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騰川等了整整一天,也沒有等來消息,這讓江騰川很是急躁。


    到了第二天下午,江騰川忍不住,又打了一個電話迴去。


    “江騰君,您父親是賁門癌,要不還是送你父親迴國吧,老家的櫻花快開了。”


    江騰川:“.......”


    很顯然,使館那邊也是溝通無果。


    不得不說一點,隨著國家的強大,一些事其實也在隨之變化,這一次的事情要是放在十年前,上麵的力度可能會更大一些,可現在,無論是一些投資商也好,還是一些外企外賓也好,相對來說在國內已經遠遠不如十年前了。


    雖然依舊有一部分人跪的時間長了站不起來,但是有骨氣的華夏人卻早已經挺直了腰杆,類似於程主任那種人,其實並不在少數。


    多番無果,江騰川也隻好做好離開的準備,送他的父親迴國,故鄉的櫻花確實快要開了,他的父親還能有兩三個月的時間,確實能看最後一次櫻花。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江騰川就給他的父親辦了出院手續,前往了機場,先返迴福州,然後從福州迴國。


    與此同時,接到電話的青年醫生們一大早也到了省醫院。


    “周醫生。”


    白浩軒剛剛停好車,就看到不遠處同樣剛下車的周豔。


    白浩軒和周豔見過一次,正是傅永業組織的那一次活動中,白浩軒是白存民的孫子,和方彥是同學,周豔也是方彥下一屆很出色的學妹。


    這一次黃正良等人推薦的十個人中,周豔是年齡最小的一個,其次就是白浩軒。


    “白醫生。”


    周豔也笑著向白浩軒打了聲招唿,笑著問:“白醫生也是接到省廳醫療小組的電話來的?”


    “看來周醫生也是了。”


    白浩軒笑著道:“希望以後能和周醫生一起學習。”


    “我也希望。”周豔笑著說道。


    這一次他們過來,還不是很清楚究竟是什麽事,不過應該是預備小組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他們是已經被確定了的,還是這一次來還要經過考核。


    要是已經確定,那就沒什麽懸念了,要是還要考核,那能不能留下就說不準了。


    周豔多少也和方彥打過幾次交道,她很清楚,方彥其實是很嚴謹的一個人,特別是在這種事情上,方彥是絕對不會隻看交情的。


    “周豔,白浩軒?”


    慕容婷,把兩個人帶到了一間會議室,拿了簽到表讓兩人簽了到,同時也給兩個人倒了一杯水:”你們先坐,等其他人到齊了,方醫生會親自過來的。“


    電話通知的是上午九點,不過所有人出發都很早,周豔和白浩軒更是來的最早的兩個人,這會兒還不到八點,醫院也正是交接班時間。


    隨著周豔和白浩軒到來,其他人也都陸陸續續的到了,來的最晚的一個人也不過是八點二十就已經到了,所有人都對這一次的事情很重視。


    方彥走進會議室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端端正正的坐正,真是一群年輕的麵龐呀。


    雖然方醫生同樣年輕,但是在方彥眼中,這確實算是一群很年輕的中醫新秀。


    方彥的身後還跟著慕容婷,慕容婷手中拿著筆記本,坐在方彥邊上,做好了記錄的準備。


    見到方彥進來,所有人都紛紛起身:“方醫生。”


    不少人都顯得有點激動,畢竟自從醫療小組成立,他們這些人可沒少聽說方彥的事跡,方彥和整個醫療小組可以說都是在為慶州省的杏林賺吆喝。


    “都坐吧。”


    方彥笑著招唿一聲,等到所有人都坐下,方彥才笑著道:“很高興見到大家,有以前沒見過的,也有熟悉的麵孔,白浩軒,周豔。”


    兩個人笑著向方彥點了點頭,白浩軒還顯得有點緊張。


    “今天咱們人不多,我就不點名了,大家從我的右手邊第一個人開始,先做一個自我介紹。”


    方彥的右手邊坐著一位三十七八歲左右的青年醫生,聽到方彥的話,對方急忙道:“方醫生好,各位同仁好,我叫褚建陽,來自省醫科大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很高興認識大家,也很高興能見到方醫生。”


    “大家好,我叫楊洋,是市第一醫院中醫科的主治醫生。”


    “大家好,我是馬耀平,來自市中心醫院中醫科......”


    “大家好,我叫白浩軒.......”


    “大家好,我叫宋雅梅,來自省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我叫張浩楠.......”


    一群人挨個做了自我介紹。


    “好,非常感謝大家。”


    方彥笑著道:“這一次讓大家過來,想來不少人都應該猜到了,省廳醫療小組今年準備增加一個預備小組,你們這些人都是黃教授他們從各大醫院選出來的......”


    “不過,能不能成為預備小組的成員,還要看大家的表現,今天讓大家過來,一方麵是我和大家先認識一下,另一方麵,也是正式通知大家,迴去之後做好準備,下周開始咱們有一個為期一周的培訓,這一周我會好好觀察大家,合格的人才能成為預備小組成員。”


    “方醫生,不知道進預備小組的標準是什麽?”褚建陽問道。


    這一次的十個人中,副主任醫師有三個人,分別是馬耀平。褚建陽和張浩楠,其他人大都是主治醫師。


    而且眾人的年齡也不同,像白浩軒和周豔今年還不到三十歲,褚建陽和張浩楠已經三十七歲了。


    年齡不同,職稱不同,水平也就不同,標準肯定也不一樣。


    “預備小組是醫療小組的人才儲備,所以標準隻有三個,第一個,醫德。”


    方彥道:“醫療小組代表的是咱們慶州省的臉麵,更是咱們慶州省杏林界的形象,所以醫德最重要。”


    “第二,水平,想要成為醫療小組的成員,水平肯定要過關,第三就是潛力,預備小組成員都很年輕,要有成長性。”


    方彥頓了頓道:“成為預備小組成員,大家就有跟著醫療小組專家們學習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很難得,所以必須要有成長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職中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千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千金並收藏全職中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