時才會畢恭畢敬。


    這是顯隆帝做了這麽多年皇帝所總結出來的道理。


    身為一名皇帝,身為一名天子,必須要有壓服群臣的自信才能做的長久。


    很快袁天罡在內侍的引領下進入到了暖閣之中。


    見到顯隆帝之後,袁天罡微微躬身拱手行了一禮:“臣袁天罡參見陛下。”


    “唔,袁天師有禮了。”


    顯隆帝微微頷首,嘴角帶笑道:“不知袁天師這次入宮陛見是為何事啊?”


    “啟稟陛下,臣所為之事乃是事關大周未來幾百年之國運。”


    袁天罡一開口就把顯隆帝給嚇到了。


    若是換了一般人說這個話,顯隆帝還真未必會信。


    可是袁天罡說這個話,還是挺唬人的。


    因為袁天罡的身份極為的特殊,他有著雙重身份。


    其一是大周國師,其二是道門天師。


    換句話說袁天罡就是神棍中的神棍,他說的話由不得顯隆帝不信。


    果不其然,顯隆帝很鄭重的吩咐道:“其他人都退出去吧,朕跟袁天師單獨聊一聊。”


    事關大周國運,由不得顯隆帝不重視。


    這些宮廷內侍都很識趣的退了出去。


    他們巴不得不去聽這麽重要的東西呢。


    聽到了這些重要的信息卻不能說,那簡直是太痛苦了。


    說出去的話他們勢必會性命不保。


    所以幹脆就不要去聽。


    在皇宮之中保命的訣竅就是少說多做,也少去打聽少去編排主子。


    畢竟皇宮之中耳目眾多,你永遠不知道隔牆會不會有耳。


    為了避免萬無一失,最好避免所有危險的可能,就不要去打聽不要去聽。


    一眾的宮女太監退了出去之後顯隆帝凝神望著袁天師,沉聲道:“袁天師現在可以說了吧。”


    隻見袁天罡點了點頭道:“貧道預測到了天機。這一次不是窺天機,是上蒼直接降下了指示。”


    轟隆,一瞬間顯隆帝直是覺得腦子翁的一炸,整個都要不好了。


    上蒼直接降下了指示?


    直接降給了袁天罡?


    不知怎的,顯隆帝竟然覺得有些發酸的味道。


    唉,為什麽上蒼降下旨意的時候不是直接降給他的呢?


    他可是根正苗紅的天子啊。


    身為天子不應該是第一個接受如此重要的信息嗎?


    為何聽到的卻是一個神棍?


    此時此刻顯隆帝的內心是相當不平衡的。


    但是沒有辦法啊,事實就是如此。


    所以哪怕此刻顯隆帝的心裏再不平衡,也得心平氣和的去聽袁天罡講述。


    “上蒼怎麽說...”


    說這話的時候顯隆帝的聲調明顯都有些開始變了,再也沒有了半分君王的威嚴感。


    “未來或有人將取代大周的皇位,而且是個異姓人。”


    袁天罡一字一頓的說道。


    雖然早有了心理準備,可是當顯隆帝聽到這裏的時候還是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有人將取代大周的皇位?這個人是誰?什麽時候?”


    這些信息點袁天罡並沒有一次性的說出來,所以這讓顯隆帝不是很滿意。


    要知道這些都是他十分關注的點,說了和沒說完是兩個概念。


    袁天罡這個老神棍,當真是懂得張弛有度。


    一開口就有要拿捏顯隆帝的意思。


    當然,顯隆帝不可能任由其進行拿捏的。


    如今他一定要問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隻要他問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就不怕會有意外出現。


    “陛下莫急,貧道隻知道這個人姓趙,也隻是有可能。”


    “姓趙?


    ?”


    趙洵?


    顯隆帝聽到這裏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是趙洵。


    因為在大周,趙家論顯赫唯有雍州趙家最盛,也就是趙洵他爹成國公趙淵這一家。


    但是如今成國公已經被顯隆帝除去爵位,趙淵和其後代子孫理論上講跟平民百姓沒有什麽區別。這種情況下說趙家有可能謀奪李家江山?


    憑什麽?


    就憑趙洵?


    顯隆帝覺得很不服氣,進而進行確認道:“天師真的看清楚了嗎,真的聽清楚了嗎?會不會有假?”


