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流黃味酸,溫。♀主婦人陰蝕,癰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能化金銀銅鐵奇物……”
哪怕是考核過關,哪怕是即將去京,櫻桃的抄寫功課也沒停下來,不過是換了《神農本草經》的第二冊中經篇在學罷了,當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了,換成了每日背二十種,抄五遍。櫻桃扳指一算,功課輕鬆了許多,大概晚上不用再點燈熬臘了。照這種速度下去,不用等到京城,她完全可以囫圇學會《神農本草經》上中下三冊了。
師傅在西屋,陳嬤嬤出去了,在中廳抄書的櫻桃也有點心不在焉。與其說她心中一直篤定自己有昭一日會重獲自由重迴家鄉,不如說她心中一直抱著這樣一個信念才讓自己不垮下去。她清楚記得自己是坐了近二十天的船和兩天多的馬車才到了金陵,現在又即將坐二十來天的船去京城,那就是說她離家越來越遠,遠到哪怕她自由了,也得花上兩個月左右才能迴家。這是一個沒有飛機沒有高鐵的時代,這是一個路上有水匪有強盜有拐子的時代,莫說她現在還隻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就算她已經成年,孤身一人花上兩月,輾轉千裏,也是一件相當困難危險的事。
“唉!”櫻桃輕歎口氣,把筆擱了下來,心緒不寧,背書寫字的效率低得嚇人,還不如暫且休息一下,整理一下心情再說。
說句實話,她對廚藝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喜好,隻不過是被逼到這份上,不得不搏一把謀一條生路。她也算有幾分眼力見的人,雖然隻見過大太太幾麵,卻也深切感受到那位的目下無塵,自然,在那位看來,她也不過一介螻蟻,壓根就無須費神。櫻桃雖深恨這點,但也知道自己暫且沒有任何能力來改變,更不敢懷疑那位口裏說出的話。這些天來頭上一直懸著一把“不過關就被發賣”的利劍,她也不得不把全部心力投入到抄書背書學廚搞好關係上來。♀直到今日那把利劍稍微挪開,她才能停下來喘口氣,好好盤算一下自己未來三年的道路。
原本,在櫻桃看來,女紅也罷,廚藝也好,不過是讓自己在這侯府裏好好生活下去的工具罷了,隻因為就算是生死由主家的下人,有更多附加價值的下人也會比隨手抓一把的更值得重視,更不容易舍棄,所以花時間精力勤練繡藝還是廚藝對櫻桃來說,並無太大區別。但現在仔細想想,後者明顯更有機會一些更稀罕一些。畢竟,府中上下哪個丫鬟不會繡上兩針,就算真有人有絕活在身,又有哪個會無私地教導指點,沒有任何根基的她能學到的都是大路貨,雖能勤奮練至純熟卻永遠無法出眾。這樣看起來,旁邊那間屋裏那個啞然無語的祈師傅則坦率得多,攤開來,你自來看自來學,能悟到幾分就全是你的,這樣一個好機會,櫻桃自然要牢牢把握住。櫻桃從沒後悔過學廚,當然,也從來沒有她後悔的餘地,但她現在真的是心甘情願地在學廚。
是的,心甘情願,櫻桃心裏清楚,這有可能是她唯一的機會。
進府半年,櫻桃自然也看得多聽得多,很多事情也就心中有數。在她看來,在這侯府裏,對丫鬟來說,最好的差事莫過於在老太太房裏當差,就像鴛鴦走出去連幾位太太都要高看她幾分,差一些的像水晶之流也過得很舒服,但這又怎麽樣?等年紀到了,能有幾個會被老太太記在心裏,親自指個人家或是開口放出去,其餘的大多不過是拉出去胡亂配個小子罷了。配小子?櫻桃不由得打了個冷顫,姑且不論碰到的男人是好是歹,在櫻桃看來,那隻代表了一件事,那就是要被捆死在這個府裏,不僅自己月兌不了身,連子孫後代都成了家奴了。二十歲,離現在隻有十二年,櫻桃暗暗發誓,自己一定在要被胡亂配人之前贖身出府。
