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


    單慎出列,一副懊惱模樣。


    順天府沒有抓到殺害道衡的兇手,甚至,沒有進一步的線索。


    案子進展不順利,少不得被其他朝臣們問長問短一番。


    單慎不辯白,老老實實聽別人挑刺。


    他這麽一副「有罪」的樣子,反倒是叫其他人不好意思逼問了。


    連逼問那畫像到底是怎麽目擊來的的人,都沒有了。


    徐簡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迴頭看了單慎兩眼。


    不得不說,單大人裝死的本事真不錯。


    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抓不到那個真兇。


    放出懸賞畫像,也不過是逼著對麵棄子而已。


    你說有招吧,他們很是被動,你說沒招吧,又能把對麵弄得夠嗆。


    隻不過,都不在明麵上。


    那些謀算與逼迫,不會在案卷上、文武大臣、甚至聖上麵前表露出來,隻會靜悄悄的,顯得順天府毫無辦法。


    單大人做事也是爽快,那天說好了查三天、那就是三天,時間一到,直接到早朝上表示自己盡力了又無能為力。


    畢竟,有畫像貼著,總不能說他們混日子、沒辦一點正事。


    徐簡的視線從單慎身上收迴來,又悄悄抬起眼,看了聖上一眼。


    單大人確實有恃無恐。


    正如那天徐簡在衙門裏和單慎、萬塘說的那樣,這案子多半就是「不了了之」,一來牽扯太廣,不是順天府、守備衙門能應付的,二來聖上不想一拖再拖。


    有個差不多的結果,把案子結了,這是聖上的想法。


    單慎在順著聖意來,自然就是這樣了。


    果不其然,就算有幾個耿直的提出「兇手畫像準不準」的疑惑,單慎也沒有多作解釋。


    反倒是萬塘,脾氣上來了,甕聲甕氣道:「那兇手的畫像,各位大人們都看過了嗎?


