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得委婉,李肇又如何不知他心中的小九九,不禁潑了一桶冷水:“陛下興許還未聽清肇所說,要實現量產才能不難,如果非,便難以實現。”


    “如何實現量產?”


    嬴政皺了皺眉。


    “需要大量的黑水。”


    目前沛縣的黑水不知有多少,但絕對不會多,要實現量產,僅僅這一點並不夠,它需要源源不斷地提供。


    “黑水罷了,這事便交予朕,朕可弄到大量的黑水。”嬴政拍了拍胸口,斬釘截鐵地說道,而且顯得信心十足。


    並非他胡話,大秦奮六世才有今日大統,個中經曆過的戰爭無數,所用的黑水自然不少,來源當然不缺。


    “謝陛下!”李肇眼前一亮。有了這個承諾,以後工業血液就不用愁,對內燃機發展起促進作用。


    他本還打算過些日子命人出去尋找,此刻看來不必了。


    “肇必定盡快籌建煉油作坊,早日提煉出汽油和瀝青。”


    嬴政開懷大笑,朗聲道:“朕等這一天的到來,但務必要快。”這是嬴政給李肇一個期限,雖然這期限並不明確,但對李肇來說有些少壓力。


    “必定!”


    “還有.”嬴政壓抑住興奮的心,指著那些巨物道,“製造出多些如此巨物,也好讓我大秦皆用之。”


    李肇悄悄地怒了嬴政一眼,暗忖得了好處還賣乖,如此巨物是那麽容易製造的嗎?這得擴大冶鐵基地,增加更多的匠人,還要專業人員,更得購買出更多設備,哪一樣都需要大量的金子,並非一時半刻可以做到。


    但李肇並不反駁,他本就有意如此,隻是還需些時日罷了,隻是現在皇帝提及,恐怕要提上日程了。


    當然,要發展也先製造出內燃機,再造出汽車,畢竟車乃所有產業的必需之物。


    “陛下,此些巨物必然要造出來,但並非短時間內,汽車才是重中之重。”


    “汽車?何為汽車?”


    麵對李肇,嬴政總有種感覺,總會冒出些新鮮玩意,反正他都已經習慣了,但也忍不住好奇。


    “就是似這些巨物般吃汽油,卻能走得飛快之物。”


    “能有多快?”嬴政興致十分濃,炯炯地望著李肇。


    李肇反問道:“陛下說一匹快馬一個時辰可跑幾何?”


    嬴政想了想道:“約二百餘裏。”


    這是相對於健壯的快馬而言,一般馬可是少得多,能有一百餘裏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那肇說汽車能倍之,可信?”李肇麵露肯定地迴應,卻令嬴政驚訝了,瞪大眼睛問,“果真?”


    倍之,就是約四百餘裏。


    “果真!”


    李肇並沒有撒謊,按照前世的汽車而言,一般小車上了高速之後時速都在一百和一百二十之間,這還是在限速情況下,有些司機還飆到了一百四十甚至一百十五時速。


    當然,這都是非一般人所能為,行走地方還得是高速。


    如果在一般道路,想飆到一百二十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安全性不高罷了。


    此刻李肇所說的四百餘裏,按一裏等500米,一個時辰等兩個小時算,那就是時速約一百公裏。


    比起前世的小車時速,很是保留。


    當然,李肇也考慮到大秦的馳道比不上前世的高速,製造水平也不及前世的水準,才往少了說。


    但按照百貨商店裏的設計圖紙等內容,如果匠人能製造出來,時速必定不會少於時速一百公裏。


    這是從上林苑製造中得到的經驗。


    “倍之?竟能倍之,那是何等之物,朕聞所未聞。”嬴政激動之餘,習慣性地握住李肇的手,煽情地問,“李卿,請你務必要造之,朕從未嚐試過如此快速之物,如能有此物,咱大秦不就可馳騁四方?”