當然,有很多丫鬟也不願意認命,於是她們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往上爬,爭取成為半主子。在櫻桃看來,老太太最好的一條規矩就是不把丫鬟送給子孫為妾,也對於敢在寧安堂中勾搭主子的丫鬟絕不輕饒。可對於某些丫鬟來說,這明顯就是斷了她們的青雲之路,所以有相當一部分不願進寧安堂,更願意往爺們的院中去,像三老爺那院裏漂亮丫鬟就很不少,侯爺更是納了不少美貌丫鬟進房,至於結果,唉,不說也罷。現在府中的各位小爺們也迴來了,若不是如今情況特殊,說不得又有連台的好戲看了。
想想這個,櫻桃還有幾分慶幸自己已是五姑娘名下的丫鬟,至少在五姑娘出嫁前,自己是不會這方麵的煩惱,畢竟女兒/妹妹房裏的丫鬟,是不會有人伸手的,萬幸萬幸。但伺候五姑娘也不是沒有風險的,那位千金小姐實在是體子太弱了,差不多是隻要溫度一降,她就會傷風著涼,短短幾個月來隻因為這事,劉女乃娘就不知敲打過她們三個丫鬟多少次。再加上宋氏這位鎮山太歲一迴來,恐怕日後再出類似事情時,挨罵反倒是小事,更有可能的是扣月錢挨打,甚至發賣了。相較起來,在這小院裏的日子雖然辛苦了一些,但真的心情好很多,畢竟那邊有可能會遭無妄之災,而這裏即使有危機存在,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除的。所以,她更喜歡現在的生活。至於三年後,到時再說吧。
櫻桃握拳給自己打氣,不再要胡思亂想了,有這等閑工夫,還不如努力一點,早點把這些醫書拿下,或許就可以開始練習廚師的基本功了吧,既然無路可退,那就隻有奮勇向前,辛苦了這麽久才能留下來,那就絕不能浪費這三年的時間。她也是有野心的,不說當個名廚,至少也要日後能站穩腳跟,甚至出去後還能憑這找份工作或是開個小館子。
“雌黃味辛,平。主惡創……”
去辭行卻沒見著正主,陳嬤嬤心中自然還是有一些怨言的,走過路來也不免帶了兩分怒意,不過,在聽到背後的唿喚時,很快就忘卻了這點不快。
“前麵可是陳嬤嬤?”
“喲,你怎麽來了?”停下腳步,轉過頭來的陳嬤嬤驚喜地綻開笑容。
來人正是忠烈伯府老太太身邊的管事媳婦方良家的,她太婆婆生前曾是老太太最信任的心月複,如今她公公婆婆還替老太太管著幾處陪嫁莊子。這些倒不是陳嬤嬤對她另眼相看的原因,實在是當年她一路輾轉,好容易到了京城,卻無路可進伯府,要不是碰到當年尚年輕的這位方家孫媳婦,走了她太婆婆的門路,她也是無法見到老太太,向老太太陳情求老太太幫忙的。
“陳嬤嬤好!”方良家的忙福身問好,上前扶住陳嬤嬤,“您一向可好?”
“好!當日裏出京匆忙,竟沒辦法去喝你家大小子的喜酒了。”
“陳嬤嬤說的哪裏話?你們送了那樣一份厚禮,再不知足我也要無地自容了。對了,我正趕著去你們那裏給祈師傅請安問好的。”
“來的好,咱們正好一路迴京。”
方良家的也驚喜道:“趕巧了,老太太正是派我們兩口子來接祈師傅迴京的。”
“那正好了,我正愁著這事了。”
王興家的本站於一旁靜待兩人敘舊,可聽到這話頗覺不入耳,就不得不插上一嘴:“陳嬤嬤說笑了,咱們諾大個侯府難道還找不出幾個送你們迴京的人不成?”
陳嬤嬤臉上笑容一頓,側目看了看旁邊這個精瘦的婦人,“這位是……”
王興家的臉上一垮,這老虔婆,明明大家夥一路從京城迴金陵,路上不知見過多少麵,居然還作出一副不識的樣子出來。
方良家的是個伶例人,哪能聽不出蹊蹺,立馬打起了圓場,“這是咱們大姑女乃女乃身邊的管事媳婦:王興家的,陳嬤嬤莫不是沒見過?”
“見倒見過,隻是沒打過交道。我平日裏常見的是周福家的,倒與這位不熟。”
方良家的與陳嬤嬤相交多年,哪有不知她的脾性之理,忙順著她的話把這事給化開了,“周福家的我素日也熟,隻是今日倒未見著。且不說這個了,老太太在京裏想表侄女想得慌,巴巴地催著我來接祈師傅。這倒好了,得來全不費工夫,不知祈師傅打算哪天動身?”
