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從表麵上看,無疑是熱鬧非凡,其樂融融的,似乎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看最新最全小說


    其實不然。


    至少升龍府的百姓和官員不是這樣的,他們還都是心懷忐忑,因為他們無法得知李奇內心究竟是怎樣想,雖然李奇今天遵守了他的諾言,沒有死一人,沒有搶百姓一粒米,甚至都沒有驚擾到一個百姓,而且還不斷在向他們示好。


    但是誰能保證今後也會如今天一樣。


    所以,在短時間內,交趾的百姓是不可能完全放開懷抱,接受大宋的,這是一個必走的流程,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隻有時間方可讓他們徹底放開懷抱來。


    張伯玉、劉慶覃、楊英珥在宴會結束後,更是處於一種虛脫的狀態,這都是因為他們的神經繃得太緊了,可是正當他們迴到家準備休息時,噩耗突如其來,不僅如此,李奇的傳召也接踵而來。


    他們三人可也是老油條,這一聽到李全聖自殺的消息,一顆心都差點跳了出來,趕緊又將衣服穿上,急急忙忙的趕去了皇宮。


    李奇坐在交趾皇帝的禦書房內,陰沉著一張臉,望著張伯玉他們三人,突然一拍桌子,怒斥道:“豈有此理,爾等真是太可惡了,我遵守了我的諾言,可是你們卻在我眼皮底下玩花招,當我是傻子麽,也許你們還不知道,我這人最恨的就是別人在背後動手腳,如果你們要玩,老子奉陪到底。”


    對待百姓,他采取的是懷柔政策,但是對於交趾的這些官員,他可就沒有那麽客氣了,如今他們可是下上級的關係,哪有作為上司的還得去討好下屬的道理。這關係必須得弄清楚。


    張伯玉此時已經將李全聖詛咒了一百八十萬遍,急忙解釋道:“樞密使明鑒,此事我等也是剛剛知曉,我敢對天發誓,此事全都是李全聖從中作梗,與我等無關。”


    “明鑒?”


    李奇冷笑一聲,道:“這事實擺在這裏,換做你們是我,你們會相信這話麽?在我們入城之前,你們三個可是這升龍府的首輔。[]你們現在告訴我,這事你們毫不知情,未免也太荒謬了吧。”


    楊英珥都快哭了,委屈的要死,道:“此事我們真的是毫不知情,不瞞樞密使,當初我們求和之時,李全聖就極力反對歸降大宋,是我們三人苦口婆心勸導。又說服舊太後去與他說,他這才答應下來,但我們還是怕他在樞密使進城時搗亂,於是將他貶職。讓他帶領士兵去城外駐紮,我們怎麽可能會與他串通。”


    “太傅說的是。”劉慶覃道:“如果我們要從中作梗,也不會選擇這麽愚蠢的法子,這不是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嗎。要是這樣的話,我們當初還不如不答應歸降。”


    李奇聽得臉上的憤怒緩和了幾分,他這麽精明。怎麽可能猜不到此事與他們三人無關,但是他必須給予他們足夠的壓迫力,震懾住他們,否則的話何以立威,第二個李全聖馬上就會出現。沉聲道:“此事真與你們無關?”


    張伯玉一個勁的點頭道:“真的,還請樞密使明察秋毫。”


    劉、楊二人也是紛紛點頭。


    “那好,我姑且相信你們一迴,但是千萬別讓我查到一些與你們有關的蛛絲馬跡,否則的話,休怪我翻臉不認人。”李奇沉目一掃,又罵道:“這個老匹夫,當初在富良江就應該一刀結果他。”


    是啊,你要早結果了那老匹夫,也替我們省了不少事。劉慶覃暗自嘀咕了一句,又道:“樞密使,這李全聖在升龍府德高望重,他這一死,對於歸降一事可是極為不妙。”


    “這我知道。”李奇鬱悶的點了下頭,道:“如今我擔心的反倒不是百姓是怎麽想的,而是軍隊方麵,特別在南邊的那些軍隊。”


    “嗬喲。”


    楊英珥突然驚唿一聲,道:“樞密使,情況可能不太妙。”


    李奇皺眉道:“此話怎說?”


    楊英珥道:“樞密使有所不知,過去我們與南邊的占城國打了好幾年的仗,而那一次戰爭乃是李全聖的祖父李常傑發動的,因為這些年我們與占城國的關係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故此那裏一直都駐紮著重兵,而那些將領又都是李全聖的門生,如果他們得知李全聖自殺的消息,難免不會另作他想。[]”


    李奇聽得愁眉不語,他實在是不想再生波折,而且士兵們也不見得還想繼續征戰下去,但是眼下的情況,一旦處理不好,在宋軍退兵後,一定會生出大亂子的,他思考了半響,突然道:“劉學士。”


    “下官在。”


    李奇道:“你立刻以樞密院以及舊太後的名義起草幾封信給南邊的各位將軍送去,將歸降一事盡數告訴他們,並且讓他們立刻迴升龍府複命。”


    劉慶覃一愣,道:“不知樞密使此舉何意?”