    對於顯隆帝而言,確保國運昌隆,確保江山穩固是他的責任。


    哪怕他追求個人修為境界的提升,也必須要保證國家不折損在他的手裏。


    這兩者其實是並不矛盾的,實現了其中一點後,另一點也有很大的可能實現。


    如今顯然國運問題是顯隆帝更需要關注的點。


    如果他不能確保國運昌盛的話,很可能接下來他將麵臨一個十分尷尬的結果,那就是朝代更迭。


    沒有任何一個王朝可以永遠統治下去。


    這點顯隆帝十分清楚。


    曆朝曆代,基本上皆是如此。


    要保證國運昌隆,前提就是擁有一個絕對意義上的統治基礎。


    在這點上大周還是做的很不錯的。


    大周的統治根基是士紳而不是所謂的貴族。


    所以哪怕是一些貴族起了叛亂之心,也很難獲得足夠的支持。


    而讀書人是最容易籠絡的群體,隻要給他們賞賜點小恩惠,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跑來衝你搖尾巴。


    一直以來,顯隆帝也是秉承了祖訓這麽做的。


    他很清楚即便得罪任何人都不能得罪縉紳。


    讀書人是大周皇朝的統治基礎。


    讀書人...


    猛然之間顯隆帝想到了一個可怕的想法。


    如果說讀書人是大周王朝統治的基礎,那麽能夠撼動他們統治的不就恰恰是讀書人嗎?


    如果讀書人全部去選擇支持新君的話,豈不是意味著大周王朝和皇室就被他們摒棄了?


    一想到這裏的時候顯隆帝直是覺得一陣的後怕。


    “不不不,這不可能...”


    顯隆帝一時間覺得有些頭皮發麻。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話,那整個大周朝廷麵臨的壓力確實是太大了。


    身為大周帝國的掌舵人,他此刻確實壓力山大。


    讀書人除了信奉當今朝廷,還有可能信奉誰?


    顯隆帝在內心提出了這個問題,隨後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桉。


    這個答桉就是書院。


    一直以來書院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


    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


    很顯然書院的存在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讀書人有兩條出路。


    其中一條自然就是為朝廷做事為顯隆帝做事。


    科舉考試的存在是這條道路暢通無阻的基礎。


    讀書人從決定走這條道路開始,就要經過層層選拔,層層篩選。


    從地方層級的考試開始,到國家一級的考試。


    每個考試細節都至關重要。


    因為隻有把每一級的考試都完成好,從中脫穎而出,他們才有可能走到最後一步--殿試。


    殿試之後這些讀書人就獲得了入朝為官的資格。


    雖然通常來說一開始他們做不到太高的官位,但是隻要能夠忍能夠熬,通常來說一輩子下來做個四五品的官員還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再想往上爬,想要爬到三品以上的高位就要看運氣或者看家族背景了。