這王興家的本是侯府家生子出身,素日也不受看重,原一直留在京城侯府那邊,後來因著她不願依附劉姨娘,倒很受了幾天搓揉。但正牌侯夫人宋氏進京後,她卻因此而翻了身,被宋氏看在了眼裏,也成了半個心月複,得了個好差事不說,這迴也被帶迴了金陵。隻是,她畢竟是新來的,很受宋氏身邊幾個老人的排擠,這院裏的祈師傅陳嬤嬤的身份來曆也不是十分清楚,本隻覺得不過一個廚子而已,能進到侯府來已經榮幸之致,身邊的嬤嬤居然還言語中對侯府及夫人似有不敬之意,難免駁了兩句。她也不是傻的,聽了方良家的話立即醒悟過來,原來那祈師傅還是伯府老夫人的親戚,難怪這方良家的急著來見人,也難怪這陳嬤嬤態度完全不似平常下人了。該死的周福家的,這種事居然也瞞著自己,
“難怪你沒見著,我才跟她說話,我家師傅定了五天後迴京,正請她跟表姑女乃女乃說一聲,好安排迴京的船隻。如今還沒聽到準信,我這心裏頗有幾分七上八下。”
方良家的心中暗暗記下,看來這大姑女乃女乃的小性子又犯了,唉,這都多少年了,還記得當年的那點不如意,真是枉費了老太太的一番美意。
王興家的忙著亡羊補牢,笑勸道:“我雖不怎麽往老太太房裏去,倒也知道老太太這陣子吃得香,身子也好得快,祈師傅出手果然不凡。祈師傅要迴京,太太也免不了要迴老太太示下,也有可能是老太太一時舍不得祈師傅罷了。”
方良家的笑看王興家的一眼,點頭道:“多半是這樣了。誰讓咱們祈師傅手藝好,哪哪的老太太都舍不得!”
既要走了,陳嬤嬤也無意再跟人爭執,見王興家的遞了台階,也就下了,“好了,到了,走,咱們進去吧!”
(
哪怕是考核過關,哪怕是即將去京,櫻桃的抄寫功課也沒停下來,不過是換了《神農本草經》的第二冊中經篇在學罷了,當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了,換成了每日背二十種,抄五遍。櫻桃扳指一算,功課輕鬆了許多,大概晚上不用再點燈熬臘了。照這種速度下去,不用等到京城,她完全可以囫圇學會《神農本草經》上中下三冊了。
師傅在西屋,陳嬤嬤出去了,在中廳抄書的櫻桃也有點心不在焉。與其說她心中一直篤定自己有昭一日會重獲自由重迴家鄉,不如說她心中一直抱著這樣一個信念才讓自己不垮下去。她清楚記得自己是坐了近二十天的船和兩天多的馬車才到了金陵,現在又即將坐二十來天的船去京城,那就是說她離家越來越遠,遠到哪怕她自由了,也得花上兩個月左右才能迴家。這是一個沒有飛機沒有高鐵的時代,這是一個路上有水匪有強盜有拐子的時代,莫說她現在還隻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就算她已經成年,孤身一人花上兩月,輾轉千裏,也是一件相當困難危險的事。
“唉!”櫻桃輕歎口氣,把筆擱了下來,心緒不寧,背書寫字的效率低得嚇人,還不如暫且休息一下,整理一下心情再說。
說句實話,她對廚藝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喜好,隻不過是被逼到這份上,不得不搏一把謀一條生路。她也算有幾分眼力見的人,雖然隻見過大太太幾麵,卻也深切感受到那位的目下無塵,自然,在那位看來,她也不過一介螻蟻,壓根就無須費神。櫻桃雖深恨這點,但也知道自己暫且沒有任何能力來改變,更不敢懷疑那位口裏說出的話。這些天來頭上一直懸著一把“不過關就被發賣”的利劍,她也不得不把全部心力投入到抄書背書學廚搞好關係上來。♀直到今日那把利劍稍微挪開,她才能停下來喘口氣,好好盤算一下自己未來三年的道路。