    李奇笑道:“快刀斬亂麻,我不想再拖下去,要麽降,要麽死。”


    老匹夫啊老匹夫,你真是害人不淺。劉慶覃心中暗罵李全聖一句,垂首閉目道:“下官遵命。”


    李奇又道:“哦,還有一件事,你們迴去立刻吩咐自己府中的下人傳一些消息出去。哼,老匹夫,就憑你也敢跟我玩這等小把戲,難道你不知道我就是玩這個起家的麽。”


    張伯玉三人退去後,李奇又將馬橋叫來,道:“馬橋,你即刻出宮,用暗號通知那些人,讓他們幫我們散播一些謠言出去。”


    ......


    這紙是包不住火的,第二天一早李全聖在軍營中自殺的消息就傳到的城內,而且很快傳遍了全城。


    這無疑是在剛剛趨於平靜的湖麵再度投入了一顆巨石。


    一時間又是人心惶惶,畢竟李全聖的地位是舉足輕重,而且還曾被百姓視作救世主、主心骨,他這一死,升龍府的百姓好像都失去了安全感。


    究竟李全聖為何自殺?


    這背後又隱藏著什麽陰謀詭計。


    是否被宋軍的逼死的。


    這一切的一切光是想想,就讓人毛骨悚然。


    不僅是百姓,就連那些小官小吏們都覺得害怕。他們就怕宋軍是表麵來一套,暗地裏來一套。


    同時間,各種小道消息都冒了出來。


    這第一種說法,自然就是宋軍為報複當年李常傑在邑州、欽州屠殺大宋百姓,故此才逼死李全聖。


    第二種說法,就是李全聖知道宋軍肯定是容不下他,不願受到折磨,故此才先自行了斷。


    第三種說法,就是李全聖不願寧死不屈,不願降宋。以死明誌。


    第四種說法,李全聖其實是引咎自殺,正是因為他在富良江的大敗,才直接導致升龍府淪陷。


    第五種說法,李全聖是惦記先帝之恩,隨先帝而去了。


    ......


    總而言之,就是八卦滿天飛,而且每一則八卦還都具有一定的道理,這也導致百姓們是各執一詞。爭吵不休,因為每個人的性格是不同的,那麽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常言道。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且他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堅持的才是最正確的。


    皇宮內。


    “現在外麵的情況怎麽樣?”


    李奇朝著剛剛從外麵打探消息迴來的趙菁燕問道。


    “還能怎麽樣,都亂成一鍋粥了,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百姓們爭的是不亦說乎,剛開始他們還心懷懼怕。但如今似乎都將注意力放在了爭吵上麵,隻想爭一個輸贏,鮮有人去真正關心李全聖之死,你這一招混淆視聽,真是高明啊!”


    趙菁燕笑著直搖頭,又感慨道:“這李全聖也真是有夠倒黴的,打仗遇到了嶽飛他們這一群後起之秀,玩陰的又遇到你這祖師爺,我想他在九泉之下一定不能瞑目。”


    李奇哼道:“我現在是沒有功夫跟他們扯這些爛事,否則的話,他要李全聖身敗名裂。不過你別著急,這才剛剛開始。”


    趙菁燕詫異道:“難道你還有後招?”


    “這是必須的啊!”李奇笑嗬嗬道:“先讓他們多吵吵,省得他們沒事做,整天蹲在家裏瞎想,等到他們已經將那些謠言信以為真時,我再放出消息,說李全聖是引咎自殺的,給予軍人最高規格的厚葬。”


    趙菁燕笑道:“如此一來,當初那些就篤定李全聖是引咎自殺的百姓一定會更加堅信。”


    李奇點了點頭,道:“到時這些人的氣焰一定會非常高,待他們的輿論壓過其他人,似乎一切可以蓋棺論定時,我再發出一些關於李全聖貪汙受賄的消息。”


    趙菁燕道:“貪汙受賄?”


    李奇笑吟吟道:“這世上就沒有不偷腥的貓,特別站在頂端的那些人,就算李全聖沒有貪,他的家人,他的祖父呢,我還就不相信連一點汙點都找不到,你道此消息放出後,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趙菁燕沉吟片刻,隨即笑道:“我明白了,當官府放出李全聖是引咎自殺的消息,並且還給予李全聖厚葬,那麽這一派的人一定會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才是對的,他們一定會大肆宣揚李全聖的功德,打壓其他人,可是這什麽事都不能做過了,過了就錯了。


    他們這般耀武揚威,必定會引來其他人的反感,因為他們都是擁護李全聖的,那麽在爭吵的過程中,其餘人肯定也就會遷怒於李全聖,等到你再放出這第二個消息後,這些人就一定會借此大肆抹黑李全聖,以此來滿足自己的好勝心,至於那些真理隻會被這些爭吵而掩蓋,你這一招連環計還真是夠狠的。”


    李奇沒好氣道:“相比起那老匹夫,我算是善良的,若非他賊心不死,我現在還用的著如此費心嗎,你知道的,我現在可是還有一大攤子事要處理。”


    “這倒也是。”趙菁燕稍稍點了下頭,道:“關於點算國庫和土地的事宜就交給我去辦吧,你就專心處理段氏那邊。”


    汗!我隻是說我有點忙而已,也沒有請你出手幫忙呀,還點算國庫,沒有這個必要吧。李奇愣了下,訕訕道:“呃...冒昧問一句,你的算術不會也是種伯伯教的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小廚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希北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希北慶並收藏北宋小廚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