    雖然大周皇朝在有意的削減世家的影響力,但是不得不說到目前為止世家並沒有徹底消散。


    顯隆帝就知道雍州地界上有幾個勢力十分龐大的世家。


    這些世家的勢力甚至一度可以左右朝政。


    當然顯隆帝登基之後對這些世家進行了嚴酷的打壓。


    被打壓之後的世家老實了很多,許多事情他們不敢再去做了,開始變得老老實實安安穩穩。


    當然,顯隆帝知道這一切都隻是表象,都隻是暫時的。


    隻要給了這些世家機會,他們仍然有可能東山再起,仍然有可能死灰複燃。


    所以顯隆帝一直以來不敢給他們這個機會。


    顯隆帝一直在嚴格控製世家的資源。


    以防止出現世家幹政的情況。


    讓更多的寒門子弟上位是有助於朝廷統治的。


    因為寒門子弟沒有那麽多背景,沒有那麽多盤根錯節的關係,比較好控製。


    相較於世家有著巨大的靠山,寒門子弟唯一的靠山就是朝廷。


    離開朝廷之後他們就什麽都不是,脫下了那身官袍之後他們同樣什麽都不是。


    所以如今整個朝廷上下大概有超過七八成的官員都是寒門出身。


    顯隆帝在嚴格控製朝廷中寒門官員的比例。


    隻有保證絕對的寒門子弟數量,才能夠保證朝廷的話語權,才能夠保證皇帝的權威性。


    正如他之前所說的,寒門子弟都是一群狗。隻要隨便給他們丟下去幾根骨頭,他們就會爭相搶食,就會興奮的衝你搖尾巴。


    而世家子弟不同。世家子弟見多識廣,整日鍾鳴鼎食。


    可以說世家就是一個微縮版的皇家。


    許多皇家享用的東西世家同樣也可以享用,無外乎換一個名字罷了。


    所以他們骨子裏其實是對皇家對朝廷有不屑的情緒的。


    這也是為何顯隆帝不願意用世家子弟的緣故。


    人都是希望被吹捧的,顯隆帝也不例外。


    顯隆帝一直幻象幾百年後他能夠在青史留名,能夠成為所謂的千古一帝。


    這當然不容易,但是顯隆帝覺得這並非沒有可能。


    因為對顯隆帝而言,他隻要能夠實現文治武功中的任意一件,就有資格有可能跟曆史上的那些明君聖君去進行比較。


    隻要他敢於去比較,就有可能比過他們。


    當然,一切還要看史官的態度,看史官去如何執筆。


    史官的態度不同,顯隆帝在青史上所留痕跡自然也會不同。


    當然了,僅僅就目前而言,顯隆帝的狀態還是相當不錯的。


    那些不聽話的史官每過一段時間就會被顯隆帝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換掉。


    凡是能夠留下來的史官大部分都是聽話的。


    顯隆帝很清楚保持這點的重要性。


    因為唯有留下一些聽話的史官,他們才會遵照朝廷的意願,遵照顯隆帝的意願去做事。


    如果無法做到這點的話,結果可謂是撲朔迷離。


    當然了,即便史官全部按照顯隆帝的意誌行事,甚至是誇大其詞的誇耀顯隆帝的功績,如果顯隆帝本身沒有什麽值得拿到出手的政績的話,仍然是很難成為所謂的千古一帝的。


    所以顯隆帝才會想著向西域擴張,才會想著平叛劍南道的叛亂,才會想著根除東海妖獸國的禍患。


    這些目前來看結果都還算是不錯,但是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些大事都離不開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趙洵。


    有些或許不是跟趙洵直接相關的,但是至少是間接相關的。


    更讓顯隆帝感到害怕的是,趙洵身上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書院弟子。


    不錯,趙洵不僅是書院弟子,而且是書院的入室弟子。


    雖然隻差了兩個字,但其實含義是天壤之別。


    浩然書院建於終南山,其弟子有入室弟子,外室弟子兩種。


    其中入室弟子有七十二人,外室弟子有三千人。


    僅僅從數量上也可見一斑。


    山長在挑選弟子的時候,會將資質平平的弟子放入外室弟子之中,而將那些天賦異稟有過人之長的放入內室弟子之中。


    內室弟子這麽多年來也就七十二人。


    據說趙洵是山長所招收的最後一個內室弟子,也就是所謂的關門弟子。


    趙洵的身上究竟有著一股怎樣的特質,能夠讓堂堂山長都對其另眼相看?


    顯隆帝真的不知道也不清楚。


    迷迷湖湖之間顯隆帝對於趙洵這個人簡直是十分痛恨了。


    以往他還隻覺得趙洵是一個目無君父的人,現在看來,他不僅僅是目無君父,甚至有可能會威脅到大周皇室的統治。


    若是其取而代之創立新朝,免不了會對前朝宗室兇狠報複的吧?


    畢竟他跟顯隆帝之間的過節不可謂不深。


    趙洵的怒意和憤怒是寫在臉上的。


    但是若不是山長出手,顯隆帝真的應該直接斃了他。


    可惜,可惜啊。


    現在是沒有機會了,趙洵如今整日躲在終南山裏,顯隆帝即便派出最強大的大內高手聯手也很難有機會將趙洵直接殺死。


    趙洵要想上位有哪些先決條件?


    顯隆帝能夠想到的一點,就是他必須要獲得天下讀書人的支持。


    當然不是哪些所謂的世家子弟,而是寒門。


    寒門讀書人如果能夠選擇支持趙洵的話,趙洵還是有能力掀翻大周皇族的統治的。


    畢竟除了官學科考這一條路,讀書人還有一條路那就是經過私學卻書院就讀。


    這個書院未必是終南山之中的浩然書院,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書院。


    在顯隆帝看來浩然書院確實是一個毒瘤,他的存在讓天下百姓爭相效彷,開始在全國各地修建書院。


    一開始這些書院是並不被大周朝廷所認可的。大周朝廷認可的隻有朝廷的官學,即太學國子監,以及地方的州學府學縣學。這些是一個係統的,也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了大周朝廷而源源不斷的輸送所謂的人才。