原本,在櫻桃看來,女紅也罷,廚藝也好,不過是讓自己在這侯府裏好好生活下去的工具罷了,隻因為就算是生死由主家的下人,有更多附加價值的下人也會比隨手抓一把的更值得重視,更不容易舍棄,所以花時間精力勤練繡藝還是廚藝對櫻桃來說,並無太大區別。但現在仔細想想,後者明顯更有機會一些更稀罕一些。畢竟,府中上下哪個丫鬟不會繡上兩針,就算真有人有絕活在身,又有哪個會無私地教導指點,沒有任何根基的她能學到的都是大路貨,雖能勤奮練至純熟卻永遠無法出眾。這樣看起來,旁邊那間屋裏那個啞然無語的祈師傅則坦率得多,攤開來,你自來看自來學,能悟到幾分就全是你的,這樣一個好機會,櫻桃自然要牢牢把握住。櫻桃從沒後悔過學廚,當然,也從來沒有她後悔的餘地,但她現在真的是心甘情願地在學廚。
是的,心甘情願,櫻桃心裏清楚,這有可能是她唯一的機會。
進府半年,櫻桃自然也看得多聽得多,很多事情也就心中有數。在她看來,在這侯府裏,對丫鬟來說,最好的差事莫過於在老太太房裏當差,就像鴛鴦走出去連幾位太太都要高看她幾分,差一些的像水晶之流也過得很舒服,但這又怎麽樣?等年紀到了,能有幾個會被老太太記在心裏,親自指個人家或是開口放出去,其餘的大多不過是拉出去胡亂配個小子罷了。配小子?櫻桃不由得打了個冷顫,姑且不論碰到的男人是好是歹,在櫻桃看來,那隻代表了一件事,那就是要被捆死在這個府裏,不僅自己月兌不了身,連子孫後代都成了家奴了。二十歲,離現在隻有十二年,櫻桃暗暗發誓,自己一定在要被胡亂配人之前贖身出府。
當然,有很多丫鬟也不願意認命,於是她們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往上爬,爭取成為半主子。在櫻桃看來,老太太最好的一條規矩就是不把丫鬟送給子孫為妾,也對於敢在寧安堂中勾搭主子的丫鬟絕不輕饒。可對於某些丫鬟來說,這明顯就是斷了她們的青雲之路,所以有相當一部分不願進寧安堂,更願意往爺們的院中去,像三老爺那院裏漂亮丫鬟就很不少,侯爺更是納了不少美貌丫鬟進房,至於結果,唉,不說也罷。現在府中的各位小爺們也迴來了,若不是如今情況特殊,說不得又有連台的好戲看了。
想想這個,櫻桃還有幾分慶幸自己已是五姑娘名下的丫鬟,至少在五姑娘出嫁前,自己是不會這方麵的煩惱,畢竟女兒/妹妹房裏的丫鬟,是不會有人伸手的,萬幸萬幸。但伺候五姑娘也不是沒有風險的,那位千金小姐實在是體子太弱了,差不多是隻要溫度一降,她就會傷風著涼,短短幾個月來隻因為這事,劉女乃娘就不知敲打過她們三個丫鬟多少次。再加上宋氏這位鎮山太歲一迴來,恐怕日後再出類似事情時,挨罵反倒是小事,更有可能的是扣月錢挨打,甚至發賣了。相較起來,在這小院裏的日子雖然辛苦了一些,但真的心情好很多,畢竟那邊有可能會遭無妄之災,而這裏即使有危機存在,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除的。所以,她更喜歡現在的生活。至於三年後,到時再說吧。
櫻桃握拳給自己打氣,不再要胡思亂想了,有這等閑工夫,還不如努力一點,早點把這些醫書拿下,或許就可以開始練習廚師的基本功了吧,既然無路可退,那就隻有奮勇向前,辛苦了這麽久才能留下來,那就絕不能浪費這三年的時間。她也是有野心的,不說當個名廚,至少也要日後能站穩腳跟,甚至出去後還能憑這找份工作或是開個小館子。
“雌黃味辛,平。主惡創……”
去辭行卻沒見著正主,陳嬤嬤心中自然還是有一些怨言的,走過路來也不免帶了兩分怒意,不過,在聽到背後的唿喚時,很快就忘卻了這點不快。
“前麵可是陳嬤嬤?”