    多多少少留點印象,以後街上若遇著了,勞煩立刻知會我們守備衙門,或者是順天府,我們立刻抓人。


    人手就這麽多,京城又這麽大,還得靠各位這麽多雙眼睛,替我們找人。」


    萬塘說完,一時間鴉雀無聲。


    隻徐簡,彎了彎唇,無聲笑了笑。


    聖上端坐在龍椅上。


    他看到了徐簡的神色,心說,這半年還真是長進多了,看樂子都知道悄悄看了。


    想歸想,聖上對著單慎,嘴上也沒有多客氣,最後說了句「繼續查」。


    當然,單慎知道,徐簡也知道,這句話說說而已,聽過就算。


    退朝後,徐簡被召去了禦書房。


    曹公公引他進去。


    徐簡行禮入座,接過茶盞,嚐了一口。


    聖上問得很直接:「是你跟單愛卿說,不用硬查到底的?」


    「不是,」徐簡答道,「單大人盡力在查,實在是進展有限。」


    聖上嗬地笑了聲,隻聽語氣,倒也沒有什麽高興不高興的情緒:「單愛卿是個頂真脾氣,讓他查一半……」


    後半截話,聖上沒有說。


    徐簡聽得明白,便道:「查一半確實不好受,不過,單大人入仕多年,輕重都清楚。反倒是臣,經驗不足,要多聽單大人與萬大人的意見。」


    聖上又是一笑,這迴多了幾分笑意。


    萬塘嘛,確實是個精明的,比單慎斟酌得多些,是個會提出「點到為止」的人。


    「聽你這麽說,」聖上順著徐簡的話,又道,「你不滿意查一半?」


    徐簡沒有立刻迴答,思索片刻,抬頭看向曹公公。


    曹公公敏銳,懂徐簡的意思,但他得聽聖上的。


    聖上的指尖點了兩下。


    曹公公會意,去了中殿那兒,把待命的小內侍們都打發出去、隻留個心腹守著,而後又迴到禦前,恭恭謹謹站著。


    徐簡這才道:「臣倒不是不滿意,而是,挺過意不去的。」


    這個說法,別說曹公公抬了抬眼簾,連聖上都不由挑眉。


    徐簡又道:「外頭都不知內情,但臣經手辦的、臣知道,陳米胡同那兩塊金磚是臣放的,和廢皇子沒有什麽關係。


    單大人不曉得,萬大人也不曉得,他們追著查廢皇子,也查那枚古月人的金箋。


    廢皇子那條線本就不好查,古月使節又已經離京,兩個衙門都鞭長莫及,隻能是東一點、西一點,一丁點的進展都還得攪和在一起、一並分析,這能分析出什麽來?」


    線索證據都在作假,追著假線索一路挖,這要是能查到真兇,才真的稀罕了。


    當然,這個「稀罕」是聖上的想法。


    徐簡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偽造了證據,但他的方向是對的。


    真兇的確被逼到斷尾了。


    「臣天天在順天府,看著上下圍著那假金磚轉,真過意不去。」徐簡道。


    聽他這麽說,聖上眉宇一展:「確實為難單愛卿了。」


    徐簡佯裝整理思緒,又道:「臣以為,死一個道衡,已經是意外收獲了。


    道衡背後的人不好抓,您知道的,他和王六年那一群有關。


    廢皇子相關的案子,您並不想交給順天府,所以去年才會把王六年提迴宮裏、交給曹公公審。


    一來,單大人不好應對,他之前查個英國公府,您都要讓臣給他撐場麵當救兵,這與他的能力無關,與身份有關。


    二來,順天府的主要職責還是應對京畿大小事情,若牽扯太多精力去查一件很難進展的案子,得不償失。


    因而,查一半、半途而廢,卻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聖上深深看了徐簡兩眼。


    他知道徐簡有本事,也清楚徐簡就是年輕、需要經驗,但他也看到了這半年裏的長進。


    比起被不情不願塞去兵部那時候,長進多了。


    而且,徐簡看得越來越準了。


    「隻有這些嗎?」聖上故意問道。


    徐簡靜默了一瞬。


    他知道聖上會問這些。


    在他講了前麵那一番話之後,聖上必定會問。


    因此,靜默時的態度就很考究,看似遲疑猶豫,實則,徐簡心裏都有數:「查太久,對殿下來說不是好事,您想點到為止,單大人、萬大人也的確都能揣度得到。您若堅持要由他們兩個衙門查個水落石出,那就是硬著頭皮,他們也會查下去。」


    聖上不置可否,拿起茶盞,抿了一口。


    貢茶出色,禦書房的泡茶的內侍手上功夫也到位,可不知道怎麽的,這一口下去,聖上隱隱覺得有些澀味。


    澀得嗓子眼都不太舒服。


    單慎、萬塘他們在忌諱什麽?自然是忌諱邵兒,忌諱他。


    君臣相處,本就是如此的。


    都說「妄圖揣度聖意」是罪過,但其實並非那麽一迴事。


    一丁點不揣度他的想法,那是沒把聖上看在眼裏,欺負「小主子」。


    揣度了又揣度不明白,那是太蠢了,日理萬機的,誰耐煩天天跟一群蠢貨打交道?把天下大事壓到蠢貨們腦袋上,老百姓還能不能過好日子了?


    聖上喜歡會揣度的,更喜歡揣度得明明白白的。


    這一次,單


    慎和萬塘顯然是揣度明白了,可聖上還是不太舒暢。


    究其原因,邵兒不爭氣。


    鬧出這些事情來,弄成這幅局麵,不說他這個當爹的替邵兒在收拾殘局,查案子的這一個個也是。


    徐簡先前就不得不想出造兩塊假金磚的法子來了……


    養兒子,替兒子收拾,情理之中。


    君臣相處,徐簡以前也講過,救殿下是應當的。


    可情理也好,應當也罷,怎麽也得有個盡頭,不能長久如此下去。


    或者說,起碼得是真真切切、天大的事。


    而不是陳米胡同烏七八糟多提兩句連老臉都臊得慌的事。


    邵兒年輕,但也沒有那麽年輕了。


    同樣是收了性子好好觀政做事,徐簡看著越來越像模像樣的,邵兒卻不知道輕重!