    可是書院卻不然。


    去書院讀書的大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們從書院學成之後有可能會選擇參加科舉考試從而入仕,當然也有可能放棄這個想法,從此做一個閑雲野鶴般的讀書人。


    不怕人富有,就怕人有文化。


    一群這些有文化的讀書人在天下遊曆,時而聚集在一起探討一番學術問題,這真的是很叫人覺得發狂。


    顯隆帝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在天下推行了路引製度。


    反是離開原籍所在地去往別處遊曆的人,必須要手持路引才行。


    沒有路引的人若是遭遇官府盤問提供不出有效的輔助證明證據的話,是很有可能會被直接丟入大獄中的。


    這麽做也是為了震懾那些為所欲為的讀書人。


    讀書人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就會去胡思亂想。


    若是他們本人胡思亂想倒也就罷了,偏偏他們會帶動其他人一起來胡思亂想。


    這可就真的是要了親命了。


    那些老百姓有什麽見識啊?


    即便他們心中真的對朝廷有所不滿,最多也就是在背後都囔幾句,罵上幾句而已。


    可是如果被那些壞心眼讀書人一番鼓弄,情況恐怕就會不同了。


    這些讀書人會盡可能的描述朝廷的壞處,甚至會刻意的把這些缺點放大。


    原本朝廷可能並沒有他們描述的那麽壞,但是被他們一番添油加醋的描述之後就變得人所不恥了。


    顯隆帝都能夠想象出這些讀書人的醜惡嘴臉。


    所以他是嚴格禁製嚴格打擊這種讀書人在江湖上遊蕩的。


    但是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雖然顯隆帝對此的態度很堅決,但是有些時候仍然無法確保事情完全像是他預想中的那樣發展。


    因為讀書人們可以借助在一些當地有名的望族世家之中,為他們充當門客。


    如此以來就可以解決所謂的風險。


    當然這樣的危險也不小,那就是有可能這個望族突然出事突然倒台了。


    如此以來這些個讀書人就得再度開始顛沛流離的日子,他們必須要重新尋找到一個合適的靠山,必須要重新尋找到一個落腳之地。


    畢竟他們並沒有其他的本領,無外乎是多讀了幾年書。


    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吃飯。如果沒有依靠的話他們吃飯都會成問題。


    所以對這些讀書人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停的更換世家望族然後投入其門下。


    對他們來說這些世家望族就是一些免費的長期飯票。


    有了這些世家望族在,他們就不會挨餓。


    很多時候顯隆帝都在想,讀書人真的是一群可惡的家夥。


    為我所用的時候尚且倒也罷了,但是他們仍然會隔三差五的給你添亂。


    若是其不能為我所用,那帶來的所謂影響就真的是太大了。


    讀書人散落江湖之間,會讓整個江湖乃至整個天下都感受到所謂文明火花的碰撞,但是也會開啟民智。


    這恰恰是顯隆帝最懼怕的事情。


    因為一旦民智開啟,就意味著朝廷蒙昧的統治很難繼續進行下去了。


    愚民政策是大周一直以來奉行的政策。


    隻要保證百姓們都是不怎麽聰明的樣子,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可是一旦民智開啟,百姓們都像讀書人一樣明白了,朝廷所麵臨的壓力就會一瞬間陡然上升。


    書院便是罪魁禍首。


    顯隆帝曾經一度生出禁製民間開辦書院以遏製這種文化傳播。但是這個念頭最終被摒棄掉了。


    因為這麽做的代價太大了,很可能會激發出很多矛盾。


    即便身為皇帝,在這個世界上仍然有許多事情並不是他們能夠想做就做的。


    需要權衡,需要忖度,需要思考許多許多。


    在經過一係列的妥協之後所做出的決定很可能就跟他們一開始想要的結果有很大的出入。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顯隆帝已經在竭盡所能的希望能夠做到自己的最好,但即便是如此他仍然不得不麵對淒慘的結果。


    目前來看,書院確實是影響天下讀書人的一個大威脅。


    自古以來官學和私學就是保持對立的,也是爭取讀書人的兩個途徑。


    那些上不起官學的人,很多都會想要去私學碰碰運氣。


    若是運氣好了,有機會成為一代大儒也不是沒有可能。


    以往官學和私學的矛盾雖然存在,但是並不算是太大。


    但是現在看來,官學和私學之間的矛盾已經影響到甚至是威脅到大周皇族的統治了。


    這不由得讓顯隆帝覺得慌不擇路。


    很多情況下,保持決定的冷靜都是很困難的事情。


    尤其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別人嚴重威脅的時候。


    此時此刻的顯隆帝更像是一個孤獨行走的老者。


    沒有人能夠幫扶他,他必須要依靠自己,必須要支棱起來。


    因為壓在他身上的不光是他和他的子女,還有整個李氏宗族。


    “讀書人會支持浩然書院,會支持山長。但是他們會為了支持山長,而背叛朝廷嗎?”