“喲,你怎麽來了?”停下腳步,轉過頭來的陳嬤嬤驚喜地綻開笑容。
來人正是忠烈伯府老太太身邊的管事媳婦方良家的,她太婆婆生前曾是老太太最信任的心月複,如今她公公婆婆還替老太太管著幾處陪嫁莊子。這些倒不是陳嬤嬤對她另眼相看的原因,實在是當年她一路輾轉,好容易到了京城,卻無路可進伯府,要不是碰到當年尚年輕的這位方家孫媳婦,走了她太婆婆的門路,她也是無法見到老太太,向老太太陳情求老太太幫忙的。
“陳嬤嬤好!”方良家的忙福身問好,上前扶住陳嬤嬤,“您一向可好?”
“好!當日裏出京匆忙,竟沒辦法去喝你家大小子的喜酒了。”
“陳嬤嬤說的哪裏話?你們送了那樣一份厚禮,再不知足我也要無地自容了。對了,我正趕著去你們那裏給祈師傅請安問好的。”
“來的好,咱們正好一路迴京。”
方良家的也驚喜道:“趕巧了,老太太正是派我們兩口子來接祈師傅迴京的。”
“那正好了,我正愁著這事了。”
王興家的本站於一旁靜待兩人敘舊,可聽到這話頗覺不入耳,就不得不插上一嘴:“陳嬤嬤說笑了,咱們諾大個侯府難道還找不出幾個送你們迴京的人不成?”
陳嬤嬤臉上笑容一頓,側目看了看旁邊這個精瘦的婦人,“這位是……”
王興家的臉上一垮,這老虔婆,明明大家夥一路從京城迴金陵,路上不知見過多少麵,居然還作出一副不識的樣子出來。
方良家的是個伶例人,哪能聽不出蹊蹺,立馬打起了圓場,“這是咱們大姑女乃女乃身邊的管事媳婦:王興家的,陳嬤嬤莫不是沒見過?”
“見倒見過,隻是沒打過交道。我平日裏常見的是周福家的,倒與這位不熟。”
方良家的與陳嬤嬤相交多年,哪有不知她的脾性之理,忙順著她的話把這事給化開了,“周福家的我素日也熟,隻是今日倒未見著。且不說這個了,老太太在京裏想表侄女想得慌,巴巴地催著我來接祈師傅。這倒好了,得來全不費工夫,不知祈師傅打算哪天動身?”
這王興家的本是侯府家生子出身,素日也不受看重,原一直留在京城侯府那邊,後來因著她不願依附劉姨娘,倒很受了幾天搓揉。但正牌侯夫人宋氏進京後,她卻因此而翻了身,被宋氏看在了眼裏,也成了半個心月複,得了個好差事不說,這迴也被帶迴了金陵。隻是,她畢竟是新來的,很受宋氏身邊幾個老人的排擠,這院裏的祈師傅陳嬤嬤的身份來曆也不是十分清楚,本隻覺得不過一個廚子而已,能進到侯府來已經榮幸之致,身邊的嬤嬤居然還言語中對侯府及夫人似有不敬之意,難免駁了兩句。她也不是傻的,聽了方良家的話立即醒悟過來,原來那祈師傅還是伯府老夫人的親戚,難怪這方良家的急著來見人,也難怪這陳嬤嬤態度完全不似平常下人了。該死的周福家的,這種事居然也瞞著自己,
“難怪你沒見著,我才跟她說話,我家師傅定了五天後迴京,正請她跟表姑女乃女乃說一聲,好安排迴京的船隻。如今還沒聽到準信,我這心裏頗有幾分七上八下。”
方良家的心中暗暗記下,看來這大姑女乃女乃的小性子又犯了,唉,這都多少年了,還記得當年的那點不如意,真是枉費了老太太的一番美意。
王興家的忙著亡羊補牢,笑勸道:“我雖不怎麽往老太太房裏去,倒也知道老太太這陣子吃得香,身子也好得快,祈師傅出手果然不凡。祈師傅要迴京,太太也免不了要迴老太太示下,也有可能是老太太一時舍不得祈師傅罷了。”
方良家的笑看王興家的一眼,點頭道:“多半是這樣了。誰讓咱們祈師傅手藝好,哪哪的老太太都舍不得!”
既要走了,陳嬤嬤也無意再跟人爭執,見王興家的遞了台階,也就下了,“好了,到了,走,咱們進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