    不禁憧憬,反而將巨物拋之腦後。


    李肇拱手道:“陛下放心,肇正有此意,隻是這黑水,恐怕從沛縣運迴的還不夠。”


    嬴政擺擺手,一副這不是事兒的表情,道:“朕迴宮後馬上命人運之,絕對足夠。”


    有了這句話,李肇放心了。


    石油的興起,將是一場革命,更是一個新時代來臨之兆,李肇可想到,不久的將來上林苑將會成為現代化都市。


    工業血液解決,接下來的事情自然能水到渠成,一個新紀元就要開啟。


    “對了陛下,汽車的行駛需要平整的路麵,才不過於顛簸。”


    往往汽車行駛達到高速時,如果路麵不夠平整,非常顛簸,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鋪路很重要。


    “肇想,待煉油作坊建設完畢,便鋪設瀝青路。”


    “甚好!”嬴政不假思索迴應,“而且越快越好。”


    “可是路段還需陛下割舍。”


    李肇試探性地問,他想到了一條現成的馳道,要是陛下答應下來,那修路就方便多了,這不是主要,主要是,可以省下很多成本。


    “無礙,主要你喜歡,大可索之。”


    李肇想不到皇帝如此爽快,可見他對瀝青路的渴望之濃。


    “肇想在直道上鋪設瀝青。”


    秦有眾多馳道,卻唯獨一條直道,被後世稱為秦直道,


    秦直道在曆史上比較有名,甚至接下來的眾多朝代都使用,直至民國才被逐漸拋棄,拋棄並非完全放棄,還是有用的,以致到現代,有些人出遊,都專門走此道,尋找曆史痕跡。


    可見此道在曆史潮流中作用之大。


    秦直道始於鹹陽,終於九原郡,全長一千四百裏,是大秦主要交通幹線,更是抵禦匈奴的利器。


    “直道?”嬴政猶豫了,不是他吝嗇,直道乃要道,如鋪設過程中失敗,豈不廢之?當然,他這個想法是多餘的,瀝青路鋪設隻是在路麵上鋪上一層瀝青罷了,至多讓壓土機在上麵碾過,絕對不會破壞路麵。


    廢之更不可能,即使再廢,也比尋常路得力。


    不過,皇帝想想那可倍之快馬的汽車,咬咬牙還是點頭。


    “謝陛下,肇少頃便命人建辦煉油作坊,盡快將汽車和瀝青弄出來,到時,陛下想去九原郡,半日可達。”


    半日可達?


    嬴政愣住了。


    如是快馬,行之也需兩日,那是快速而行才行,如是行軍,所需時日更多,可鋪了瀝青之後半日可達?似乎有些離譜,可一想到李肇所說的汽車,便也釋然。


    李肇所說的話絕對不會假,如真是這樣,抵禦匈奴侵犯就容易多了,甚至可化被動為主動,一舉殲之。


    自一統六國後,皇帝的野心從未停息,之所以止步於九原郡,實在各方麵限製罷了,如給他足夠的條件,他絕對會對匈奴動手。


    “彩,彩!”一連說了兩個‘彩’,可見他的激動。


    李肇笑了。其實他選擇秦直道也有他的目的,便是為了陰嫚。


    自從皇帝口中得知雪山之巔可能在匈奴境內,一直擔心不已,他怕陰嫚會沿著那句話尋找至匈奴,匈奴和大秦一直不和,如大秦公主入之,將會是何等困境,李肇不難想到。


    但有了瀝青直道就不同,如匈奴真的敢為難陰嫚,他必卸下所有,領上林苑眾一舉攻之。


    今日,兩人都是開心的,皇帝更是二次入阿房宮,陪著李肇視察了整個阿房宮之建,並對蕭何交代了很多很多。


    末了,一行人再度從中走了出來,一同迴上林苑,可路才走了一半,便見到小壯急匆匆地奔來。


    “少爺,不好了,黑水被劫。”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鈴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鈴鐺並收藏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