    顯隆帝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那是相當的不自信,但是他還是很想要聽一聽袁天罡的看法。


    畢竟作為大周第一神棍,袁天罡的看法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天意。


    雖然顯隆帝很不願意承認,但這恰恰就是事實。


    “陛下,臣覺得或許讀書人會為了書院背叛朝廷。”


    轟隆。


    聽到這裏的時候顯隆帝隻覺得腦子翁的一炸,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什麽,讀書人會為了山長背叛朝廷?


    那麽他們圖的是什麽呢?


    一時間顯隆帝覺得有些難以理解。


    如果說他們為了書院背叛朝廷是為了擁護山長上位的話倒也罷了。可明顯山長沒有做皇帝的興趣。


    所以他們這麽做其實是為了擁護趙洵上位?


    僅僅是為了擁護山長的一個弟子上位?


    這也太扯了吧。


    越想顯隆帝越覺得扯,可是聽袁天罡的意思,似乎情況就是這麽一個情況。


    這麽看的話,似乎山長也沒有做錯什麽。一切應該都是順應天時大勢所為。


    但是顯隆帝肯定不會心甘於此。


    大周統治這個國家已經幾百年。顯隆帝早已經習慣了大周統治世界的方式。


    如果這個時候貿然改變這一切,顯隆帝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


    尤其是一個毛頭小子,尤其是趙洵這樣的家夥。


    “袁天師覺得可有辦法阻止?”


    “當然。”


    袁天罡其實一直等的就是顯隆帝的這句話。


    如果他沒有辦法的話就不會入宮麵聖了。


    為了體現他的重要性,袁天罡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把這個方法說出來,而是等著顯隆帝主動詢問。


    這不,顯隆帝自己就已經有些等不住了扛不住了。


    “袁天師請講。”


    顯隆帝此刻強自使得自己的心情冷靜下來。


    目前來看,他的情緒控製的還算是不錯,袁天罡也知道把握度很重要,他不能過於的強勢,必須要給顯隆帝留下充足的麵子。否則以顯隆帝的張狂性格,很可能事態會發展到一個完全無法收拾的地步。


    “陛下,書院之於天下讀書人更多像是一個符號。”


    袁天罡一開口就吊起了顯隆帝的胃口,讓他覺得值得一聽。


    “天下讀書人為何那麽狂熱的推崇書院,恨不得成為書院的一名外室弟子?那是因為山長的個人魅力。不管陛下怎麽看,這個國家已經很久沒有出過像山長這麽優秀的讀書人了。山長簡直就是橫空出世,簡直就不像是這個世界的人。”


    雖然袁天罡知道他說出這番話後會引起顯隆帝的極度不適,但是他還是要說。


    因為這些就是他認為的事情,就是他認為的真理。


    山長的個人魅力確實很大,大到所有人都得承認。


    目前看來,顯隆帝不願意承認這點。


    但是顯隆帝承認與否其實並不影響這個結果。


    腐蝕者也好,亦或者魔宗大祭司也好。


    這些強敵雖然畏懼書院,但是也得承認山長的絕對實力。


    所以即便顯隆帝心中再不爽,也得捏著鼻子認了。


    書院的山長就是至尊一般的存在,隻要有書院的山長壓陣,那麽其實很多事情就都不是問題。


    所以讀書人更多的像是拜佛一樣的拜山長。


    “在江南道的有些地方,貧道知道有人在跟山長立生祠的。”


    “什麽!”


    聽到這裏的時候顯隆帝直是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立生祠?給山長?


    憑什麽?


    山長竟然在讀書人的心目中享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顯隆帝簡直是要發狂了。


    想他堂堂人間至尊帝王,也沒能夠享受到被人立生祠的待遇。山長不過是區區一個讀書人,憑什麽能夠享受到如此尊崇禮遇?


