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收拾好了, 迴到內室,便見衛秀也醒了,正在著衣。


    “阿秀。”


    衛秀一麵係衣帶,一麵迴頭過來,見她神色好多了,便是一笑:“你稍等片刻,我很快就好。”


    濮陽衣衫齊整地過來,坐到榻旁。


    衛秀係好了衣帶,探身摸到支撐她起身的拐杖,一隻白嫩的手覆上她的手背,阻止了她。她不解地望向濮陽。


    濮陽本要謝她,在昨夜,在她乍逢噩耗,悲痛萬分之時,與她懷抱,與她安慰。隻是想到她們是夫妻,說謝未免見外,便隻愛惜地將她手中的拐杖拿出來,放到一旁:“我先去,你天亮了再起。”


    外麵天還黑著,嚴寒萬分,且接連兩日來迴奔波,她很擔心阿秀累著。


    衛秀不欲她諸事纏身之餘,還要記掛她,便答應了,隻囑咐道:“目下宮中亂著,殿下多帶些人去。”有什麽事,總是自己的人差遣起來放心。


    濮陽答應了。


    衛秀重新躺下,看著她走出房門,才又合眼睡去。


    大約是看到濮陽振作起來了,衛秀這迴睡得略有些沉,待她醒來,天已熹微。


    東方放出曙光,金黃的,逼退了寒色,逐漸自東方一隅布滿整片天空,金光萬裏。這是一個冬日裏難得一見的晴天。


    衛秀在簷下,抬眼望向遠處高空,陰雲盡去,天空湛藍如洗,屋頂上的白雪,被冉冉升起的陽光映照,像度上了一層金,不再白得刺眼。


    衛秀抬頭看了一會兒,令府中準備車駕,她要入宮。


    宮中已經夠陰沉沉了,若是天氣再陰,簡直連喘息都難。天公作美,放了晴,眾人行走於高闊的天空下,好歹覺得舒暢了些。


    大部分人隻欣喜於晴日便於行事。先帝停靈在宮中,王公貴胄、內外命婦俱要按時入宮舉哀,若是下雪或下雨,帶起水來,濕漉漉的,總歸不便,晴天便好多了。


    但蕭德文不這樣以為,他認為這是吉兆!這是上蒼預示!


    他讀過史書,但凡明君出世,總會有些不同尋常的天象異兆,讀的時候心中很向往。現在他一登基,就放晴了,可見天也知他是個明君,興許還是聖君!


    蕭德文伸開雙臂,由宮人侍奉他穿上連夜趕製的袞服,心中大是得意,自今日起,這個天下就是他的了!


    穿戴完畢,他就往外走,身後一內侍慌忙道:“陛下,您還未服喪!”


    他趕上來,手上還捧著一見麻布所製的喪服,需蕭德文罩在袞服外。蕭德文瞥了一眼,就皺起眉頭,這生麻布做的衣服,粗糙得很,十分有損他的威嚴。


    想到自己初為帝,君威未立,還是稍稍謙虛些為好,先將先帝喪事辦過去,等宮中這些白幡都撤去了,便是他一展拳腳的時候。


    想好了,蕭德文一挑眉,道:“拿來朕穿上。”


    他要先去靈前上香。


    衛秀入宮,恰遇上蕭德文。


    蕭德文自以他是皇帝了,與往日很不同,說起話來也帶了些上位者的高傲,與衛秀寒暄兩句,就目視前方道:“朕還要去見朝臣,駙馬請自便。”


    衛秀注意到他言辭輕浮,舉止傲慢,當即欣慰一笑,低首略施一禮,以作相送。


    蕭德文昂首挺胸,誌得意滿地走了。


    衛秀怎會將他這無禮放在心上,他越得意忘形,衛秀便越高興。以新君不甘寂寞的個性,必然急欲表現,幼帝與輔政之臣,向來難以調和,想必很快,就有齟齬產生。濮陽位列輔政,而她是她的駙馬,親疏有別,怕是再難哄住蕭德文,既然如此,不如不哄了。


    待蕭德文一走,衛秀攔下一內侍,問道:“可知濮陽殿下在何處?”


    那內侍見是她,當即露出一個諂媚的笑來:“原來是衛駙馬,濮陽殿下往宣德殿,整理先帝遺物去了。”


    先帝沒有皇後在世,後宮之中也沒有哪一妃子格外得寵,濮陽不放心蕭德文那毛毛躁躁的性子,便親自去了。


    衛秀默了片刻,與那內侍微一頷首,去了偏殿。


    往來舉哀之人甚多,不是身居高位的大臣,便是血脈貴重的宗室勳貴,宮中特清出幾間宮室,供以歇息。


    賓客分男女安置。此時諸王與諸駙馬俱在,隻晉王不見了蹤影。他正在後宮,與淑妃商議,接下去,要怎麽做。


    晉王沮喪一夜,又活過來了。給人鋪了路又如何,好歹先帝是真死了。三位輔政大臣厲害又如何,他們不是皇帝,許多事做起來便不那麽名正言順,至於皇帝,如今的皇帝可還有先帝的魄力,可還有先帝的能力?黃口小兒,不足掛齒!


    走到這一步,晉王是不會後退的,雖然冒出三個輔政大臣在他預料之外,但至少,他能趁著朝中忙亂,重振旗鼓,不必如先帝在時那般命懸一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如舊+番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花辭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花辭樹並收藏春如舊+番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