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想得開,蘇小木感動之後卻不得不為家裏的其他人考慮。


    她擦幹淨眼角溢出來的淚水,在腦海中搜索其他的應對之策。


    “娘,我可以無所謂別人在背後說我,可是家裏的幾個孩子還是要名聲的,若川若辰要去私塾讀書,若彤也到了議親的年紀,還有若楠跟姐姐家裏的幾個孩子,他們總不能總是聽村裏的這些汙言穢語,所以你要不要想想叫家裏人直接搬去鎮上住?”


    蘇小木想著自己現在反正有錢,就算是在鎮裏給顧家人買院子住也是可以的。


    而且鎮裏不管是平時買東西,還是做生意都方便的很。


    不用大家再來迴的跑,每天早起就為了那一個多小時的山路。


    本來家裏的兩個孩子,一個在鎮上學記賬,一個在鎮上學手藝,都是每天要去鎮上的。


    “這……”


    李氏沒想過這一茬,她有些猶豫。


    “這件事你得讓我好好想想,我也要跟你爹商量商量。”


    李氏的反應蘇小木並不意外。


    顧家人是土生土長在這個村子裏的,他們對這個村子一定很有感情。


    現在不過是他們在這村子裏經曆的一點小插曲,雖然很讓人心寒更無語,可想要他們做出離開這個村子的決定,多少是有些困難跟不切實際的。


    她也沒有繼續勸李氏離開村子,而是跟她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如今科舉考試將近,我們要等的也就是相公的好消息,待他在京城站穩腳跟之後,我們一家人總是要去京城同他一起的,那麽娘可有想過家裏的田地,或者說老屋要如何安置?”


    他們去了京城,一時半會兒是斷然不會再迴來這小村子。


    顧景城這麽多年努力讀書,為的不就是能夠出人頭地,帶著一家人都能過上好日子嗎?


    他隻怕是做不出一個人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把父母親人都放在老家受苦。


    便更加別說家裏還有幾個孩子等著去外麵見世麵,不能繼續在這小小的村落束縛著。


    顧若彤大了要找夫家議親,在這小村子裏她能遇到的最好的,不過也就是像羅秀才那樣的草包人物。


    說起來在這多重考慮之下,李氏還是要思考離開這小村莊的事。


    不過是從搬去鎮裏,變成了搬去京城而已。


    “小木說的這事娘也考慮過,雖說家裏人之前都一直嚷嚷著等景城考取功名後大家一起去京城享福,但想想景城也不容易,他這剛開始還要自己想辦法在京城站穩腳跟呢,哪裏有這麽多的功夫招唿我們?不如再緩緩,有你在旁邊陪著他就夠了。”


    李氏還是猶豫,這事她跟顧老爺子說過很多次。


    做父母的無論如何都不希望拖累孩子,何況顧景城還是他們家裏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


    等他在京城做官站穩腳跟了,有本事養他們這些做父母的了,他們再過去享福,這樣也不算拖累景城。


    李氏越在心裏想越覺得是這個道理。


    於是她開口就想再同蘇小木講,要她無論如何都要照顧好顧景城的事。


    而蘇小木和李氏相處那麽久,又一直愛關注她的情緒變化,哪裏會不懂李氏接下來要說的話是什麽?


    李氏和顧老爺子就是這樣,寧願自己受苦,帶著家裏的其他人受苦,都不願意叫顧景城這個在農村過得跟個大少爺一樣的人吃一點點的苦。


    家裏但凡有一個雞蛋,都會全部喂給顧景城,其他比他小的孩子,比他小的小輩,是連一個雞蛋沫都輪不上的。


    這般的好日子堆砌出來,也怪不得顧景城出生鄉野,卻不曉得多少民間疾苦了。


    蘇小木心裏默默歎氣,她反正是如何也不肯答應李氏他們在顧景城科舉之後還在村子裏吃苦的。


    蘇小木伸手拉住李氏的雙手,固執的搖頭話裏話外都是她自個兒的主意。


    “娘剛才說的這些都不用擔心,我前幾個月在府城做生意,雖然掙的沒有傳言中的那麽誇張,沒有住什麽大房子掙到金山銀山,但也足夠我們一家人在京城買個宅子定居了。”


    蘇小木屬實是心疼李氏,她已經吃了大半輩子苦了好不容易做兒子的有出息,哪裏還要繼續再吃苦?


    而且還是在她兒子自個有福享的情況下。


    蘇小木話說的極為強勢,不叫李氏有任何拒絕她的機會。


    “再說了相公如果考得到狀元,朝廷還會賜給我們府邸,到時就是連買房子的錢都不用花的,您不用考慮那麽多,隻要在後麵的日子跟著我們享福就是。”


    “哪有你說的那麽簡單?這人到這個世上來可不是享福的,大家都是來吃苦的,不是有句話這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嘛。”


    李氏聽了蘇小木說的話覺得心裏非常的潤貼,但她也知道去京城的事情絕對沒有蘇小木說的那麽簡單。


    那可是京城唉,可不是像他們這種小地方,日子過起來哪會有那麽簡單?


    而且不是說,在京城裏就算是個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比他們這些鄉野地方的人有見識,有本事嗎?


    李氏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也知道家裏人幾斤幾兩。


    他們如果沒有一點準備就貿然去京城,怕是會給顧景城丟臉。


    縱然家裏給了自己這個兒子許多好處,他從小到大都被一家人供養著,可是除了錢財跟其他東西以外,讀書的苦是顧景城一個人真真切切的吃的。


    在家裏沒有牛車馬車的時候,他每次修沐迴來都是聽著第一聲雞叫出門讀書。


    一個人走十幾二十裏的山路迴來休息,從顧家村去城裏的這一路上,除了填滿地的黃泥巴,便是顧景城曾經印下的一個又一個的腳印。


    夏日的痱子,冬日的凍瘡,任何東西都能造假,唯獨這些他自己真真切切的付出,是不會有任何假的。


    李氏話說到這裏,眼睛還有點濕潤的開始抹眼淚。


    蘇小木看見婆婆這個樣子也不好繼續說下去了。


    她突然在此刻反應過來,李氏和顧老爺子這些做父母的,那麽的去供養一個孩子,或許真的不是想從孩子身上得到什麽好處,或許僅僅隻是想看著孩子出人頭地。


    莊稼漢的孩子能夠去讀書,擺脫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這個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想到這裏,蘇小木也不再勸李氏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科舉男主糟糠妻後,我跑路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林並收藏穿成科舉男主糟糠妻後,我跑路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