    顯隆帝越想越覺得心中不爽,越想越覺得整個人要發狂。


    這不公平,這真的不公平。


    顯隆帝迫不及待的希望自己能夠展現出肌肉,展現出拳頭,能夠告訴天下的讀書人莫要與朝廷對抗。


    《控衛在此》


    凡是那些膽敢跟朝廷對抗的讀書人,都要麵臨朝廷的製裁。


    如果沒有山長在的話,他確實可以實行這樣的高壓政策。


    可是現在顯然不行了。


    現在山長所代表的勢力所代表的巨大壓力能夠讓整個朝廷都有所畏懼,能夠讓整個皇室都感到恐慌。


    至少顯隆帝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恐慌的。


    一切變成當下的樣子都是有緣由的。


    隻是顯隆帝一開始沒有想到而已。


    但是仔細想想,其中內裏的勾連,是預告了這些的。


    顯隆帝整個人都要處於發狂的狀態了。


    他像現在迫切的希望袁天罡能夠給他提供一個解決的方法。


    “有什麽辦法嗎?”


    “陛下,遇到洪水需要疏導而不是去堵住啊。”


    袁天罡隻澹澹的拋出了一句話,顯隆帝立刻就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袁天師的意思是,朕應該跟書院合作?”


    “陛下未必一定要跟書院合作,但是至少不能跟書院保持敵對的狀態。至少要支持書院的存在。”


    袁天罡知道這個時候叫顯隆帝徹底的接受書院是一件無比強人所難的事情。


    但是此刻顯隆帝還是需要能夠支棱起來的。


    “讓朕想想,讓朕再好好想想。”


    此刻的顯隆帝直是覺得心煩意亂。


    是啊,讓他能夠接受書院,意味著他必須要最大限度的承認山長的地位,他至今還記得那一跪之仇,要想做到這點何其難也。


    身為大周天子,顯隆帝向來隻跪拜天地。


    而顯隆帝竟然跪在了山長的麵前,跪在了趙洵的麵前。


    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一直以來,顯隆帝都忘不掉這段痛苦的經曆。


    每每想起來的時候,顯隆帝仍然會憤恨的捶打地麵,以發泄心中的怒火。


    現在看來,似乎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六注定好的。


    “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顯隆帝發現他還是繞不開這個心結。


    如果一切都是按照原定計劃發展的話,他或許可以依靠腐蝕者間接的滅掉浩然書院。


    但是聽袁天罡的意思,書院似乎並不會被腐蝕者滅掉。


    從天數來說,書院似乎反而會是笑到最後的人。


    “沒有了,認可書院應該是最後的機會了。”


    見顯隆帝仍然冥頑不靈,袁天罡長歎了一聲。


    他心道這個時候有必要要讓顯隆帝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如果事態真的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那麽別說是顯隆帝了,就是整個大周皇族加在一起,也不夠陪葬的。


    書院的實力在這一刻體現的可謂是淋漓盡致。


    就連袁天罡也得佩服。


    硬實力擺在這裏,即便是什麽陰謀詭計也沒有用。


    腐蝕者的強勢在於他們可以憑借強大的入侵力量將不服從他們的任何勢力鏟除。


    但是書院顯然不在其中。


    書院不論是爆發力還是張力還是耐力都不是腐蝕者能夠比的。


    自始至終,腐蝕者展現出了超然的鬥誌,但是書院的鬥誌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以說這是一場棋逢對手,勢均力敵的對決。


    但是在最後書院仍然會是獲勝的一方。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周朝廷能夠站在書院這一邊的話,最壞的結果也就是老死不相往來。


    但如果這個時候大周朝廷站在了書院的對立麵,甚至不惜跟書院拔刀相向,那麽結果就可能真的會變得不可控甚至是失控了。


    有的時候袁天罡都不敢想象這個場麵,因為這個場麵實在是太可怖了。


    但是一旦有機會他還是希望能夠很好的控製住局麵。


    現如今他把他所看到的天機悉數講述給了大周天子,他希望顯隆帝能夠認真的考慮。


    這真的是在拯救大周皇族的命運啊。


    或許隻是一個決定,就會決定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周的未來。


    真的是要三思而後行啊。


    袁天罡凝視著顯隆帝,希望顯隆帝說出那個令他期待已久的答桉。


    可是顯隆帝似乎並不急著作出決定。


    顯隆帝處於沉默的狀態,似乎在跟自己較勁。


    這真的是叫人無奈啊。


    袁天罡知道顯隆帝心裏有一道檻,可是人都是需要不斷的往前看啊。


    如果一直沉淪在某個環境之中不能自拔,如果一直都沉浸在某個狀態內,那是不可能走的長遠的。


    顯隆帝如今需要抉擇的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利益,還有整個大周皇族的利益。


    真的不能再猶豫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袁天罡是很明白這點的。


    如果這個時候仍然不能明白這點,仍然不能弄清楚這點,那接下來可真的是有的忙乎了。


    “朕覺得有些難受,袁天師先退下吧。”


