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係深處,守護者聽泉歎了口氣。


    宣玄的腦子有問題吧?


    剛剛,也就是兩道星分鍾前,也就是半地球天前,聽泉的分神入夢告知宣玄,九地球年後要迴來重新簽遊學備忘錄。


    他就預料到會出問題,便沒有把分神收迴來。


    看看吧,果真如此。


    這個宣玄,把夢中所有的細節都記住了,唯獨沒記住要迴來重新簽遊學備忘錄這件最重要的事。


    好麽,現在還抱著本《宋詞選》在啃,真真氣人!


    怎麽就分不清輕重緩急呢!


    不省心啊!


    上一次遊學就是他出的狀況最多,這次還是他!


    真是太不省心了!


    我怎麽就生出了這麽個東西!


    一氣之下,聽泉決定,分神不收迴了,就飄在地球陪宣玄,每天入夢,反複告知,九地球年後要迴來重新簽遊學備忘錄!


    聽泉做出決定後,平複了心情,再次進入禪定狀態。


    ---------------------


    此時,方塵終於讀出了點味道。


    這首念奴嬌令她想起了一個夢境,那是兩個月前的一個夢境。


    那是在她投湖獲救後做的一個夢。


    夢中的她化身為一位古代男子,與許多年輕人一同飲酒賞月,月光如水,笛聲悠揚,恰如這詞中所描寫之境。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一道彩虹隱現於雨後初晴的澄淨秋空,經雨水洗刷的遠山青翠如美女的眉色。


    “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裏青天,恆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顬淥?”


    此詞是八月十七日寫的,所以強調:月中桂影依舊很清晰,又怎能說今夜的月色清輝不足?萬裏青天,嫦娥在哪裏?看,在那裏,她正駕駛著一輪玉盤馳騁在寂靜的夜空。寒涼的月光零亂,為誰照射在這壇子顬水所釀造出的美酒上?


    “年少從我追遊,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


    一大幫子年輕人愉快的追隨著我左右,在略帶涼意的晚風中,踏著幽靜的園路,繞著張園那茂密清幽的樹林漫步。


    “醉倒金荷,家萬裏、難得尊前相屬。”


    一起斟滿手中的金荷葉酒杯,即使喝醉了也無妨。雖然離家萬裏,可是把酒暢飲的歡聚時刻實在是難得。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老子我一生漂泊,走南闖北,最愛聽那臨風吹奏的霜笛。善吹笛的孫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揚的笛聲。


    方塵讀懂了這首詞,也記起了夢中那悠揚深遠、不絕如縷的笛聲。


    以前偏愛東坡詞,讀黃山穀這首念奴嬌,就免不了與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那首詞比較,一比較就覺得東坡詞氣勢更宏大。


    其實這是先入為主了。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從小就讀,自然知道它的好,確實是勝在氣勢與境界;而黃山穀這首念奴嬌因不熟悉而感到詰屈聱牙,多讀兩遍後,就明白它勝在畫麵、色彩、音聲、氛圍與豪氣。


    所以,黃庭堅自己堅信此詞“或以為可繼東坡赤壁之歌”,是有一定道理的。


    黃庭堅不愧為東坡的學生。他一生最崇拜東坡,處處模仿蘇東坡。在西南地區度過了五年的貶謫生活後,寫下了這首詞。說明黃庭堅並沒有因坎坷不順而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反而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夠談笑風生,表現出豪放不羈,豁達大度的氣勢與風範。


    方塵越讀越喜歡這首詞。


    很想也照樣填它一闕。


    但實在是缺乏那種豪邁樂觀的情緒,那種灑脫狂放的氣派。


    隻好作罷。


    才氣是擠不出來的,必須是從內心深處生發出來。


    填詞也不是那麽簡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星遊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將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將盡並收藏道星遊學生最新章節