    這都不是把邵兒叫到跟前、罵一通能解決的問題了。


    「有線索就查,沒線索也隻能擱置,」聖上清了清嗓子,「單愛卿拎得清,隨他去。」


    徐簡應了聲「是」。


    聖上打量了徐簡兩眼:「剛早朝時,朕看你笑了。」


    徐簡道:「臣覺得萬大人說得很有道理。」


    「行,比之前長進,」聖上舒了一口氣,「沒說不讓你看樂子,端得住就行了。」


    話說到這兒,徐簡心知差不多了,幹脆把話題帶開:「要娶媳婦了,不能沒有長進。」


    提起高興事,聖上放鬆許多:「對,過一陣就要放小定了,準備得怎麽樣?」


    「安逸伯與伯夫人做主,」徐簡答道,「我反倒沒什麽事。」


    聖上又問:「與寧安處得怎樣?」


    「有些時日沒有見過郡主了。」徐簡道。


    聖上了然。


    未婚夫妻,見一麵說難不難,說簡單也沒多簡單。


    尤其是小定日期定了,上門去不合適,把人請出來也不合適。


    轉頭看了眼曹公公,聖上問:「皇太後這幾日有召寧安進宮嗎?」


    曹公公不曉得,忙出去問了。


    等消息的工夫,聖上隨口又問了徐簡幾句。


    知道徐緲搬迴府裏,與安逸伯夫人一塊準備小定,他微微頷首。


    有人操心總是好的。


    徐簡也願意讓親生母親操心。


    不似先前,根本不讓劉靖插手。


    不多時,曹公公進來迴稟:「郡主明日下午進宮。」


    聖上聽完,對著徐簡道:「聽見了?」


    徐簡起身謝了恩。


    聖上滿意點了點頭,示意徐簡告退。


    曹公公把徐簡送出去,迴到禦前給聖上添了茶:「這門親事真是指到國公爺心坎裏去了,還不止,小的覺得郡主也很滿意。」


    聖上哼笑了聲:「朕這個媒做得真不錯。」


    離開禦書房,徐簡不疾不徐往外走。


    他也沒有胡說,確實有些時日沒有見過林雲嫣了。


    倒不是沒有辦法,隻是得更謹慎些了。


    逼著對方兩次斷尾,同時亦等於把自己擺到了明麵上,那廂若有人盯梢……


    徐簡不怕人盯他。


    他現在身手是不夠靈敏,卻也不是原先坐輪椅、出行困難的時候,想盯住他不是簡單的事。


    甚至,玄肅精通此道,對麵一個不察,反而會被玄肅反過來盯上。


    可林雲嫣不一樣。


    她的行蹤是好跟的。


    一旦被人盯上了桃核齋,容易催生出其他麻煩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既如此,還不如慈寧宮裏說幾句話。


    聖上主動開了這個口,讓徐簡省了不少力氣。


    與此同時,林雲嫣並不在府裏,她的馬車在翰林院外。


    林璵從院內出來,沒讓女兒下車,就站在車簾子旁與她說話:「這麽心急?」


    林雲嫣笑著點頭:「很心急。」


    林璵忍俊不禁。


    他們父女兩人在說餘璞的事。


    大抵是提前住到了老實巷、能夠安心準備恩科的緣由,餘璞考得比林雲嫣印象中的好上許多。


    沒變的是,這位新科進士進了翰林院,為庶吉士。


    以他一位貧苦出身的學子而言,這是一條很不錯的路子了。


    知道府裏關注這位救過林雲靜的學子,陳桂往府裏提過兩次,說著說著,連祖母都看出來了,陳桂對餘璞讚賞有加。


    「定下差事之後,他主動來鋪子裏尋我,商量還銀子的事。」


    「當時資助的那筆錢,原就說好是借給他的,他就這麽耿直著要還。」


    「很實在,也很懇切,沒有胡亂應允,列了份單子給我,打算怎麽還、還多久都在上頭。」


    「我讓他多考慮,他說都是考慮好了的。」


    「入仕頭一年各種雜事開支不少,按季度來,每一季還得少些,第二年開始,每季都能多一些。」


    「知道府裏不缺他還的這些,但態度要端正。」


    「又紅著臉說,萬一之後他遇著些狀況,手頭實在緊了,他會再尋我商量,稍稍緩一緩。」


    「說得這麽認真了,我都不好意思讓他別給了。」


    陳桂說的時候,載壽院裏人不少,一個個都聽樂了,祖母也在笑。


    林雲嫣知道,笑容都是善意的。


    祖母自己是個守諾又頂真的性子,碰著這麽個實在人,又豈會不高興?


    四月裏,大姐養足了一百天,由陳桂牽頭,在生輝閣裏與餘璞當麵道了謝,禮數周全,行事也周到。


    林雲嫣那天沒讓陳桂轉述,自己在隔壁悄悄打量。


    陳東家辦事牢靠歸牢靠,看八字有沒有一撇卻不太靈光。


    畢竟,荊東家提過,兩府合作老實巷之初,他就看出國公爺與郡主有點苗頭,陳桂卻全然狀況外,被提醒了都沒看出來。


    所以這件事情上,林雲嫣得信自己的眼睛。


    這麽看完了大姐與餘璞客客氣氣的道謝,林雲嫣心裏大抵有數。


    餘璞在緊張。


    彼時不過四月天,前後也沒說上一刻鍾,餘璞卻緊張得冒了不少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燕辭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玖拾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玖拾陸並收藏燕辭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