    等了良久之後,袁天罡就等來這麽一句話。


    他不由得大失所望。


    他很清楚顯隆帝是繞不開這個心結了。


    趙洵帶給他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短時間內顯隆帝很難真正從中走出來。


    所以顯隆帝是需要時間的。


    但是老天爺還留給顯隆帝時間嗎?


    明明袁天罡就能夠從天道天機中看出來,顯隆帝和大周朝廷李氏皇族將麵臨一場浩劫,可是為何顯隆帝就不抓住這唯一的自救機會呢?


    袁天罡不明白,袁天罡是真的不明白。


    有的時候人真的會陷入到一個盲區之中。


    陷入到盲區之中的人,很難在及時的調整過來。


    調整不過來的後果是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得沉浸在那種逼仄壓抑的氛圍之中。


    長時間下去整個人是會發瘋的。


    顯隆帝是皇帝是天子,有許多需要他承擔的責任。


    但是最重要的責任就是保證國運昌隆。


    一個國家一個王朝,如果連國運都無法保證的話那可真的是隨時都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態了。


    袁天罡很明白他沒有多少時間去等待了。


    但是這個時候身為大周的臣子他仍然隻能選擇尊重顯隆帝決定。


    他能怎麽辦呢?


    既然顯隆帝沒有做好打算,他能夠做的也隻能是在一旁默默的等待了。


    給顯隆帝時間,也算是給他自己時間。


    當然了,目前看來還有一點點時間,希望顯隆帝可以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吧。


    “臣告退。”


    袁天罡衝顯隆帝深施一禮,隨即畢恭畢敬的退了出去。


    ...


    ...


    “人生啊,真的是讓人捉摸不透啊。”


    袁天罡從皇宮之中離開,返迴了欽天監中。


    見恩師返迴,李淳風第一時間迎上前去。


    “怎麽樣恩師,皇帝同意跟書院合作了嗎?”


    袁天罡苦笑著搖了搖頭道:“能夠說的話為師都說了,可是陛下似乎很難走出這個心結啊。”


    李淳風的麵色登時就拉了下來。


    “這個顯隆帝,徒兒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這不就是典型的死要麵子活受罪嗎。都這個時候了他還要強撐著有什麽意義?”


    “唉,為師跟陛下其實說的已經很明白了。得書院者得天下。如果陛下要把書院推到了所謂的對立麵去的話,書院就跟朝廷是敵人了。連腐蝕者都無法擊潰書院,陛下又怎麽可能呢?”


    袁天罡是很不希望看到這一幕發生的。


    但是他很清楚,如果這一幕真的發生的話,他肯定不會站在朝廷這一邊。


    雖然他是大周國師,但是他同樣是道家天師。


    他必須要為道門考慮,為道門負責。


    如果在這個時候跟書院決裂的話,整個道門都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以道門如今的體量和實力跟天下讀書人對決,決裂?


    光是想想就覺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這不是以卵擊石嗎?


    “為師說過,這個天下沒有人能夠跟讀書人對抗。讀書人的嘴巴和手中的筆,可以泯滅一切。”


    袁天罡背負雙手開始踱步。


    “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明明可以看清楚即將發生的事情卻無力阻止。為師能夠看清楚這一切,但是為師真的阻止不了啊。”


    袁天罡的情緒很崩潰,李淳風當然也看在眼裏。


    他有些心疼恩師了。


    “恩師,您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夠做的的極致了。既然這個狗皇帝如此的冥頑不靈,那也不是我麽的問題啊。我麽就不要再管他了。萬一事態真的發展到了您預料的那種情況,大不了我麽再跟狗皇帝分道揚鑣就好。反正不管換了誰當皇帝,肯定還是要國師的啊。”


    “現在看來,也隻能先這麽想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袁天罡顯得多少有些無奈。


    對他來說當下的局麵確實有些超出控製超出預期了。


    如果無法實現一開始的預計,那麽他確實得為了保存道門而多做出一些選擇了。


    他未必要真的投靠書院,未必要真的站到書院陣營之中,但是保持中立是最基本的事情。


    如果他連中立都保持不了的話,那麽等到大戰開始,恐怕一切真的會失控的。


    “恩師,我覺得吧,現如今的情況倒也未必真的完全無法預計。”


    袁天罡深吸了一口氣道:“目前看來,我們還是能夠控製住局麵的,至少短時間內可以。希望陛下可以想明白吧。隻要陛下能夠向書院示好,大周的國運就還能夠保得住。怕就怕陛下真的是一根筋決定一條道走到黑。要是那樣的話,恐怕局麵就真的會有些失控了。”


    “嗯...”


    李淳風能夠明白恩師的意思。


    “所以這段時間你也不要外出了,就老老實實的守在這欽天監中。但凡發生了一些什麽大事,我們總歸能夠及時做出響應的。”


    李淳風的情緒慢慢的平複了下來。


    確實,如今對於道門而言,局麵尚且算是可以控製。


    最該擔心的應該是皇室應該是顯隆帝。


    他們沒有什麽可顧慮的。


    “嗯,知道了恩師。這段時間我就會老老實實的待在欽天監中,絕不會出去惹是生非的。”


    李淳風拍著胸脯保證道。


    ...


    ...


    “滾,都給朕滾!”


    袁天罡走後顯隆帝直是大發雷霆,將許多宮廷中的瓷器摔了個稀巴爛。


    暖閣之中到處可見瓷器碎片。


    所有宮人們皆是大氣不敢出。


    所有人都能夠明白此刻皇帝陛下正在氣頭上,這個時候出麵去觸碰皇帝陛下的黴頭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顯隆帝之所以如此的憤怒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如今整個朝廷上下都是一群阿諛奉承之輩,真的遇到了事情很少有人能夠給顯隆帝提供應有的幫助。


    而顯隆帝能夠依靠的也就是慧言法師跟袁天罡兩個人。


    慧言法師不用多說了,袁天罡的話其實是一個神棍屬性很重的人。


    很多時候袁天罡能夠做的事情都是他想做的事情。


    如果袁天罡不想,他隻需要閉緊嘴巴就是了。


    對於袁天罡來說,保持絕對意義上的沉默其實就是局勢並無大礙的表現。


    換句話說,如果袁天罡發聲了,那就是事態已經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了。


    袁天罡這次入宮麵聖,是出乎了顯隆帝的意料的。


    他沒有想到袁天罡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


    其實現在仔細想想,袁天罡這次入宮麵聖還是存有不小的私心的。


    如果袁天罡真的隻是一心為了朝廷的話,他絕不會直到現在才發生?


    換句話說他早幹嘛去了?


    等到局勢已經不可控,已經亂作一團的時候再跳出來充作好人?


    顯隆帝直是越想越氣。


    他什麽時候遭受過這種委屈?


    唉,隻能說遇人不淑啊。


    顯隆帝平日裏實在是太信任袁天罡了,對其的寵信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


    甚至顯隆帝給予了袁天罡及其弟子相當程度上的自主權,可以由著他們的性子去做一些事情。


    這就導致袁天罡越來越飄。明明他的身上有著窺探天機的任務,但經常在其窺探了天機之後卻不第一時間向顯隆帝稟報。


    如此以來,顯隆帝要他又有何用?


    顯隆帝很清楚袁天罡其實此刻內心還是?


    ??小九九的。


    他此刻應該在權衡利弊盤算著如何才能夠把道門的利益最大化吧。


    其實仔細想想,慧言法師也應該是差不多。


    隻不過此刻西域佛門剛剛入主中原,還需要得到朝廷方麵的大力支持。


    換句話說,此刻慧言法師的翅膀還沒有硬呢,所以他不可能像袁天罡那樣看起來無欲無求。


    好看的言情


    所以慧言法師目前來說在對顯隆帝的態度上明顯要比袁天罡更恭敬一些。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呢?


    等到慧言法師獲得了他所希望得到的東西之後呢?


    他還能夠保持初心,像現在這樣對顯隆帝畢恭畢敬嗎?


    顯隆帝並不知道。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不良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袖乾坤並收藏大周不良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